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出版社的出版模式、营销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新的出版业态对传统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出版生产环节之一的编辑,也不得不随之而变。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就此问题,笔者略谈一些浅见。
一、传统出版编辑转型的必然性
1.新技术时代,出版行业的变化,对编辑未来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出版业“危机重重”的说法由来已久,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真的来了,怎么办?毕竟,新的技术革命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这种冲击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甚至是一种重新整顿与发展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作为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
2.新的出版形态,改变了图书产品的生产旧有模式,编辑作为重要生产环节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首先是网络及数字化所带来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编辑的策划、校对等常规作用被冲淡。在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日渐模糊,消费者同时可能是生产者的今天,编辑的作用似乎越来越被淡化。以与传统出版业关系最紧密的电子书出版为例,电子书已经实现了从1.0到3.0的跨越,从纸质书转换成电子版,到图书直接做成电子版的电子书,再到融合了新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电子书,图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尽管还是内容为王,但是,这个内容已经不是出版社所能掌控的了。如亚马逊的电子书2.0形态,任何人都可以向亚马逊提交作品,作者同时也可以是生产者,在这种变革性的变化面前,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功能已经被人取代。
3.数字图书出版新式盈利模式的逐渐成熟,加大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威胁,也对传统编辑的前景提出了挑战。当前国内外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正从一些专业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并且逐步成熟。如全球最大的图书公司亚马逊,早在2010 年7月就宣布Kindle电子书销量超过了精装纸质书。亚马逊同时开发了在线自助出版系统,成熟的盈利模式,让内容不再是只有出版社这一出口。国内,在原创文学阅读方面,起点、磨铁、17k、黑岩等付费阅读方面正在复制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传统出版社前面,并且凝聚了大批原创文学作家,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内容提供者。传统出版社在内容上的优势正在逐步退后。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抵御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图书出版和销售模式,将是我国图书出版业进行创新的主题,也是所有传统出版编辑面对的现实。
4.电子出版新业态,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编辑的功能大大超出了传统编辑的范畴。新媒体条件下的编辑,不仅仅是看看文字,审查内容,同时还肩负着策划、创意、营销经营等多媒体平台。利用所有新媒体资源,开发新产品,推广新产品,在把传统优势内容碎片化处理的同时,根据市场要求整合资源,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丰富出版物的形态,实现新媒体条件下的综合出版。新媒体条件下经营的不仅是单个的产品,而是一个信息平台,是围绕产品的相关链接,重新整合开发的新产品,这个平台通过运作还能产生新的附加值。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以前的编辑经验是做不到的,传统单一的编辑职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面对读者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阅读需求,传统编辑的作用在哪里,值得我们思考。
二、传统出版编辑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首先,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在我国,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与国外相比,没有那么明显。这也是当下很多传统编辑看不到危机的一个因素。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当下传统出版业貌似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态势下隐藏的危机。传统出版业虽然面临挑战,但是当下的多数编辑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感受,多数人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新媒体出版好像只是单位数字出版公司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危机感更无从谈起,自然转变观念的事情也就放到了一边。
其次,出版业的变革并没有让传统编辑产生主动改变的内在要求。当然有一部分思维敏锐的人抓住了转变的机遇,积极作为,但是多数人没有认真研究数字出版,没有通过了解新业态认识到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危机,反而有排斥心理,觉得数字出版就是个烧钱买名声,大笔的投入不见产出。
2面临旧有知识系统更新的困难。转变观念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的更新,从编辑理念、对新媒体的认识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知识补充,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传统出版的编辑业务,让老编辑产生了很多惯性思维,多年沉溺于日常编校业务,使大部分编辑对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运营了解甚少。一些人依赖现成的数字终端实现自己的产品的投送。花大价钱买来的各种平台,也仅限于應用层面,对于可以附加增值的开发基本忽略,可是说是看着金山在到处找米下锅。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策划、制作开发、推广营销环节,往往让许多编辑不适应,感觉困难重重。
3.新的编辑方式和思路,对传统编辑旧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字化、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再加上它们的组合应用,让人眼花缭乱。补丁式的知识补充,只能临时救急,无法改变旧有思维的束缚。因为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建立在对新技术的深入了解甚至精通层面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无法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很多数字出版理念被老编辑无法认同的根源,双方的思维方式不在一个层面上。很多传统编辑认为电子出版只是传统印刷出版物的翻版与延伸,而对电子出版中新媒体等出版模式认识不够深刻。对电子出版中将信息科技诸学科融为一体链接起来,组成信息网络,形成综合性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所知甚少。
三、传统编辑如何转型
1.树立信心,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多年的编校经验还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在此前提下,合理定位自身优势,按照数字出版的要求,认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认清编辑在新时代变革下功能扩展的必然性。从思想改变到具体的技术操作的进步,逐步适应这个变化,把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奋斗的目标,完成自身思想的蜕变和知识的更新。
2.用全新的编辑理念助力编辑工作的提升。传统编辑除了观念的转变,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转变说起来容易,但需要较长的过渡时期。传统编辑应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做起,与传统出版密切结合,逐步融入数字出版理念。比如,策划出版选题从数字出版、全媒体营销的理念入手,全面考虑选题,将选题的盈利空间最大化,与数字出版中心密切交流,虚心请教,从接触数字出版的每个环节入手,熟悉数字出版的特点和流程。反过来,将选题的内容进行精细化分割,从一开始就为数字出版、全媒体营销做好铺垫,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更高阶段的电子出版积累经验与实力。
3.通过不断学习,实现向编创合一型人才的过渡。编创合一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策划型编辑所具有的思维优势外,与新媒体技术整合开发产生新产品的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就目前的业态来看,编辑更多面对的是旧有优势出版资源的整合再利用,其次是新内容产品的策划与开发推广。诸如很多历史文化类的内容资源被碎片化后,编辑策划和技术操作就有了用武之地。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针对特定读者和客户,通过数字出版系统被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产品,并被迅速完成创作。编辑此时也是“作者”,只不过是利用旧的内容进行了新的创作,从思路到架构完全是新的,这是很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只需要创意和操作。而新内容产品的开发更为复杂,编辑不仅是策划者、编辑者,还是利用新媒体的推广者,所面临的是系统性的工程。创意是工程的起点,技术是创意完成的工具,团队是实现工程的保证。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未来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缺少的是思想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只要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实现新的跨越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吴燕.内容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改企转制与数字化转型——第五届期刊创新年会综述[J].出版发行研究,2011(2).
[2.]潘凯雄.“夕阳”与“朝阳”——当传统出版遭遇数字出版[N].文汇报,2014(1).
[3]于成,张大伟.施普林格数字出版之路[J].编辑学刊,2014(4):12.
[4]何伟.电子商务与出版集团竞争优势及发展分析[J].出版科学,2005(3).
一、传统出版编辑转型的必然性
1.新技术时代,出版行业的变化,对编辑未来的生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图书出版业“危机重重”的说法由来已久,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真的来了,怎么办?毕竟,新的技术革命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这种冲击既是一种危机,也是一种机遇,甚至是一种重新整顿与发展的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作为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
2.新的出版形态,改变了图书产品的生产旧有模式,编辑作为重要生产环节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首先是网络及数字化所带来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传统编辑的策划、校对等常规作用被冲淡。在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日渐模糊,消费者同时可能是生产者的今天,编辑的作用似乎越来越被淡化。以与传统出版业关系最紧密的电子书出版为例,电子书已经实现了从1.0到3.0的跨越,从纸质书转换成电子版,到图书直接做成电子版的电子书,再到融合了新媒体技术的多媒体电子书,图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尽管还是内容为王,但是,这个内容已经不是出版社所能掌控的了。如亚马逊的电子书2.0形态,任何人都可以向亚马逊提交作品,作者同时也可以是生产者,在这种变革性的变化面前,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功能已经被人取代。
3.数字图书出版新式盈利模式的逐渐成熟,加大了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威胁,也对传统编辑的前景提出了挑战。当前国内外的数字出版盈利模式正从一些专业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模式并且逐步成熟。如全球最大的图书公司亚马逊,早在2010 年7月就宣布Kindle电子书销量超过了精装纸质书。亚马逊同时开发了在线自助出版系统,成熟的盈利模式,让内容不再是只有出版社这一出口。国内,在原创文学阅读方面,起点、磨铁、17k、黑岩等付费阅读方面正在复制这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走在了传统出版社前面,并且凝聚了大批原创文学作家,成为他们源源不断的内容提供者。传统出版社在内容上的优势正在逐步退后。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抵御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图书出版和销售模式,将是我国图书出版业进行创新的主题,也是所有传统出版编辑面对的现实。
4.电子出版新业态,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编辑的功能大大超出了传统编辑的范畴。新媒体条件下的编辑,不仅仅是看看文字,审查内容,同时还肩负着策划、创意、营销经营等多媒体平台。利用所有新媒体资源,开发新产品,推广新产品,在把传统优势内容碎片化处理的同时,根据市场要求整合资源,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丰富出版物的形态,实现新媒体条件下的综合出版。新媒体条件下经营的不仅是单个的产品,而是一个信息平台,是围绕产品的相关链接,重新整合开发的新产品,这个平台通过运作还能产生新的附加值。要做到这一点,仅靠以前的编辑经验是做不到的,传统单一的编辑职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面对读者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阅读需求,传统编辑的作用在哪里,值得我们思考。
二、传统出版编辑转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观念亟待转变。首先,要有一定的危机感。在我国,由于文化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影响,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与国外相比,没有那么明显。这也是当下很多传统编辑看不到危机的一个因素。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当下传统出版业貌似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态势下隐藏的危机。传统出版业虽然面临挑战,但是当下的多数编辑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感受,多数人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新媒体出版好像只是单位数字出版公司的事情,与自己的关系不大,危机感更无从谈起,自然转变观念的事情也就放到了一边。
其次,出版业的变革并没有让传统编辑产生主动改变的内在要求。当然有一部分思维敏锐的人抓住了转变的机遇,积极作为,但是多数人没有认真研究数字出版,没有通过了解新业态认识到变革给自己带来的危机,反而有排斥心理,觉得数字出版就是个烧钱买名声,大笔的投入不见产出。
2面临旧有知识系统更新的困难。转变观念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知识的更新,从编辑理念、对新媒体的认识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知识补充,及时跟上时代的变化。传统出版的编辑业务,让老编辑产生了很多惯性思维,多年沉溺于日常编校业务,使大部分编辑对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运营了解甚少。一些人依赖现成的数字终端实现自己的产品的投送。花大价钱买来的各种平台,也仅限于應用层面,对于可以附加增值的开发基本忽略,可是说是看着金山在到处找米下锅。这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策划、制作开发、推广营销环节,往往让许多编辑不适应,感觉困难重重。
3.新的编辑方式和思路,对传统编辑旧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数字化、通信技术、移动互联网等一连串的新名词,再加上它们的组合应用,让人眼花缭乱。补丁式的知识补充,只能临时救急,无法改变旧有思维的束缚。因为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建立在对新技术的深入了解甚至精通层面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无法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很多数字出版理念被老编辑无法认同的根源,双方的思维方式不在一个层面上。很多传统编辑认为电子出版只是传统印刷出版物的翻版与延伸,而对电子出版中新媒体等出版模式认识不够深刻。对电子出版中将信息科技诸学科融为一体链接起来,组成信息网络,形成综合性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前景所知甚少。
三、传统编辑如何转型
1.树立信心,结合自身优势,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专多能的人才。毕竟多年的编校经验还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在此前提下,合理定位自身优势,按照数字出版的要求,认真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认清编辑在新时代变革下功能扩展的必然性。从思想改变到具体的技术操作的进步,逐步适应这个变化,把成为复合型人才作为奋斗的目标,完成自身思想的蜕变和知识的更新。
2.用全新的编辑理念助力编辑工作的提升。传统编辑除了观念的转变,更多地考虑数字出版因素,对内容资源进行整合。转变说起来容易,但需要较长的过渡时期。传统编辑应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做起,与传统出版密切结合,逐步融入数字出版理念。比如,策划出版选题从数字出版、全媒体营销的理念入手,全面考虑选题,将选题的盈利空间最大化,与数字出版中心密切交流,虚心请教,从接触数字出版的每个环节入手,熟悉数字出版的特点和流程。反过来,将选题的内容进行精细化分割,从一开始就为数字出版、全媒体营销做好铺垫,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更高阶段的电子出版积累经验与实力。
3.通过不断学习,实现向编创合一型人才的过渡。编创合一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策划型编辑所具有的思维优势外,与新媒体技术整合开发产生新产品的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就目前的业态来看,编辑更多面对的是旧有优势出版资源的整合再利用,其次是新内容产品的策划与开发推广。诸如很多历史文化类的内容资源被碎片化后,编辑策划和技术操作就有了用武之地。它们可以根据需要,针对特定读者和客户,通过数字出版系统被重新组合,成为新的产品,并被迅速完成创作。编辑此时也是“作者”,只不过是利用旧的内容进行了新的创作,从思路到架构完全是新的,这是很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只需要创意和操作。而新内容产品的开发更为复杂,编辑不仅是策划者、编辑者,还是利用新媒体的推广者,所面临的是系统性的工程。创意是工程的起点,技术是创意完成的工具,团队是实现工程的保证。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未来并没有那么悲观,我们缺少的是思想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只要认清形势,努力学习,实现新的跨越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
参考文献:
[1]吴燕.内容生产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改企转制与数字化转型——第五届期刊创新年会综述[J].出版发行研究,2011(2).
[2.]潘凯雄.“夕阳”与“朝阳”——当传统出版遭遇数字出版[N].文汇报,2014(1).
[3]于成,张大伟.施普林格数字出版之路[J].编辑学刊,2014(4):12.
[4]何伟.电子商务与出版集团竞争优势及发展分析[J].出版科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