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聘现场:
“同学,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学你有什么获奖经历吗?”
“这个,我大二的时候喝饮料,得过再来一瓶奖,这个算么?”
不得不承认,上面这个笑话有点老,版本也有很多,但是基本的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学获奖经历之重要与再来一瓶之轻松的对冲碰撞。曾经在大学为奖学金操过心、劳过神、吐过槽、翻过脸、拉过票、卖过小人情、请过大桌饭的人听到此处,也都会心一笑——谁没受过那个煎熬啊:计较各种成绩、各种加分、各种排名,研究各种细则,仔细推敲同一原则为何在貌似实力相当的同学身上有不同加分效果,为突然而来的各种微妙关系而心存疑虑:这学期我一定要去参加这样那样的加分实践,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尤其是竞争对手不能发现,而另一方面呢,又极力打听对方到底还有多少底牌是自己不知道的,当然平时和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像原来那样了,得八面玲珑,谁也不能得罪,对谁都要和气,再重点结交一些评奖重点人物:团委老师、学工处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如此一番算计下来,估计喝多少“再来一瓶”也无法振奋人心:累啊!
累,揪心,每年一次评定奖学金的时候,利益相关人等无一例外被裹挟其中,唯一需要的是一颗淡定的心。有一同学,在西部高校就读,第一年学习成绩列系里第一,于是信心满满地申请了国家奖学金,然而最后却发现被第二名的同学申请到了,她怒问系里老师,老师答曰:国家奖学金不光要看学习成绩,还要看综合排名的,你看,某某同学在课外实践方面做得就比你多。该同学在第二年默默地参加了很多实践,虽然学习成绩考了第二,但综合排名稳居第一,本来以为这回国家奖学金已经是铁板钉钉了,没成想又被综合排名第二名者得了去。悲从中来的她到老师那里去质问,结果老师告诉她今年又不按综合排名,改按学习成绩了。遭遇如此“不公平的评奖”,对许多人来说,自然心理很难平衡,这位女生当然也是,但是她静下心来一想,突然明白了老师的苦衷:她来自东部富裕省份,家庭环境也很优越,对她来说,奖学金就是个荣誉,而这两年跟她一起评奖的两位同学都来自西部山区,对他们来说,奖学金不仅仅是荣誉,还意味着一笔8000元的巨资,有了这笔奖学金,还掉助学贷款、生活费,甚至还可以贴补弟妹的学费,这对他们背后那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安慰。
想到这个,她突然觉得自己无比轻松,并有点为自己当年的忿忿感到羞愧。从第三年开始她不再申请国家奖学金,也不再参加一些纯粹对加分有用的实践活动,而是专心投入到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学习和实习中。
能领悟到这一点,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在很多时候,面对条件相当的竞争者,老师们自然无法用“去年那样,今年这样”的说法来使学生信服。奖学金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这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清楚,我们采集了高校各种奖学金评定样本,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奖学金,都不是单纯地奖励“学习成绩”,而是成绩、实践活动、学术能力等多方面考量,即大家常说的综测机制。为了免于引起各种纠纷,各个高校的奖学金综测规定奔着“公开、公正、透明”这六字箴言,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先进而专业的测评手段:德智体综合测评、加权平均值、360测评体系,甚至云端工具cloorwork……由于参评者众多、竞争激烈,奖金额度巨大的奖项甚至还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民主推选”,或者“竞选演讲”,并由党员、宿舍代表、年级干部等等组成声势浩大的有投票权的评审团,在一定比例的候选人中投票选出大家认为最该得奖的那一个,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民主形式,要的就是大家心服口服。
然而再专业的工具,再民主的形式,也难做到绝对公平。参加奖学金综合测评近十年的北京语言大学老师李超就感慨:“以前那拨孩子,找老师理论的时候,还是客客气气的,现在这些90后,拿着一本奖学金评定细则反复研究,他们可以为了0.2分跟你撕破脸,转身决绝而去。”同学们,平时咱光顾着抱怨老师偏袒这个,护着那个,老师心里的苦你们知道么?
师生之间尚且如此,同学之间更是风云暗涌,相爱相杀奖学金的故事,让我们感慨 “两件事儿让你重新认识身边的同学:学生会竞选和奖学金评选”。不管你CARE还是不CARE,不管你是身处漩涡中心还是旁观者清,一番折腾下来对人情世故的历练是大了去了。不过折腾之后,你以为得奖的人就很轻松么?请吃饭还是送礼物?请人吃饭请谁?怎么请?大请还是小请?送礼物的话送什么?怎么送?也要颇费一番周折的,有时候,得到的没有花出去的多,这番热闹之后的凄凉也只有得奖者甘苦自知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笑话吧,这仅仅只是一个笑话而已,绝对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招聘的人压根儿不会在意你在学校里得过什么奖,根据求职过来人的经验,你的获奖经历在简历里的作用跟“再来一瓶”是差不多的,人家看的还是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身上体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技能。CARE or NOT CARE,终归淡定者方能笑傲江湖。
“同学,你的情况我们都了解了,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学你有什么获奖经历吗?”
“这个,我大二的时候喝饮料,得过再来一瓶奖,这个算么?”
不得不承认,上面这个笑话有点老,版本也有很多,但是基本的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学获奖经历之重要与再来一瓶之轻松的对冲碰撞。曾经在大学为奖学金操过心、劳过神、吐过槽、翻过脸、拉过票、卖过小人情、请过大桌饭的人听到此处,也都会心一笑——谁没受过那个煎熬啊:计较各种成绩、各种加分、各种排名,研究各种细则,仔细推敲同一原则为何在貌似实力相当的同学身上有不同加分效果,为突然而来的各种微妙关系而心存疑虑:这学期我一定要去参加这样那样的加分实践,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觉尤其是竞争对手不能发现,而另一方面呢,又极力打听对方到底还有多少底牌是自己不知道的,当然平时和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像原来那样了,得八面玲珑,谁也不能得罪,对谁都要和气,再重点结交一些评奖重点人物:团委老师、学工处老师、辅导员、班干部……如此一番算计下来,估计喝多少“再来一瓶”也无法振奋人心:累啊!
累,揪心,每年一次评定奖学金的时候,利益相关人等无一例外被裹挟其中,唯一需要的是一颗淡定的心。有一同学,在西部高校就读,第一年学习成绩列系里第一,于是信心满满地申请了国家奖学金,然而最后却发现被第二名的同学申请到了,她怒问系里老师,老师答曰:国家奖学金不光要看学习成绩,还要看综合排名的,你看,某某同学在课外实践方面做得就比你多。该同学在第二年默默地参加了很多实践,虽然学习成绩考了第二,但综合排名稳居第一,本来以为这回国家奖学金已经是铁板钉钉了,没成想又被综合排名第二名者得了去。悲从中来的她到老师那里去质问,结果老师告诉她今年又不按综合排名,改按学习成绩了。遭遇如此“不公平的评奖”,对许多人来说,自然心理很难平衡,这位女生当然也是,但是她静下心来一想,突然明白了老师的苦衷:她来自东部富裕省份,家庭环境也很优越,对她来说,奖学金就是个荣誉,而这两年跟她一起评奖的两位同学都来自西部山区,对他们来说,奖学金不仅仅是荣誉,还意味着一笔8000元的巨资,有了这笔奖学金,还掉助学贷款、生活费,甚至还可以贴补弟妹的学费,这对他们背后那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安慰。
想到这个,她突然觉得自己无比轻松,并有点为自己当年的忿忿感到羞愧。从第三年开始她不再申请国家奖学金,也不再参加一些纯粹对加分有用的实践活动,而是专心投入到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的学习和实习中。
能领悟到这一点,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在很多时候,面对条件相当的竞争者,老师们自然无法用“去年那样,今年这样”的说法来使学生信服。奖学金到底是怎么评出来的?这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清楚,我们采集了高校各种奖学金评定样本,经过一番研究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奖学金,都不是单纯地奖励“学习成绩”,而是成绩、实践活动、学术能力等多方面考量,即大家常说的综测机制。为了免于引起各种纠纷,各个高校的奖学金综测规定奔着“公开、公正、透明”这六字箴言,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先进而专业的测评手段:德智体综合测评、加权平均值、360测评体系,甚至云端工具cloorwork……由于参评者众多、竞争激烈,奖金额度巨大的奖项甚至还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民主推选”,或者“竞选演讲”,并由党员、宿舍代表、年级干部等等组成声势浩大的有投票权的评审团,在一定比例的候选人中投票选出大家认为最该得奖的那一个,这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民主形式,要的就是大家心服口服。
然而再专业的工具,再民主的形式,也难做到绝对公平。参加奖学金综合测评近十年的北京语言大学老师李超就感慨:“以前那拨孩子,找老师理论的时候,还是客客气气的,现在这些90后,拿着一本奖学金评定细则反复研究,他们可以为了0.2分跟你撕破脸,转身决绝而去。”同学们,平时咱光顾着抱怨老师偏袒这个,护着那个,老师心里的苦你们知道么?
师生之间尚且如此,同学之间更是风云暗涌,相爱相杀奖学金的故事,让我们感慨 “两件事儿让你重新认识身边的同学:学生会竞选和奖学金评选”。不管你CARE还是不CARE,不管你是身处漩涡中心还是旁观者清,一番折腾下来对人情世故的历练是大了去了。不过折腾之后,你以为得奖的人就很轻松么?请吃饭还是送礼物?请人吃饭请谁?怎么请?大请还是小请?送礼物的话送什么?怎么送?也要颇费一番周折的,有时候,得到的没有花出去的多,这番热闹之后的凄凉也只有得奖者甘苦自知了。
回到文章开头的笑话吧,这仅仅只是一个笑话而已,绝对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招聘的人压根儿不会在意你在学校里得过什么奖,根据求职过来人的经验,你的获奖经历在简历里的作用跟“再来一瓶”是差不多的,人家看的还是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你身上体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技能。CARE or NOT CARE,终归淡定者方能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