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二题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lei8214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鞋之歌
  
  
  天水谣曰:秦安褐子清水麻。
  清水,多美妙的名字,多美妙的地方!这样的地方,的确如其所名,有一条碧波荡漾的河,曰牛头河;这样的地方,因为有清清的河水,自然就有上好的麻——如果说清水是深藏于秦州大地东北角的一块绿松石,那遍及四野的麻就是这块绿松石上一簇簇鲜嫩的茸毛。其实,早在久远的春秋时期,麻作为一种传统种植作物,就已经成为人们衣着的原料了。这种远至春秋时期的植物,至今还在清水一带广泛种植,这是一件多么诗意的事。
  就像小麦、玉米、洋芋一样,麻乃生灵饮食之需。而麻鞋,显然是饮食之需的一次延伸了,但亦隐隐显现出沉淀在天水人身上深沉的文化情趣。几乎每年夏天,天一热起来,就能看到一些天水人穿一双精致的麻鞋出门。麻鞋有按摩之功效,防潮、防滑又透气,穿上它,脚下便风声习习,心情舒畅。
  一双麻鞋的诞生,是真正来自于双手,有别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皮鞋、运动鞋那么枯躁和乏味,它沉浸着手艺的光芒,是农业文明的一则注脚,是一段固定下来的美好时光。
  有一年夏天,我在清水县草川乡的一户贫寒人家,见到了一双麻鞋成为鞋的漫长过程。主人憨厚、本分。他每年都种麻,不是为了食麻籽油,而是为了穿麻鞋。秋天的阳光照在这家的院落,安静、美好。他在门外大树过滤后的点点阳光里,埋头认真地做一双麻鞋。先把早就编成的麻辫置于一平案上,盘成底,复用麻绳左右穿紧。这时,他抬头,有点木讷地说:“这就叫千层底。穿这样的鞋,走的路长,脚也舒服。”然后,像栽秧苗一样,在鞋底的边上栽上稍粗一些的麻绳,做成鞋帮,一一串起来,再做成鼻梁。这时,就得用一种清水人名曰“楦头”的工具,把鞋鼓起来,一双麻鞋的雏形大抵就出来了。但还远远不够,如同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不断打磨一样,麻鞋亦然。老人找出一种专门用来编织的钩针,钩出麻花辫鞋面和鞋耳,做工前备染。鞋遂成。
  老人老了,却有着和女人一样精巧的手。他说,做惯了,手哪会生呢!那双有着刀刻般纹理的双手,一挑一钩地完成这些动作时,额角都流出点点汗水。他用袖口一擦,讪讪一笑:“太紧张啦!”
  
  平常,他一定是一个人在院落里做的。那一定会更加自如,得心应手。
  他还拿出家里攒下来的几双麻鞋。有鞋尖顶端是红色麻穗的,叫“慈母思亲”,还有“单鞭救主”。每种样式,各有寓意,有的甚至还藏着一个远古的故事或者传说,人们总把所思、所想隐藏在一双鞋里。这时候,再看它,就会发现,最伟大的文化常常深藏在遥远僻深的民间。我不知道,公元759年流落天水且留下“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之佳句的大诗人杜甫,到底是穿一双什么样的麻鞋踟蹰在秦州大地。但在他诗句的背后,我看出了一个诗人的伤感和无奈。莫非,正是一双产自清水的麻鞋,陪着他从天水到陇南,从陇南再南下成都。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22 年越关山至清水时欣然写下的《麻鞋歌》,更像是对麻鞋的一场盛赞。他在诗里说:
  
   清水县,县城下,
   麻油油,被四野。
   老农自矜产麻好,
   并谓麻鞋制作巧。
  
  据说,吉鸿昌当年驻防天水时,曾在天水办过一次武术大赛,最后的奖品就是一双清水麻鞋。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我想,古人既有“革皮之良,莫贵于麻”之说,这就是对麻的一种尊重,对手艺的一种礼赞,更是对大地恩情的敬重。善于忘记的现代人,真应该学会尊重手艺和大地。所幸的是,至今,在夏天的清水,尚能看到一双双行走在大街上的麻鞋,散发着自然的本质之美,如同一场大自然移动的展览。
  
  鸳鸯玉
  
  
  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存诗不多,但其一首《凉州词》足可谓千古一绝。可以说,“萄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七言绝句,堪称大唐以来夜光杯最美的免费广告词。它的绝妙之处,在于不止道出了夜光杯与葡萄酒之间恰似绝配的神秘关系,还为这种饮酒设置了一个广大的背景。这背景,既是文化的,也是历史的,更是地域的。常常,人们一提到夜光杯,就会不禁想到遥远的大漠,想到没有尽头的征战,想到长满驼骆刺、大风吹彻的河西走廊。
  倘若,这样的夜光杯出自鸳鸯玉呢?你一定不会相信,世上哪有鸳鸯玉?
  甘肃天水有一县,曰武山县。武山县有一小镇,曰鸳鸯镇。缘何取此为名,我并不知道,查地方志,仍不得。但这些年一直这么叫着。深藏于西秦岭深处的这座小镇,崇山峻岭,林草丰美,且以出产美玉而闻名远近。此玉者,为龙蛇纹之一种,多为墨绿色,以深色系为主。玉无名,遂以镇名,便叫鸳鸯玉。乡人采得此玉,遂做成茶杯等器具,换小钱以维持生计。更有甚者将其做成玉枕,专在夏日用,可抵暑热。但在我所见到的鸳鸯玉里,还是夜光杯最好。
  在武山县博物馆,那大大小小、形质俱美的夜光杯,清一色的墨绿,齐刷刷地摆成一排,在博物馆那昏暗的光线里,更加墨绿了,有点唐宋的味道,有点时间发旧的味道,似乎想把这座小镇带回到一个久远的王朝似的。
  如果说酒泉、嘉峪关一带的夜光杯沾满了岁月的霜雪,适合一个将士临行前豪饮的话,那么,武山鸳鸯玉之夜光杯,就适合于一个载誉归来的战士。一位长年累月奔命于沙场的征夫,终于回家了,放下仆仆风尘,和久别的妻子在月下,用鸳鸯玉的夜光杯,对饮一杯,是何等温情、何等浪漫呀!
其他文献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的主要举措进行分析,为我国奥运备战提供参考。主要结论:日本奥运备战举措包括加强政府的主导权;制定优势项目为重点的资助政策;建立
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奥克兰以南100公里处,有个神秘的钟乳石洞。如果以洞的大小论,这样的钟乳石洞在中国境内比比皆是;如果以钟乳石的观赏价值论,亦显得太一般化;如果以洞的长度论,更是小巫见大巫,实在不值一提。但其名气之大,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钟乳石洞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生活在洞内无以数计的萤火虫。从发现迄今,小小的萤火虫洞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数以百万计的游人。  萤火虫洞地处罗土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