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这个全民集体怀旧的时代,青春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的涌现出来,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的面前,因为“青春”这个话题,普遍而富有感情,让每个正在经历的人感同身受,让走过青春之后的人奋力缅怀,于是所有关于“青春”的作品,只要不是太差,都能让读者和观众打开自己的钱包,或买下书来静心阅读,或邀三两好友走进电影院,在一百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回顾自己的青春年华。
【关键词】文学;影视作品;青春元素
一、青春文学异军突起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刚开始的几年,在上海有一个名为《萌芽》的杂志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大赛,并一直持续至今,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个大赛的名字叫做“新概念作文”大赛。它突破了旧有文学比赛题材和体裁,循规蹈矩的设定,而倡导张扬个性,飞扬青春的写作态度。
在这个大赛中产生了当代青春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是韩寒,和郭敬明。
从这一刻起,二十一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别,被人们称为“青春文学”。青春文学,又称为青春美文,它的概念离严肃文学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创作青春文学的作者大多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作者,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大多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转而言之,他们所写出来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为商业化的产品。然而,目前青春文学的读者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名著的读者阅读数量,读者大部分为初高中生,也有少量的小学生和大学生在阅读青春文学作品,它轻松愉悦,浪漫感人,受人喜爱,但这也并不妨碍它的弊端暴露出来,它内容浅显,虚构比重大,闲暇时读来可以放松休闲,但知识性不强。
在青春文学界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重大赛事则是由上海最世文学传播有限公司所举办的“文学之新”比赛。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选拔出了很多有特点的文学新人。
二、青春文学作品的青春元素运用
不同年代的青春有不同的代表性事件,有不同的代表性事物,但相同的是,青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都是共通的。
大多数的青春文学作品都把时间轴放在了高中过渡到大学的这个时间段,顺序发展,从高一的相识,到高三的分别和高考,其中会发生很多或者曲折或者感人的情节和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以青春文学代表人物郭敬明的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说明。郭敬明以一句“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来概括整本书他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县城“浅川”,是在北方一个长满香樟树的城市。郭敬明通过对主人公立夏,傅小司,陆之昂,遇见,程七七,段桥,青田之间青春瓜葛的描写,体现了青春的别样故事和感受。
故事之中写到了青年人在那个年纪所关注到的,暗恋与初恋的懵懂情怀,遭遇家庭变故而产生的性格前后的巨大差异,退学,出走,艺考,到几年之后的成长与成功,故事的结局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冲击感,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傅小司的悲伤。开创了一种叫做青春残酷美学的新青春文学创作形式,此后,有许多人开始效仿郭敬明的青春文学创作方式,同类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巨量出现。
饶雪漫和郭敬明的创作方式很相像,写出了《左耳》《沙漏》等系列作品,青春疼痛系列作品销量逾百万册。
青春元素在青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种写法,则是运用大事件串联具体的情节,该类型的代表作有《80后》,利用了跨越千禧年,2003年非典,2008奥运等事件,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青春人物。
三、青春影视作品中青春元素的运用
近年来,青春电影朝向类型片方向发展。
自2011年九把刀导演的同名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由新东方真实故事改编的《中国合伙人》票房收入过亿。再到2014年光线传媒出品的《同桌的你》,以及众多如《青春派》和《全城高考》小成本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青春元素的汇聚和集合。
观影者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电影情节的进展,对自己的青春作一次意识形态上仪式性的缅怀,在近几年的电影圈子里颇为流行。
众所周知,青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无比重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浪费时间而懊悔,也不会因为为人怯懦,生活平淡而气馁。这便是青春所赋予的意义。
青春的脚步就在路上。尘埃万里路,青春不褪色。
【关键词】文学;影视作品;青春元素
一、青春文学异军突起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刚开始的几年,在上海有一个名为《萌芽》的杂志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大赛,并一直持续至今,仍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个大赛的名字叫做“新概念作文”大赛。它突破了旧有文学比赛题材和体裁,循规蹈矩的设定,而倡导张扬个性,飞扬青春的写作态度。
在这个大赛中产生了当代青春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是韩寒,和郭敬明。
从这一刻起,二十一世纪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类别,被人们称为“青春文学”。青春文学,又称为青春美文,它的概念离严肃文学的距离还是很远的,创作青春文学的作者大多是80后和90后的青年作者,他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大多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转而言之,他们所写出来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为商业化的产品。然而,目前青春文学的读者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名著的读者阅读数量,读者大部分为初高中生,也有少量的小学生和大学生在阅读青春文学作品,它轻松愉悦,浪漫感人,受人喜爱,但这也并不妨碍它的弊端暴露出来,它内容浅显,虚构比重大,闲暇时读来可以放松休闲,但知识性不强。
在青春文学界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重大赛事则是由上海最世文学传播有限公司所举办的“文学之新”比赛。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选拔出了很多有特点的文学新人。
二、青春文学作品的青春元素运用
不同年代的青春有不同的代表性事件,有不同的代表性事物,但相同的是,青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都是共通的。
大多数的青春文学作品都把时间轴放在了高中过渡到大学的这个时间段,顺序发展,从高一的相识,到高三的分别和高考,其中会发生很多或者曲折或者感人的情节和故事,让人唏嘘不已。
以青春文学代表人物郭敬明的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为例,说明。郭敬明以一句“那些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些女孩,教会我爱。”来概括整本书他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故事开始于一个虚构的县城“浅川”,是在北方一个长满香樟树的城市。郭敬明通过对主人公立夏,傅小司,陆之昂,遇见,程七七,段桥,青田之间青春瓜葛的描写,体现了青春的别样故事和感受。
故事之中写到了青年人在那个年纪所关注到的,暗恋与初恋的懵懂情怀,遭遇家庭变故而产生的性格前后的巨大差异,退学,出走,艺考,到几年之后的成长与成功,故事的结局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冲击感,陆之昂的入狱、程七七的背叛、立夏的离开、傅小司的悲伤。开创了一种叫做青春残酷美学的新青春文学创作形式,此后,有许多人开始效仿郭敬明的青春文学创作方式,同类作品如雨后春笋一般巨量出现。
饶雪漫和郭敬明的创作方式很相像,写出了《左耳》《沙漏》等系列作品,青春疼痛系列作品销量逾百万册。
青春元素在青春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另一种写法,则是运用大事件串联具体的情节,该类型的代表作有《80后》,利用了跨越千禧年,2003年非典,2008奥运等事件,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青春人物。
三、青春影视作品中青春元素的运用
近年来,青春电影朝向类型片方向发展。
自2011年九把刀导演的同名青春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和由新东方真实故事改编的《中国合伙人》票房收入过亿。再到2014年光线传媒出品的《同桌的你》,以及众多如《青春派》和《全城高考》小成本青春电影。
青春电影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青春元素的汇聚和集合。
观影者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通过电影情节的进展,对自己的青春作一次意识形态上仪式性的缅怀,在近几年的电影圈子里颇为流行。
众所周知,青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无比重要,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虚度年华,浪费时间而懊悔,也不会因为为人怯懦,生活平淡而气馁。这便是青春所赋予的意义。
青春的脚步就在路上。尘埃万里路,青春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