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氨醇杆菌产微生物絮凝剂的组成及絮凝特性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次发现从青岛市团岛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的嗜温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thalpophilum)产生絮凝剂,研究了该菌株所产絮凝剂的理化性质和絮凝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所产絮凝剂MBFQ-7是1种酸性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组成。絮凝实验表明,当微生物絮凝剂用量为7~8mg/L,pH=3~7,温度20~80℃时,MBFQ-7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
其他文献
通过在硅橡胶加成聚合体系中引入稀释剂,利用悬浮聚合一步法制备硅橡胶微球。利用红外光谱、接触角、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雾度/透光率测试对硅橡胶微球及其聚甲基丙烯
以马来酸酐(MAH)为功能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共聚单体,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两亲性改性剂PP-g-(MAH-co-NVP),并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丙烯(PP)亲水微孔膜。通过红外光
细节决定人生成败,细节也同时决定经营成败。就餐饮行业而言,经营者如果善用精细手段管理企业,在技术上重视细节的研发,在服务上注重细节的升华,在营销上善于细节的灵活多变,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不仅会如鱼得水,而且在发展中也会更具有不竭的活力。因此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餐饮行业同样如此,只有在各个环节上做精做细,才会在竞争者林立的市场上所向披靡。    饮食烹饪求真是第一要义    餐饮行业
多聚焦图像融合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持原始图像的细节。基于多小波分析具有多个分析基函数和产生更多分解子图像的特点,本文提出1种基于多小波分析的多聚焦图像融合方法。根据小波变换域分解信号的特点,分别对细节信号采用基于局部区域能量指导下的融合规则和对粗大信号采用局部均方误差加权均衡的融合规则,最后考虑了焦点区域的一致性调整。通过实验证明,在采用空间频率和清晰度作为客观评价条件之下,该方法比基于单小波分解、
蛤蜊属软体动物,双壳贝类,贝壳呈钝三角形,左右两壳相等。蛤蜊在我国沿海分布较广,其肉质鲜美,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价值极高,颇受人们喜食。  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盐城市,海产资源较为丰富。蛤蜊斩肉和蛤蜊羹就是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菜肴。    蛤蜊斩肉    原料:鲜活蛤蜊1000g(出净肉200g),猪肉750g(瘦六肥四),猪油250g(约耗50g),鸡蛋一只,白糖5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