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发电厂640MW超临界锅炉启动过程中的汽温控制思路及策略,规范了运行人员的操作,有效避免了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效果。
[关键词]汽温、给水控制、启动、升温升压
中图分类号:TM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66-02
引言
本公司采用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超临界参数、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型号为:HG-1955/25.4-YM。
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直吹系统;每炉配4台磨煤机,每台磨煤机为前、后墙同一层的8只燃烧器输送煤粉。燃烧器布置方式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前后墙上各布置4层燃烧器,每层各有4只三井巴布科克公司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共32只LNASB燃烧器。在最上层煤粉燃烧器上方布置有1层燃烬风,前后墙各7只,共14只燃烬风口。
在2014年5月曾出现过由于运行人员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控制不当,升温升压速度过快,造成锅炉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发生,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多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在锅炉启动过程中的给水及燃烧控制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锅炉给水控制
1、冷、热态冲洗阶段
锅炉上水速度控制:启动前置泵进行锅炉上水,再循环开度50%,上水调节阀开度25-30%,上水时间控制在2-2.5小时。
1)临机加热方式上水冲洗:
水位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过热器疏水阀保持开启,防止进水;控制温升速度:省煤器入口≤1℃/min,#2高加出口≤3℃/min,控制省煤器上水调节阀开度在30%,省煤器出口温度小于饱和温度10-20℃。冲洗流量逐渐增加提高水冷壁温。回收:上水冲洗过程中带汽机侧至A侧凝汽器回收水管路冲洗,水质合格后应回收,实现节约用水。
注意:炉水循环泵运行期间应关闭过冷水,防止炉水循环泵进口汽化产生振动,临机加热退出后应投自动。
2)临机加热未投,仅除氧器加热方式上水冲洗
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过热器疏水阀保持开启,防止进水;
控制温升速度:省煤器入口≤1℃/min,除氧器温升≤1.5℃/min,控制省煤器上水调节阀开度在30%。
2、点火后升温升压阶段
1)并网前
点火升温阶段,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不得长时间超过4500mm。控制一级减温器前温度过热度在20-30℃;在水质合格后,逐步减小排放,使给水转化成分离器蒸发量,等于高旁流量。高旁开度应严格按高旁曲线控制,使得汽温、汽压尽量匹配。
升温升压过程中,由于蒸发量较小,应通过燃烧和给水调整,控制汽温,尽可能做到不投减温水,或少投入减温水实现冲转参数。如投入减温水,监视减温器后应具有20℃以上过热度。
2)并网后
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控制压力平稳,保持燃烧稳定,控制一级减温器前温度过热度在30-50℃;最大不宜超过60℃,防止汽温升温快,减温水投入过量。
暖B磨。切缸后启动B磨。逐步将#2、3高加投入,提高给水温度。
3、转态阶段
转态前,控制分离器水位;转态后,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分离器出口温度直接反映能量是否平衡!
转态时给水控制根据分离器出口温度与饱和温度控制,逐渐缩小一减前汽温与分离器出口温度差在30℃左右,随着机组负荷升高,分离器出口温度过热度逐步提高,控制转态负荷在240MW左右,转态后控制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3-5℃,<8℃,最大不超过12℃。
转态阶段避免给水、燃料猛增減,使转态反复。升负荷速度应缓慢。转态后启动C磨,并入第二台汽泵。
加燃料必须保持缓慢、稳定!
4、正常运行阶段
正常运行中,给水按协调方式,控制中间点温度的过热度在8-12℃。根据汽温情况设置煤水比修正偏置(±10)和给水偏置(±200)。调整过程应监视壁温变化趋势与汽温变化进行对照,防止过调量太大。
二、锅炉点火及燃烧控制
1、升温升压控制注意事项
一次风压力提至7.5-8KPa,磨煤机总风量大于70-80T/h;微油枪助燃风压按2.5KPa控制;一次风母管压力不宜控制太高,易造成风量过大,炉膛对流换热太强,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偏高;
点火初期用B层4支油枪进行点火,控制锅炉热负荷平稳3-4小时。
水冷壁温大于150℃,投入6支微油枪,启动磨煤机,两台给煤机各保持5T/h运行;
运行1小时后,根据升温速度增投一支油枪及粉管; 再增运行0.5小时投一支油枪及粉管;根据汽温汽压升情况再增投一支油枪及粉管,使炉膛受热均匀。
当两侧给煤量均达到10T/h时,保持燃料稳定,通过控制高旁开度,控制冲转参数:主/再热汽温度380/370℃,压力6-7MPa,高旁开度在35-40%。
启动过程中,随着炉膛热负荷的增加,随着汽温升高压力逐渐上升,压力上升滞后,汽温升时应稳定燃烧,通过给水调整,控制升温速度。
启机过程中造成超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料的增加过量,导致壁温超温; 燃料的增加,应根据压力不变化时再小幅度的增加。
2、温度和压力匹配
升温速度与升压速度应匹配;应通过高旁配合,升温升压要同步;参考下图1高旁控制曲线。
初期是升温的速度大于升压速度;当分离器出口压力达0.2MPa以上,通过高旁控制压力,避免出现温度升太快而压力未同步上升,过热度较大,而蒸发量较小的现象;只有压力与温度匹配,蒸发量才能稳步上升。
在点火及起压初期保持高旁开度10%,压力达1MPa时维持压力逐渐开大高旁,直至开至30-35%左右;
锅炉点火后,临机加热的退出应缓慢,保持水冷壁温稳定,随燃料增加逐步退出临机加热;
饱和温度小于100℃时升温率不大于1.1℃/min,饱和温度大于100℃时升温率不大于1.5℃/min;平均升温速度按0.5-0.8℃/min控制;
增投油枪、粉咀时压力突升控制,手开磨煤机PC闸、高旁。
如果是水压试验后的启动,应监视各管壁温度之间偏差。如存在个别管温度偏差大于50℃以上,应停止升温升压,待该管温度偏差缩小在30℃以内方可再升温升压,防止出现水塞引起局部过热。
汽机中速暖机汽机,应保持汽温、汽压稳定。中速暖机后期1小时左右,逐步增加燃料和给水,维持汽温不变,逐步提高主汽压力至8.73左右,将锅炉蒸发量提高到300T/h左右,为并网后带负荷做准备(A磨出力基本达到最大),防止并网后因蒸发量低,为加负荷而热负荷增加过快。
3、升负荷阶段
并网切缸后应逐步将A磨出力增加,一次风母管压力达到10KPa左右,A磨出力基本达到最大,蒸发量基本上达到300T/h左右时再进行B磨启动操作;B磨启动时,燃料增加应缓慢!防止火焰中心大幅上升,导致屏过区域辐射热太强而超温。
机组负荷达到180MW左右,应稳定运行,应逐步进行辅汽源及四抽汽源进行倒换;
将给水由旁路切为主路运行,通过汽泵转速控制上水流量;
启动C磨与B磨同理,燃料增加应缓慢,控制升负荷速度平稳,防止燃烧猛然增加较多,而蒸发量不匹配。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锅炉启动过程中给水和燃烧控制策略介绍,使操作人员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可以做到升温升压速率可控,大大减少了受热面超温现象,有效避免了超温爆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许崇翔,男,1980年10月出生,工程师。
李勃,男,1982年04月出生,工程师。
[关键词]汽温、给水控制、启动、升温升压
中图分类号:TM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9-0066-02
引言
本公司采用哈尔滨锅炉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超临界参数、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Π型变压运行直流锅炉。锅炉型号为:HG-1955/25.4-YM。
制粉系统采用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直吹系统;每炉配4台磨煤机,每台磨煤机为前、后墙同一层的8只燃烧器输送煤粉。燃烧器布置方式采用前后墙布置、对冲燃烧。前后墙上各布置4层燃烧器,每层各有4只三井巴布科克公司的低NOX轴向旋流燃烧器(LNASB),共32只LNASB燃烧器。在最上层煤粉燃烧器上方布置有1层燃烬风,前后墙各7只,共14只燃烬风口。
在2014年5月曾出现过由于运行人员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控制不当,升温升压速度过快,造成锅炉受热面超温爆管的发生,造成了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多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最终得出在锅炉启动过程中的给水及燃烧控制策略。现总结如下:
一、锅炉给水控制
1、冷、热态冲洗阶段
锅炉上水速度控制:启动前置泵进行锅炉上水,再循环开度50%,上水调节阀开度25-30%,上水时间控制在2-2.5小时。
1)临机加热方式上水冲洗:
水位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过热器疏水阀保持开启,防止进水;控制温升速度:省煤器入口≤1℃/min,#2高加出口≤3℃/min,控制省煤器上水调节阀开度在30%,省煤器出口温度小于饱和温度10-20℃。冲洗流量逐渐增加提高水冷壁温。回收:上水冲洗过程中带汽机侧至A侧凝汽器回收水管路冲洗,水质合格后应回收,实现节约用水。
注意:炉水循环泵运行期间应关闭过冷水,防止炉水循环泵进口汽化产生振动,临机加热退出后应投自动。
2)临机加热未投,仅除氧器加热方式上水冲洗
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过热器疏水阀保持开启,防止进水;
控制温升速度:省煤器入口≤1℃/min,除氧器温升≤1.5℃/min,控制省煤器上水调节阀开度在30%。
2、点火后升温升压阶段
1)并网前
点火升温阶段,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不得长时间超过4500mm。控制一级减温器前温度过热度在20-30℃;在水质合格后,逐步减小排放,使给水转化成分离器蒸发量,等于高旁流量。高旁开度应严格按高旁曲线控制,使得汽温、汽压尽量匹配。
升温升压过程中,由于蒸发量较小,应通过燃烧和给水调整,控制汽温,尽可能做到不投减温水,或少投入减温水实现冲转参数。如投入减温水,监视减温器后应具有20℃以上过热度。
2)并网后
控制汽水分离器水位3500-3800mm;控制压力平稳,保持燃烧稳定,控制一级减温器前温度过热度在30-50℃;最大不宜超过60℃,防止汽温升温快,减温水投入过量。
暖B磨。切缸后启动B磨。逐步将#2、3高加投入,提高给水温度。
3、转态阶段
转态前,控制分离器水位;转态后,控制分离器出口温度,分离器出口温度直接反映能量是否平衡!
转态时给水控制根据分离器出口温度与饱和温度控制,逐渐缩小一减前汽温与分离器出口温度差在30℃左右,随着机组负荷升高,分离器出口温度过热度逐步提高,控制转态负荷在240MW左右,转态后控制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在3-5℃,<8℃,最大不超过12℃。
转态阶段避免给水、燃料猛增減,使转态反复。升负荷速度应缓慢。转态后启动C磨,并入第二台汽泵。
加燃料必须保持缓慢、稳定!
4、正常运行阶段
正常运行中,给水按协调方式,控制中间点温度的过热度在8-12℃。根据汽温情况设置煤水比修正偏置(±10)和给水偏置(±200)。调整过程应监视壁温变化趋势与汽温变化进行对照,防止过调量太大。
二、锅炉点火及燃烧控制
1、升温升压控制注意事项
一次风压力提至7.5-8KPa,磨煤机总风量大于70-80T/h;微油枪助燃风压按2.5KPa控制;一次风母管压力不宜控制太高,易造成风量过大,炉膛对流换热太强,过热汽温、再热汽温偏高;
点火初期用B层4支油枪进行点火,控制锅炉热负荷平稳3-4小时。
水冷壁温大于150℃,投入6支微油枪,启动磨煤机,两台给煤机各保持5T/h运行;
运行1小时后,根据升温速度增投一支油枪及粉管; 再增运行0.5小时投一支油枪及粉管;根据汽温汽压升情况再增投一支油枪及粉管,使炉膛受热均匀。
当两侧给煤量均达到10T/h时,保持燃料稳定,通过控制高旁开度,控制冲转参数:主/再热汽温度380/370℃,压力6-7MPa,高旁开度在35-40%。
启动过程中,随着炉膛热负荷的增加,随着汽温升高压力逐渐上升,压力上升滞后,汽温升时应稳定燃烧,通过给水调整,控制升温速度。
启机过程中造成超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燃料的增加过量,导致壁温超温; 燃料的增加,应根据压力不变化时再小幅度的增加。
2、温度和压力匹配
升温速度与升压速度应匹配;应通过高旁配合,升温升压要同步;参考下图1高旁控制曲线。
初期是升温的速度大于升压速度;当分离器出口压力达0.2MPa以上,通过高旁控制压力,避免出现温度升太快而压力未同步上升,过热度较大,而蒸发量较小的现象;只有压力与温度匹配,蒸发量才能稳步上升。
在点火及起压初期保持高旁开度10%,压力达1MPa时维持压力逐渐开大高旁,直至开至30-35%左右;
锅炉点火后,临机加热的退出应缓慢,保持水冷壁温稳定,随燃料增加逐步退出临机加热;
饱和温度小于100℃时升温率不大于1.1℃/min,饱和温度大于100℃时升温率不大于1.5℃/min;平均升温速度按0.5-0.8℃/min控制;
增投油枪、粉咀时压力突升控制,手开磨煤机PC闸、高旁。
如果是水压试验后的启动,应监视各管壁温度之间偏差。如存在个别管温度偏差大于50℃以上,应停止升温升压,待该管温度偏差缩小在30℃以内方可再升温升压,防止出现水塞引起局部过热。
汽机中速暖机汽机,应保持汽温、汽压稳定。中速暖机后期1小时左右,逐步增加燃料和给水,维持汽温不变,逐步提高主汽压力至8.73左右,将锅炉蒸发量提高到300T/h左右,为并网后带负荷做准备(A磨出力基本达到最大),防止并网后因蒸发量低,为加负荷而热负荷增加过快。
3、升负荷阶段
并网切缸后应逐步将A磨出力增加,一次风母管压力达到10KPa左右,A磨出力基本达到最大,蒸发量基本上达到300T/h左右时再进行B磨启动操作;B磨启动时,燃料增加应缓慢!防止火焰中心大幅上升,导致屏过区域辐射热太强而超温。
机组负荷达到180MW左右,应稳定运行,应逐步进行辅汽源及四抽汽源进行倒换;
将给水由旁路切为主路运行,通过汽泵转速控制上水流量;
启动C磨与B磨同理,燃料增加应缓慢,控制升负荷速度平稳,防止燃烧猛然增加较多,而蒸发量不匹配。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锅炉启动过程中给水和燃烧控制策略介绍,使操作人员在锅炉启动过程中可以做到升温升压速率可控,大大减少了受热面超温现象,有效避免了超温爆管的发生,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许崇翔,男,1980年10月出生,工程师。
李勃,男,1982年04月出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