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虞世南《蝉》、白居易《早蝉》和贾岛《病蝉》为例,初步探讨初唐、中唐、晚唐中关于蝉意象的变化,分析三首诗中蝉意象所蕴含的不同情感,赏析“蝉”意象在唐诗中的运用,初步探究其不同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白居易;贾岛;虞世南;蝉意象
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内涵。蝉有五德,晋陆云《寒蝉赋》曰:“(蝉)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词中的咏蝉作品历代不衰,唐代亦是如此。
我们发现,在唐代的咏物诗中,咏蝉诗是很有特色的一类,吸引不少学者对其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关于唐代咏蝉诗的学位论文研究,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朱晓平的《唐代咏蝉诗研究》,对唐代咏蝉诗进行整体梳理和宏观透视,深入探讨唐人咏蝉诗的创作情况,探究唐人咏蝉诗中独特的视角和意蕴,除了文学角度之外,还有考察蝉在艺术、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表现;西北师范大学魏勇军的《唐代咏物诗与唐诗意境之构成》,则从咏物诗之“咏物”特点切入,沿着唐诗发展轨迹,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全唐诗》中的66首唐代咏蝉诗进行了列表考察,并对历代评价最高和为人所知的三首咏蝉诗即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李商隐《蝉》进行了比较,探讨唐诗意境构成及其发展变化;青海师范大学杨微的《唐代蝉意象研究》,主要从蝉意象的政治,离别,光阴属性三个角度进行賞析;湖北大学胡明霞的《唐诗蝉意象研究》从唐代咏蝉诗的繁盛原因,蝉诗的创作主体,蝉诗抒发的情感类型以及蝉意象的流变特点角度进行阐述。期刊论文有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尹宝莲,李春华的《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分析》,以咏物诗《咏蝉》为例,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过程。
如西北师范大学魏勇军的《唐代咏物诗与唐诗意境之构成》,较多论文是以咏物为对象进行研究,单独研究“蝉”意象的较少。因此本文想从分别作于初唐,中唐,晚唐的三首咏蝉诗进行专门探讨研究,深入挖掘其可能存在的时代特色,以分析“蝉”意象在唐代不同阶段的运用,从而更好地去帮助理解“蝉”的意蕴。
一、初唐
在初唐的咏蝉诗中,毫无疑问,虞世南《蝉》尤为出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该诗先写蝉的外貌“垂緌”和生活习性“饮清露”,接着写蝉悦耳动听之聲远响。“垂緌”写出蝉的触须细长,就像所系帽带垂下来的样子。蝉所发出的声音,从疏朗的梧桐树叶中传送出来,“疏桐”象征着君子的高风,虞世南笔下的这只蝉是清高的。三、四句含寄托,蝉声远播,非得力于秋风的吹送,而是由于自己“居高”的追求。这里,诗人在蝉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格追求,旨意委婉,借蝉自况。虞世南,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父亲、叔叔、哥哥,都身居官位,名重一时。而虞世南作为朝中重臣,又是文坛领袖,则是凭自身的实力。透过这句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虞世南清高自信的风度,甚至带着一点含蓄的张狂。说起虞世南《蝉》,我们不禁联想到同为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在诗中,诗人同样也是以蝉自比,在“露重”、“风多”的险恶政治环境里,秋蝉欲飞难进,正恰恰如同自己一样才志难以施展。这两首诗都是以蝉起兴的,以蝉来自比。两位诗人赋予蝉独特的性灵,从而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中唐
到了中唐,咏蝉的诗歌呈上升趋势。这里选取了白居易的《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该诗中首先借蝉声渲染了一种凄婉的范围,江边漫步逐渐闻蝉鸣,深入丛林里,蝉声变得频繁,在夕阳西下中,吱吱的唤着。尽管“西风未起,也阻挡不了诗人触动“故园情”。“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与诗人另一首《早蝉》中的“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白居易爱把槐花与蝉声联系起来,蝉鸣槐花开,二者联系起来的确很美。远不止“两三声”的蝉声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而“秋思”,“故园情”,“衰鬓色”等诗眼也以看出诗人借咏蝉来抒发自己感时伤逝的悲秋情节和羁旅漂泊的思乡情怀。
三、晚唐
到了晚唐,咏蝉诗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地表达诗人对于晚唐世道的不满,其抑郁愤懑之情远远超过前期,咏蝉诗中对于诗人抒发的情怀直指社会的矛盾与不公,更具有时代的批判精神。贾岛的《病蝉》便是其中的代表: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诗人原想借科举施展自己抱负,无奈晚唐科场极端腐败黑暗,诗人屡屡碰壁,“飞不得”,于是就借这只病蝉来抒发他的满腔愤懑。用病蝉自比,“黄雀”“鸢鸟”则象征那些徇私舞弊的王公大臣。“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诗人空有卓越的才华,却终因官场的污浊而名落孙山,可见诗人贾岛当时处境的绝望。透过这只病蝉,我们仿佛可以感到诗人心中的悲愤,同样这也是时代的悲哀。
总的来说,唐代咏蝉诗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风格多样。因此,唐代的咏蝉诗也就呈现出多样的风格,有借蝉抒发自己的悲秋伤逝情怀以及寄寓对亲人友人的思念和羁旅漂泊的坎坷际遇的感慨,有借蝉抒发其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有借蝉对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的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等等。二、鲜明的时代特征。咏蝉诗由初唐时的自信昂扬,借蝉自喻高洁情怀,到中唐的随感失望但不致于绝望,更多仍是抒发个人自身的思乡悲秋之情,而最后晚唐则直指社会矛盾。文学中的“正变”固然不能简单与政治的“盛衰”混为一谈,不能简单地就认为“正”即是“盛”,“变”即是“衰”。[]但诗歌的所表达的情怀却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正是时代造就了诗人,诗人有感而发,留下不朽诗篇。
关键词:白居易;贾岛;虞世南;蝉意象
蝉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内涵。蝉有五德,晋陆云《寒蝉赋》曰:“(蝉)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常,则其信也。加以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古代诗词中的咏蝉作品历代不衰,唐代亦是如此。
我们发现,在唐代的咏物诗中,咏蝉诗是很有特色的一类,吸引不少学者对其研究,已经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关于唐代咏蝉诗的学位论文研究,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朱晓平的《唐代咏蝉诗研究》,对唐代咏蝉诗进行整体梳理和宏观透视,深入探讨唐人咏蝉诗的创作情况,探究唐人咏蝉诗中独特的视角和意蕴,除了文学角度之外,还有考察蝉在艺术、历史、宗教等方面的表现;西北师范大学魏勇军的《唐代咏物诗与唐诗意境之构成》,则从咏物诗之“咏物”特点切入,沿着唐诗发展轨迹,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对《全唐诗》中的66首唐代咏蝉诗进行了列表考察,并对历代评价最高和为人所知的三首咏蝉诗即虞世南《蝉》、骆宾王《在狱咏蝉》、李商隐《蝉》进行了比较,探讨唐诗意境构成及其发展变化;青海师范大学杨微的《唐代蝉意象研究》,主要从蝉意象的政治,离别,光阴属性三个角度进行賞析;湖北大学胡明霞的《唐诗蝉意象研究》从唐代咏蝉诗的繁盛原因,蝉诗的创作主体,蝉诗抒发的情感类型以及蝉意象的流变特点角度进行阐述。期刊论文有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尹宝莲,李春华的《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分析》,以咏物诗《咏蝉》为例,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和概念合成理论分析了咏物诗意象实现的认知过程。
如西北师范大学魏勇军的《唐代咏物诗与唐诗意境之构成》,较多论文是以咏物为对象进行研究,单独研究“蝉”意象的较少。因此本文想从分别作于初唐,中唐,晚唐的三首咏蝉诗进行专门探讨研究,深入挖掘其可能存在的时代特色,以分析“蝉”意象在唐代不同阶段的运用,从而更好地去帮助理解“蝉”的意蕴。
一、初唐
在初唐的咏蝉诗中,毫无疑问,虞世南《蝉》尤为出彩: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该诗先写蝉的外貌“垂緌”和生活习性“饮清露”,接着写蝉悦耳动听之聲远响。“垂緌”写出蝉的触须细长,就像所系帽带垂下来的样子。蝉所发出的声音,从疏朗的梧桐树叶中传送出来,“疏桐”象征着君子的高风,虞世南笔下的这只蝉是清高的。三、四句含寄托,蝉声远播,非得力于秋风的吹送,而是由于自己“居高”的追求。这里,诗人在蝉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格追求,旨意委婉,借蝉自况。虞世南,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父亲、叔叔、哥哥,都身居官位,名重一时。而虞世南作为朝中重臣,又是文坛领袖,则是凭自身的实力。透过这句诗,我们感受到的是虞世南清高自信的风度,甚至带着一点含蓄的张狂。说起虞世南《蝉》,我们不禁联想到同为初唐诗人,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在诗中,诗人同样也是以蝉自比,在“露重”、“风多”的险恶政治环境里,秋蝉欲飞难进,正恰恰如同自己一样才志难以施展。这两首诗都是以蝉起兴的,以蝉来自比。两位诗人赋予蝉独特的性灵,从而最后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二、中唐
到了中唐,咏蝉的诗歌呈上升趋势。这里选取了白居易的《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该诗中首先借蝉声渲染了一种凄婉的范围,江边漫步逐渐闻蝉鸣,深入丛林里,蝉声变得频繁,在夕阳西下中,吱吱的唤着。尽管“西风未起,也阻挡不了诗人触动“故园情”。“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与诗人另一首《早蝉》中的“渭上村蝉声,先听浑相似。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白居易爱把槐花与蝉声联系起来,蝉鸣槐花开,二者联系起来的确很美。远不止“两三声”的蝉声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而“秋思”,“故园情”,“衰鬓色”等诗眼也以看出诗人借咏蝉来抒发自己感时伤逝的悲秋情节和羁旅漂泊的思乡情怀。
三、晚唐
到了晚唐,咏蝉诗逐渐变得更加明显地表达诗人对于晚唐世道的不满,其抑郁愤懑之情远远超过前期,咏蝉诗中对于诗人抒发的情怀直指社会的矛盾与不公,更具有时代的批判精神。贾岛的《病蝉》便是其中的代表:
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
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
诗人原想借科举施展自己抱负,无奈晚唐科场极端腐败黑暗,诗人屡屡碰壁,“飞不得”,于是就借这只病蝉来抒发他的满腔愤懑。用病蝉自比,“黄雀”“鸢鸟”则象征那些徇私舞弊的王公大臣。“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诗人空有卓越的才华,却终因官场的污浊而名落孙山,可见诗人贾岛当时处境的绝望。透过这只病蝉,我们仿佛可以感到诗人心中的悲愤,同样这也是时代的悲哀。
总的来说,唐代咏蝉诗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征:一、风格多样。因此,唐代的咏蝉诗也就呈现出多样的风格,有借蝉抒发自己的悲秋伤逝情怀以及寄寓对亲人友人的思念和羁旅漂泊的坎坷际遇的感慨,有借蝉抒发其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有借蝉对唐末的社会腐败、官场的污浊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和批判等等。二、鲜明的时代特征。咏蝉诗由初唐时的自信昂扬,借蝉自喻高洁情怀,到中唐的随感失望但不致于绝望,更多仍是抒发个人自身的思乡悲秋之情,而最后晚唐则直指社会矛盾。文学中的“正变”固然不能简单与政治的“盛衰”混为一谈,不能简单地就认为“正”即是“盛”,“变”即是“衰”。[]但诗歌的所表达的情怀却是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正是时代造就了诗人,诗人有感而发,留下不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