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农村小学存在着教师不懂教,学生不会说、不敢说、说不好的弊端,因此教师要改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开发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乐于表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一、听、说,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老标准中的“听说训练”改变为“口语交际训练。”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这项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能力,但听说训练作为口语交际的根本前提,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
1. 听。从孩子们呱呱坠地,到孩子们第一声叫“爸爸,妈妈,”就是一个听的过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逐渐开始学会说话,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语言老师”。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说的话,只是有的孩子腼腆,有的孩子外向,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不同。这里的听是指两方面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认真地听老师、家长们说话,而语文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应该做好“孩子们的第一倾听者”。并且在倾听同时,适当地鼓励孩子们,鼓励他们大胆的说话,特别是那些腼腆、不好意思当着大家面说话的孩子,更要做好口语引导,进行鼓励。
2. 说。让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说话,让老师认真听孩子们说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大胆地说出来。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和家长沟通,如在布置口语家庭作业时,给孩子们布置一段有趣而短小的话,让孩子们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然后在孩子们回到学校后要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当爸爸、妈妈听到这段话之后所说的话。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整地记下这段话,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家长也要尽可能地去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性,是需要教师和家长沟通的。
鼓励是孩子们进步的原动力,这样也就要求教师们拿捏鼓励的时机与大小。适当的鼓励是有利于孩子们健康发展的,这个口语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鼓励孩子们的奖项。记得笔者小的时候,我的班级就有“表达之星”和“创意之星”等等一些鼓励孩子们进步的奖项。那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让我们对“懒惰”的“惰”字进行描述,还要体现“惰”字表达的意思。一个学生就回答道:“惰”字就好像是一个人在想:如果他能坐在月亮上休息该多好。语言简单,明确,但表达的意思很明了,在课后他就被评为我们班的“表达之星”。他在后来的口语交际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口语交际氛围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口语交际属于情景语言,它不像是书面语言,它是面对面的交流,一个人根据其他人的反应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快乐的交际环境,给学生们一个快乐的交际氛围。人类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表现为: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讨厌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样更体现出一个快乐的氛围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在快乐的氛围内,孩子们能更快地融入到交际情景中,更大地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说话本能。当然,孩子们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教学问题,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教学的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资源,实现口语教学的教学增值。这也是口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们的一种体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内心深处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讲解教学内容的倾听人,教师们要大胆地让孩子们去想,去体会教学内容,充分地发挥一位“引导者”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孩子们的认知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当老师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春风得意,滔滔不絕的样子,我想你的内心也是自豪的,而且孩子们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收获的快乐。
三、积累,让语言厚积薄发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口语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发现,在一个情景环境中孩子们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说是有的孩子想表达,却因为有限的知识储备而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所以,仅仅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教会孩子们去阅读,去听,去看,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也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积累不仅仅是去读课外书籍,也是生活中的观察,比如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的语言并不贫瘠,也能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表达出的好词儿,加以鼓励表扬,这样就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成年人,每天接触的信息量也是庞大的,老师要主动去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讲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语言故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积累。
四、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我们要把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设定社会生活中的情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去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转变,并且表演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是收益是多方面的,教师设定一个生活情景,让孩子们在情景中担任生活中的角色,可以预先准备一定的语言段落,也可以让孩子们提前准备,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如营业员与客人,医生与病人,老板与职工。比如,在《孩子如何向别人解释》这一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小明在吃早点时,不小心把菜汤洒到了身上,无奈之下只能回家换了件衣服,导致上课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下面有三种做法,让孩子们选一选:1.他哭了起来,一句话不说地回到座位上。2.大声地对老师喊:我不是故意的,不信去问我妈妈。3.轻声地对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是早上吃饭时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所以才迟到的。通过孩子们对这三个选项的选择,让孩子们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讲清理由,而且要讲礼貌,要求孩子们在固定的语言环境中说适当的话,这样的情景既增强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严格规范孩子们的口语交际用语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孩子们接受的社会信息也变得多了起来,也使孩子们接受语言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规范孩子们的口语交际用语。
1. 要有礼貌。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景中要求孩子们要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2. 要有“主体”。在语言表达时,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孩子们在说话时不讲空话、套话和含糊不清的话。
3. 要有“序”。普通话是一个严格要求说话顺序的语言,要求孩子们注意说话主体的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思明确,语序流畅。
4. 要说话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不能使语句冗长,使内容变得不明了。
总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掘口语交际的素材,也要在生活中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给孩子们进行巩固和延伸。老师要时刻去思考怎么样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充满欢乐、友谊、合作的渴望。教师要坚决做好“引导者”的工作,“授之以渔”,使学生们在体会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更好地运用这门充满神奇色彩的语言艺术。
一、听、说,让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心声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老标准中的“听说训练”改变为“口语交际训练。”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这项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能力,但听说训练作为口语交际的根本前提,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
1. 听。从孩子们呱呱坠地,到孩子们第一声叫“爸爸,妈妈,”就是一个听的过程,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逐渐开始学会说话,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语言老师”。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想说的话,只是有的孩子腼腆,有的孩子外向,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不同。这里的听是指两方面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认真地听老师、家长们说话,而语文老师在执教过程中应该做好“孩子们的第一倾听者”。并且在倾听同时,适当地鼓励孩子们,鼓励他们大胆的说话,特别是那些腼腆、不好意思当着大家面说话的孩子,更要做好口语引导,进行鼓励。
2. 说。让孩子们认真听老师说话,让老师认真听孩子们说话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大胆地说出来。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和家长沟通,如在布置口语家庭作业时,给孩子们布置一段有趣而短小的话,让孩子们回到家里可以和爸爸妈妈分享,然后在孩子们回到学校后要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地说出当爸爸、妈妈听到这段话之后所说的话。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整地记下这段话,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家长也要尽可能地去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所以说,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性,是需要教师和家长沟通的。
鼓励是孩子们进步的原动力,这样也就要求教师们拿捏鼓励的时机与大小。适当的鼓励是有利于孩子们健康发展的,这个口语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鼓励孩子们的奖项。记得笔者小的时候,我的班级就有“表达之星”和“创意之星”等等一些鼓励孩子们进步的奖项。那个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就让我们对“懒惰”的“惰”字进行描述,还要体现“惰”字表达的意思。一个学生就回答道:“惰”字就好像是一个人在想:如果他能坐在月亮上休息该多好。语言简单,明确,但表达的意思很明了,在课后他就被评为我们班的“表达之星”。他在后来的口语交际课堂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向上。
二、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口语交际氛围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口语交际属于情景语言,它不像是书面语言,它是面对面的交流,一个人根据其他人的反应而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快乐的交际环境,给学生们一个快乐的交际氛围。人类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表现为: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讨厌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这样更体现出一个快乐的氛围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在快乐的氛围内,孩子们能更快地融入到交际情景中,更大地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激发孩子们的说话本能。当然,孩子们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教学问题,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教学的资源,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这个资源,实现口语教学的教学增值。这也是口语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们的一种体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内心深处真正的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讲解教学内容的倾听人,教师们要大胆地让孩子们去想,去体会教学内容,充分地发挥一位“引导者”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孩子们的认知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课堂上,当老师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春风得意,滔滔不絕的样子,我想你的内心也是自豪的,而且孩子们也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收获的快乐。
三、积累,让语言厚积薄发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口语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发现,在一个情景环境中孩子们不知道说什么,或者说是有的孩子想表达,却因为有限的知识储备而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所以,仅仅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教会孩子们去阅读,去听,去看,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也让他们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积累不仅仅是去读课外书籍,也是生活中的观察,比如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动画片的语言并不贫瘠,也能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积累的最终目的是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孩子们在不经意间表达出的好词儿,加以鼓励表扬,这样就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作为成年人,每天接触的信息量也是庞大的,老师要主动去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讲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语言故事,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进行语言积累。
四、生活,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所以我们要把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设定社会生活中的情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去实现课堂与生活的转变,并且表演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语文活动,虽然费时较多,但是收益是多方面的,教师设定一个生活情景,让孩子们在情景中担任生活中的角色,可以预先准备一定的语言段落,也可以让孩子们提前准备,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如营业员与客人,医生与病人,老板与职工。比如,在《孩子如何向别人解释》这一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小明在吃早点时,不小心把菜汤洒到了身上,无奈之下只能回家换了件衣服,导致上课迟到,老师批评了他。下面有三种做法,让孩子们选一选:1.他哭了起来,一句话不说地回到座位上。2.大声地对老师喊:我不是故意的,不信去问我妈妈。3.轻声地对老师说:对不起,老师,我是早上吃饭时不小心弄脏了衣服,所以才迟到的。通过孩子们对这三个选项的选择,让孩子们领悟在解释原因时,不但要讲清理由,而且要讲礼貌,要求孩子们在固定的语言环境中说适当的话,这样的情景既增强了学生的交际兴趣,又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严格规范孩子们的口语交际用语
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孩子们接受的社会信息也变得多了起来,也使孩子们接受语言的环境变得复杂起来。这就更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规范孩子们的口语交际用语。
1. 要有礼貌。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景中要求孩子们要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2. 要有“主体”。在语言表达时,要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孩子们在说话时不讲空话、套话和含糊不清的话。
3. 要有“序”。普通话是一个严格要求说话顺序的语言,要求孩子们注意说话主体的内在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思明确,语序流畅。
4. 要说话明了。不能拖泥带水,不能使语句冗长,使内容变得不明了。
总之,为了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掘口语交际的素材,也要在生活中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给孩子们进行巩固和延伸。老师要时刻去思考怎么样让孩子们在口语交际学习中充满欢乐、友谊、合作的渴望。教师要坚决做好“引导者”的工作,“授之以渔”,使学生们在体会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更好地运用这门充满神奇色彩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