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血小板细菌学筛查的临床意义

来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尽管对浓缩血小板应用细菌培养系统(BacT/ALERT,bioMérieux)进行了常规的细菌筛选,荷兰西南地区血液监测办公室仍然收到了2例因输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血小板制品发生了威胁生命的脓毒血症的报告。因此对当前采用的细菌学筛查程序进行一个回顾性的评估成为必要。

其他文献
自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输血医学得到快速发展。在20世纪中期,大多数亚洲国家都采用了ABO、RhD定型及交叉配血组成的西方式输血前检查规程。在高加索人中,D抗原频率为85%,被认为是继ABH抗原之后最具有临床意义的抗原系统。这是由于D抗原有较强的免疫原性,RhD阴性表型频率较高。然而,台湾人的RhD阴性频率仅为0.33,在台湾人群中进行输血前RhD常规定型似乎没有必要。而且,RhD阴性
期刊
背景 通过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在美国估计为1/63000到1/205000单位血液之间,超过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输血传播的危险。通过微量核酸检测试验(MP NAT)检测HBV DNA阳性供血以减少窗口期传播HBV。
期刊
背景与目的 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性感染的癌症儿童,在受到感染危及生命而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时,粒细胞输血治疗(GTX)可能有效。作者发展了一新的粒细胞采集方法,命名为“单袋法”,不需使用单采、羟乙基淀粉(HES)或地塞为松。作者进行了初步研究,以确认用单袋技术采集粒细胞对患癌症伴发危及生命儿童的感染进行GTX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材料与方法13例中性白细胞减少性感染儿童共接受25次GTX(年龄中位数为3岁
期刊
背景需要心肺分流术的心脏手术患者常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抗凝血酶Ⅲ(AT)不仅有抗凝作用,而且有迹象表明其具有抗炎效果。本研究目的是检查在模拟心肺分流术(sCPB)过程中,缺少内皮组织。外源性AT除抑制血小板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外,是否还可以降低白细胞激活作用(CD11b上调或弹性蛋白酶释放)。研究设计与方法在sCPB中对照组以最低限度的肝素化(2U/mL)人血90分钟,并按照低剂量(1U/mL)和高
期刊
与血浆保存的浓缩血小板(PC)相比,血小板保存液(PAS)保存的PC具有的优点是减少了血浆含量,从而减少过敏和发热输血反应,适合ABO血型不相配的血小板输注,使更多的血浆可用于蛋白分离。近米,病原体灭活的可能性更增加了使用PAS保存PC的兴趣,因为PC中血浆含量少,是一些病原体灭活方法的先决条件。
期刊
背景此研究的目的是评估4℃保存过夜全血制备FFP的质量是否能满足预期的要求。研究设计与方法比较60份4℃保存过夜去白细胞(LD)全血制备的FFP(采血后18小时~24小时,1日FFP)与采血后8小时内LD全血制备的FFP(0日FFP,当前标准方法)的质量。结果95%以上的1日FFP单位中,FⅡ、FⅤ、FⅦ、FⅧ、FⅨ、FⅩ、FⅪ和FⅫ因子浓度高于0.50U/ml;92%和87%的FFP单位的VWF
期刊
背景 对易感的高危病人的输血,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bis acylamide nitrogen and gelatin)被认为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对异体血液成分进行辐照被认为是一种能抑制淋巴细胞增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期刊
背景活体供者肝移植(LDLT)在肝病晚期病人治疗中已成为一重要的选择,LDLT可能发生手术中大失血,患者需要输血。该研究的目的是提供LDLT受血者失血数据,以评估手术中大失血的预后,评价LDLT术前预测输血需要量数据资料的可靠性。设计与方法1995年1月至2002年3月,一所大学医院共收治635例经历LDLT的病人进行了逆向特异性调查。统计学分析失血量、预后、以及手术前变量。结果术中失血范围从5.
期刊
背景红细胞和40%(重量/体积)甘油于-80C(平均温度,范围-65~-90C)冻存14年,再用325ml一次性离心杯,通过Haemonetics自动细胞处理器(ACP)215去甘油,然后在AS-1或AS-3中于4C保存21天,并分析其体外质量。设计和方法总共106单位CPDA-1(枸橼酸盐磷酸盐右旋糖腺苷)红细胞和40%(重量/体积)甘油置于800mL聚氯乙烯塑料袋中,
期刊
背景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一家大型医院研究曾接受内窥镜检测有输血史的病人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危险性。研究设计和方法用常规方法检测血样的肝炎标示物,使用计算机软件程序对病人所填写的危险因素答卷及实际结果进行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