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51例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对贲门失弛缓症(AC)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影响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AC并行改良POEM的51例患者,根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分为Ⅰ、Ⅱ、Ⅲ型。应用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比较改良POEM前后食管动力学变化,24 h食管阻抗-pH监测观察术后反流情况,采用吞咽困难障碍问卷(IDQ)、Eckardt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估A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质量。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

结果

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和整合松弛压(IRP)均低于术前[分别为(23.89±12.68)、(23.44±12.56) mmHg(1 mmHg=0.133 kPa)比(39.29±16.14) mmHg和(16.13±9.43)、(15.37±8.36) mmHg比(30.57±11.3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0、7.866和7.641、8.909,P均<0.05)。Ⅰ型与Ⅱ型AC患者的LESP和IRP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良POEM后食管体部恢复部分收缩功能者术后1年的LESP低于同期食管体部未恢复收缩功能者[(15.38±4.54) mmHg比(25.65±13.1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9,P<0.05)。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病理性酸反流发生率分别为7.8%(4/51)、2.0%(1/51)。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IDQ和Eckardt评分均低于术前[分别为4分(0分,10分)、4分(0分,11分)比23分(18分,30分)和2分(1分,3分)、1分(0分,1分)比5分(4分,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036、-6.104和-5.971、-6.209,P均<0.01)。根据Eckardt评分,术后3个月、1年的临床缓解期比例高于术前[98.0%(50/51)、100.0%(51/51)比19.6%(1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68.56,P均<0.05)。AC患者术后3个月、1年SF-36问卷一般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0.55分(0.45分,0.70分)、0.55分(0.45分,0.70分)比0.45分(0.30分,0.55分)和0.88分(0.75分,1.00分)、0.88分(0.75分,1.12分)比0.75分(0.75分,1.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39、-4.225和-2.123、-2.320,P均<0.05),健康变化评分均低于术前[3.00分(2.00分,3.00分)、2.00分(1.00分,3.00分)比4.00分(3.00分,4.0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827、-4.841,P均<0.05)。改良POEM前后LESP变化值与IRP变化值均呈正相关(r=0.624、0.592,P均<0.01)。

结论

改良POEM可显著改善AC患者的临床症状和LES松弛功能,术后反流发生率较低。

其他文献
随着对儿童青少年期生长激素缺乏症认识的不断深入,青春后期到成年的过渡期生长激素缺乏症(TGHD)的重新评估、诊断和治疗日益引起儿科临床医生的关注。重组人生长激素仍然是TGHD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治疗的目的和用法与儿童期生长激素缺乏症已有不同,为进一步规范TGHD的诊断、治疗、评估和临床监测,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展开讨论,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
对于临床医师是否需要进行科研工作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很多临床医师认为其本职工作是治病救人,而科研工作与临床实践似乎没有关系。这是因为他们将科学研究理解为纯粹的基础研究,忽略了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大量没有明确答案的临床问题。善于发现值得探究的临床问题,并致力于通过设计临床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临床科研。
淀粉样变性为引起腹水的罕见病因,可累及多器官,临床表现多样,预后差,易被漏诊。本例患者以腹水为首发表现,经多学科协作诊治后,最终确诊为肝淀粉样变性所致的肝窦阻塞综合征。消化科医师应重视腹水罕见病因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工作中不能忽视少见病因如淀粉样变性引起腹水的可能性,必要时需行肝穿刺检查明确病理诊断。
目的评价自主研制的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YunSendo)应用于巴马小型猪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能。方法广西巴马小型猪10只,先用活检钳在模型猪上预先制备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模型。每只实验动物由2名内镜医师分别完成医用一次性便携式内镜和奥林巴斯内镜(GIF-Q260J型)检查。记录到达十二指肠时间,发现上消化道各部位黏膜损伤数目,规范采集不同部位的内镜图像,评价内镜操作性能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纤维性肿瘤,临床少见,胃内病变更为罕见,目前报道不足100例。现报道2例胃CF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回顾分析39篇文献中行超声内镜检查的23例CFT患者(含本组2例CFI患者)的资料,总结其超声内镜特点,期望对临床医师诊治胃CFT提供借鉴。
目的建立野百合碱、倒千里光碱和千里光宁3种吡咯烷生物碱(PA)所致的急性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小鼠模型,并对3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48只雄性C57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百合碱组、倒千里光碱组和千里光宁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PBS(300 μL)、野百合碱溶液(800 mg/kg)、倒千里光碱溶液(100 mg/kg)、千里光宁溶液(100 mg/kg)灌胃1次。于灌胃后24 h分析4组
阿司匹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石,其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的获益远超过大出血的风险,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均应考虑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显著增加,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近年的欧美国家临床试验中,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降低,原因是其
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消化系统时往往以胃肠道病变最常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导致误诊、误治,其发生机制主要与胃肠道血管壁的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关。腹部增强CT有助于该病变的早期诊断,可表现为肠壁增厚、肠壁异常强化(双晕征或靶征)、肠系膜水肿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及时应用对大部分患者病情控制尤为重要。
上消化道腺肌瘤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医师在临床内镜诊治过程中对其认知度不高,常导致误诊、误治,甚至实施外科手术切除,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创伤。本研究通过收集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7例经内镜切除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腺肌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胃镜、超声内镜、CT和病理学表现等特点,并分析其内镜下治疗方式,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增高相关。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但这两种疾病之间潜在的生物学联系尚不完全清楚,糖尿病本身及其相关的多种代谢异常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降糖药物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现对糖尿病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领域中若干共识和焦点问题进行简要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