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间性组织具有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的优势,在区域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安庆职教联盟是一个具有政府引导的创新型中间性组织,具有全面提高安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能。依托安庆职教联盟,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从凝练顶层设计,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框架;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产业;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学校协同发展;深挖多种资源,多领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引领,服务安庆历史与文化名城建设六个方面进行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中间性组织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安庆职教联盟 “知识——技能”中心
近年来,安庆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对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对高素质社会工作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作为安徽省教育厅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不断进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探索,找到新的理论支撑和服务方式的突破,促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庆地方的协同发展。
一、中间性组织内涵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系统的协同发展,高校建设只是区域经济的一个组织部分,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必须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这个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学院感觉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果,除了学院能力建设外,还需要建设一个协调机构,以沟通创新主体之间的产品和需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升级。综合区域创新的各种理论,学院认为借助中间性组织理论,构建区域职教联盟是当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首要任务。
1.中间性组织。
经济学理论认为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企业组织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但在现实组织结构中,绝大多数的组织结构介于纯粹的科级组织和完全竞争市场组织之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将之称为“中间性组织”。通过控股、参股、分包等方式,形成的虚拟企业、网络企业、企业簇群、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都是中间性组织。中间性组织具有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的优势,在区域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中间性组织的优势。
中间性组织介于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首先,从机制上看,既具有科层组织的权威性,又具有市场组织的灵活性。第二,从资源的调配上看,既能充分发挥科层组织的有形之手,又能发挥市场组织的无形之手,这种资源的调用和信息沟通被形象地称为“握手”。第三,中间性组织内部的协同作用是通过各单位能力互补实现的,众多的单位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中间性组织之间内部具备“复杂网络”机制,通过长期、稳定、系统内部实现信息交流形成联合体,中间性组织的成员从法律角度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能和其他成员保持协同行动,从而促进协同创新的发生。第四,中间性组织内部以信任为交易基础,形成集体惩罚、限制进入等第三方规制,并通过结构性嵌入,用区域文化和信誉等作为手段进行协调,保证中间性组织协调的高效性。第五,中间性组织内部各单位通过网络作用,使得各单位的内部知识,特别是缄默性知识可得到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间性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第六,中间性组织内部能节省交易费用,但众多成员形成联合体以后,就能形成规模效益,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功能。从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角度看,将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商会、研究机构等有机结合,是促进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一项关键性的创新和战略决策。
二、中间性组织——安庆职业教育联盟
基于中间性组织的优势,结合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2013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以中间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安庆市教体局向安庆市政府申请成立安庆职业教育联盟。
1.安庆职教联盟成立的目标。
安庆职教联盟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服务安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其次要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将学院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与企业中的生产资源共享,既有利于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资源互补和共享有利于创新的发生。最后要全面提升安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图1是安庆职教联盟概念性框架结构图。
2.安庆职教联盟的架构。
基于中间性理论和安庆市企业现状、职业教育现状和安庆职教联盟概念性框架结构图,为实现安庆职教联盟成立的目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组织架构。
安庆职业联盟由安庆市教体局牵头,依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安庆市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大中型骨干企业、中职院校等,按照“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组成。联盟是一个政府主导且相对松散的非独立法人組织,合作各方原有的隶属关系、单位性质、管理体制、经费渠道、法人权利等保持不变。
根据中间性组织的内涵,安庆职教联盟明显具有中间性组织的主要特征。但经济性的中间组织一般没有政府的参与,安庆职教联盟之所以要政府牵头,是因为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安庆职教联盟是属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能为区域提供形如职业教育等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服务,可以承载政府不能有效承载的社会协调和经济合作的功用。安庆职教联盟要发挥作用,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促进联盟内部成员单位有效地协作。政府参与职教联盟,这是安庆职教联盟与一般意义上的中间性组织的不同,也是安庆职教联盟的创新之处。
三、依托安庆职教联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
自2013年安庆职教联盟成立以来,作为联盟秘书处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就积极探索依托安庆职教联盟,服务安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凝练顶层设计,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框架。
学院以“地方性、技能型、高水平、特色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诉求,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实施“151”工程,即1项“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造与优化工程”、5项“深化内涵发展的能力提升工程”和1项“综合改革试点工程”;搭建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六大平台”,促进地方职业教育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成立中高职衔接协作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皖江文化研究所、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顶层设计为导向,以建设工程推动,以机构为依托,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2.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产业。
专业设置是我院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安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专业群,形成了机电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现代农业类、电子信息类、商贸物流类、文化旅游类、纺织服装类七大专业群,以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建筑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对应安庆市“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先后增设物联网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向、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3D打印技术方向,不断增加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3.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质量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核心,也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植物保护专业不断充实和完善基于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地方行业企业,构建“理论先导、项目教学、双证融通、服务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行“企业融入、项目引领、角色定位、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实施“以岗导学,校企联动,立体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等等。这些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学院着力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分析岗位标准,形成能力教学内容体系;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指导。学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部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订。
4.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学校协同发展。
产教深度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实施实践教学,既是教学又是生产,学生实习作品即企业产品,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促进雙师培养,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产教深度融合,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落实“工学一体”试点改革,学院在市区合作企业中遴选骨干企业,与之共同形成“双元”,提高人才质量。通过自主招生将企业职工招收为学生(即招工招生模式)和将新招收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转化为企业准员工(即招生招工模式),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培养、订单就业;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学习标准,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达到生产教学一体化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引企入校,建设“校中厂”,实现“招生即招工”;送校入企,建设“厂中校”,实现“招工即招生”。“校中厂”和“厂中校”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场所,也为企业形象宣传、产品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产教深度融合,共享人力资源。利用专业技术教师帮助企业技术革新,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专利产品,成功申报多项国家专利。学校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项目经理等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不定期邀请企业家进校园讲学,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
5.深挖多种资源,多领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服务区域职教体系建设。2016和2017年度,在“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学院组织开展了“开放校园,体验职教;开放赛场,感受魅力;组织培训,促进创业;深入基地,服务社会”四个方面二十多个丰富多彩的职教体验活动,邀请中职学校近百位教师观摩学院信息化教学大赛。学院常年对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开展技能大赛培训、信息化教学辅导、实训室建设规划、教科研项目建设指导等。协助安庆市教体局成功举办第12届、第13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大赛提供设备支持、技术指导和评委专家。编制《安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年)》草案,编写《初中生学业规划指导(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读本。
(2)服务区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望江县政府、潜山县源潭镇政府、安庆市迎江区政府等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为望江县服装制作、食品加工等提供人才、技术指导等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为源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实现“一对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迎江区工业转型、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学院根据本地小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相关信息,及时组织校内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教师积极提供针对性服务。
(3)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依托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庆市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安庆市社会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安庆市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活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6.文化引领,服务安庆历史与文化名城建设。
关键词: 中间性组织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安庆职教联盟 “知识——技能”中心
近年来,安庆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对高级技能型人才需求不断扩大,对高素质社会工作者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地方高职院校加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设,以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作为安徽省教育厅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和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不断进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探索,找到新的理论支撑和服务方式的突破,促进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庆地方的协同发展。
一、中间性组织内涵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系统的协同发展,高校建设只是区域经济的一个组织部分,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必须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这个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学院感觉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果,除了学院能力建设外,还需要建设一个协调机构,以沟通创新主体之间的产品和需求,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升级。综合区域创新的各种理论,学院认为借助中间性组织理论,构建区域职教联盟是当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首要任务。
1.中间性组织。
经济学理论认为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是企业组织的两种最基本形式。但在现实组织结构中,绝大多数的组织结构介于纯粹的科级组织和完全竞争市场组织之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将之称为“中间性组织”。通过控股、参股、分包等方式,形成的虚拟企业、网络企业、企业簇群、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都是中间性组织。中间性组织具有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的优势,在区域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中间性组织的优势。
中间性组织介于科层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首先,从机制上看,既具有科层组织的权威性,又具有市场组织的灵活性。第二,从资源的调配上看,既能充分发挥科层组织的有形之手,又能发挥市场组织的无形之手,这种资源的调用和信息沟通被形象地称为“握手”。第三,中间性组织内部的协同作用是通过各单位能力互补实现的,众多的单位形成相互联系的网络,中间性组织之间内部具备“复杂网络”机制,通过长期、稳定、系统内部实现信息交流形成联合体,中间性组织的成员从法律角度看,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能和其他成员保持协同行动,从而促进协同创新的发生。第四,中间性组织内部以信任为交易基础,形成集体惩罚、限制进入等第三方规制,并通过结构性嵌入,用区域文化和信誉等作为手段进行协调,保证中间性组织协调的高效性。第五,中间性组织内部各单位通过网络作用,使得各单位的内部知识,特别是缄默性知识可得到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中间性组织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第六,中间性组织内部能节省交易费用,但众多成员形成联合体以后,就能形成规模效益,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完善区域经济社会功能。从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角度看,将行业协会、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商会、研究机构等有机结合,是促进地方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一项关键性的创新和战略决策。
二、中间性组织——安庆职业教育联盟
基于中间性组织的优势,结合安庆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2013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以中间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安庆市教体局向安庆市政府申请成立安庆职业教育联盟。
1.安庆职教联盟成立的目标。
安庆职教联盟的建设与发展,首先要服务安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其次要深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将学院的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与企业中的生产资源共享,既有利于学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又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资源互补和共享有利于创新的发生。最后要全面提升安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图1是安庆职教联盟概念性框架结构图。
2.安庆职教联盟的架构。
基于中间性理论和安庆市企业现状、职业教育现状和安庆职教联盟概念性框架结构图,为实现安庆职教联盟成立的目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组织架构。
安庆职业联盟由安庆市教体局牵头,依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安庆市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大中型骨干企业、中职院校等,按照“统筹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组成。联盟是一个政府主导且相对松散的非独立法人組织,合作各方原有的隶属关系、单位性质、管理体制、经费渠道、法人权利等保持不变。
根据中间性组织的内涵,安庆职教联盟明显具有中间性组织的主要特征。但经济性的中间组织一般没有政府的参与,安庆职教联盟之所以要政府牵头,是因为政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安庆职教联盟是属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能为区域提供形如职业教育等准公共产品和准公共服务,可以承载政府不能有效承载的社会协调和经济合作的功用。安庆职教联盟要发挥作用,就需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促进联盟内部成员单位有效地协作。政府参与职教联盟,这是安庆职教联盟与一般意义上的中间性组织的不同,也是安庆职教联盟的创新之处。
三、依托安庆职教联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
自2013年安庆职教联盟成立以来,作为联盟秘书处单位,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就积极探索依托安庆职教联盟,服务安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凝练顶层设计,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框架。
学院以“地方性、技能型、高水平、特色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诉求,打造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实施“151”工程,即1项“面向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造与优化工程”、5项“深化内涵发展的能力提升工程”和1项“综合改革试点工程”;搭建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六大平台”,促进地方职业教育资源集聚、信息集聚、服务集聚;成立中高职衔接协作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皖江文化研究所、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顶层设计为导向,以建设工程推动,以机构为依托,提升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
2.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区域产业。
专业设置是我院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安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建立与之相对应的专业群,形成了机电工程类、建筑工程类、现代农业类、电子信息类、商贸物流类、文化旅游类、纺织服装类七大专业群,以服务地方现代农业、建筑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对应安庆市“十三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等重大项目,先后增设物联网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新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大数据技术应用方向、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设置3D打印技术方向,不断增加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
3.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质量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核心,也是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着力点。为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植物保护专业不断充实和完善基于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2211”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依托地方行业企业,构建“理论先导、项目教学、双证融通、服务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行“企业融入、项目引领、角色定位、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实施“以岗导学,校企联动,立体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等等。这些不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得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学院着力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在专业课程建设中通过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核心技术标准修订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分析岗位标准,形成能力教学内容体系;引入行业、企业专家组建教学团队,加强专业指导。学院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部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订。
4.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学校协同发展。
产教深度融合,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真实的生产情境中实施实践教学,既是教学又是生产,学生实习作品即企业产品,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促进雙师培养,实现学生、企业、学校三方共赢。
产教深度融合,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落实“工学一体”试点改革,学院在市区合作企业中遴选骨干企业,与之共同形成“双元”,提高人才质量。通过自主招生将企业职工招收为学生(即招工招生模式)和将新招收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转化为企业准员工(即招生招工模式),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合作培养、订单就业;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学习标准,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达到生产教学一体化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产教深度融合,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引企入校,建设“校中厂”,实现“招生即招工”;送校入企,建设“厂中校”,实现“招工即招生”。“校中厂”和“厂中校”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场所,也为企业形象宣传、产品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产教深度融合,共享人力资源。利用专业技术教师帮助企业技术革新,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专利产品,成功申报多项国家专利。学校充分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建成由企业专家、技术骨干、能工巧匠等组成的高水平外聘教师人才库,形成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项目经理等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不定期邀请企业家进校园讲学,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
5.深挖多种资源,多领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1)服务区域职教体系建设。2016和2017年度,在“职业教育活动周”之际,学院组织开展了“开放校园,体验职教;开放赛场,感受魅力;组织培训,促进创业;深入基地,服务社会”四个方面二十多个丰富多彩的职教体验活动,邀请中职学校近百位教师观摩学院信息化教学大赛。学院常年对区域内的中职学校开展技能大赛培训、信息化教学辅导、实训室建设规划、教科研项目建设指导等。协助安庆市教体局成功举办第12届、第13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为大赛提供设备支持、技术指导和评委专家。编制《安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2016—2020年)》草案,编写《初中生学业规划指导(技术技能型人才方向)》读本。
(2)服务区域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望江县政府、潜山县源潭镇政府、安庆市迎江区政府等签订政校合作协议,为望江县服装制作、食品加工等提供人才、技术指导等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服务;为源潭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并实现“一对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为迎江区工业转型、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学院根据本地小城镇和美好乡村建设中的相关信息,及时组织校内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设计、园林技术等专业教师积极提供针对性服务。
(3)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培训服务。依托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庆市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安庆市社会服务人才培训基地、安庆市教育干部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活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6.文化引领,服务安庆历史与文化名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