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于2010年第一期刊登了董旭午先生的《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一文,笔者拜读之后颇受启发。董老师的这篇文章从七个角度表述了他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自主人格夯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可以说,是他二十多载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觉得董老师的文章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不辞浅陋,想结合董老师的文章对语文教学与人格教育的相关问题再议上几句,希望能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人格教育有所裨益。
一、人格教育应当是语文视域中的人格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由此可知,“健全的人格”应当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对“健全的人格”之理解则如语文素养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即使是“人格”的内涵,在不同的学科中,由于着眼点不同,具体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如哲学人格、心理学人格、伦理学人格、法律人格等等。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到底指向哪里,否则毫无针对性地强调人格教育无异于乱枪打鸟,极可能造成人格教育与现实的脱离。董老师睿智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提出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这种鲜明的目的性也正是他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认为这种在“心理学人格”基础上提出来的明确的“自主人格”,仍有可以商榷之处。董老师眼中的“自主人格”指的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2]。首先这样的自主人格的定义并没有如董老师所期待那样说清楚什么是自主人格,因为从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单单“独立”和“自主”这两个特征之间就存在着很复杂的联系和区别[3],更何况董老师还列举了其他的一些抽象层面的“意识”,因此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朦胧泛化的概念;其次,董老师的“自主人格”重点关注人格中某些较为突出的“意识”部分,而对同样是人格组成部分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忽略,此点略显遗憾;最后,“自主人格”应当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培养的“健全的人格”中较为个性化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来看,董老师的“自主人格”也许还可以加入一些着眼于“健全”的内容,如此一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学既照顾了学生个性化的特征,又兼顾了共性化的培养。
其实,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董老师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来审视人格所造成的,使得“心理学人格”概念略显喧宾夺主。所以,笔者认为,既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么就应当就事论事,在语文维度中对其加以考虑,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只是起一种辅助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健全的人格”应当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语文视域中的人格。“心理学、教育学的人格接近于‘人的性格’,表示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4]。因此,语文课程要培养的“健全的人格”,该是藉由语文教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语文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它是借助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养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诚实、乐观、宽容、善良、谦逊”[5]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中体现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则体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良好把握,最终形成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人格教育纳入语文维度和语文视域中,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最大
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能量,切实地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优势
语文学科在人格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无需赘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如董老师所说的“语文学科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理应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一些”[2]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一门母语学科。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关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语文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可以不懂函数计算,可以不擅长力的解析,甚至可以不会说英语,但是不能不懂母语,因为学习的起点是能听懂教师的言语,能看懂书本上的文字;生活的起点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听懂别人的话语等,而这些听说读写都是由作为母语的汉语所承载的,都是需要经由语文教学去训练的。更何况人格教育并非简单的认识字词或摘抄文章,它需要学生在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对母语的掌握程度对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试问一个看不懂文章,听不懂对话的学生如何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媒介,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学校里的学生而言,只有在相关语文知识和能力都很扎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因此,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夯基。
可是现状是,大多数教师一听到“人格教育”就不假思索地将其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挂钩,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也造成了现实中人格教育的失当。笔者通过课堂观摩发现,在人格教育中过度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无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并非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这样往往会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变得泛泛而谈。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史铁生《我的梦想》时,一味宣扬文中的人格光芒,不断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人格力量,最后一节公开课下来,空空如也,学生被“熏陶”得云里雾里,既没得到切实的人格教育,又没有学到必需的语文知识。反观董老师在文中所举的学生习作《小议韩寒》片段,小作者犀利的笔锋体现出的“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正是来自于他长年累月的语文积累和语文训练。当然,小作者偏激地认为韩寒玩赛车、玩音乐是不务正业的想法略显偏颇。笔者有幸咨询了董旭午老师,了解到在看到《小议韩寒》之后,他在肯定该生“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批语、相关文章推荐等语文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以一颗“宽容心”看待一切,我们以为这才是合理的语文化的健全人格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健全的人格”是和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优势相联系的,只有在母语学科的基础上,尊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将两者统一起来,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健全的人格,从而避免健全的人格在某方面的缺失。
三、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人格教育
既然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人格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呢?如前所述,以往的人格教育往往重视主题升华、道理说教等方面,于是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人格教育变成了枯燥的道德说教。某些人认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人格教育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这是对语文学科和人格教育的误解。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应当是由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课程整体推动的,藉由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来实现,两者缺一不可。正如董老师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的多种夯实人格基础的切入口所揭示的,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把握和重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董老师提出人格教育的若干切入口总结起来,主要是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角度着手,即课前让学生自主解决相关力所能及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关注学生掌握和理解字词、文本背景等这些工具性特征明显的内容,为课上和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课上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鼓励学生思辨和创新,让学生在既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文本提供的内容(如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等)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初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课后让学生有意识的总结和升华,从教师的“必做题”,到独立摘抄,再到随笔日记,逐步推动学生将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初级人格”去体验社会,拓展视野,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从而通过在生活中、社会中接触到的事情和人物进一步促进“健全的人格”的完善。这种“健全的人格”又会影响学生日后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升级”。这样一来,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恰如其分地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在完成语文教学显性目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格一方面来源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又来源于生活,最终达成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统一,让学生既学以致用,又从做中学,一举两得。虽然董老师的这套教学模式仅仅是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的,但是瑕不掩瑜,应该说董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格教育的模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指出,“健全的人格”的培养过程是开放的,循环不断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像董老师那样在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和飞跃,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辨和创新,才能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收到实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格教育不仅仅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关系到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夯基。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理清语文教学和人格教学的相关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理、有力和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董旭午.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1).
[3] 夏凌翔,董希庭. 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J]. 心理科学,2007(2).
[4] 袁贵仁. 试论人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5] 曾红. 大、中学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之比较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J]. 当代教育科学,2003(21).
一、人格教育应当是语文视域中的人格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由此可知,“健全的人格”应当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对“健全的人格”之理解则如语文素养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即使是“人格”的内涵,在不同的学科中,由于着眼点不同,具体的说法也各不相同,如哲学人格、心理学人格、伦理学人格、法律人格等等。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到底指向哪里,否则毫无针对性地强调人格教育无异于乱枪打鸟,极可能造成人格教育与现实的脱离。董老师睿智地看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提出语文教学应当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这种鲜明的目的性也正是他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笔者认为这种在“心理学人格”基础上提出来的明确的“自主人格”,仍有可以商榷之处。董老师眼中的“自主人格”指的是“个性倾向、个性心理和自我意识中,独立、自主、民主、责任、批判、创新等意识更为突出的人格”[2]。首先这样的自主人格的定义并没有如董老师所期待那样说清楚什么是自主人格,因为从当前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单单“独立”和“自主”这两个特征之间就存在着很复杂的联系和区别[3],更何况董老师还列举了其他的一些抽象层面的“意识”,因此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朦胧泛化的概念;其次,董老师的“自主人格”重点关注人格中某些较为突出的“意识”部分,而对同样是人格组成部分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有所忽略,此点略显遗憾;最后,“自主人格”应当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培养的“健全的人格”中较为个性化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来看,董老师的“自主人格”也许还可以加入一些着眼于“健全”的内容,如此一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学既照顾了学生个性化的特征,又兼顾了共性化的培养。
其实,之所以出现以上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董老师更多地从心理学角度来审视人格所造成的,使得“心理学人格”概念略显喧宾夺主。所以,笔者认为,既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那么就应当就事论事,在语文维度中对其加以考虑,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只是起一种辅助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健全的人格”应当是以语文学科为主导的语文视域中的人格。“心理学、教育学的人格接近于‘人的性格’,表示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4]。因此,语文课程要培养的“健全的人格”,该是藉由语文教学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语文化的性格、气质和能力。它是借助语文教学中的多种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养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所需的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诚实、乐观、宽容、善良、谦逊”[5]等良好的性格特征。稳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学科的三个维度中体现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良好的性格特征则体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良好把握,最终形成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人格教育纳入语文维度和语文视域中,我们才能集中精力,最大
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能量,切实地将人格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优势
语文学科在人格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无需赘言。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如董老师所说的“语文学科教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理应在这一点上做得更好一些”[2]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是一门母语学科。作为母语学科,语文关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语文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学生可以不懂函数计算,可以不擅长力的解析,甚至可以不会说英语,但是不能不懂母语,因为学习的起点是能听懂教师的言语,能看懂书本上的文字;生活的起点是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听懂别人的话语等,而这些听说读写都是由作为母语的汉语所承载的,都是需要经由语文教学去训练的。更何况人格教育并非简单的认识字词或摘抄文章,它需要学生在一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以升华,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因此,对母语的掌握程度对人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试问一个看不懂文章,听不懂对话的学生如何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作为学生学习母语的媒介,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甚至可以说,对学校里的学生而言,只有在相关语文知识和能力都很扎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因此,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必须充分利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优势,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夯基。
可是现状是,大多数教师一听到“人格教育”就不假思索地将其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挂钩,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同时也造成了现实中人格教育的失当。笔者通过课堂观摩发现,在人格教育中过度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无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并非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这样往往会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变得泛泛而谈。如一位教师在教授史铁生《我的梦想》时,一味宣扬文中的人格光芒,不断让学生体味其中的人格力量,最后一节公开课下来,空空如也,学生被“熏陶”得云里雾里,既没得到切实的人格教育,又没有学到必需的语文知识。反观董老师在文中所举的学生习作《小议韩寒》片段,小作者犀利的笔锋体现出的“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正是来自于他长年累月的语文积累和语文训练。当然,小作者偏激地认为韩寒玩赛车、玩音乐是不务正业的想法略显偏颇。笔者有幸咨询了董旭午老师,了解到在看到《小议韩寒》之后,他在肯定该生“独立感受、独立思想、独立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批语、相关文章推荐等语文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以一颗“宽容心”看待一切,我们以为这才是合理的语文化的健全人格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倡导的“健全的人格”是和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优势相联系的,只有在母语学科的基础上,尊重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将两者统一起来,合理地加以运用,才能培养学生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健全的人格,从而避免健全的人格在某方面的缺失。
三、语文教学如何进行人格教育
既然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在人格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呢?如前所述,以往的人格教育往往重视主题升华、道理说教等方面,于是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人格教育变成了枯燥的道德说教。某些人认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人格教育是语文学科人文教育的题中之义,这是对语文学科和人格教育的误解。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应当是由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课程整体推动的,藉由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来实现,两者缺一不可。正如董老师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的多种夯实人格基础的切入口所揭示的,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把握和重视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董老师提出人格教育的若干切入口总结起来,主要是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角度着手,即课前让学生自主解决相关力所能及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关注学生掌握和理解字词、文本背景等这些工具性特征明显的内容,为课上和课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基础;课上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鼓励学生思辨和创新,让学生在既有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文本提供的内容(如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等)和学生自己的思考初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课后让学生有意识的总结和升华,从教师的“必做题”,到独立摘抄,再到随笔日记,逐步推动学生将课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初级人格”去体验社会,拓展视野,去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从而通过在生活中、社会中接触到的事情和人物进一步促进“健全的人格”的完善。这种“健全的人格”又会影响学生日后的行为举止,并且通过学习不断“升级”。这样一来,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恰如其分地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在一起,在完成语文教学显性目标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格一方面来源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又来源于生活,最终达成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统一,让学生既学以致用,又从做中学,一举两得。虽然董老师的这套教学模式仅仅是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的,但是瑕不掩瑜,应该说董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格教育的模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指出,“健全的人格”的培养过程是开放的,循环不断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像董老师那样在二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和飞跃,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思辨和创新,才能在人格教育的过程中收到实效,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人格教育不仅仅关系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关系到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作为母语学科的语文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夯基。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理清语文教学和人格教学的相关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保证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理、有力和有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董旭午.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人格夯基[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0(1).
[3] 夏凌翔,董希庭. 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J]. 心理科学,2007(2).
[4] 袁贵仁. 试论人格[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5] 曾红. 大、中学生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之比较研究及其教育学意义[J]. 当代教育科学,2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