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接触网施工误差的方法探讨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接触网施工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继而从接触网施工中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分析,阐述了集中控制施工误差,实现一次成型,提高效率,并结合某电气化工程实际应用予以分析。
  【关键词】接触网;施工技术;误差控制;一次成型
  1.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气化项目建设迅猛发展,其中接触网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其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接触网担负着把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直接输送给电力机车使用的重要任务,因此接触网的一次成型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电气化铁道的运输项目的建设效果。通過施工误差控制,提高接触网安装精度,可以减少接触网调整工作量,节约成本,改善弓网关系。
  2.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
  要想清楚并控制接触网施工误差,首先必须清晰了解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和主要的施工工艺,实现一次成型的目标,其关乎整个接触网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包括纵向的定位测量和横向的定位测量。由主管技术人员按照设计图纸审核跨距的长度,由拉链人员从测量的起始点按照跨距值丈量每根杆的杆位,用钢刷除锈并作出标记。接着使用白油漆以端正醒目的字体书写,保证中心线的标记位置准确。接触网各项分项工程都有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存在,针对具体的情况,结合规范的规定和先进研究成果的应用,精细估算,是解决接触网施工误差控制问题主要原则所在。
  3.接触网施工中误差主要来源及计算
  3.1 随机误差 由于人为、仪器以及条件的原因,常常因为单独情况出现随机的误差,其大小和符号都没有相对应的规律可循,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其服从统计学规律,这种情况的误差叫做随机误差。产生随机误差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大量独立的因素在微量上的变化,从而在宏观上的综合作用形成效应。以定位测量为例,操作过程中温度微量的变化、地面微震、摩擦力变化、空气扰动和机构微间隙等情况就是其随机误差形成的微观因素综合表现。实验的方法不能完全修正随机误差,通常是估算其对于施工操作结果影响大小和影响程度,分类别考量。
  3.2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误差符号和大小在接触网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通常是以一定规律性存在。接触网大部分施工操作都是重复性的,针对多次检测结果平均值同真值统计学规律分析计算,最终对测量值进行修正。系统误差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的方法可以求解出来,使用修正值方法可以消除其对接触网施工的影响。
  3.3 粗放误差 粗放误差又叫做疏失误差,其为明显超出了施工预期范围条件内的数值,属于异常的施工统计值,形成原因主要是部分失控性操作而出现。仪器的操作不当、读数的人为错误、记录的错误以及计算的错误是最主要的粗放误差形成原因,其数值比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要大得多,很多情况下已经不在属于误差范围,实质上是施工中的错误。
  4.控制施工误差常用方法
  国内的接触网施工很大程度上引进了国外较为先进的数据化、程序化的施工工艺,在总结的基础上,中铁电气化局等单位开发了国家级的四个一次到位工程方法。对误差产生的上述原因以及工程情况总结发现,接触网施工误差重点需要控制的集中在五个方面,即:施工人员误差、机具使用误差、材料使用误差、施工方法误差以及施工环境误差。
  4.1 人员误差控制 人员误差控制是实现一次成型最为有效地手段。接触网涉及人员范围较为广泛,直接参与到施工指挥、操作以及组织者都属于施工误差人为因素控制范畴。大量接触网使用成功的经验证明,持证上岗和按照施工特点进行分组操作可以确保专业化的施工人员分工,继而保证施工的质量,常见的分组有测量组、预配租、设备安装组、架线安装组、试验调试组和计算组等。接触网施工尽量要做到专人专项,相对固定人员安排,反复的长期专业操作有助于提高操作的技能,继而保证施工的作业精度,离散作业误差。
  4.2 机械误差控制 对于机械的误差控制主要是对于施工的机械工具、检测器具以及各项设备等的控制工作。按照不同技术和工艺的要求,合理选择较为先进的机械工具、检测器具以及各项设备,对其使用、保养及管理保证正确,才能保证期处于最佳的使用状态。在接触网施工中,常常出现同一项目采用不同的机械得到不一致效果的现象,总会不同程度出现正负偏差,这样就导致返工现象,必须采取相对固定的操作才可以避免设计和施工范围内保证误差的控制,做到一次成型。
  4.3 材料误差控制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构配件的控制需要从材料进货到安装、检验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管理,对于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工程中。生产制造材料的过程不可避免存在公差,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尽量避免误差叠加的现象发生。
  4.4 方法误差控制 施工采用的工艺、方法以及技术措施优劣直接关系着项目建设的质量好坏和精度要求,必须按照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工程质量、进度要求和项目效益为准则,遵循一次成型达标的原则。
  4.5 环境误差控制 电气化工程项目建设大多数位于自然环境之中,受到地质、气候和其它环境影响效应明显,通常结合工程特点及具体条件考虑,针对环境因素影响程度,采取正队形措施加以控制。
  5.工程实践分析
  5.1 项目概况 某枢纽工程地处多个线路交汇点位置,属于咽喉性的外运要塞地位,其项目改建工程对于整个变电区域意义深远。项目建设由铁路部全面规划,要求改线路新增5000万吨的运输要求,线路年运输能力实现1亿吨运载,运载预留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下表1为两条线路改造前后密度表。接触网施工的难点集中在多专业的交叉操作、作业内容广泛且经验较为缺乏等,存在部分施工误差不可避免,必须采取多项措施降低成本、减少材料,争取一次成型施工。
  5.2 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误差控制的技术应用 本工程的开挖特殊基坑以及打灌隧道也是较为容易产生误差的重要施工环节,尤其是在流沙地带的基坑开挖,混凝土预制井点防护施工要求非常高,必须实时开挖的跟踪保证井圈的均匀下沉,开挖操作要求专门训练才能上岗,保证通信线路的畅通。在接触网施工中,本项目实现了一次成型的标准。首先,对操作人员做到实施技术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要求其严格遵照规范操作;其次,施工操作之前做好架线锚固障碍的排除工作;再次,放线滑轮等工具材料要求按照线材的规格选用,型号保证了一致;此外,接触网零件都要求有紧固的力矩,可以使用力矩扳手锚紧螺帽;另外,紧线力度保证了均匀,没有冲击性破坏发生。
  6.结语
  从实践情况来看,接触网是露天设置,没有备用,线路上的负荷又是随着电力机车的运行而沿接触线移动和变化的,其施工误差决定着接触网建设成效。通过分析接触网施工误差产生的根源,从影响施工的五大要素出发,提出了控制施工误差的减小和叠加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正寿.跨线桥下接触网施工方法改进[J].电气化铁道,2009,28(09):118~119.
  [2]宋官宝,陈敦法,邹庆会等.浅谈接触网施工误差的控制方法[J].科技风,2009,31(07):31~33.
其他文献
从这些年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来看,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企业会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
【摘 要】西气东输工程把西部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气能源供给与需求的衔接。同时,工程建设也促进和加快西部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关键词】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运行管理  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1.1优化能源结构的选择  我国中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资源总量的60%。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强
当前,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实现消防工作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就信息化在消防监督执
英语""书面表达"是每年中考、高考必考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或思想作文,亦称为"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世界大环境的变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着新的困难,对此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措施:继续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