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在综合复习中,学生走班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打破原有的班级后,全级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水平重新组合班级。
关键词:走班式教学 数学 素质教育
【分类号】G633.6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中考复习中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以根本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前面八年的学习由于许多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了特别严重两级分化,传统教师固定、班级固定的教学模式会出现“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避免这一现象出现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走班式教学”。打破固有班级,把学生分为四层,同一层次学生重新组合临时班级,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走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样,根据每位老师的特长,让老师进行“走班”,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走班”与教师“走班”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的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样的中考备考一定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将学生划分成A(数学水平较高)、B(数学水平良好)、C(数学水平一般)、D(数学水平较差)四层。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复习时间的推移,学生数学水平与身心会发生变化,我们会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降级”,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从而激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
在基础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教师走班的形式。我们首先在班内对学生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每位九年级数学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然后给出本专题的复习思路,组织复习题目后,由备课组进行审核打印,形成学生的复习资料。因为不管是哪一层的学生基础知识都必须掌握 ,对于A、B层的学生每一种题型只要做一两个题记可以,他们剩余的时间就可以钻研这一考点设计的难一点题型,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做四、五题直到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为止。让每一位学生都“既吃得到又吃得好”,使每一位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把A、B、C、D四个同学作为一个小组,A层的为他们的小老师,对于不懂的题目他们可以找自己的小老师为他们讲解,小老师还可以先给B层的同学讲解,让他们再去讲解,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让他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进步。
在综合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走班的形式。综合复习主要以中考模拟训练题为主,所以在评讲试卷时我们则采取年级分层的形式,把全级学生分为A、B、C、D四层,打破原有的分班,同一层次的学生由一教师集中授课。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要求, D层的学生只要抓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每一个考点都设计很多的题目让他们反复的练习,争取考试能得到60分,能彻底的逃脱低分,C层的学生除开需要掌握他数学基础知识外,还要能在后面的中档题题中得分,争取在考试中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B层学生则要求在前面基础题、中档题得分外,还要在后面爬坡题中得分一点分,争取在考试中能上90分,而A层的学生除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题与中档题上尽可能的做到不失分外,还要会钻后面爬坡题,在考试中争取在100分以上。每次模拟考试后,要求每一层学生都要对着试卷仔细分析看自己应该得到的分得到了没有,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针对学生情况,随即调整复习安排,并积极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试着做后面较难的题目。
通过我们九年级数学老师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走班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成绩,每一年的中考数学成绩均有很大提升。我们认为“走班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在综合复习中,学生走班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打破原有的班级后,全级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水平重新组合班级。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对于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安排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训练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全级优生层的人数大面积提升,并且他们始终保持警惕的态度,生怕自己被“调档”了。
2、有利于打整体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年级分层后每层都是全級各班的人组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每个老师不仅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负责,还有对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学生负责,想偷一下懒也不行了,在每次上课之前都必须花大力气钻研题目,组织题目,研究教法和学法。在遇到自己有疑问的题目时,都会在一起认真的商讨,哪位老师有了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都会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3、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让学生享受到有优质的教师资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数学老师擅长几何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函数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应用题教学。我们根据每位教是的特点,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我们就实行教师走班。某位教师擅长讲应用题,我们就安排他分层给全级学生讲应用题,某位老师擅长讲函数体,就安排他分层给全级 学生講函数体等。教师走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弥补了师资缺乏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在实行“走班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
1、全级数学教师要精诚团结。只有所有九年级数学老师团结一致,目标一致,“走班式”教学才能实施下去。否则,各自为政,走班后认为我教的不是或不全是我原有的学生,上课敷衍塞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对教师评价机制要改变。实施“走班式”教学后,不是学生“走班”就是“教师走班”打破了固定的教师,固定的班级授课模式,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就要改变,要把全级的数学教师放在一起考核评价。
通过摸索,我们发现“学生走班”与“教师走班”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让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中考复习中得到了最大提升。
作者简介:王桂英,女,1978年8月,湖北秭归,数学教育本科,中教一级,研究“走班式”教学在中考备考中的作用,发挥教师的最大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走班式教学 数学 素质教育
【分类号】G633.6
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中考复习中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以根本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前面八年的学习由于许多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导致了特别严重两级分化,传统教师固定、班级固定的教学模式会出现“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避免这一现象出现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走班式教学”。打破固有班级,把学生分为四层,同一层次学生重新组合临时班级,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走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样,根据每位老师的特长,让老师进行“走班”,最大限度的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走班”与教师“走班”的有机结合,能最大的提高复习的效率,这样的中考备考一定能让每一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我们将学生划分成A(数学水平较高)、B(数学水平良好)、C(数学水平一般)、D(数学水平较差)四层。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随着复习时间的推移,学生数学水平与身心会发生变化,我们会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学生所在的层次,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降级”,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从而激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
在基础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教师走班的形式。我们首先在班内对学生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每位九年级数学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专题,然后给出本专题的复习思路,组织复习题目后,由备课组进行审核打印,形成学生的复习资料。因为不管是哪一层的学生基础知识都必须掌握 ,对于A、B层的学生每一种题型只要做一两个题记可以,他们剩余的时间就可以钻研这一考点设计的难一点题型,而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就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做四、五题直到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为止。让每一位学生都“既吃得到又吃得好”,使每一位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把A、B、C、D四个同学作为一个小组,A层的为他们的小老师,对于不懂的题目他们可以找自己的小老师为他们讲解,小老师还可以先给B层的同学讲解,让他们再去讲解,组与组之间进行竞争,让他们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共同进步。
在综合复习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学生走班的形式。综合复习主要以中考模拟训练题为主,所以在评讲试卷时我们则采取年级分层的形式,把全级学生分为A、B、C、D四层,打破原有的分班,同一层次的学生由一教师集中授课。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要求, D层的学生只要抓前面的选择题和填空题,每一个考点都设计很多的题目让他们反复的练习,争取考试能得到60分,能彻底的逃脱低分,C层的学生除开需要掌握他数学基础知识外,还要能在后面的中档题题中得分,争取在考试中能达到及格以上水平,B层学生则要求在前面基础题、中档题得分外,还要在后面爬坡题中得分一点分,争取在考试中能上90分,而A层的学生除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在基础题与中档题上尽可能的做到不失分外,还要会钻后面爬坡题,在考试中争取在100分以上。每次模拟考试后,要求每一层学生都要对着试卷仔细分析看自己应该得到的分得到了没有,失分的原因是什么,并提出解决方案。教师针对学生情况,随即调整复习安排,并积极鼓励成绩较差的学生试着做后面较难的题目。
通过我们九年级数学老师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走班式”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成绩,每一年的中考数学成绩均有很大提升。我们认为“走班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负责。在综合复习中,学生走班教学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矛盾。打破原有的班级后,全级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水平重新组合班级。在教学中对差生实行“低起点”教学,自然就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其自卑和落后的心理。为实现差生转化创造了条件。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对于基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安排有一定思维深度的训练题,对培养优生也很有好处。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全级优生层的人数大面积提升,并且他们始终保持警惕的态度,生怕自己被“调档”了。
2、有利于打整体战,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年级分层后每层都是全級各班的人组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每个老师不仅对自己班上的学生负责,还有对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学生负责,想偷一下懒也不行了,在每次上课之前都必须花大力气钻研题目,组织题目,研究教法和学法。在遇到自己有疑问的题目时,都会在一起认真的商讨,哪位老师有了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都会毫无保留的说出来,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3、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让学生享受到有优质的教师资源。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师资力量缺乏,教师能力也参差不齐。有的数学老师擅长几何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函数教学,有的老师擅长应用题教学。我们根据每位教是的特点,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我们就实行教师走班。某位教师擅长讲应用题,我们就安排他分层给全级学生讲应用题,某位老师擅长讲函数体,就安排他分层给全级 学生講函数体等。教师走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弥补了师资缺乏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在实行“走班式”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
1、全级数学教师要精诚团结。只有所有九年级数学老师团结一致,目标一致,“走班式”教学才能实施下去。否则,各自为政,走班后认为我教的不是或不全是我原有的学生,上课敷衍塞责,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对教师评价机制要改变。实施“走班式”教学后,不是学生“走班”就是“教师走班”打破了固定的教师,固定的班级授课模式,对于教师的评价机制就要改变,要把全级的数学教师放在一起考核评价。
通过摸索,我们发现“学生走班”与“教师走班”教学模式的应用,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让每位学生的数学能力在中考复习中得到了最大提升。
作者简介:王桂英,女,1978年8月,湖北秭归,数学教育本科,中教一级,研究“走班式”教学在中考备考中的作用,发挥教师的最大职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