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德 保利
侧翼迂回与正面对抗
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侧翼迂回,中国嘉德的香港首拍推出的两个专场都是他们的业务强项:“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有300余件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名家名作亮相。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总经理郭彤女士表示,这些拍品是中国嘉德常规的海外征集拍品的集萃,估价比内地拍卖场上出现的同类拍品低,还很“新鲜”;“观华——明清古典家具及庭院陈设精品”专场则推出约40件海外珍藏,包括明式黄花梨以及清代宫廷紫檀精品。嘉德瓷器工艺品部负责古董家具的高级经理乔皓表示,嘉德做这个专场是考虑到香港作为全球著名的古董家具的集散地,既有很多知名藏家,也有很多著名的行家。不过,限于展场的空间而以桌案类为主。结果,经过8个多小时的马拉松拍卖,共拍出4.55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首先举槌的“观想”专场总成交达3.54亿元港元,由日本著名收藏家须磨弥吉郎收藏的齐白石《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夺得全场头筹;“观华”专场总成交额1.01亿港元,“明晚期黄花梨独板雕灵芝嵌宝大翘头案”以1035万港元折桂。
北京保利则摆出了与佳士得、苏富比正面对抗的阵势:他们在11月24日举槌的香港首拍上,同时推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古董珍玩”及“珠宝”4个专场共400件精品。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表示,保利的目标是创办一个华人自己管理的国际性拍卖公司。拍卖结果,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得1.52亿港元,朱德群作品《红肥绿瘦》以超出预估5倍的4025万港元拔得头筹;书画专场集中推出近现代作品,总成交额为1.87亿港元,张大千作品《番女掣庞图》以4830万港元拔得头筹;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总成交额为1.62亿港元,“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双耳尊”以3220万港元夺冠;珠宝专场推出陈世英(Wallace Chan)设计的珠宝饰品11件,获得1724万港元的佳绩。
苏富比&佳士得
精品策略与十八般武艺
从1970年代苏富比率先抢滩以来,两大跨国拍卖巨头在香港已经营40年,不仅把香港打造成继伦敦、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还形成了一套“全球寻珍、定点拍卖”的精品策略,其在香港所拍卖的艺术品是借助全球性的征集网络搜罗而来的。如在嘉德首拍的同时举办秋拍的香港苏富比,共推出涉及书画、瓷杂、现当代艺术以及珠宝、手笔和洋酒这六大板块的逾3600件珍品,总估价逾16亿港元,结果获得总成交额逾20.45亿港元的业绩。其最大的看点是嘉德香港首拍吸引的许多内地买家,给其带来德比效应,如“中国书画”专场,成交率高达97.2%,总成交额4.148亿港元,接近拍前估价(近1.7亿港元)的3倍。其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表示:“拍卖会上来自大中华地区的藏家踊跃竞投,不同估价的作品都带来热烈竞拍。”瓷杂板块除了常规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之外,还包括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张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选萃以及玫茵堂珍藏等3个私人珍藏专场,结果取得6.1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常规专场推出的“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一对”,以1.07亿港元高价成交。
而在保利香港首拍之际举行秋拍的佳士得,其瓷杂板块优势突出,除常规拍卖外还推出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III)与美国私人收藏家珍藏中国家具两个重要专场,约380件艺术珍品总估值逾4亿港元,结果取得5.23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家具专场与嘉德香港首拍的同类专场针锋相对,推出来自美国多名显赫藏家的50多件珍品,总估值逾4900万港元,结果拍得1.04亿港元,其中一对美国收藏家文德尔伉俪收藏的“清初黄花梨圈口栏杆亮格柜”拍出2306万港元的高价。而其现当代艺术板块,多年前就提出“亚洲艺术”的概念,把原来的“20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东南亚艺术”三个板块整合为“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囊括了东亚的中、日、韩与东南亚以及印度的现当代艺术。这次秋拍推出逾580件拍品,总估值超过4.6亿港元,结果成交总额逾6.74亿港元,其中仅夜场拍卖就一举夺得4.2亿港元,朱德群的作品《白色森林之二》以6002万港元刷新艺术家作品的世界纪录,39件成交拍品中有11件的成交价超过1000万港元。
香港&北京
同城PK与双城记
无心插柳——嘉德、保利双双进军香港,是出于2012年春夏之交的“查税风波”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却为艺术市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他们跨出国境,在香港这个亚洲艺术品交易与集散中心与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跨国巨头苏富比、佳士得展开面对面的竞争。他们一方面要面对香港昂贵的人力成本与物业成本,面对与内地迥然不同的商业规则与法律环境,更要面对两大巨头的品牌与网络优势,展开对客户资源、拍品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虽然首拍都获得成功,但仍然处于佯攻的态势。
全球艺术市场尽管门类繁多并涉及复杂的地域与文化背景,但其核心的买家群体是少数全球顶级买家以及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行家。正是这个小众群体选择了由苏富比与佳士得这两大巨头形成的双寡头体制:两家公司采取相同的精品策略,都选择香港作为亚洲的艺术品拍卖中心,都经历了从传统的专家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治理的体制转型,而其间的龙虎斗在香港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如在油画板块,佳士得在新世纪初率先进行调整,从台湾回撤香港,设立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苏富比则在2008年从纽约将当代艺术回撤香港,同时仿照佳士得开设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近来,这种贴身紧逼式的龙虎斗又在展览这个新领域全面展开:苏富比年上半年已经在其香港总部开设了常设的展览空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了一系列展览;而佳士得也宣布在其位于香港中环的办公室设立展览厅,推出导赏团服务,举办佳士得艺术论坛,举办当代中国水墨展等。
这样的双寡头竞争策略,既有效也有限:虽然也强调标新立异,但更多的是在贴身紧逼的竞争中相互模仿,因为过于标新立异会让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因此总是有样学样。而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则可谓搅局者,是这对生死冤家的“小三”。如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认为,保利在香港为适应香港市场的需求和藏家的兴趣,要把油画当重点。保利在香港的办公场地中也包括4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将会长年举办各种高端的艺术展览。而嘉德在首拍预展的同时,也举办了“香港水墨新发现”的展览,参展作品是香港当地自1950年代至今代表性艺术家的20来件作品。可见搅局者给双寡头体制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
有趣的是,这样做加大了北京与香港这两个交易中心的互动,更加快了亚洲市场的整合。市场的奥秘就是流动性:重要拍品,还有随之而来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它们总是向最自由的地方流动,这是“香港传奇”的本质。作为成熟的“自由港”,香港使亚洲乃至全球的人气向其聚集,体现了自由市场的优越性。与此相应,人们的观察点还延伸到其市场监管与法律环境:香港不仅在中国关税的范围之外,也在中国文物法的覆盖范围之外。即便是内地拍卖公司在香港做拍卖,也会有迥异于其在内地的做法。在新的龙虎斗中,嘉德和保利面临更大的压力,既要与苏富比、佳士得同城PK,又要演绎各自的京港双城记,尤其是北京保利,11月22日启动香港首拍的预展,12月2日揭开北京大拍大幕,其南北双城记几乎是首尾相连。而香港的两大巨头虽然以逸待劳,但也在认真回应: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强化竞争的途径,通过展开“私人洽购”等更多的销售方式,提供更紧密贴身的服务,来应对新对手。
侧翼迂回与正面对抗
也许可以说是一种侧翼迂回,中国嘉德的香港首拍推出的两个专场都是他们的业务强项:“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有300余件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名家名作亮相。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总经理郭彤女士表示,这些拍品是中国嘉德常规的海外征集拍品的集萃,估价比内地拍卖场上出现的同类拍品低,还很“新鲜”;“观华——明清古典家具及庭院陈设精品”专场则推出约40件海外珍藏,包括明式黄花梨以及清代宫廷紫檀精品。嘉德瓷器工艺品部负责古董家具的高级经理乔皓表示,嘉德做这个专场是考虑到香港作为全球著名的古董家具的集散地,既有很多知名藏家,也有很多著名的行家。不过,限于展场的空间而以桌案类为主。结果,经过8个多小时的马拉松拍卖,共拍出4.55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首先举槌的“观想”专场总成交达3.54亿元港元,由日本著名收藏家须磨弥吉郎收藏的齐白石《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夺得全场头筹;“观华”专场总成交额1.01亿港元,“明晚期黄花梨独板雕灵芝嵌宝大翘头案”以1035万港元折桂。
北京保利则摆出了与佳士得、苏富比正面对抗的阵势:他们在11月24日举槌的香港首拍上,同时推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中国古董珍玩”及“珠宝”4个专场共400件精品。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表示,保利的目标是创办一个华人自己管理的国际性拍卖公司。拍卖结果,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得1.52亿港元,朱德群作品《红肥绿瘦》以超出预估5倍的4025万港元拔得头筹;书画专场集中推出近现代作品,总成交额为1.87亿港元,张大千作品《番女掣庞图》以4830万港元拔得头筹;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总成交额为1.62亿港元,“清乾隆青花八仙贺寿双耳尊”以3220万港元夺冠;珠宝专场推出陈世英(Wallace Chan)设计的珠宝饰品11件,获得1724万港元的佳绩。
苏富比&佳士得
精品策略与十八般武艺
从1970年代苏富比率先抢滩以来,两大跨国拍卖巨头在香港已经营40年,不仅把香港打造成继伦敦、纽约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还形成了一套“全球寻珍、定点拍卖”的精品策略,其在香港所拍卖的艺术品是借助全球性的征集网络搜罗而来的。如在嘉德首拍的同时举办秋拍的香港苏富比,共推出涉及书画、瓷杂、现当代艺术以及珠宝、手笔和洋酒这六大板块的逾3600件珍品,总估价逾16亿港元,结果获得总成交额逾20.45亿港元的业绩。其最大的看点是嘉德香港首拍吸引的许多内地买家,给其带来德比效应,如“中国书画”专场,成交率高达97.2%,总成交额4.148亿港元,接近拍前估价(近1.7亿港元)的3倍。其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表示:“拍卖会上来自大中华地区的藏家踊跃竞投,不同估价的作品都带来热烈竞拍。”瓷杂板块除了常规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之外,还包括胡惠春旧藏清代单色御瓷、张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选萃以及玫茵堂珍藏等3个私人珍藏专场,结果取得6.1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其中,常规专场推出的“清乾隆黄地洋彩‘福寿连绵’图绶带葫芦扁瓶一对”,以1.07亿港元高价成交。
而在保利香港首拍之际举行秋拍的佳士得,其瓷杂板块优势突出,除常规拍卖外还推出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III)与美国私人收藏家珍藏中国家具两个重要专场,约380件艺术珍品总估值逾4亿港元,结果取得5.23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家具专场与嘉德香港首拍的同类专场针锋相对,推出来自美国多名显赫藏家的50多件珍品,总估值逾4900万港元,结果拍得1.04亿港元,其中一对美国收藏家文德尔伉俪收藏的“清初黄花梨圈口栏杆亮格柜”拍出2306万港元的高价。而其现当代艺术板块,多年前就提出“亚洲艺术”的概念,把原来的“20世纪中国艺术”和“亚洲当代艺术”、“东南亚艺术”三个板块整合为“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囊括了东亚的中、日、韩与东南亚以及印度的现当代艺术。这次秋拍推出逾580件拍品,总估值超过4.6亿港元,结果成交总额逾6.74亿港元,其中仅夜场拍卖就一举夺得4.2亿港元,朱德群的作品《白色森林之二》以6002万港元刷新艺术家作品的世界纪录,39件成交拍品中有11件的成交价超过1000万港元。
香港&北京
同城PK与双城记
无心插柳——嘉德、保利双双进军香港,是出于2012年春夏之交的“查税风波”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却为艺术市场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他们跨出国境,在香港这个亚洲艺术品交易与集散中心与有两百多年历史的跨国巨头苏富比、佳士得展开面对面的竞争。他们一方面要面对香港昂贵的人力成本与物业成本,面对与内地迥然不同的商业规则与法律环境,更要面对两大巨头的品牌与网络优势,展开对客户资源、拍品资源和市场份额的争夺。虽然首拍都获得成功,但仍然处于佯攻的态势。
全球艺术市场尽管门类繁多并涉及复杂的地域与文化背景,但其核心的买家群体是少数全球顶级买家以及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行家。正是这个小众群体选择了由苏富比与佳士得这两大巨头形成的双寡头体制:两家公司采取相同的精品策略,都选择香港作为亚洲的艺术品拍卖中心,都经历了从传统的专家治理向职业经理人治理的体制转型,而其间的龙虎斗在香港也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如在油画板块,佳士得在新世纪初率先进行调整,从台湾回撤香港,设立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苏富比则在2008年从纽约将当代艺术回撤香港,同时仿照佳士得开设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近来,这种贴身紧逼式的龙虎斗又在展览这个新领域全面展开:苏富比年上半年已经在其香港总部开设了常设的展览空间“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办了一系列展览;而佳士得也宣布在其位于香港中环的办公室设立展览厅,推出导赏团服务,举办佳士得艺术论坛,举办当代中国水墨展等。
这样的双寡头竞争策略,既有效也有限:虽然也强调标新立异,但更多的是在贴身紧逼的竞争中相互模仿,因为过于标新立异会让市场份额拱手相让,因此总是有样学样。而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则可谓搅局者,是这对生死冤家的“小三”。如北京保利执行董事赵旭认为,保利在香港为适应香港市场的需求和藏家的兴趣,要把油画当重点。保利在香港的办公场地中也包括4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将会长年举办各种高端的艺术展览。而嘉德在首拍预展的同时,也举办了“香港水墨新发现”的展览,参展作品是香港当地自1950年代至今代表性艺术家的20来件作品。可见搅局者给双寡头体制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
有趣的是,这样做加大了北京与香港这两个交易中心的互动,更加快了亚洲市场的整合。市场的奥秘就是流动性:重要拍品,还有随之而来的资金流与信息流,它们总是向最自由的地方流动,这是“香港传奇”的本质。作为成熟的“自由港”,香港使亚洲乃至全球的人气向其聚集,体现了自由市场的优越性。与此相应,人们的观察点还延伸到其市场监管与法律环境:香港不仅在中国关税的范围之外,也在中国文物法的覆盖范围之外。即便是内地拍卖公司在香港做拍卖,也会有迥异于其在内地的做法。在新的龙虎斗中,嘉德和保利面临更大的压力,既要与苏富比、佳士得同城PK,又要演绎各自的京港双城记,尤其是北京保利,11月22日启动香港首拍的预展,12月2日揭开北京大拍大幕,其南北双城记几乎是首尾相连。而香港的两大巨头虽然以逸待劳,但也在认真回应: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强化竞争的途径,通过展开“私人洽购”等更多的销售方式,提供更紧密贴身的服务,来应对新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