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cas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事代理制度是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灵活高校用人机制的有力补充形式。文章以陕西某省属C高校近十七年的实践为例,介绍了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情况。
  关键词:高校 人事代理制度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3-0164-02
  我国高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人事代理制度,高校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一直进行着摸索和尝试,特别是在机构编制、薪酬制度、后勤社会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文以陕西某省属C高校近十七年的实践为例,介绍了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情况。
  一、人事代理制度的内涵
  人事代理制度是指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接受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依据法律法规,运用社会化服务方式,对人事业务实行代理,是实现人员使用与人事关系管理分离的一项人事改革新举措。人事代理制度实现了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的分离,变单位的人为社会的人。人事代理的方式有委托人事代理,可由單位委托,也可由个人委托;可多项委托,也可单项委托。
  人事代理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新型人事管理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同时也是人才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标志。
  二、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意义和作用
  人事代理制度是对传统人事管理体制的突破,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行,实现了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使用的分离,使高校人事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了社会化。
  人事代理制度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实施人事代理制度是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高校实行人事代理制度后,用人自主权增大,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补充所需人员,拓宽了高校用人渠道和用人方式,提升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能。
  人事代理制度优化了学校人力资源配置,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合理配置、合理使用,是加快高校用人制度改革、提高高校人员素质、增强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举措。
  三、陕西某省属C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
  陕西某省属C高校自2001年6月起开始实施人事代理制度,通过近十七年的摸索,历经四个阶段的尝试,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人事代理体系,深化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新发展。
  (一)C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通过近十七年的不断摸索,目前C高校的人事代理制度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即2018年4月出台了《人事代理人员管理办法》。该制度的实施也标志着C高校初步建立起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人事代理体系。C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第一阶段以2001年6月出台《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试行)》为标志;第二阶段以2007年7月出台《人事代理工作实施办法》为标志;第三阶段以2012年4月出台《人事代理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为标志。
  (二)C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有效尝试
  (1)人事代理制度是C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第一阶段,C高校的人事代理人员纳入学校事业编制,自第二阶段起C高校的人事代理人员一律不再纳入学校事业编制。与此同时,人事代理人员与学校签订的合同书也由第一阶段的《聘用合同书》调整为《劳动合同书》,第二、三、四阶段人事代理人员与学校均签订《劳动合同书》,学校与人事代理人员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人事代理制度是C高校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C高校在实施人事代理制度过程中不断摸索和调整适用对象,第一、二阶段,C高校人事代理的适用对象为学校引进的大学本科以下(含本科)非教师岗位人员;自第三阶段起适用对象调整和扩大到了教师、管理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应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目前,C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方可纳入学校事业编制。
  截止到目前,C高校共有人事代理人员280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党政管理80人、实验技术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34人。人事代理人员已经成为C高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成为实验技术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和核心。
  (3)人事代理制度提升了C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能。C高校一直委托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负责管理C高校人事代理人员的人事档案和人事关系、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辞职和辞退及人事关系的转移等。
  第一、二阶段,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C高校设立工作站并作为其分支机构,工作站挂靠学校人事处;自第三阶段起,C高校直接委托陕西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行人事代理。
  (三)C高校人事代理体系的特点
  人事代理制度是适应高校改革发展,灵活高校用人机制的有力补充形式。C高校试行人事代理制度伊始,即树立了人事代理人员是学校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观念,并肯定和重视人事代理人员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历经十七年的不懈摸索,逐步建立起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人事代理制度,深化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1)实行公开招聘。C高校的教师、管理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不管是事业编制,还是人事代理,一律按照《学校公开招聘工作办法(试行)》实行公开招聘。严格进人标准,规范招聘程序,严肃招聘纪律,实行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人事代理人员。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
  (2)劳动合同管理。《中华人民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学校管理人事代理人员的直接法律依据,学校与人事代理人员以签订劳动合同的形式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期内,学校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对人事代理人员进行管理。
  (3)按照同工同酬原则,确定工资福利待遇。人事代理人员的工资参照校内同类事业编制职工工资标准,子女入托、入学(附属中小学)与学校事业编制职工同等待遇,可以申请学校公租房,不参加学校集资建房。与同类事业编制职工同等享受国家规定的全暖费、降温费等福利;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参照事业编制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原则制定,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待遇;党、团、工会等关系由学校管理,可按规定参加学校科级干部岗位的公开选拔,参加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4)优化考核激励办法,规范日常管理。学校对人事代理人员采用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及合同期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试用期考核由校属单位组织实施,主要考察人事代理人员是否胜任工作、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年度考核与学校事业编制职工均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进行考核评优。合同期满考核以业绩评价为主,并对人事代理人员“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
  积极为人事代理人员提供发展平台,按照公平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人事代理人员职称评聘、培训培养、继续教育和考核评价等制度。积极吸纳人事代理人员加入学校工会,提高人事代理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事代理人员可按规定参加学校干部岗位的公开选拔,充分激发人事代理人员的积极性。
  (5)不断完善人事代理人员退出机制。规范人事代理人员辞职、解聘制度,畅通出口,拓宽正常退出渠道,完善与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相适应的人员退出机制。人事代理人员合同期满考核,实行末尾淘汰,保持人事代理人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根据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依照《陕西省委托人事代理工作暂行办法》(陕人发〔1997〕1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人事代理工作的意见》(陕人发〔2001〕20号)和《陕西省省属高校用人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试行)》(陕教规范〔2014〕19号),C高校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分层次实施人事代理制度,代理的内容也实行先易后难,随着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逐步调整代理的内容和范围,经过十七年坚持不懈的探索,逐步实现了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冯晓雨,韩讽.南京高校人事代理制度的实践[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5(7).
  责任编辑:刘健
其他文献
摘要:丝巾是服饰类商品之一,古代丝巾主要用于颈部保暖,而现代丝巾则更倾向于装饰使用。丝巾属于小众服饰类商品,如何打造其品牌价值,成为目前丝巾为主的品牌最关心的问题。我国传统丝巾制造工艺极为优秀,带有中国特色,中国丝巾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突破。论文试从丝巾艺术设计中的原则性入手,全面展开丝巾艺术设计与品牌优化整合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丝巾艺术设计 品牌优化整合 奢侈品行业  中图分类号:J525.2
摘要:2018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通知,提出“五型政府建设,强化各级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口号。为了响应省政府的号召,高安市亲清办积极推进了“最多跑一次”改革,从政务服务机制、并联审批范围、权力清单、监督问责、“互联网 政务服务”等方面具体入手,进一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交往合作,探索政府与企业合理交往的新路径,从而构建了亲而又清的肩并肩政商关系。  关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主要试图了解现阶段高职生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现状,高职生在不同维度上的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观是否存在差异,分析高职生群体中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职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针对高职生群体的职业教育提供参考和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高职生 成就动机 自我效能感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我国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方面高度关注,但是专门针对跨国务工返乡创业人员的研究较少,对于吸引跨国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这一问题关注较少。基于吉林省舒兰市的实地调查,针对他们返乡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出台针对性的政策,开办创业培训活动;合作社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专业人才;完善交通网络,提高接待能力;提升
摘要:高师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试以活动课“合作探究东北抗联英烈事迹”为例,通过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引导学生感受抗联英烈的精神,正确认识抗战历史,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学科素养建设带动人文素养提升。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 人文素养 东北抗联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017-02  人文素养是指人的人文知识及由
摘要:马扎诺的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了一个二维分类模型,并综合了心理学研究的各方面成果,在设计教育目标、考评中体现出很高的实践价值。201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秉持了以往的特色与风格,运用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对201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的选择题加以考评,能够对今后政治试卷的出题起到积极的改进作用。  关键词:马扎诺 教育目标分类学 2018高考江苏政治卷  中图分类号
摘要:“套路贷”向高校校园蔓延的趋势已经引起关注和重视。文章通过对宿迁高校的深入调研,总结出当前校园“套路贷”的主要“套路”,给出具体甄别方法,最后从学生视角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期促进校园“套路贷”的专项研究与防治。  关键词:校园“套路贷” 高校学生 甄别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77-02  近年来,非法校园贷以互联网金
摘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人才强校的重要力量,有效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基本要求,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大统战格局的巩固和发展。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从重视和关怀党外知识分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培养和举荐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四个方面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人才强校 统一战线 党外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
摘要: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的要求,从“思维要新”提出的背景意义及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三同式”“以案说法”思政教学法,从教学方法的改善、学习方法的改进、考核方法的改良三个层面贯彻落实“思维要新”的具体举措,为改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思维要新” 思政教学 “三同”式 “以案说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
摘要: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主人公霍尔顿寻找自我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真实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真实状态:人们沉迷于物质享受,情感上的冷漠与虚伪,精神上的迷惘、彷徨和空虚。该作问世后曾唤醒了无数彷徨苦闷中的青少年,也给现实中的我们一定启示。  关键词:精神 心灵 物欲 善良 成长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131-02  美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