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范围非常广,重视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的研发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高产栽培无公害小麦技术性比较强,研究人员应该在明确阿勒泰地区小麦种植实际状况的前提下,采用配套标准化先进栽培技术,满足现代社会对小麦高产、高质量的需求。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指标差异较大,一般大穗高产品种,基本苗每667m240万株-42万株,最高总茎数82-85万株,收获穗数38-40万穗,穗粒数平均30粒以上,千粒重45克以上,667m2产量450公斤以上。
1 栽培技术要点
1.1 土壤准备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杂草少,灌排配套的土壤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12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15mg/kg,总盐<2 g/kg.重茬不宜超过2-3年。适墒期进行耕翻耙耱,整平地块,达到待播状态。翻耕前,基施有机肥20t/hm2,或油渣500kg/ hm2,磷酸二铵300kg/ hm2,尿素150kg/ hm2,耕深达到25cm。
1.2 播种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决定播期。春小麦在冷凉的伊犁昭苏县的适宜播期为4月底或5月上旬。
1.3 种子处理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防治锈病和黑穗病用种子重量0.3%的25%粉锈宁拌种。
1.4 播种量
适播期内播种的,播量为390-450kg/ hm2左右,播种时间推迟的适当加大播量。
1.5 播种方法
采用机器条播,等行距播种,行距15cm,播深4-5cm,播种时禁止尿素和磷酸二铵作种肥。播种时必须带打埂器(1.2m或1.8m),带覆土环,带镇压器,带耱子。
1.6 播种质量
播前整地作业以墒为中心,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子标准, 要求播量准确,播深一致,下籽均匀,不重不漏,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确实。
2 田间管理
2.1 早修毛渠
播后3d-5d修好田间毛渠,走向和间距视地形而定,要使水能流到最高处。毛渠距一般不超过50 m。
2.2 因地制宜合理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必须合理追肥,一般追尿素300-350kg/ hm2,分2至3次追。并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头水前普遍施尿素150kg/ hm2,拔节孕穗期,根据土壤肥力,苗情,施尿素180-200kg/hm2,在抽穗,揚花期为防治干热风和进行叶面肥普遍用磷酸二氢钾3kg/ hm2,加尿素3kg/ hm2,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时间上午在11点前,下午5时以后)
2.3 灌水
适时早灌,一般在小麦二叶一心之前,坚持头水早,二水赶,三水适时灌,以后视土壤湿度,小麦长势,天气情况进行灌水。
2.4 防倒伏
对高产田以及茎杆较高,群体密度较大,易发生倒伏的麦田,在小麦5叶-6叶期喷施50%的矮壮素水剂,每667m2100ml-20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产量高,徒弟肥沃,茎杆较高的选上限,反之选下限。可视小麦生长情况喷施2次,间隔7天。
2.5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蚜虫防治:蚜虫柱率达到20%时,用2.5%敌杀死或氯氰菊酯,亩用量20~40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病害防治:白粉病、锈病发生地块,可用15%粉锈宁50克/亩,或25%粉锈宁30~40克/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若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可用链霉素喷雾防治。
(2)杂草防治:化学防除,单子叶杂草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等为重点。使用6.9%骠马在杂草一叶至拔节初期,亩用量60ml,兑水30~45㎏喷施,还可用64%野燕枯、金马等。双子叶杂草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以田旋花、灰藜等杂草为重点,分蘖至拔节前3~4克/亩,使用75%百阔净50ml/亩或2.4D丁酯在杂草3~4叶期,兑水30公斤/亩处理茎叶。
2.6 适时收获
提前做好收获的准备工作,当小麦粒进入蜡熟末期,子粒变硬,大小和色泽达到本品种固有的特征,即可进行机械收割,机械收割达到脱净率>98%,破碎率<2%,总损失率<3%,收割后及时亮晒,当小麦水分<12.5%时,即可杨场或经清粮机清选后及时安全入库或销售。
不同春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指标差异较大,一般大穗高产品种,基本苗每667m240万株-42万株,最高总茎数82-85万株,收获穗数38-40万穗,穗粒数平均30粒以上,千粒重45克以上,667m2产量450公斤以上。
1 栽培技术要点
1.1 土壤准备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养分充足,杂草少,灌排配套的土壤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12g/kg,碱解氮>60mg/kg,速效磷>15mg/kg,总盐<2 g/kg.重茬不宜超过2-3年。适墒期进行耕翻耙耱,整平地块,达到待播状态。翻耕前,基施有机肥20t/hm2,或油渣500kg/ hm2,磷酸二铵300kg/ hm2,尿素150kg/ hm2,耕深达到25cm。
1.2 播种
播种时间 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决定播期。春小麦在冷凉的伊犁昭苏县的适宜播期为4月底或5月上旬。
1.3 种子处理
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包衣种子,未包衣的种子防治锈病和黑穗病用种子重量0.3%的25%粉锈宁拌种。
1.4 播种量
适播期内播种的,播量为390-450kg/ hm2左右,播种时间推迟的适当加大播量。
1.5 播种方法
采用机器条播,等行距播种,行距15cm,播深4-5cm,播种时禁止尿素和磷酸二铵作种肥。播种时必须带打埂器(1.2m或1.8m),带覆土环,带镇压器,带耱子。
1.6 播种质量
播前整地作业以墒为中心,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子标准, 要求播量准确,播深一致,下籽均匀,不重不漏,播行端直,覆土严密,镇压确实。
2 田间管理
2.1 早修毛渠
播后3d-5d修好田间毛渠,走向和间距视地形而定,要使水能流到最高处。毛渠距一般不超过50 m。
2.2 因地制宜合理追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必须合理追肥,一般追尿素300-350kg/ hm2,分2至3次追。并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头水前普遍施尿素150kg/ hm2,拔节孕穗期,根据土壤肥力,苗情,施尿素180-200kg/hm2,在抽穗,揚花期为防治干热风和进行叶面肥普遍用磷酸二氢钾3kg/ hm2,加尿素3kg/ hm2,兑水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时间上午在11点前,下午5时以后)
2.3 灌水
适时早灌,一般在小麦二叶一心之前,坚持头水早,二水赶,三水适时灌,以后视土壤湿度,小麦长势,天气情况进行灌水。
2.4 防倒伏
对高产田以及茎杆较高,群体密度较大,易发生倒伏的麦田,在小麦5叶-6叶期喷施50%的矮壮素水剂,每667m2100ml-200ml,兑水50kg进行喷雾,产量高,徒弟肥沃,茎杆较高的选上限,反之选下限。可视小麦生长情况喷施2次,间隔7天。
2.5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1)蚜虫防治:蚜虫柱率达到20%时,用2.5%敌杀死或氯氰菊酯,亩用量20~40克,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或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防治。
病害防治:白粉病、锈病发生地块,可用15%粉锈宁50克/亩,或25%粉锈宁30~40克/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若发生细菌性条斑病,可用链霉素喷雾防治。
(2)杂草防治:化学防除,单子叶杂草防治:麦田禾本科杂草防除以野燕麦、看麦娘、稗草、狗尾草等为重点。使用6.9%骠马在杂草一叶至拔节初期,亩用量60ml,兑水30~45㎏喷施,还可用64%野燕枯、金马等。双子叶杂草防治:双子叶杂草防除以田旋花、灰藜等杂草为重点,分蘖至拔节前3~4克/亩,使用75%百阔净50ml/亩或2.4D丁酯在杂草3~4叶期,兑水30公斤/亩处理茎叶。
2.6 适时收获
提前做好收获的准备工作,当小麦粒进入蜡熟末期,子粒变硬,大小和色泽达到本品种固有的特征,即可进行机械收割,机械收割达到脱净率>98%,破碎率<2%,总损失率<3%,收割后及时亮晒,当小麦水分<12.5%时,即可杨场或经清粮机清选后及时安全入库或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