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2005年港股的升势有所减缓,但2006年首季港股便以恒生指数上涨近1000点的声势跑赢日韩等去年升势强劲的亚洲区内主要股市,恒指上涨6.2%到达15805点;表现比恒指更为亮丽的国企指数更是飙升25.8%达到6703点,上涨目标快速移向7000点;同属于中资股的红筹指数在今年首季也紧随H股大涨12.9%。近期,恒指已重上阔别多年的16000点水平(上次见于2001年2月),屡创5年新高,国企指数更是愈战愈勇,创出8年半新高。
市场维持攀升态势
伴随股市的攀升,市场交投也非常活跃,日均成交金额超过300亿港元,4月6日还曾经创出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456亿港元。
从市场表现看,恒指成分股普遍有所上扬,对指数影响最大的非中移动(0941)莫属,该股3月下旬一举突破35-40港元的箱体,此后股价不断创出5年新高,4月11日盘中见45.85港元,较本轮行情启动前上涨近20%;另一家蓝筹股东亚银行(0023)受外资行提升投资评级影响,股价亦大幅飙升约15%,一举突破30港元。不过其他金融股表现一般,汇丰控股(0005)同比还有所下挫,和同样逆市收低的恒生银行(0011)一起拖了指数后腿。此外,地铁公司(0066)因“两铁合并”消息而涨势强劲,涨幅也在15%左右。
据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张崎,大福证券的胡文伟分析,造成港股大幅攀升的原因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蓝筹股的业绩优良;二是人民币汇率迭创新高以及QDII正式启动的利好消息的刺激。
QDII效应有待观察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国务院将允许保险公司用自有资金换汇到境外投资,这意味着QDII推出为时不远,此后人民银行又公告调整外汇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包括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
一般认为QDII会造成市场资金分流,但笔者判断批准境外投资的资金数量不会很大,而且作为公司自有资金,与投资境内市场的保险资产是不同性质的钱,不会造成内地股市资金分流,而目前港股的估值水平并不比内地市场更低,保险公司试水港股市场能否取得较好的收益还有待观察。
宏观调控可能拖累股市
对于后市的操作,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张崎认为,考虑到近期部分国企股累计涨幅较大,其投资价值已经明显降低,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逢高减持。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对于基本面较稳定的高速、电力等公用事业股则可给予关注,这一板块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较小,市场风险不大,而内地有关煤电价格联动、公路计重收费等政策将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此外,恒指成分股中的金融、地产股整体涨幅不大,亦可列入关注品种。
大福证券的胡文伟认为,在首季强劲上升并累积一定升幅后,预期港股第二季会进人回吐及整固期,16000点处也许会出现阻力位,但若能下试14000~15000点水平,可视为趁低吸纳之机会。预期国企指数还将继续跑赢恒指,有望逼近7000点,红筹国企有一定的抗跌能力并仍有上升空间。人民币升值、QDII、社保基金及其他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港股,都仍然有机会不断刺激港股尤其中资股。优质国企股可被持续看好,尤其是内地的金融及保险类股份可望继续成为资金的追捧对象,比如有望第一个进入恒指大家庭的建设银行。
市场维持攀升态势
伴随股市的攀升,市场交投也非常活跃,日均成交金额超过300亿港元,4月6日还曾经创出1998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456亿港元。
从市场表现看,恒指成分股普遍有所上扬,对指数影响最大的非中移动(0941)莫属,该股3月下旬一举突破35-40港元的箱体,此后股价不断创出5年新高,4月11日盘中见45.85港元,较本轮行情启动前上涨近20%;另一家蓝筹股东亚银行(0023)受外资行提升投资评级影响,股价亦大幅飙升约15%,一举突破30港元。不过其他金融股表现一般,汇丰控股(0005)同比还有所下挫,和同样逆市收低的恒生银行(0011)一起拖了指数后腿。此外,地铁公司(0066)因“两铁合并”消息而涨势强劲,涨幅也在15%左右。
据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张崎,大福证券的胡文伟分析,造成港股大幅攀升的原因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蓝筹股的业绩优良;二是人民币汇率迭创新高以及QDII正式启动的利好消息的刺激。
QDII效应有待观察
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国务院将允许保险公司用自有资金换汇到境外投资,这意味着QDII推出为时不远,此后人民银行又公告调整外汇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在一定额度内集合境内机构和个人自有外汇,用于在境外进行包括股票在内的组合证券投资。
一般认为QDII会造成市场资金分流,但笔者判断批准境外投资的资金数量不会很大,而且作为公司自有资金,与投资境内市场的保险资产是不同性质的钱,不会造成内地股市资金分流,而目前港股的估值水平并不比内地市场更低,保险公司试水港股市场能否取得较好的收益还有待观察。
宏观调控可能拖累股市
对于后市的操作,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张崎认为,考虑到近期部分国企股累计涨幅较大,其投资价值已经明显降低,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逢高减持。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对于基本面较稳定的高速、电力等公用事业股则可给予关注,这一板块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较小,市场风险不大,而内地有关煤电价格联动、公路计重收费等政策将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此外,恒指成分股中的金融、地产股整体涨幅不大,亦可列入关注品种。
大福证券的胡文伟认为,在首季强劲上升并累积一定升幅后,预期港股第二季会进人回吐及整固期,16000点处也许会出现阻力位,但若能下试14000~15000点水平,可视为趁低吸纳之机会。预期国企指数还将继续跑赢恒指,有望逼近7000点,红筹国企有一定的抗跌能力并仍有上升空间。人民币升值、QDII、社保基金及其他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港股,都仍然有机会不断刺激港股尤其中资股。优质国企股可被持续看好,尤其是内地的金融及保险类股份可望继续成为资金的追捧对象,比如有望第一个进入恒指大家庭的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