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团旅游样样好,线路、景点预先安排好了,吃住安排妥当了,出游坐着大巴、中巴,再远的路再散的点儿不用你发愁,还有导游讲解。就是一样不好,不能随意离开团队自由活动。对和田的桑皮纸一条街我非常感兴趣,想整条街都逛逛。遗憾,团队没做这样的安排,只随团访问了做桑皮纸的一户人家,大有不解渴之感。
桑树解惑
桑皮纸一条街在和田市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
北方,一说村,立即感到它和乡镇的不同处,最不同的是街道。什么样的村都会有街道,房屋的建筑形式再不一样,再远离城市,哪怕在深山老沟里,都会有街道,街道的区别只在宽窄、长短、曲直而己。但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商。会有卖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的小店,也会有饭馆子,但都不成势,孤孤单单的,商体现在集市上,体现在乡镇以上级别的街市上。赶集,分日子,逢单或逢双,各地定的规矩不一样,村儿越大,集的规模越大,街道越热闹,过了集日,冷清复归,各村各家各过各的日子。乡镇以上的主街道一般才有沿街铺展的常店,形成常市。和田布达村的桑皮纸一条街是村街,虽然没有下车逛,车过时却感觉到了它浓浓的商街气氛,这让我感到意外。在和田,我随团逛过一条类似的村街,敞着门脸儿的店铺比比皆是,水果铺、铁匠铺、理发铺、烤包子烤馕铺、肉铺……热闹得很,当地叫它巴扎。维吾尔族的乡亲们都好奇地望着我们,投过来让人心暖的微笑。
说到汉代,说到桑树,导游就忍不住讲汉代传丝公主的故事。这回,导游不是纯讲故事,也说了故事的来源。原来,传说的根儿在唐玄奘唐僧那。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西域原无丝绸,与汉王朝关系极好的于阗王很是青睐中原的丝绸,鉴于汉王朝只输出丝绸商品或礼品却死活不肯输出丝绸生产技术,便想了和亲这招。当朝汉王这人挺大方,二话没说,同意送个公主,但在丝绸技术上却是死活不吐口,于是才有了和亲公主用帽子藏蚕茧偷运到于闻,第二年,于阗便开始广种桑树养蚕抽丝织绸的事。中日考古学家考证出首位到于阗和亲的公主是东汉末年刘氏王室之女。东汉再末,和唐朝的唐僧也隔着好几个朝代呢,时间跨度很大,唐僧对此事也只能是道听途说了,或者,他接收的故事版本就是传说。不怀疑汉朝时和田地区已开始种桑养蚕,是唐僧从和田带回来的传说细节上太欠推敲。我是想,汉王朝当没那么小气吧?就是小气也不致于站站关卡敢搜查公主的送亲仪仗,非得把蚕茧藏帽子里?再者,公主本人会种桑养蚕抽丝织锦?总得有一个技术团队跟着。带蚕种同时也得带桑苗,那动静可是大了去了。可惜没听说考古学家有否考证出史料在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或者确有过记载,记载却失传了,只有任由“相传”发挥效力。
爱记热木和田桑皮纸
来看看桑皮纸吧。
旅游巴土停在了一家院门前。院门上一块横着的宣传板,上面写着制作桑皮纸的流程,共9道工序:削剥、浸泡、锅煮、锤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出模。
院门临街,院门旁是桑皮纸销售店,也临街。院里的房子为维吾尔式的吧,用泥灰刷墙,里面应该是砖,门框用凸出的土色材料装饰成拱券形,从坚硬的质地上感觉应该是石块垒砌的,也刷成了土灰色,像烟囱又像是护墙的高出房顶的大石很粗犷,未曾雕琢,有一种野性的原始的美。整体的土色和平平的屋顶给我一种亲切感。我从中嗅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还有一种桑皮纸与之相谐相合的味道,应当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和默契。我喜欢土香土色的东西。
主人看来不是托乎提·巴克老人,院内门洞顶上竖的宣传牌上写着阿卜杜·卡迪尔家族11代爱记热木桑皮纸。院里有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儿在剥桑皮,有小男孩儿和另一个小女孩在圆木墩板上用木锤锤捣桑泥。游客可以参与,预备了至少3个多余的木锤,谁有兴趣都可以拿起来比划比划,体验个中滋味儿。还有个木架架起来的长方池,池内的水酱黑,一个半大小子用一根长棍在搅动摇晃,棍儿连着一个筛类的东西吧,里面是浸泡着的桑皮纸?我觉得孩子们不是生产者,而是表演者,表演给游客看的,让他们来生产能生产出多大的量?满院都是入模晾晒的桑皮纸,纸模码放得整齐有序。
导游告诉我们桑树皮是怎样成为纸的。他说,在初春的时候,农民将桑树头打齐,让桑树发出嫩枝,等到技条长到手指头粗细的时候,砍下枝条,桑叶用来喂蚕,枝条剥去表皮,留下内皮,收集成梱在巴扎天(也就是我们说的赶集的日子)驮到集市上卖给纸匠。纸匠用梧桐碱或硼灰蒸煮之后放入打盘(即踏礁)捣烂成浆,用清水洗净放入纸浆桶中备用,再将带有箩底和框架的纸模放入水池中,舀纸浆倒入纸模,搅动纸浆,均匀后捞起,连同纸模放在阳光下晾晒,等干后揭起,这就是桑皮纸了。 我说小女孩用刀剥桑皮、捶桑泥连同在水池中滤纸浆都是表演性质的就是让游客亲眼看到一个桑纸生产的全过程,剥桑枝皮本是由种桑养蚕的农户完成的,造纸的工匠只需到集市上去买就可以。当然自己家有田种着桑,又开着造纸坊就不必再去买桑皮了。造桑皮纸,对桑皮是有要求的,桑有山桑、条桑、白桑,都可用,但用白桑的最好,做出的纸质量最佳。为什么要用桑技的内皮呢?导游说,这是因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
对水池中滤纸浆的模箩我有个疑问。箩眼多大?为什么晒模后揭下的纸没有箩眼痕迹?纸的薄厚是怎么把控的?
参观完桑皮纸生产过程的游客拥在销纸门店里不肯走,都被太多的想象憧憬鼓舞着,计算着桑皮纸会给自己和家庭生活增添多少趣味。桑皮纸的颜色并不亮丽雪白,它的白有点儿灰黄,透着古老的气息,应称淡褐色?喜欢书法绘画的肯定钟情于它,笔走龙蛇墨晕山河都用不着作旧就让自己的新作早生了一二百年似的,赠友马上添了分量。
新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一种嫁接艺术。
我推断,造纸术的形成过程有点像《西游记》。
发现历史上和田地区使用桑皮纸的情况有点晚。
和田城北100公里的地方有座麻扎塔格山,山间有座唐代寺院。1906年4月到1908年11月,英籍的斯坦因第二次到中亚探险,1908年3月初,他在和田,他的行记中提到了麻扎塔格,提到了埋在沙丘下的厐大寺院和挖掘中崩塌的巨大壁画,在所获的900多件各种文书中,有一个账本是用桑皮纸做的,上面记载着寺院在当地的买纸情况。唐代,寺院大量在用桑皮纸,和田的桑皮造纸业规模不会小。
宋代人有叫顾文荐的,写了本《负暄杂录》,提到过桑皮纸,言: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负暄是过去文人酷爱之语,表明自己寒酸,没有取暖的东西,只能靠晒太阳。靠晒太阳用文字扯七扯八,于是就有了《负暄杂录》《负暄琐话》《负暄三话》之类的书籍。顾文荐是南宋时人,经历过北宋吧,晚年赋闲在家时就将一生观察到的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写成了杂记。很多学者从古书中为地方风物、特产寻根找依据,找宋代的,他的那本《负暄杂记》就成一宝。宋朝的苏大才子苏东坡留存至今的《三马图赞》用的也是桑皮纸。
和田桑皮纸何时传入到中原的,是个不大好说清楚的话题,中原也有桑皮纸作坊。桑皮纸的用途很广泛,官方用来书写文字,印刷书籍,和田博物馆就收藏有《维吾尔医药大全》、《诺毕提诗选》等典籍。展橱中展出了一本厚厚的精装本古书,有人说它是《古兰经》,不知是否对,但它是桑皮纸制的不应该有问题。桑皮纸做扇子,做伞,做包装纸,做花炮炮引,做工艺品,在1933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和田地方政府还发行过用桑皮纸印刷的四种纸币。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的必用辅料,在绣花帽时,用桑皮纸搓成小纸棍插进隔行拆去坯布经线和纬线形成的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桑皮纸兴盛繁荣过,也走过麦城,一度在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冲击下被淘汰出局。它终未被遗忘,也是时代的需求,生活是多色多姿的,这颗两千多年的活化石始终有传承人在民间传承,新的时代生活也需要它来添彩。纸业历史文化的窗口打开了,上有九代家族造纸史的托乎提·巴克让桑皮纸重放光芒,他不仅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国家的重视,还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受邀到国外参加了民俗生活艺术节现场进行制作演示,他制的桑皮纸被一抢而空。
复兴的古老桑皮纸制作工艺中,颇为受益的是旅游业。
桑树解惑
桑皮纸一条街在和田市墨玉县普恰克其乡布达村。
北方,一说村,立即感到它和乡镇的不同处,最不同的是街道。什么样的村都会有街道,房屋的建筑形式再不一样,再远离城市,哪怕在深山老沟里,都会有街道,街道的区别只在宽窄、长短、曲直而己。但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缺商。会有卖油盐酱醋烟酒糖茶的小店,也会有饭馆子,但都不成势,孤孤单单的,商体现在集市上,体现在乡镇以上级别的街市上。赶集,分日子,逢单或逢双,各地定的规矩不一样,村儿越大,集的规模越大,街道越热闹,过了集日,冷清复归,各村各家各过各的日子。乡镇以上的主街道一般才有沿街铺展的常店,形成常市。和田布达村的桑皮纸一条街是村街,虽然没有下车逛,车过时却感觉到了它浓浓的商街气氛,这让我感到意外。在和田,我随团逛过一条类似的村街,敞着门脸儿的店铺比比皆是,水果铺、铁匠铺、理发铺、烤包子烤馕铺、肉铺……热闹得很,当地叫它巴扎。维吾尔族的乡亲们都好奇地望着我们,投过来让人心暖的微笑。
说到汉代,说到桑树,导游就忍不住讲汉代传丝公主的故事。这回,导游不是纯讲故事,也说了故事的来源。原来,传说的根儿在唐玄奘唐僧那。唐僧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西域原无丝绸,与汉王朝关系极好的于阗王很是青睐中原的丝绸,鉴于汉王朝只输出丝绸商品或礼品却死活不肯输出丝绸生产技术,便想了和亲这招。当朝汉王这人挺大方,二话没说,同意送个公主,但在丝绸技术上却是死活不吐口,于是才有了和亲公主用帽子藏蚕茧偷运到于闻,第二年,于阗便开始广种桑树养蚕抽丝织绸的事。中日考古学家考证出首位到于阗和亲的公主是东汉末年刘氏王室之女。东汉再末,和唐朝的唐僧也隔着好几个朝代呢,时间跨度很大,唐僧对此事也只能是道听途说了,或者,他接收的故事版本就是传说。不怀疑汉朝时和田地区已开始种桑养蚕,是唐僧从和田带回来的传说细节上太欠推敲。我是想,汉王朝当没那么小气吧?就是小气也不致于站站关卡敢搜查公主的送亲仪仗,非得把蚕茧藏帽子里?再者,公主本人会种桑养蚕抽丝织锦?总得有一个技术团队跟着。带蚕种同时也得带桑苗,那动静可是大了去了。可惜没听说考古学家有否考证出史料在这方面的相关记载,或者确有过记载,记载却失传了,只有任由“相传”发挥效力。
爱记热木和田桑皮纸
来看看桑皮纸吧。
旅游巴土停在了一家院门前。院门上一块横着的宣传板,上面写着制作桑皮纸的流程,共9道工序:削剥、浸泡、锅煮、锤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出模。
院门临街,院门旁是桑皮纸销售店,也临街。院里的房子为维吾尔式的吧,用泥灰刷墙,里面应该是砖,门框用凸出的土色材料装饰成拱券形,从坚硬的质地上感觉应该是石块垒砌的,也刷成了土灰色,像烟囱又像是护墙的高出房顶的大石很粗犷,未曾雕琢,有一种野性的原始的美。整体的土色和平平的屋顶给我一种亲切感。我从中嗅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还有一种桑皮纸与之相谐相合的味道,应当是一种文化的认同和默契。我喜欢土香土色的东西。
主人看来不是托乎提·巴克老人,院内门洞顶上竖的宣传牌上写着阿卜杜·卡迪尔家族11代爱记热木桑皮纸。院里有穿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儿在剥桑皮,有小男孩儿和另一个小女孩在圆木墩板上用木锤锤捣桑泥。游客可以参与,预备了至少3个多余的木锤,谁有兴趣都可以拿起来比划比划,体验个中滋味儿。还有个木架架起来的长方池,池内的水酱黑,一个半大小子用一根长棍在搅动摇晃,棍儿连着一个筛类的东西吧,里面是浸泡着的桑皮纸?我觉得孩子们不是生产者,而是表演者,表演给游客看的,让他们来生产能生产出多大的量?满院都是入模晾晒的桑皮纸,纸模码放得整齐有序。
导游告诉我们桑树皮是怎样成为纸的。他说,在初春的时候,农民将桑树头打齐,让桑树发出嫩枝,等到技条长到手指头粗细的时候,砍下枝条,桑叶用来喂蚕,枝条剥去表皮,留下内皮,收集成梱在巴扎天(也就是我们说的赶集的日子)驮到集市上卖给纸匠。纸匠用梧桐碱或硼灰蒸煮之后放入打盘(即踏礁)捣烂成浆,用清水洗净放入纸浆桶中备用,再将带有箩底和框架的纸模放入水池中,舀纸浆倒入纸模,搅动纸浆,均匀后捞起,连同纸模放在阳光下晾晒,等干后揭起,这就是桑皮纸了。 我说小女孩用刀剥桑皮、捶桑泥连同在水池中滤纸浆都是表演性质的就是让游客亲眼看到一个桑纸生产的全过程,剥桑枝皮本是由种桑养蚕的农户完成的,造纸的工匠只需到集市上去买就可以。当然自己家有田种着桑,又开着造纸坊就不必再去买桑皮了。造桑皮纸,对桑皮是有要求的,桑有山桑、条桑、白桑,都可用,但用白桑的最好,做出的纸质量最佳。为什么要用桑技的内皮呢?导游说,这是因桑枝内皮有粘性,纤维光滑细腻,易于加工。
对水池中滤纸浆的模箩我有个疑问。箩眼多大?为什么晒模后揭下的纸没有箩眼痕迹?纸的薄厚是怎么把控的?
参观完桑皮纸生产过程的游客拥在销纸门店里不肯走,都被太多的想象憧憬鼓舞着,计算着桑皮纸会给自己和家庭生活增添多少趣味。桑皮纸的颜色并不亮丽雪白,它的白有点儿灰黄,透着古老的气息,应称淡褐色?喜欢书法绘画的肯定钟情于它,笔走龙蛇墨晕山河都用不着作旧就让自己的新作早生了一二百年似的,赠友马上添了分量。
新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一种嫁接艺术。
我推断,造纸术的形成过程有点像《西游记》。
发现历史上和田地区使用桑皮纸的情况有点晚。
和田城北100公里的地方有座麻扎塔格山,山间有座唐代寺院。1906年4月到1908年11月,英籍的斯坦因第二次到中亚探险,1908年3月初,他在和田,他的行记中提到了麻扎塔格,提到了埋在沙丘下的厐大寺院和挖掘中崩塌的巨大壁画,在所获的900多件各种文书中,有一个账本是用桑皮纸做的,上面记载着寺院在当地的买纸情况。唐代,寺院大量在用桑皮纸,和田的桑皮造纸业规模不会小。
宋代人有叫顾文荐的,写了本《负暄杂录》,提到过桑皮纸,言:扶桑国出芨皮纸,今中国惟有桑皮纸。负暄是过去文人酷爱之语,表明自己寒酸,没有取暖的东西,只能靠晒太阳。靠晒太阳用文字扯七扯八,于是就有了《负暄杂录》《负暄琐话》《负暄三话》之类的书籍。顾文荐是南宋时人,经历过北宋吧,晚年赋闲在家时就将一生观察到的宋朝社会的方方面面写成了杂记。很多学者从古书中为地方风物、特产寻根找依据,找宋代的,他的那本《负暄杂记》就成一宝。宋朝的苏大才子苏东坡留存至今的《三马图赞》用的也是桑皮纸。
和田桑皮纸何时传入到中原的,是个不大好说清楚的话题,中原也有桑皮纸作坊。桑皮纸的用途很广泛,官方用来书写文字,印刷书籍,和田博物馆就收藏有《维吾尔医药大全》、《诺毕提诗选》等典籍。展橱中展出了一本厚厚的精装本古书,有人说它是《古兰经》,不知是否对,但它是桑皮纸制的不应该有问题。桑皮纸做扇子,做伞,做包装纸,做花炮炮引,做工艺品,在1933年到1937年这段时间,和田地方政府还发行过用桑皮纸印刷的四种纸币。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的必用辅料,在绣花帽时,用桑皮纸搓成小纸棍插进隔行拆去坯布经线和纬线形成的空格中,这样做出来的花帽挺括,有弹性,软硬适度。桑皮纸兴盛繁荣过,也走过麦城,一度在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冲击下被淘汰出局。它终未被遗忘,也是时代的需求,生活是多色多姿的,这颗两千多年的活化石始终有传承人在民间传承,新的时代生活也需要它来添彩。纸业历史文化的窗口打开了,上有九代家族造纸史的托乎提·巴克让桑皮纸重放光芒,他不仅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国家的重视,还引起了国际上的注意,受邀到国外参加了民俗生活艺术节现场进行制作演示,他制的桑皮纸被一抢而空。
复兴的古老桑皮纸制作工艺中,颇为受益的是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