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109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创造性劳动将成为未来社会重要的劳动形式,对学校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符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且是当前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和重要任务。我们只有紧扣生物学科特点,开展创造性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潜能,才能符合时代对生物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5-0159-02
  
  创造性思维,对一个人成就的大小至关重要。人类社会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创造性劳动将成为未来社会重要的劳动形式。这就对当今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符合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且是当前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和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应抓住中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有效的利用好生物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挖掘教材内容中创造性因素;开展创造性教学,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潜能,彰显个性,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营造情境,合理设疑,唤起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学校在创新教育中主要的任务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营造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多种形式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生物教学中,可通过实物、标本、挂图、幻灯、录像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式营造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探究欲,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如在《生物环境的保护》的授课中我引用了一段“环境破坏与保护”的录像片段来设置情境,结合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垃圾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处理好环境、资源和人口之间的问题;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在开放式的气氛中,让学生积极交流辩论。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让学生提出尽可能多、尽可能新颖独特的想法或见解,并给予积极鼓励、支持和肯定。通过开展诸如此类的课堂活动,既增加了师生的互动,又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既促进了教学相长,又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2.通过设疑、质疑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通过质疑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敢于独立思考,设疑问难,敢于大胆发言,热烈讨论;敢于追根问底,探索求知。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抓住重、难点,深入分析挖掘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设疑、置疑,并注重设疑时的启发性,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活跃学生思维空间。
  同时在设疑时更应该将课堂知识与实验现象及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鼓励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打破原有知识框架,这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如:《植物的光和合作》一课,学生会形成“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后,能够使水光解”的观念,教师可这样问:“为什么池塘、湖泊中的水被光照射后没有被光解呢?”由此引发学生再思考,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化学知识,水的分解必须通电,进而产生联想,在叶绿体中产生了电能能将水光解;而池塘、湖泊中的水没有电能产生因而不被光解。接着继续设疑“水被光解后,产生了电子和质子,电子和质子如何处理;ATP和NADPH如何形成;极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获得光能后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丝丝入扣,既加深了学生对光合作用机理的认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多角度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将多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科学的应用到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不仅优化了生物课堂结构,更新了教学手段,而且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教师可设计、制作或选择适合于教学内容的素材以媒体的形式展现。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学“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一类知识的学习中,研究对象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变化,细胞微小、变化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Flash动画设计及相关图片展示来说明这一点就可以直观化、动态化,便于学生理解,也激发了学生主动感知和探索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兴趣,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提高创新思维。
  第二,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多重刺激于一体,使学生大脑的视觉、听觉等中枢都处于兴奋状态,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利用多媒体教学符合人类对知识理解、记忆的过程,它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等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比较、加工、归纳,再探索。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科学的选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成为启迪学生认知、思维的工具,使其真正成为激活和训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三、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参与,促进创新实践。
  中学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的内容很多,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究,并预测和解释实验结果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去做,动脑去想,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出自己宝贵的看法,特别要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思考和质疑给于引导、肯定和鼓励。
  第一,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和鼓励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滴清水,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滴生理盐水;两种液体能不能交换滴加?”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自己得出结论。
  第二,增强生生合作,在动手与交流中创新。如:学生在制作“洋葱叶片外表皮的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遇到怎样盖玻璃片才避免产生气泡,气泡和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时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解决,教师评判。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
  第三,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和起点。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生物实验,使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并在观察时逐步提出设想,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热情。例如:“探究植物的吸水和失水”“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蚯蚓的成虫和幼虫的区别”等实验。总之,中学生物学科中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细心观察。
  第四,利用课外活动,组织生物兴趣小组,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观察记录、调查统计,最后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设计制作生态缸”等。不仅拓宽、拓深了学生的生物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尝试到了成功的愉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
  现阶段,随着教学体制上的改革,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变化,师生的观念随着新的信息、理论和新事物的出现而不断更新,由此可以说创新是教育教学的原动力。当然,在生物教学中还有其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但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不能脱离实践,而且要在实践中针对性地培养,最终达到提升教学实效、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自我超越。
其他文献
一、浅耕除草。浅耕除草对那些长年只用草甘磷除草从未深耕茶园更为重要,及时排除低洼茶园的积水,拨净茶行间的毛草、莨箕等杂草。 二、茶树修剪。对一至二龄的幼龄茶园的定
期刊
摘 要:在光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中,微课不能代替常规的教师演示操作、讲解;微课使用要恰当合理;可以用作教学辅助,即用在教师讲解、演示操作后学生实操训练时的辅助学习、课后复习。  关键词:微课;实训教学;应用;适当;教学辅助  这学期我带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课,在实训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微课用来实训教学。在利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从试用,到开始反思,到后来再次应用。我有不少收获、体会。  一、 微课不能代替常规的
本文基于乌鲁木齐市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介绍了科技信用的定义、评价内容以及乌鲁木齐市开展科技信用以来取得的成果和发展现状,并讨论了科技信用在科技金融、企业融资服务
到了今天,党提出的改革开放已经实施三十年了。回顾改革开放之初,为什么要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这时最迫切需要的是经济理论的创新;只
我国煤炭企业受产业发展的限制,面临着去产能、去库存、煤改气、环保政策等挑战,同时受新能源及国外市场的冲击,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行业管理弱化,企业管理粗放,传统集权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热潮,课堂作为开展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创新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而作为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教师忽视。为了适应化学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体现课改的新理念,必须对作业的布置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特性,构建生活化、层次化、多样化的化学作业,人文化评价学生作业,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  一、设计作业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  兴趣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新一轮的工业改革拉开序幕.而传统的生产企业正面临各种的挑战,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生产模式早已不适合现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就是付出的积淀,积淀反映出变化.在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时,要审视社会经济生活有哪些变化,哪些基本没变,哪些正在起变化.
文章简要介绍了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同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新经济时代特色提出财务模式创新思路,以应对传统管理方法与现代化发展不匹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