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简介
梁基永,青年收藏家、广东文献研究者、专栏作家、书画家、电视主持人,著有《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李文田》等。梁基永生于广州西关望族,家学传承,喜好艺术。而立之年,琴棋书画、古器杂玩样样能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他读理义书、临法帖字,栽花种竹,听琴煮茶,过一种从容雅致的名士生活,因此得名“西关遗少”。关于收藏,他认为志趣无价,梁基永年纪轻轻却藏品颇丰,古籍文献、扇子名画、古琴古器皆有所涉。
看世界:您怎么看社会对您“西关遗少”这个称谓?
梁基永:开始是朋友这么叫,后来自己也习惯了,觉得这个名头有点意思,算是一种身份认同。在我很小的时候,叫这种名字人家会觉得很怪,表示跟这个时代是脱节的,甚至有点贬义的意思。一个时代如果你认为它很理想的话,你当然跟随这个时代,如果你认为它不够理想,你有你自己追随的理想的话,那你可以追随你想象中的时代。“西关遗少”算是我想象中的一个理想时代吧。西关这个地方原是广州一个很富裕的老城区,现在当然是不行了,但老式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还能找到一点影子。我很有幸能生在这样一个地方,我跟下一辈的孩子也是这样说,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们的根是在这里。
看世界:您记忆中的西关是什么样子的?
梁基永:在我有记忆的时候,西关已经不是最好时候的样子了。小时候那里民风还是很纯朴的,有很好的美食文化,在饮食习惯、礼貌礼节方面人们都很讲究。比如以前人们常说香港的人素质多么好,我小时候西关的人就是这样的,温文有礼。走在古老的街巷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认识的,你甚至知道哪一家都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每一家都是打开门,不像现在什么铁门、防盗门。我们家还有一个老佣人,是一直从民国时期跟到我和我弟弟长大的。记得小学放学时来接我们都是一道风景,她们穿着对襟布衫,梳一条辫子。小孩子在前面蹦跳,她们会在后面喊小心摔倒。现在的西关拆得很厉害,原住民大部分都搬出去了,我在那住了28年才搬出去,我每次做梦回家,肯定是回到那个房子。
看世界:您琴棋书画、古器杂玩样样通,这里面有家传的渊源吗?家族中对您影响深的人是谁?家族之外呢?
梁基永:是有一种家学传承在,但我们家并不是做瓷器古玩的,这里面可能有一种误解,以为我们是瓷器世家。我家其实不是古董商,只是做瓷器外销生意。对于读书的爱好、文化艺术的熏陶,倒是家里的一种遗传。我没见过曾祖父,祖父那一辈是音乐家,我叔叔、爸爸都是学音乐的,音乐是我们家真正的家学,他们各种乐器都会,我只会钢琴和古琴。由于我们家族还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大家族,所以在对待历史文化上可能更尊敬一些。现在大学里或研究所里面做历史、文献研究的一些人,我发现他们的爱好跟我有点不一样。比如某一年发生的事情,对一般人来说它只是个历史事件,或是研究事业中的一个材料,但如果你有家族历史感的话,就会有相应的记忆。那一年正好我的哪一位祖先在哪里做哪些事情,你有横向的对比,那个历史就活了,你在学习和研究上就有更多的感受。现在很多人家都没有族谱了,说不出自己是怎么来的。而你如果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家族有个清晰的脉络,就会很踏实,就像我的导师说我会有一种优越感,也是源于这个。比如现在有人研究康有为,或者在家里挂一幅康有为的画,那只是一个藏品上的人物,跟你本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我的高祖父跟康有为是很好的朋友,当年还参加过公车上书,这样的一个渊源,你对原本活在纸上的康有为感受就会不一样。你带着一种感情去做相关的研究或者收藏,其实比别人就会占更多“便宜”。
我还有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可以接触到一些真正的大师。可能因为我家里有很多老人,我又跟着我爷爷长大,我知道怎么跟老辈去沟通,怎么说话他们会高兴。所以我后来跟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师交流,就有一种便利。比如李曲斋先生,也是住西关,离我家很近。他非常博学,书法很有名,但我见他写字时候并不多,更多是生活中的交往。我们常常坐在一个古朴的小院里,海阔天空地聊,直到太阳落下。如果说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先生是在艺术上影响我,那李先生就是在生活方式上影响我,言传身教,一种环境的熏陶。比如跟他去喝茶,知道哪里有好茶,看他怎么做早餐,食物怎么才会好吃,这些细节上受益无穷。他是世家子弟,真正的遗少,我们还不够格。这是一去不回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觉得很幸运。
看世界:怎么走到收藏的路上来?
梁基永:这个真有一种天分,我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古灵精怪的东西,家里人和亲朋长辈都知道我喜欢这些东西。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还不到一年级的时候,父亲的一个朋友送来了一个烟花,说这个烟花放完后会掉出来一幅画,家里的小孩肯定会喜欢。结果我们放完后,真掉出一幅画,那幅画我现在还记得是一幅黄山的迎客松,我当时很高兴很珍惜,就挂在床头,那是我拥有的第一张画。
看世界:您收藏的文物资料多以广东为主,为什么?您怎么评价广东文化保护的现状?
梁基永:在我当年刚工作时,市面上好东西还是挺多的。一开始也不太懂怎么买,就是觉得便宜的、还不错的就买些。后来得益于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是教我画画入门的人,他说你不如就买广东的东西,因为他家里也有一些收藏,我就采纳了。那时候很多东西还比较容易找,结果越买越多,2000年时就办了一次展览,那时我才二十几岁,在广州也比较轰动。文物资料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现在广东有钱,在文化方面做的比别的地方应该要好一些。但另一方面,有钱对文化保护也未必一定是好事,对软件可能是好的,比如中山大学在整理广东历代的诗,准备把它们都收集起来出版。但对于硬件,比如佛山东华里这样的改造,对文化就是一种伤害,它的开发完全没有顾及到原社会生态的保护,把里面的居民全部迁出来了。乌镇做的是不错的,它保留了部分原住民在镇子里,那它就是活的。广东真正保护比较好的城区是潮州,相对比较完整,可能因为穷的缘故,反而没有大拆大建的折腾。
看世界:您收藏的古玩文物、古籍资料主要都是通过什么渠道?如何培养文物鉴赏力? 梁基永:以前的渠道有很多,地摊、古玩市场都可以淘到好东西。我收藏的书的数量在广东算是有些名气,特别是文献资料方面,早年买的一本明代嘉靖年间的诗集才5块钱,那时候你只要去找就能碰到好东西。我有一个收集旧家具的朋友,一次拉了一车旧书回来叫我去看,装了五六个麻袋,才几千块钱全给我了。回家后把几个麻袋足足摊满了整个房子,在里面能挑到很多好书。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都是直接送到拍卖会去。
至于鉴赏力就是多看、多记,没别的办法。记住不同年代的都是什么样子的,见得多了,自然就提升了。再一个就是捡漏,一张画挂出来,别人都不看好或觉得可疑的,你看好了,知道它是早年一点或者晚年一点的,这就是你的本领。拍卖会上还有一种是大家都看好了的东西,如果你比别人更能发现它的内涵,也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康有为的对联,别人可能只鉴别出它是真的,如果你还能马上知道这对联的来历,或者他送给谁的,你就能赋予它不同的价值。
看世界:您怎么看待这几年的收藏热?
梁基永:这个本身不是一个坏事情,但有一点是有些太人民币化了,大家都关心它能换成多少钱,而不是更多去考虑和关心它的艺术价值。我这些年做估价做得很多,其实有些东西很难用钱来衡量。有次一个人拿了一些垫东西的旧报纸来,我一看那报纸是民国初年广州出版的,这里面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它的价值很难单用钱来衡量。还有收集家谱的,如果不是自己家的,那它对你很难有太大价值,广东的家谱时代都不会很远。但如果那是你家族、你们那条村或隔壁村的家谱,记载你生长环境和脉络的,那就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你说它会值多少钱?
看世界:您比较得意的藏品有哪些?愿意数数家珍吗?
梁基永:这个相当于问我哪个儿子好,其实哪个都挺得意的。这些收藏里面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一样,从经济价值来讲,我有一些明代的书画是很贵的,但它们并不是广东的,我最得意的还是广东这部分的。我有几把很好的古琴,元代、明代、清代的都有,我最得意的是清代广东做的琴,因为很稀少。
看世界:您的藏品这么丰富,有没有想过建一个私人博物馆?
梁基永:一个是现在条件不成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另外我去看了很多私人的博物馆,都不算成功。如果以后条件成熟我希望这些东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那我是很愿意的。我已经把很大一批文献都交到广州图书馆里面,他们有一个专架去保存。书跟其他收藏品有点不一样,它是古人精魂之所在。你只要尊重它,就会有好的回报。我觉得文字的东西留下来,比一切生前的荣华富贵都重要,哪怕刻在石头上的东西都比不上印在纸上的能够流传得远。从事写作的人也总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流传下来,我想我收藏的书能在图书馆让更多人去利用不是很好吗。我现在的年龄还没到去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还在收集阶段,以后肯定会在一个可以托付的图书馆或博物馆里面,而不会让它们散失掉。我没打算拍卖,钱可以再挣,但这些东西能聚在一起是一个缘分。由于相当一部分藏品是文献资料和书籍,所以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方式是像国外高校那种图书馆,可以让研究者更多地利用起来。
梁基永,青年收藏家、广东文献研究者、专栏作家、书画家、电视主持人,著有《中国浅绛彩瓷画赏玩》、《李文田》等。梁基永生于广州西关望族,家学传承,喜好艺术。而立之年,琴棋书画、古器杂玩样样能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他读理义书、临法帖字,栽花种竹,听琴煮茶,过一种从容雅致的名士生活,因此得名“西关遗少”。关于收藏,他认为志趣无价,梁基永年纪轻轻却藏品颇丰,古籍文献、扇子名画、古琴古器皆有所涉。
看世界:您怎么看社会对您“西关遗少”这个称谓?
梁基永:开始是朋友这么叫,后来自己也习惯了,觉得这个名头有点意思,算是一种身份认同。在我很小的时候,叫这种名字人家会觉得很怪,表示跟这个时代是脱节的,甚至有点贬义的意思。一个时代如果你认为它很理想的话,你当然跟随这个时代,如果你认为它不够理想,你有你自己追随的理想的话,那你可以追随你想象中的时代。“西关遗少”算是我想象中的一个理想时代吧。西关这个地方原是广州一个很富裕的老城区,现在当然是不行了,但老式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里还能找到一点影子。我很有幸能生在这样一个地方,我跟下一辈的孩子也是这样说,我们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们的根是在这里。
看世界:您记忆中的西关是什么样子的?
梁基永:在我有记忆的时候,西关已经不是最好时候的样子了。小时候那里民风还是很纯朴的,有很好的美食文化,在饮食习惯、礼貌礼节方面人们都很讲究。比如以前人们常说香港的人素质多么好,我小时候西关的人就是这样的,温文有礼。走在古老的街巷里面,大部分人都是认识的,你甚至知道哪一家都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每一家都是打开门,不像现在什么铁门、防盗门。我们家还有一个老佣人,是一直从民国时期跟到我和我弟弟长大的。记得小学放学时来接我们都是一道风景,她们穿着对襟布衫,梳一条辫子。小孩子在前面蹦跳,她们会在后面喊小心摔倒。现在的西关拆得很厉害,原住民大部分都搬出去了,我在那住了28年才搬出去,我每次做梦回家,肯定是回到那个房子。
看世界:您琴棋书画、古器杂玩样样通,这里面有家传的渊源吗?家族中对您影响深的人是谁?家族之外呢?
梁基永:是有一种家学传承在,但我们家并不是做瓷器古玩的,这里面可能有一种误解,以为我们是瓷器世家。我家其实不是古董商,只是做瓷器外销生意。对于读书的爱好、文化艺术的熏陶,倒是家里的一种遗传。我没见过曾祖父,祖父那一辈是音乐家,我叔叔、爸爸都是学音乐的,音乐是我们家真正的家学,他们各种乐器都会,我只会钢琴和古琴。由于我们家族还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大家族,所以在对待历史文化上可能更尊敬一些。现在大学里或研究所里面做历史、文献研究的一些人,我发现他们的爱好跟我有点不一样。比如某一年发生的事情,对一般人来说它只是个历史事件,或是研究事业中的一个材料,但如果你有家族历史感的话,就会有相应的记忆。那一年正好我的哪一位祖先在哪里做哪些事情,你有横向的对比,那个历史就活了,你在学习和研究上就有更多的感受。现在很多人家都没有族谱了,说不出自己是怎么来的。而你如果知道自己的来龙去脉,家族有个清晰的脉络,就会很踏实,就像我的导师说我会有一种优越感,也是源于这个。比如现在有人研究康有为,或者在家里挂一幅康有为的画,那只是一个藏品上的人物,跟你本人并没有什么关系。而我的高祖父跟康有为是很好的朋友,当年还参加过公车上书,这样的一个渊源,你对原本活在纸上的康有为感受就会不一样。你带着一种感情去做相关的研究或者收藏,其实比别人就会占更多“便宜”。
我还有比较幸运的一点是,可以接触到一些真正的大师。可能因为我家里有很多老人,我又跟着我爷爷长大,我知道怎么跟老辈去沟通,怎么说话他们会高兴。所以我后来跟很多年纪很大的老师交流,就有一种便利。比如李曲斋先生,也是住西关,离我家很近。他非常博学,书法很有名,但我见他写字时候并不多,更多是生活中的交往。我们常常坐在一个古朴的小院里,海阔天空地聊,直到太阳落下。如果说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先生是在艺术上影响我,那李先生就是在生活方式上影响我,言传身教,一种环境的熏陶。比如跟他去喝茶,知道哪里有好茶,看他怎么做早餐,食物怎么才会好吃,这些细节上受益无穷。他是世家子弟,真正的遗少,我们还不够格。这是一去不回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觉得很幸运。
看世界:怎么走到收藏的路上来?
梁基永:这个真有一种天分,我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古灵精怪的东西,家里人和亲朋长辈都知道我喜欢这些东西。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还不到一年级的时候,父亲的一个朋友送来了一个烟花,说这个烟花放完后会掉出来一幅画,家里的小孩肯定会喜欢。结果我们放完后,真掉出一幅画,那幅画我现在还记得是一幅黄山的迎客松,我当时很高兴很珍惜,就挂在床头,那是我拥有的第一张画。
看世界:您收藏的文物资料多以广东为主,为什么?您怎么评价广东文化保护的现状?
梁基永:在我当年刚工作时,市面上好东西还是挺多的。一开始也不太懂怎么买,就是觉得便宜的、还不错的就买些。后来得益于我父亲的一位朋友,也是教我画画入门的人,他说你不如就买广东的东西,因为他家里也有一些收藏,我就采纳了。那时候很多东西还比较容易找,结果越买越多,2000年时就办了一次展览,那时我才二十几岁,在广州也比较轰动。文物资料是对文化的一种保护和传承,现在广东有钱,在文化方面做的比别的地方应该要好一些。但另一方面,有钱对文化保护也未必一定是好事,对软件可能是好的,比如中山大学在整理广东历代的诗,准备把它们都收集起来出版。但对于硬件,比如佛山东华里这样的改造,对文化就是一种伤害,它的开发完全没有顾及到原社会生态的保护,把里面的居民全部迁出来了。乌镇做的是不错的,它保留了部分原住民在镇子里,那它就是活的。广东真正保护比较好的城区是潮州,相对比较完整,可能因为穷的缘故,反而没有大拆大建的折腾。
看世界:您收藏的古玩文物、古籍资料主要都是通过什么渠道?如何培养文物鉴赏力? 梁基永:以前的渠道有很多,地摊、古玩市场都可以淘到好东西。我收藏的书的数量在广东算是有些名气,特别是文献资料方面,早年买的一本明代嘉靖年间的诗集才5块钱,那时候你只要去找就能碰到好东西。我有一个收集旧家具的朋友,一次拉了一车旧书回来叫我去看,装了五六个麻袋,才几千块钱全给我了。回家后把几个麻袋足足摊满了整个房子,在里面能挑到很多好书。现在这种情况没有了,都是直接送到拍卖会去。
至于鉴赏力就是多看、多记,没别的办法。记住不同年代的都是什么样子的,见得多了,自然就提升了。再一个就是捡漏,一张画挂出来,别人都不看好或觉得可疑的,你看好了,知道它是早年一点或者晚年一点的,这就是你的本领。拍卖会上还有一种是大家都看好了的东西,如果你比别人更能发现它的内涵,也是一种能力。比如同样是康有为的对联,别人可能只鉴别出它是真的,如果你还能马上知道这对联的来历,或者他送给谁的,你就能赋予它不同的价值。
看世界:您怎么看待这几年的收藏热?
梁基永:这个本身不是一个坏事情,但有一点是有些太人民币化了,大家都关心它能换成多少钱,而不是更多去考虑和关心它的艺术价值。我这些年做估价做得很多,其实有些东西很难用钱来衡量。有次一个人拿了一些垫东西的旧报纸来,我一看那报纸是民国初年广州出版的,这里面的信息量是很丰富的,它的价值很难单用钱来衡量。还有收集家谱的,如果不是自己家的,那它对你很难有太大价值,广东的家谱时代都不会很远。但如果那是你家族、你们那条村或隔壁村的家谱,记载你生长环境和脉络的,那就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你说它会值多少钱?
看世界:您比较得意的藏品有哪些?愿意数数家珍吗?
梁基永:这个相当于问我哪个儿子好,其实哪个都挺得意的。这些收藏里面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都不一样,从经济价值来讲,我有一些明代的书画是很贵的,但它们并不是广东的,我最得意的还是广东这部分的。我有几把很好的古琴,元代、明代、清代的都有,我最得意的是清代广东做的琴,因为很稀少。
看世界:您的藏品这么丰富,有没有想过建一个私人博物馆?
梁基永:一个是现在条件不成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另外我去看了很多私人的博物馆,都不算成功。如果以后条件成熟我希望这些东西能有一个好的归宿,那我是很愿意的。我已经把很大一批文献都交到广州图书馆里面,他们有一个专架去保存。书跟其他收藏品有点不一样,它是古人精魂之所在。你只要尊重它,就会有好的回报。我觉得文字的东西留下来,比一切生前的荣华富贵都重要,哪怕刻在石头上的东西都比不上印在纸上的能够流传得远。从事写作的人也总是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流传下来,我想我收藏的书能在图书馆让更多人去利用不是很好吗。我现在的年龄还没到去处理这些东西的时候,还在收集阶段,以后肯定会在一个可以托付的图书馆或博物馆里面,而不会让它们散失掉。我没打算拍卖,钱可以再挣,但这些东西能聚在一起是一个缘分。由于相当一部分藏品是文献资料和书籍,所以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方式是像国外高校那种图书馆,可以让研究者更多地利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