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屏社交”依赖症的隐忧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mar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使得“屏社交”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型社交模式,在生活中占据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对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造成冲击,并由此造成交往的异化。其结果就是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弱化,削弱大学生参与现实交往的欲望,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对人际传播规则权威性带来威胁,并容易诱发道德失范行为。

关键词:屏社交;交往异化;微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46-02
  一、引 言
  “一切媒介都要重新塑造它们所触及的一切生活形态。[1]”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基础。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强霸主,微信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与即时互动两大特点极大地推动了人们信息获取和社交行为的便捷,催生了“屏社交”这种全新的人际沟通方式,对传统的人际交流方式造成冲击。大学生是中国网民活跃的主力军,也是微信的主要用户群体之一。微信所带来的社交方式的变革正在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一方面,微信朋友圈提供了一种能够使朋友之间增加社交往来、增进相互了解的平台,对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大学生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微信交友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平等性帮助大学生更容易更方便地建立人际交往关系,拓展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和渠道,满足大学生的归属需要。但微信对人际沟通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屏社交”作为一种交际方式势如破竹,在生活中占据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沉迷于微信使得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情感冷漠,交往能力下降,同时由于微信导致的大学生在交友方面的复杂性、随意性,容易诱发诸多安全问题和隐患,如人身侵害、微信欺诈等;社交的半匿名性提供了不顾忌后果的宣泄途径,容易引发道德滑坡、语言暴力化、社交快餐化的隐忧。
  二、什么是“屏社交依赖症”
  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出现,“屏社交”成为“95后”大学生的新型社交模式。据《指尖上的网民》在2014年的最新统计,中国网民中,20%的人每天查看100次手机;23%的人生活没有手机会心慌;34%的人起床第一件事看微信[2]。频繁、反复的查阅微信,随时接收微信信息更新,极易让人患上“屏社交依赖症”。“屏社交依赖症”是一种由于对手机和微信等社交软件的过分依赖和迷恋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意指微信用户因为过度沉湎于微信而不能自拔,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上的方寸屏幕,对身边的现实世界漠不关心,继而导致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大学生是微信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之一,也是“屏社交依赖症”的多发群体之一。
  “屏社交”主体间离开了面对面的真实交往,无法带来在现实交往中才有的表情、手势、眼神等要素,无法辨别交往双方内心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情感状态,不利于深层次的精神交流,由此造成交往的“异化”。“异化”指的是人通过活动生产出异己的力量,而这个异己的力量反过来控制人。在人际关系上,异化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逃离,不愿进行人际交往。网络人际交往的异化指的是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网络交往的平台,由于人们过于依赖于网络,致使网络成为主导和控制人的一种异己的力量[3]。由于随时随地使用微信,“屏社交依赖症者”与现实生活中朋友圈产生疏离感,感觉孤立、无助和茫然,微信社交异化为身体的枷锁和自我的牢笼。
  三、“屏社交依赖症”的隐忧
  (一)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弱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说,“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了人类的交往和行动的规模与形态……人类自身器官的任何一种延伸,即任何一种新技术的诞生和应用,都会导致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4]”微信不仅仅是一种社交工具,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延伸。微信具有多种新型即时通信功能,如“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等,且只需手机号或QQ号进行非实名注册即可,在手机网络覆盖处就可随时随地与陌生人聊天。这些功能大大增加了大学生认识陌生朋友的机会,满足了大学生更广泛的社交需求,成为他们交友的助推器。
  但是,微信绑架了大学生的大部分闲暇时间和生活空间。对“屏社交”的过分依赖,增加了大学生的虚拟人际交往频率,有意无意减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使得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与周围的联系变得淡薄。部分学生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更加沉默,不愿意表现自己,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长此以往,会造成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障碍,如孤独、自卑、嫉妒、抑郁、人际交往焦虑、社会支持缺乏等,缺乏处理现实人际关系的能力与技巧,对正常社会交往产生恐惧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弱化。同时,屏社交让熟人社交被陌生人社交渐次取代。他们拒绝用微信以外的其他手段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将自己封锁在微信传播的单一行为模式中。一部分大学生在微信传播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在现实交往中迷失自己,人际关系淡漠,在现实人际交往中的挫败感又使得大学生进一步丧失与现实人群交往的信心,只好回到微信的庇护下寻求安全感,带来更大的现实交往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二)削弱大学生参与现实交往的欲望
  微信时代,不论在上课的间隙,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埋头刷微信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对微信的青睐,让大学生参与现实交往的欲望明显降低。长期沉溺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把自己一味封闭在网络的虚拟空间,缺乏现实交往的动机和对现实学习生活环境的兴趣,大大减少现实交往的时间,冷落、疏离现实人际交往。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性格冷漠、孤僻、不合群,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容易紧张、胆怯,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进而诱发现实人际交往障碍。“95后”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依赖性较强,过度依赖微信容易忽视现实生活中同他人的沟通与交流,长此以往,导致自身深陷微信所营造的虚拟社会互动中,成为一个自我封闭的“容器人”。   “容器人”理论是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首次提出。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他指出,在现代大众传播环境尤其是以电视为主体的传播环境,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一个个“罐装”的容器,这个“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为了摆脱孤独状态,“容器人”渴望与他人接触,但是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距离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容器人”易于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微时代”,“容器人”在网络世界一览无余,在现实世界却依然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难于进行现实交流。过度沉湎于微信封闭的自我空间,对大学生社交社会化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阻碍。
  (三)对人际传播规则权威性带来威胁
  一味沉溺于微信屏社交的大学生,很难适应现实社会中复杂的人际交往规则。现实的人际传播对传播双方提出了一些规则,例如以礼待人、礼貌为先等,发展成一套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并遵循的交往礼仪,并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在现实生活中受制于种种规则的人们更容易在微信创造的虚拟空间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屏社交”不需要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为人际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体验。在“屏社交”中,高度的自由性使得一些人为所欲为,显示出在现实生活中隐藏起来的阴暗面,如在微信聊天时任意终止谈话、“不辞而别”,有的甚至超越社会规范的制约,随意发送有暧昧意味的微信甚至色情微信,进行情感试探或宣泄,弱化了现实交往规则的权威性。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仅需要交往双方投入时间,还需要投入情感,更需要互相尊重,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不过,微信创造的人际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实社交的规则,助长了自我中心主义。
  (四)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
  “新技术的形态关闭了判断和感知的大门。[1]”网络空间的虚拟与现实混淆、言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屏社交”因其独特的方式在保证个体间交流私密性的同时,也为谎言的诞生提供了温床。一方面,朋友圈容易导致虚假信息的散布与传播。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信息的鉴别和判断能力有限,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从而导致其认知上出现失误。微信朋友圈中流传的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发生偏差,容易产生信任危机,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良信息容易被大学生相信并转发,使得认知偏差被扩大,导致更多人受到不良影响。同时,网络交往的随意性导致网络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人际交往肤浅,流于表面,大学生对网络信息虽然心存怀疑,仍然沉溺其中不可自拔。这又进一步导致道德、责任缺位,转嫁于现实人际交往就是信任危机。
  微信的半匿名性和弱监控性给予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导致他们在使用微信等网络社交工具时容易摆脱现实权威的束缚,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意愿尽情施展自己的个性,致使网络上虚假信息传播,物质、情感欺骗事件时有发生。
  (五)容易诱发道德失范行为
  网络的虚拟性使得道德责任感可以被无限的稀释。通过定位系统附加的“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微信固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新朋友的机会,拓宽了交友圈子的渠道,但与陌生人交流势必冒着上当受骗、泄露身份和所在位置的危险,同时也助长了许多不良风气。网络交往没有现实人际交往中明确的社交规则和秩序的制约,道德弱化,一些人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弃个人形象于不顾为所欲为,失范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崇尚“快餐式社交”的人把微信作为填补心灵空虚、排解苦闷的一种渠道。微信陌生人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对使用微信的人搭讪,甚至出现低俗、淫秽的谈话内容。大学生喜欢追逐新潮,青睐“快餐式”社交方式,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求刺激,但是自身对事物的判别能力与自控能力较弱,因此很容易产生“约炮”等失范行为,给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带来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伤害。
  参考文献:
  [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指尖上的网民》——2014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EB/OL]. http://www.iydnews.com/2323.html.
  [3]梁丽.网络人际交往的异化[J].理论与当代,2011(4).
  [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责任编辑:思涵]

其他文献
摘 要:议程设置理论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众传播理论之一,它最初提出针对的对象是传统媒体。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议程设置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间继续发挥着功效,其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反应。本文从“信源”角度分析,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在进行媒介议程设置的过程进行简要还原,并试图从此角度,找到一条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联合进行媒介议程设置中,对公众议程实现强影响的路径。  关键词:议程设置;传统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传媒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多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加大了对传媒专业的人才需求。作为一个具有年轻活力并不断更新的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还不完善,而在时下的节目制作系统中,无论播出媒介是广播、电视还是网络,编导岗位都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有独特的节目策划创意理念,还要有深刻全面的思想把握及组织安排实施的能力。这就对该专业的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深度的理
期刊
主持人语: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1955),1974年由高夫曼(Goffman)将此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逐渐受到国内外传播学者的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在互联网时代,运用框架理论研究网络公共事件的舆论形成与发展,更有助于组织有效规范民意、引导舆论良性发展,实现组织传播效果最大化。新媒体信息传播快速、迅捷及高覆盖率
期刊
主持人语:自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各行各业已经适应并陆续进入互联网化的新常态。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传播平台不断出现,人类进入全新的“微时代”,“微时代”的出现催生了民间舆论场的新时代。微影像是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之下,顺应网络受众表达、接收信息“短、小、精”的特点,借助网络自媒体平台发展并受追捧的影像新形态。凭借微平台的技术
期刊
摘 要:网络话语暴力不仅对个人、网络、社会都会带来极大的不良后果,其背后更是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如阶层、贫富、性别等各种社会分化所引发的不稳定的潜流。本研究将运用梵·迪克的话语理论,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样本,从话语层面解读网络暴力的生成特征。乌合之众对网络暴力话语权的占领作为一种社会结构赋予了“民众”在公共领域极大的权利和传播效果,拿起“道德”和“正义”的武器进行臆断,而话语表达中贴标签式的污
期刊
以宽广的世界性眼光,比较中西,打通古今,融汇中外,自铸伟辞;以宽阔的胸襟,促进学科交叉,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创建一流学科;以宽容的心态,海纳百川,包容异见,虚心求善,和而不同,共创学术辉煌。  编者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传媒高校的教研工作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传媒高校在继承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学科进行融合与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在学科建设上不断融入新媒体元
期刊
摘 要:朱家角古镇的开发,在发展经济外是古镇文化的解体和居民原有生活节奏的打破。通过访谈发现,一部分居民看到古镇的商机,从事买卖等活动来补贴家用;一部分居民离开古镇重新选择居住地。古镇开发中原有人口的搬离以及外来经商者的进入之间交换频繁,当地居民生存方式的选择呈现多样性,适应着商业化的古镇生活。古镇居民生存方式的选择反映了古镇开发对于古镇文化和当地居民的利益保障,为以后古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
期刊
摘 要: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性手机应用,已经拥有超过5亿用户。本文主要对芜湖市大学生关于国产手机品牌在微信平台传播的问卷调查出发,分析当前国产手机品牌在微信平台传播的特点,包括品牌在微信平台传播可以拥有节约成本、吸引关注、了解客户、推广理念诸多优势。关键词:国产手机;大学生;微信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036-02  微信是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迅速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信息速度和数量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并渴望能够交流。微博的实时性与互动性给了公众这样一个较为自由的信息互动传播平台,但同时也为谣言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容易对社会稳定产生有害影响。本文从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应用入手,以天津港8·12爆炸事件为例,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的类型、产生进行分析,揭示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微博谣言对于社会的危害。关键词:谣言;微
期刊
摘 要:文章选取“天津港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报道内容为研究对象,从框架理论和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角度分析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平衡性原则的把握,根据框架理论对报道内容分为不同框架单元,回顾此次爆炸事故的过程及传播途径,对媒体的报道倾向进行内容归类分析,同时关注公众话题分布情况,以探讨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公民话语权的转变对新媒体的新闻实践带来的影响。关键词:突发事件;平衡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