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群众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小剧场演出和广场演出两个方面,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舞美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专业舞美人员短缺、资金不足、场地受限的条件下,发挥舞美设计者的创造力,设计出雅俗共赏、美轮美奂的舞台美术作品。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舞美设计;舞台美术;小剧场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在各基层组织的参与下,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初零散的、自由的、小范围的群众娱乐,发展成大规模的、有组织、有主题的文化活动。随着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群众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演出的内容兴趣浓厚,更对演出的环境和舞台的绚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舞美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在专业舞美人员短缺、资金不足、场地受限的条件下,设计出雅俗共赏、美轮美奂的舞台美术作品呢,这是值得我们专业舞美设计师思考和研究的。
纵观群众文化活动中各类形式的舞台美术的设计呈现,可以看出由于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演出效果不甚理想,但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舞美设计者的创造力,多在艺术构思上下功夫,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演出品质的。
按演出场所不同,我分为两个部分来谈:
一、小剧场演出
我们知,:真实性、特征性和时代性是美学的设计原则。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简称舞美设计,它包含了所有美学设计的元素,是美学在舞台上的综合体现,不管是大舞台还是小剧场的舞美设计都要遵循美学设计原则,任何脱离美学设计原则的设计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小剧场的舞美设计更应当充分运用,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它表现在艺术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不能把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复刻到舞台上,因为舞台是受各种因素局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真实性要更集中地体现在某一处布景、某一组道具或是某一身服装,让观众感知这一场景既熟悉又美好,绝对不能胡编乱造,脱离生活真实地设计一些华而不实的布景、道具,使观众的思维瞬间跳出真实之外。
(二)特征性
特征性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真实浓缩到设计元素里,可以是图案、颜色、纹理等视觉元素,也可以是钟声、鸟鸣、环境、声音等元素,通过运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
(三)时代性
哲学上说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舞台美术设计也要与时俱进。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舞台布景、灯光、音响、道具、服装等各个专业,脱离时代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为群众带来新时代的气息,要充分利用科技带给我们舞美设计者的便利。因地制宜地应用小剧场现有的先进设备,是我们设计者应具有的能力。
小剧场的舞台面积较小,演出通道狭窄,不宜制作一些大型的、真实的幕布或是道具,在充分理解导演的总体构思和演出内容的情况下,根据整台演出的主题,充分运用舞台吊杆和灯光设备,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段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设计的特征性这一美学原则,多从小处着眼,以点带面,相信会有独具匠心的设计体验。
二、广场演出
随着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小剧场已经不能容纳那么多的观众,这时广场演出应运而起,各地有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优秀的广场舞美设计更为活动增色不少。
广场舞美设计首先要考虑到选址,要以保持原生态环境为原则,充分考虑到演出会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损坏和污染,因势利导地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优美景色,再加上我们恰到好处的修饰、烘托,把大自然当成舞台演出的背景,让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设计布景上不要过于高大,多应用一些通透的材料做布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街心广场和商业广场也是我们的选址对象,选择这一类型的广场,首先要考虑的是群众的安全。由于这类广场的人员较多,通道不是特别宽畅,尤其是有车辆停驻时,所以一定要保证人流的随时疏通和现场秩序。选择地势较高的一边作为舞台,对演出的观赏性较为有利,可以适当地在广场周围悬挂统一长度的条幅和大气球,烘托出欢乐祥和的气氛。要充分利用广场周围的景物,例如树木、喷泉和雕塑等,用灯光巧妙地把景物染色,使舞台和周围景物融为一体,使广场演出更具艺术性、表现性和观赏性。
在广场群众文艺演出的舞美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笔者所见,许多的舞台背景设计得过于花哨,画面过于饱满,色彩过于鲜艳,这可能是一些设计者把舞台背景设计与平面设计的概念相混淆,在有限的舞台背景中想把整个演出内容都包含进去,用了许多图片叠加、特效丰富的艺术字体和绚丽的花边,殊不知这样设计的主题并不突出。当舞台的主体——表演者站在舞台上时,会瞬间被各种图案所包围,被各种颜色所淹没,成了多余的角色,没有了表演空间,这样就违背了舞美设计的重要原则,没有把舞台这一特定的表现形式考虑进去,失去了整体性。还有一些广场文化活动在搭建的舞台上习惯性地铺设红色地毯,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喜庆热闹的气氛,的确,没有表演者在舞台上时,这样的布局显然是受人喜爱的,但是红色是波长最大的颜色,表现极为跳跃,当表演者走上舞台,灯光照射表演区,红色地毯反射的红色的光在表演者脸的下部形成红色区域,这样表演者脸的上部就会偏绿,这是由色彩的对比色原理所决定的(绿色是红色的对比色),在摄影及摄像器材里的表现更加明显,所以在文艺表演的导演或主办方没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一般我建议在搭建的舞台上铺设灰色的地毯,灰色是较容易调和的颜色,反射光不具备明显的色彩,不会打破画面的色彩平衡。
综上所述,作为专业的舞美设计工作者,在群众文化活动的舞美设计中,要克服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美学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充分运用舞美设备和现代科技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把舞台设计得更现代、更精美,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舞美设计;舞台美术;小剧场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在各基层组织的参与下,群众文化活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最初零散的、自由的、小范围的群众娱乐,发展成大规模的、有组织、有主题的文化活动。随着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越来越多,群众的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仅对演出的内容兴趣浓厚,更对演出的环境和舞台的绚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舞美设计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怎样在专业舞美人员短缺、资金不足、场地受限的条件下,设计出雅俗共赏、美轮美奂的舞台美术作品呢,这是值得我们专业舞美设计师思考和研究的。
纵观群众文化活动中各类形式的舞台美术的设计呈现,可以看出由于诸多不利因素导致演出效果不甚理想,但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舞美设计者的创造力,多在艺术构思上下功夫,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演出品质的。
按演出场所不同,我分为两个部分来谈:
一、小剧场演出
我们知,:真实性、特征性和时代性是美学的设计原则。现代舞台美术设计,简称舞美设计,它包含了所有美学设计的元素,是美学在舞台上的综合体现,不管是大舞台还是小剧场的舞美设计都要遵循美学设计原则,任何脱离美学设计原则的设计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小剧场的舞美设计更应当充分运用,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它表现在艺术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不能把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复刻到舞台上,因为舞台是受各种因素局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真实性要更集中地体现在某一处布景、某一组道具或是某一身服装,让观众感知这一场景既熟悉又美好,绝对不能胡编乱造,脱离生活真实地设计一些华而不实的布景、道具,使观众的思维瞬间跳出真实之外。
(二)特征性
特征性是在真实性的基础上,把生活中的真实浓缩到设计元素里,可以是图案、颜色、纹理等视觉元素,也可以是钟声、鸟鸣、环境、声音等元素,通过运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关系。
(三)时代性
哲学上说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舞台美术设计也要与时俱进。现代科技已经渗透到舞台布景、灯光、音响、道具、服装等各个专业,脱离时代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为群众带来新时代的气息,要充分利用科技带给我们舞美设计者的便利。因地制宜地应用小剧场现有的先进设备,是我们设计者应具有的能力。
小剧场的舞台面积较小,演出通道狭窄,不宜制作一些大型的、真实的幕布或是道具,在充分理解导演的总体构思和演出内容的情况下,根据整台演出的主题,充分运用舞台吊杆和灯光设备,用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等艺术手段进行设计,充分体现设计的特征性这一美学原则,多从小处着眼,以点带面,相信会有独具匠心的设计体验。
二、广场演出
随着群众参与热情的提高,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小剧场已经不能容纳那么多的观众,这时广场演出应运而起,各地有特色的广场文化活动层出不穷,优秀的广场舞美设计更为活动增色不少。
广场舞美设计首先要考虑到选址,要以保持原生态环境为原则,充分考虑到演出会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损坏和污染,因势利导地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优美景色,再加上我们恰到好处的修饰、烘托,把大自然当成舞台演出的背景,让人与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在设计布景上不要过于高大,多应用一些通透的材料做布景,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街心广场和商业广场也是我们的选址对象,选择这一类型的广场,首先要考虑的是群众的安全。由于这类广场的人员较多,通道不是特别宽畅,尤其是有车辆停驻时,所以一定要保证人流的随时疏通和现场秩序。选择地势较高的一边作为舞台,对演出的观赏性较为有利,可以适当地在广场周围悬挂统一长度的条幅和大气球,烘托出欢乐祥和的气氛。要充分利用广场周围的景物,例如树木、喷泉和雕塑等,用灯光巧妙地把景物染色,使舞台和周围景物融为一体,使广场演出更具艺术性、表现性和观赏性。
在广场群众文艺演出的舞美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笔者所见,许多的舞台背景设计得过于花哨,画面过于饱满,色彩过于鲜艳,这可能是一些设计者把舞台背景设计与平面设计的概念相混淆,在有限的舞台背景中想把整个演出内容都包含进去,用了许多图片叠加、特效丰富的艺术字体和绚丽的花边,殊不知这样设计的主题并不突出。当舞台的主体——表演者站在舞台上时,会瞬间被各种图案所包围,被各种颜色所淹没,成了多余的角色,没有了表演空间,这样就违背了舞美设计的重要原则,没有把舞台这一特定的表现形式考虑进去,失去了整体性。还有一些广场文化活动在搭建的舞台上习惯性地铺设红色地毯,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喜庆热闹的气氛,的确,没有表演者在舞台上时,这样的布局显然是受人喜爱的,但是红色是波长最大的颜色,表现极为跳跃,当表演者走上舞台,灯光照射表演区,红色地毯反射的红色的光在表演者脸的下部形成红色区域,这样表演者脸的上部就会偏绿,这是由色彩的对比色原理所决定的(绿色是红色的对比色),在摄影及摄像器材里的表现更加明显,所以在文艺表演的导演或主办方没特别指定的情况下,一般我建议在搭建的舞台上铺设灰色的地毯,灰色是较容易调和的颜色,反射光不具备明显的色彩,不会打破画面的色彩平衡。
综上所述,作为专业的舞美设计工作者,在群众文化活动的舞美设计中,要克服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美学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当中,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充分运用舞美设备和现代科技手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把舞台设计得更现代、更精美,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