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的“心魔”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数月以来,人民币以“心惊胆战”的速度冲破整点关口。从当初用五个半月失守6.60,到两个半月失守6.70,再到仅用一个月就失守6.80,简直刹不住车。15日,开盘不到两个小时内,在岸人民币又连破6.85、6.86大关,创近八年新低。
  进口企业心惊胆战,道理很简单,整数点位被突破似乎是越来越容易了。2016年1月7日,即期汇率首次挑战6.60,但在距离6.60只有44个基点的时候被一棒击落,此后人民币经过了“漫长”的调整,直到6月24日,也就是5个半月之后,6.60才被最终突破。
  可是,在1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6年多来首次跌破6.8之后,突破一个个小关口,只能用“风驰电掣”来形容。到15日,在岸人民币跌破6.86,只用了4天,如此加速度,6.9还会远吗?也许,根本用不了一个月。
  业内认为,最近有三大因素导致人民币承压:一是美元指数反弹导致人民币顺势下跌;二是预期特朗普上任美国总统后,可能对中国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与汇率干预措施;三是套利交易再度活跃。
  除了这三大因素之外,“心理暗示”作用也不可忽视。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程实认为,这已经幻变成一种心魔:“没有原因,或不需要原因,人民币将急速、大幅、持续贬值似乎已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没有目标,或不需要目标,人民币汇率似乎就将由此滑入到贬值无休的深渊。”
  贬值预期的存在,是合理的;但贬值心魔的异化,则是非理性的。程实认为,贬值心魔折射了市场三种异化的心理:首先,非理性看空中国经济;其次,对中国的汇率干预政策形成逆反心理。最后,对人民币国际化缺乏信心。
  既然是心魔,当然需要理性破除。比如,市场很容易忽视人民币贬值仅是美元指数走强的伴生现象。10月以来美元的强势,非美元货币简直鸡毛一地。目前,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幅度还不及美元指数上升的幅度,而且欧元、澳元等货币贬值的幅度比人民币贬得更大。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也持相似观点。他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确存在一定幅度的贬值,但相比世界绝大部分货币,人民币还是升值的。换句话说,相对这些货币,人民币还是相对强势的货币,不存在继续大幅贬值的基础。
  另外,从基本面看,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超预期企稳,“克强指数”等一系列先行指标表现抢眼。但市场往往选择性忽视有利于人民币稳定的趋势信息,这种厚此薄彼显然属于一种非理性预期。
  贬值预期一旦异化为心魔,必然对市场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在人民币贬值趋势没有扭转之前,指望他们改变“积极购汇,消极结汇”的操作是不可能的。
  如何化解人民币贬值心魔?程实建议,要加强市场化的政策解释,让市场能够准确理解“中国特色”政策语言背后的政策意图。更有评论跳出来问,央妈就不做点啥?而事实上,央妈好像真的没打算做点啥,也许已经克服了贬值恐惧症。12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本来加息概率就是高位,现在更平添可能性。而美国一加息,势必推动美元继续走强,人民币是否又要重回7时代呢?
其他文献
近日,《循环》杂志刊登的一项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经常骑自行车游玩或上班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对40岁、50岁及60岁的2万名个体进行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保持骑车的个体发生肥胖的风险降低39%,高血压风险降低11%,高胆固醇风险降低20%,糖尿病风险降低18%。
一项发表在9月12日《科学报告》上的研究称,耶鲁大学开发的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大脑训练程序有助于提高学生在閱读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在四个月内每周进行三次训练后,学习效果得到改善。耶鲁大学精神病学名誉教授布鲁斯·魏思乐说,该程序增加了集中、自我控制、记忆认知等技能。
美国俄勒冈大学教育学院全球与在线教育研究所所长,著有《谁怕大猛龙:为什么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好(又最差)的教育体制》 一书  中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注度一直在上升,但全球教育中首先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问题,所以非常难回答“哪种教育模式更好、哪种更差”。  比较教育的优劣,首先要看教育的目的,此外还要看衡量标准。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尤其是几个特定学科的知识)、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才,那么,中
男孩女孩都该“富养”,我指的是视觉。孩子们需要看得见的丰富。但是,丰富又并非专属于孩子。在国外很多地方,最普通的小店也会布置得尽量琳琅满目,不能容许有一个架子空着,店招要尽量做得别致,店名字母要独具个性,因为人们懂得,丰富的元素关系到观看者的心情,让人觉得走进来挑挑东西,是在分享一种喜悦——有谁不乐意心情好呢?  初见蒲公英图书馆引进的《地图》,觉得应该叫“手绘地图”“给孩子们的地图” “神奇的世
当前,一股焦躁的炒作之风弥漫商界。无论股市、房市,无不弥漫着赚快钱的心态,也令做实业的企业家们心神不定。  最近,马云在湖畔大学的讲演,强调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核心之本。他引用了管理大师德鲁克先生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的问题:  1.我们的事业是什么?2.我们的客户是谁?3.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4.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企业要基业长青,须明确自己的使命、愿景
真实不是具有绝对确定性的“真理”,这种真理是不存在的,而它的虚幻替身却给人类带来一个又一个灾难  真实(truth)是一件好事,这似乎人人皆知,不用多说大家就能明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真实之善是一个自明之理(truism)。然而,也正因如此,主张真实的种种说法——“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讲真话”“实话实说”“事实胜于雄辩”——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套话和陈词滥调,也经常是言不由心的口
剑桥大学8月15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在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有较大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人的生物钟会影响病毒复制及扩散的能力。据这项发表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报告介绍,夜班工人经常日夜颠倒,打乱了他们的生物钟,这很可能是他们对病毒抵抗能力差的一个因素。
《格尔尼卡》  编者:[法]阿兰·塞尔  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定价:58元  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讲话,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求各国的支持。在他背后,本来挂着一幅画,联合国官员特意用蓝色幕布把它遮了起来,他们后来的解释是:为了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视觉上太困惑”。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遮蔽正是暴露。《格尔尼卡》的被遮蔽,反而凸现出了它的威力。
在一个民粹主义盛行且财政紧缩加剧的时代,欧洲领导人既想让自己的国家成为中国外汇储备的受益国,又需要谨慎对待国内民粹主义。无论如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在欧洲经济泥潭中仍将持续扮演突出的角色。  在当今时代,寻求外国投资已经成为各国的一种常态,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很多资金紧缺国家的政府应对经济萧条的重中之重。然而,西方國家的政治家却不能简单地号召国外的企业来帮助他们拯救公共财政,甚至,某些产业也不
现代大国关系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相比相差甚远,并且处于时刻变化当中。冷战已经结束很久,尽管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单极时代正在结束,新的力量正在兴起或复兴;更出现了一些由多国组成的团体,例如欧盟。与此同时,空前庞大、复杂的国际制度、规则与标准体系正引导着大国关系的多个方面。大国之间希望通过例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原子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