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现代学徒制”植根企业育人才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实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2016年,罗田县理工中专入选湖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根据学校专业建设现状,结合罗田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选择在数控、汽修、旅游三个专业开展试点工作,明确了“实现招生与招工一体化,学生与学徒深融合,深化‘双主体、全过程、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双导师教学运行机制,加强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的资源共建共享,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实现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一体化,建立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评价机制,实现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相对接,提前适应岗位需求,加快学生的职业发展速度”的改革目标,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成功构建了“33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选好合作企业,共同制定育人方案。学校广泛调研,通过考察企业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企业的规模和知名度、企业的科研和培训能力等方面遴选合作企业,学校的旅游专业选择了罗田一方山水凯莱大酒店、燕儿谷作为合作企业,汽修专业选择了湖北双虹汽车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汽修企业作为合作企业,数控专业选择了新二机机床厂作为合作企业。校企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初步完成顶层设计。
  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完成培训培养。为了明确现代学徒制培养中校企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培养框架协议,一方面界定身份,招工即招生,明确学生的学徒和准员工身份;另一方面明确权责,校企各司其职、各专所长、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员工)的培养。罗田县理工中专与相关企业共同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负责学生的学业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发放、管理与考核,企业负责落实学徒岗位和实践环境、企业师傅、就业岗位,校企双方共同负责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等。
  探索校企联合招生招工的实现方式。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学校专业特点,校企双方联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招工方式,积极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学校与一方山水合作初步试行招生与招工同步,在学校招生的同时,企业参与面试,合格者即是企业的预备员工;与北京商鲲合作实行先招工后招生,企业与学生签订用工协议,学校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单独招生。
  制订和实施校企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现代学徒制协议,学生按照校企共同制订的培养计划,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参加相应的学习和实习活动。实施“工”“学”交替、知行合一教学模式。
  首先,建设校企“双导师”教学团队。现代学徒制试点承担着特定的教学任务,需要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然而,多数职业学校教师虽然熟悉教育教学理论和技巧,但对企业的新工艺、新设备等知之甚少;企业师傅虽然对本企业生产过程较为了解,但对如何根据企业生产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开发课程体系等有先天性不足。所以,建立高素质的“双导师”队伍,是保障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关键。罗田县理工中专通过成立以学校名师为带头人的教学名师工作室、以企业技能大师为带头人的技能名师工作室和在企业建立教师流动工作站,来提升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企业师傅的带徒能力。
  其次,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重构是现代学徒制改革的突破口,应重新构建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罗田县理工中专数控技术专业对职业岗位任职需求进行细化分析,按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岗位能力结构要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基础能力、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构建“理实并行、校企互通”的课程体系,在学生学徒的不同成长阶段,设计相应的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再次,校企实践教学条件共享共建。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方式,学校与企业很好地进行对接,特别是在教学设施设备方面形成很好的互补。因此,可以按照学校教育和企业学徒的标准、内容和组织要求,依托学校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岗位,校企共同按生产模式进行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创建学徒环境,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落实学徒保险,保障学徒权益。学生在学徒期间,校企双方协商由企业或学校承担学生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企业根据学徒实际工作贡献为学生学徒提供学徒津贴,比如汽修专业学生,学校为每名学徒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企业为学徒学生提供每月800元的学徒津贴,学校与企业共同为企业师傅带徒学习建立了长效激励和保障机制。
  建立多方参与考核评价机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如何评价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个难题,面对学生的双重身份,校企双方共同构建全过程、双向介入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课程考核评价采用教学、生产、鉴定并行的操作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每学期校企双方共同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和企业师傅进行教学能力、水平与效果的评价。罗田县理工中专的酒店管理专业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考试委员会,确定以能力为本位的“情境化”技能理论和实践考核。企业学徒考核评价按照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第一阶段采用报告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采用“理论 实践 员工评价”形式进行,第三阶段采用“理论 实践 员工评价 客户满意度”形式进行。企业认证考核也分为“理论 实践”两种方式进行,两次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由企业发放技工技术等级证书。
  罗田县理工中专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机制,实践现代学徒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基本完成了构建“333”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政府、学校、企业“三元管理机制”;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项目岗位化的“三化课程体系”;在校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三段育人过程”。二是加快了学徒职业发展速度。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学习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技能培训与企业需求对接,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加快了学徒的职业发展速度。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可以领到4500元以上薪资,一些优秀学徒,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工资达到6000元以上。实施“现代学徒制”改革后,三年来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3000余人,其中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自主创业的学生350余名。三是现代学徒制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减少了企业员工流动,有效保障了企业用工稳定,使企业获得了一批忠诚度高,对本企业认同度高,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能素质高的准员工,毕业即就业,成为企业的生产骨干。
  试点工作也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是如何落实校企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与管理机制、如何建立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成本的分摊机制等,尤其是如何使企业真正成为育人主体,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来,是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罗田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杨万军
其他文献
本刊讯(全媒体记者 李文驰 王慰 王照亮)5月20日开始,为期8天的“监利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活动在监利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举行。  本次活动由监利县教体局主办、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长江教师培训研究院承办。监利县政协副主席、教体局局长赵更生,监利县教体局党组书记熊耀平、监利县教体局副局长吴仙超、监利县教体局副局长郑焱光、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经理周发秋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  周发秋总
竹溪县教育局充分发挥教研部门对区域教学的研究、指导、管理和服务职能,形成了以“教改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學”的“三三三”教研文化。一是干部层面实行“三跟进”。跟进课堂教学,学校领导要带着研究进课堂;跟进教研组,学校领导要有序安排教研组活动,明确每个教研组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规划,积极参与,指导各教研组活动;跟进教师,学校领导实行“带教”制,每位校领导都要跟进一位新教师,负责指导其课堂教学。二是教师层面实行
蕲春是中国三大教授县之一,但因为人口多、底子薄,教育发展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2011年11月,“有困难,可更要发展”的现实问题摆在了新任蕲春县教育局局长田辉霞的面前。他勇于担当,经过4年多的艰苦努力,一步步把蕲春教育引入快车道。  2015年8月,黄冈市“全面改薄”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蕲春召开,后该县“改薄”经验在全省推广;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管理,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速;教育质量提升显现“连锁反应
“请各班同学分场地活动……”大课间时,随着广播里老师的一声号令,孩子们迅速找到各自的运动场地,有的滚铁环,有的打陀螺,有的跳绳……玩得不亦乐乎。这是一所乡村小学——宜都市大堰堤小学的大课间活动。校长章世芬介绍,在集体韵律操之后,各班都会有自己的特色活动,这些特色活动被纳入校本课程。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与城区学校相比,大堰堤小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虽然条件有限,但学校努力为每个孩子
湖北是我国近代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崇文重教的传统。70年来,历经恢复新办、调整巩固、拨乱反正、改革发展,湖北基础教育实现了从解放初的文盲充斥、積贫积弱,到如今的全面普及、学有良教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  教育规模跨越发展,实现了从“推动普及”向“全面普及”的飞跃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鄂战略,推动湖北教
竹溪,周属庸国,西汉置为武陵县,东汉武陵入上庸(今竹山县),三国时复置武陵县,南朝梁置为新丰县,北朝西魏改新丰为上庸(今竹溪县),北朝周改上庸为孔阳。隋复改孔阳为上庸。宋开宝元年(968年),上庸入竹山县。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为县,以境内竹溪河命名为“竹溪县”。  竹溪县经济底子薄,属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然而,“穷县办富教育,小县办大教育”,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
城镇化进程引发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给乡村教育发展带来严重冲击,特别是农村学龄人口流失严重、撤点并校等一系列問题,使得乡村学校的教育、文化和社会发展功能大大削弱。  针对乡村学校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乡村教育振兴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是利国利民、造福人民的战略工程。  乡村教育是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
清江之畔,守敬故里,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以国学大师杨守敬先生冠名的宜都市杨守敬小学。学校以包容的情怀、开放的胸襟、历史的担当拆除了有形和无形的“围墙”,面向校内外各方开放教育资源,育人效果显著提升。  向学生开放,个性之舟驶向美好未来  学校充分挖掘和培植校内外教育资源,并全面开放教学资源,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把服务做好,把管理做细,全心全意服务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各取所
调整结构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依靠制度和会议  行政会上,学校总务主任求助:有的班级财务损耗率很高,提醒多次不见好转。于是请求政教处帮助,对班主任和学生加强教育。会议主持人问及如何加强教育,总务处建议:加强对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对班主任可以实施财物保管的考核。主持人接着问:为什么总务处不去考核,而非要政教處去做呢?总务处回应:学生行为习惯和教师的教育,应该是政教处的事。  与会人员都笑了,教师和
2016年9月,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加入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夏循藻副院长主持的省级课题《构建区域“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为了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学校设立子课题《基于“和乐教育”的“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在“和乐文化”大氛围下搭建“教学研究”“校本培训”“课堂教学”三位一体研修平台。在一年的研究中,结合区教发院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了全国性赛课、市级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