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将构建“走出去”政策促进体系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就是要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加工贸易、开发战略资源、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出口等。近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系列支持和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已经先后出台。
  “走出去”的政策简单地说有综合类政策、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政策、境外加工贸易政策、对外承包工程政策、对外劳务合作政策等。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走出去”的相关政策和原则主要包括:
  中国开展“走出去”业务一贯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平等互利,就是双方的合作是平等的、不附带其他附加条件的、互惠互利的合作;讲求实效,注重合作的实际效果;形式多样、不拘泥单一的合作方式,鼓励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共同发展,强调合作双方要共同发展。
   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开展跨国生产与经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渐形成一批中国式的跨国公司。
  注重“走出去”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和完善“走出去”各项业务的管理体制。对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实行依法管理、指导和监督。
  建立和完善“走出去”的促进和支持体系,建立与“走出去”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发挥各行业组织的作用,完善社会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知识产权和认证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建立与“走出去”相关的国际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多双边经贸谈判磋商,通过商签多边经贸协定和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经济合作协定等,积极争取将对外经济合作纳入国际多双边经贸合作框架。同时,加强对外交涉,维护我国企业的公平权益,减少和排除投资障碍。
  大力推行“走出去”政务电子化和信息化。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和服务系统,逐步实行网上申报和批准证书网上发放。完善“走出去”各类业务的统计、年审、年检和评价制度及管理数据库。建立部门间协作机制,实现外经贸管理部门与外汇、财政、税务、海关、开户行和驻外使领馆及投资主体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
  商务部一位负责人不久前表示,商务部将着力构建“走出去”的政策促进体系。积极研究鼓励和支持“走出去”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发挥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与国际组织及国外保险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保险机构的作用。完善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保障机制,扩大保险规模,增加险种,拓展担保范围,增强抗风险能力。
  同时,完善“走出去”的服务体系。加强信息服务和政策咨询服务,健全企业“走出去”的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借助研究机构和中国信保等金融服务企业的力量,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等信息的收集、评估和发布,建立国家风险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机制。
  此外,商务部将加大经济外交力度,充分发挥双边经贸联(混)委会磋商机制的作用,推动与有关国家签订经贸合作、投资保护、司法协助、社会保险等政府间双边协定;利用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外交涉,有力维护我国境外企业的人员安全及其合法权益。
  在加强“走出去”的协调监管方面,要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作用,帮助国内企业了解驻在国情况,积极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排忧解难,指导企业守法经营。
其他文献
在建设法治国的进程中必须培养民众的法律信仰,重视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与汉族有明显差异的少数民族国家法信仰的培育,将对建设法治国具有极为
考虑市场需求受到零售价格和广告投入的双重影响,需求函数为相乘型形式,建立了Nash静态博弈、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零售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模型,并
基于任务中国663个任务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众包竞赛中雇主特征、任务特征和任务竞争对雇主绩效的影响及解答者提交数量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雇主特征维度中,雇主信用正向影响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基本力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员建设的根本标准。
文章探讨了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素质教育内容以及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的途径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