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道路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无论是商业运输还是生活出行,都离不开城市道路的支撑。城市道路景观作为城市道路的辅助设施,不仅能够满足城市的基本绿化需求,同时也能为城市的整体园林建设工作提供相应的辅助和陪衬,因此,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城市质量和道路建设水平,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本文就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作探讨。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理念
1、引言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它密布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路网。作为城市道路的配套,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景观水平和带给人们的观感。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必须抓住道路景观的特点。道路景观相对于城市中的公园、广场、公共休闲地等景观而言,在空间特征上是带状空间;相对于静态点面空间,其最大特征是空间景观视觉成像速度的变化。而现代城市的交通道路景观由于机动车的高速发展,相对于步行休闲带状空间,更需要在速度的前提下加大景观尺度,使人们在快速视觉中获得观赏感知和景观美感。在道路延伸的同时,道路景观作为基础性城市景观游线或视觉走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常规交通组织功能性因素,其景观意义也是城市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指标。
2、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道路景观园林建设工作主要是为满足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一项工作,为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工作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发展。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生活区域的市民职业、消费水平、生活领域等进行具体的设计,满足不同性质人群的不同需求。
2.2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
城市的发展历史是逐渐形成的,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所以在道路景观园林设计工作中,必须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必要的推崇和继承,具体到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位置、色彩协调、建筑模式等都需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市民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形成历史认同感。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要结合现实环境进行相应的取舍,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2.3整体性与可持续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出发,以体现城市的整体个性和城市的基本职能为核心,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过去历史、现在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设计。此外,城市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首先要保证道路建设工作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其次要保证道路景观园林化设计能够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3、道路分级景观及景观体量元素的控制理念
对交通道宽及建筑退缩景观尺度的控制。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根据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明确道路的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形式,如一板二带式、三板四带式等。油城四至六路改造前是采取三板四带式,改造后为四板三带式,大大提高了该路段的车辆通行能力,同时道路景观配置比以前合理,更具观赏性。
对交通方式及速度及相适应的景观尺度的控制,包括绿化景观、城市雕塑等。针对道路绿化景观的要求及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好植物种类,处理好植物种植的间距、高度及以后的修剪问题,保证乔木有相当高的分枝点,不应遮挡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妨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如为了安全起见,交通岛、安全岛上应以草坪、花坛为主或种植低矮的灌木。城市雕塑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能更好地显示一个城市的特色。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兴奋点的密度及体量、节奏变化、文化特色、美学特征等,即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多造亮点。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园林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景观、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尽量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植物的多样统一,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此外,结合地方的历史文化特点,别出心裁地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4、地缘性景观整合和城市规划形态及城市视觉走廊轴点的关系理念
统一性。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区域控制及道路周边地块用地特征,把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融入到城市大规划中全面考虑。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统筹、综合开发原则,从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包括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在内的城市大规划,进一步加强道路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兼容性,加强道路景观与周边地块的整体感。
协调性。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与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公共绿地等其他景观的结合,使道路景观与当地的城市公共景观更加协调和融合。设计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权衡利弊,把各个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切忌孤立道路景观。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很自觉地想回归自然,对景观有着很大的诉求。道路景观正如一条条绿色纽带,把各个景观联系在一起,令人们赏心悦目,感觉舒适。
紧密性。城市游线及视觉走廊的营造,景观轴线与点状景观性构筑的关系等,这是更深层次的提高道路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的作用和意义,使道路在引导人们对城市认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道路成为处理好城市景观轴线与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的重要因素。
5、生态走廊和持续生长的景观理念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虑道路沿线城市绿化带与建筑容忍间距。随着汽车的增多,原先的城市道路划分的车道数量已无法适应严峻的交通形势,需要增加车道来缓解交通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绿化带可能要外移,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中绿化带与建筑间预留一定空间,才能满足改造的需要。
当地地域文化遗迹保护和景观的结合,道路沿线动植物群落及当地生态保护。地域文化遗迹展示了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应加以保护。景观设计要围绕文化遗迹去考虑,着力突出其特点,更好地起到烘托作用。在道路景观设计中,不能为了营造了一批新景观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一些古树名木要保护好,一些动物群落栖居的地方要维持好,一些水体要保存好。要使新造景观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预留发展分期可生长景观的实施方案,人性化设施及滞留休憩空间,空间界面的生态柔性控制等。对于某一区域所设计的景观,要做好缜密的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景观保养与维护要相应跟上。对于一、二年生等园林植物,要根据需要作好适当的更换与调整,以保证园林植物勃勃生机。在绿化景观区域内,如果空间允许,可布置一些供人们健身的器材和供他们休息的凳子等,更充分地体现了共建和谐社会的景象。
6、结语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街道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街道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快速发展的道路系统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街道景观进行多方面考虑,始终把上述三个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思想里,并同时强化道路景观的人性化精神美学原则及配套设施经济指标。创建道路景观可记忆标志性構筑,结合地缘环境创造生态开放空间。强化道路景观序列景点分布,根据地缘风物文化传统设定景观特质。在设计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细节性二次实地考察及设计创作,力争设计的连贯延续和不断推进,以期达到最佳的道路景观品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良:《浅议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8)
[2]刘苑苑:《城市道路绿地的园林景观设计与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理念
1、引言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它密布整个城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路网。作为城市道路的配套,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显得格外重要,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景观水平和带给人们的观感。要做好道路景观的设计必须抓住道路景观的特点。道路景观相对于城市中的公园、广场、公共休闲地等景观而言,在空间特征上是带状空间;相对于静态点面空间,其最大特征是空间景观视觉成像速度的变化。而现代城市的交通道路景观由于机动车的高速发展,相对于步行休闲带状空间,更需要在速度的前提下加大景观尺度,使人们在快速视觉中获得观赏感知和景观美感。在道路延伸的同时,道路景观作为基础性城市景观游线或视觉走廊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简单的常规交通组织功能性因素,其景观意义也是城市综合素质评估的重要指标。
2、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
城市道路景观园林建设工作主要是为满足城市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一项工作,为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工作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有利于市民的身心发展。同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生活区域的市民职业、消费水平、生活领域等进行具体的设计,满足不同性质人群的不同需求。
2.2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
城市的发展历史是逐渐形成的,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所以在道路景观园林设计工作中,必须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进行必要的推崇和继承,具体到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的空间位置、色彩协调、建筑模式等都需要结合城市的文化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市民的强烈历史责任感,形成历史认同感。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还要结合现实环境进行相应的取舍,吸其精华,去其糟粕。
2.3整体性与可持续性
整体性是指城市道路建设工作必须从城市发展的整体出发,以体现城市的整体个性和城市的基本职能为核心,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过去历史、现在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宏观上进行整体设计。此外,城市发展需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首先要保证道路建设工作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其次要保证道路景观园林化设计能够为市民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3、道路分级景观及景观体量元素的控制理念
对交通道宽及建筑退缩景观尺度的控制。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根据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明确道路的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城市道路绿化形式,如一板二带式、三板四带式等。油城四至六路改造前是采取三板四带式,改造后为四板三带式,大大提高了该路段的车辆通行能力,同时道路景观配置比以前合理,更具观赏性。
对交通方式及速度及相适应的景观尺度的控制,包括绿化景观、城市雕塑等。针对道路绿化景观的要求及园林植物的生长特性,选择好植物种类,处理好植物种植的间距、高度及以后的修剪问题,保证乔木有相当高的分枝点,不应遮挡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妨碍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如为了安全起见,交通岛、安全岛上应以草坪、花坛为主或种植低矮的灌木。城市雕塑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能更好地显示一个城市的特色。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兴奋点的密度及体量、节奏变化、文化特色、美学特征等,即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多造亮点。城市道路绿地中的各种园林植物,因树形、色彩、香味、季相等不同,在景观、功能上也有不同的效果。尽量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植物的多样统一,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此外,结合地方的历史文化特点,别出心裁地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4、地缘性景观整合和城市规划形态及城市视觉走廊轴点的关系理念
统一性。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区域控制及道路周边地块用地特征,把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融入到城市大规划中全面考虑。坚持以人为本,按照科学统筹、综合开发原则,从城市的长远发展出发,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包括道路景观的规划设计在内的城市大规划,进一步加强道路景观与城市规划的兼容性,加强道路景观与周边地块的整体感。
协调性。道路景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与道路绿地、城市广场、公共绿地等其他景观的结合,使道路景观与当地的城市公共景观更加协调和融合。设计时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权衡利弊,把各个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去把握,切忌孤立道路景观。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在这样的环境生活,很自觉地想回归自然,对景观有着很大的诉求。道路景观正如一条条绿色纽带,把各个景观联系在一起,令人们赏心悦目,感觉舒适。
紧密性。城市游线及视觉走廊的营造,景观轴线与点状景观性构筑的关系等,这是更深层次的提高道路作为城市景观要素的作用和意义,使道路在引导人们对城市认知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使道路成为处理好城市景观轴线与点状景观构筑关系的重要因素。
5、生态走廊和持续生长的景观理念
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虑道路沿线城市绿化带与建筑容忍间距。随着汽车的增多,原先的城市道路划分的车道数量已无法适应严峻的交通形势,需要增加车道来缓解交通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绿化带可能要外移,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中绿化带与建筑间预留一定空间,才能满足改造的需要。
当地地域文化遗迹保护和景观的结合,道路沿线动植物群落及当地生态保护。地域文化遗迹展示了某一朝代或某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应加以保护。景观设计要围绕文化遗迹去考虑,着力突出其特点,更好地起到烘托作用。在道路景观设计中,不能为了营造了一批新景观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一些古树名木要保护好,一些动物群落栖居的地方要维持好,一些水体要保存好。要使新造景观与当地生态环境和谐共存。
预留发展分期可生长景观的实施方案,人性化设施及滞留休憩空间,空间界面的生态柔性控制等。对于某一区域所设计的景观,要做好缜密的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景观保养与维护要相应跟上。对于一、二年生等园林植物,要根据需要作好适当的更换与调整,以保证园林植物勃勃生机。在绿化景观区域内,如果空间允许,可布置一些供人们健身的器材和供他们休息的凳子等,更充分地体现了共建和谐社会的景象。
6、结语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核心,随着城市的发展,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街道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街道景观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快速发展的道路系统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对街道景观进行多方面考虑,始终把上述三个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思想里,并同时强化道路景观的人性化精神美学原则及配套设施经济指标。创建道路景观可记忆标志性構筑,结合地缘环境创造生态开放空间。强化道路景观序列景点分布,根据地缘风物文化传统设定景观特质。在设计服务的过程中注重细节性二次实地考察及设计创作,力争设计的连贯延续和不断推进,以期达到最佳的道路景观品质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国良:《浅议城市道路景观园林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2(18)
[2]刘苑苑:《城市道路绿地的园林景观设计与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