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效走进古诗词鉴赏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ur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应该从以下五点进行高效的赏析: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感情;品味诗歌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深远的意境;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
  关键词: 古诗文 高效赏析 五个方面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古代诗词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横贯中国文学的广袤星空。如此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赏析、传承。应该怎样赏析古诗文呢?《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要求:“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让学生进行高效赏析。
  一、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
  要想初步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首先要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动机。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诗人的情感被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所触动的,便会借助于形象的语言抒发出来而成为诗,因此,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准确地把握诗歌的形象和思想内容。如学习《归园田居》时,先向学生介绍陶渊明是东晋伟大的田园诗人,二十九岁出仕后,曾有过几次仕隐反复;最后一次做了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由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而解印绶去职。他向往着自由、宁静、恬适的田园生活。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和内容。其次要诵读吟咏。就是要认真地做好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音读,就是要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意读,就是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以便更好地诵读;情读,就是在音读、意读的基础上,联系诗人的思想、生平和创作背景,尽可能地融入诗人的情感之中,以便富有感情地诵读;美读,就是要深刻领会古诗词中的情感,体会它的艺术手法,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读出节奏,读出韵律,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读出音乐般的美来。
  二、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感情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边塞诗:盛唐时期居多,豪迈奔放,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概括起来常见以下几类: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长亭送别等。
  三、品味诗歌中优美的语言
  古诗词语言不同于其他文学语言,它更形象精练,更富有色彩感、节奏感和动态感。欣赏古诗词,无论是诵读吟咏,还是解读意象,赏析意境,都要对语言进行反复揣摩,仔细品味。要抓住诗中的妙字佳句,从字里行间去发现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去努力地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这样,才能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而感受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享受到诵读古诗词的快乐。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炼句角度出发。如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为例:诗人采用了象征、拟人的手法,“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再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新颖、妥帖,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灰的月光一起洒落人间。既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又品味到古诗词的语言美。
  四、体会诗歌中深远的意境
  体会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在创造意境时,或侧重于写景、或侧重于抒情、或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但都要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因此,只有把握景与情的联系,才能入境。当我们读陶渊明的《饮酒》时,都会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所吸引,通过联想和想象,在我们面前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厌倦官场生活的诗人回归田园后,兴致勃勃地“采菊”,无意中看见了南山。“悠然”二字暗示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追求恬静安宁的心情,从“菊”的高洁品质中我们还能联想到诗人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当堂作画,以理解古代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还可用换位法,把自己当成诗词的作者,想象自己面对诗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和体会。
  五、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
  首先是语言表达,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其次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设问、用典、互文、双关等。比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借代,使语言简练、含蓄。夸张,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比拟,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设问,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用典,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理想等,或是为了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
  最后是表现手法,常见的有铺陈、渲染、烘托、想象、联想、象征、抑扬变化、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小见大等。托物言志,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例如:虞世南的《蝉》中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又如:李白的《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采用了想象、用典。杜牧的《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
  总之,古诗词高效赏析的要旨是:首先要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再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一是对上下文有关词语要联系起来理解;二是要联系作者或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三是要善于抓住诗句的特点有什么作用;四是表达什么情感。多层面、多角度去欣赏,只要勤于读书,勤于思考,掌握科学的赏析方法,再加上自身的知识储备,古诗词赏析就会游刃有余。
其他文献
摘 要: 歌唱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听觉等共同参与,受人的高级神经系统控制并协调的。这种整体的协调关系,主要通过大脑神经对歌唱器官的控制来实现,对歌唱者的演唱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歌唱者的足够重视。歌唱者在歌唱艺术活动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 心理活动 歌唱 影响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
摘 要: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断地根据现实的要求注入时代的新内容、新风貌,这既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又是对自身弱点进行不断的扬弃和修正,也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丰富和创造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 民歌 现代民族声乐 民族性流失    民歌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总集,它记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的三百多首民间歌曲,这些民间歌曲是
摘 要: 图书馆事业的核心是为读者服务,而图书馆服务的核心在于馆员的素质。馆员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所在。为了提高馆员素质,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应的支持,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馆员素质,从而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 图书馆馆员素质 图书馆服务 提高途径    近年来,特别是党和政府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
高三语文后期教学功利性非常强,就是剑指高考,而语文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即怎么样把这戴着镣铐的舞跳得更好?反思
十几年前,我怀着美丽的青春梦想,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我深知,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普通得犹如一颗小小的铺路石,平凡得犹如沧海一粟。大多数老师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燃尽自身全部的光和热,再悄悄地退下来。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辉煌的成就。然而,就是这些平凡普通的教师们,用爱铺就了孩子的成功之路,就造了无数人才。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我深有体会:做个好老师并非容易之事。然而,
中国素有“诗国”的美誉.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奔来的中华诗歌之河,大浪淘沙,激起的每一朵浪花都带着中华文明的闪光。徜徉在这诗歌之河,我们沉醉,惊异
如何阅读现代文,是语文界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在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题所占的分值较大,不少学生存在阅读困惑,导致失分过多。因此,对现代文阅读方法的探讨越来越引起语文教育者的重视,许多同仁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谈一些认识。  一、阅读文章标题,了解写作重点  标题是一篇文章内容最简洁、最恰当的概括,阅读文章标题,可以明白文章的写作对象和重点。如《看云识天气》,据此标题,我们
摘 要: 初中语文老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学生的体验学习,践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育原则,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知。主动、独立,才是新课标下的学习方式的核心。课堂教学说到底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体验“生活的语文”和体验“学习的语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体验学习 “生活的语文” “学
中国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对偶工整,铿锵有力,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抑扬顿挫,易读上口,意境优美,孕育着极为丰富的人文资源,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  初中语文对学生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小学的“初步情感体验,体味作品内容和情感”到初中的“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教学要求,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课题:初中阶段,教师在教学古诗中
要使课堂教学高效有活力,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虽说学生才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如何优化教育教学手段。真正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魅力和吸引力.则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