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不同给药方式肌松效果的比较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ong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肝移植术患者间断静脉注射(Ⅳ)、静脉输注(CI)和靶控输注(TCI)罗库溴铵的肌松效果.方法 拟行肝移植术的患者36例,性别不限,年龄21~63岁,体重48~80 kg,Child-Pugh评分7~9分,肝功能Child分级B或C级,随机分为3组(n=12):Ⅳ组、CI组和TCI组.采用TOF模式进行肌松监测,Ⅳ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无肝前期T1恢复至25%时、无肝期和新肝期T4/T1(TOFR)恢复至25%时追加0.15 mg/kg.TCI组: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罗库溴铵,初始效应室靶浓度3μg/ml,调整靶浓度,维持T1 5%~10%;无肝期和新肝期开始时暂停TCI,随后以效应室靶浓度0.1μg/ml再次输注,调整靶浓度,维持T15%~10%.CI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无肝前期以30μg·kg-1·min-1的速率开始静脉输注,调节输注速率,维持T1 5%~10%,无肝期和新肝期开始时暂停CI,随后以1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再次输注,调整输注速率,维持T15%~10%.各组于肌松达最大效应时行气管插管,于缝合腹膜后停止给药.记录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肌松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和气管插管条件满意情况;记录各组无肝期T1 25%恢复时间及TOFR 25%恢复时间,新肝期停药后T125%恢复时间、TOFR 25%恢复时间、TOFR 75%恢复时间、TOFR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记录罗库溴铵总用量.结果 与Ⅳ组比较,TCI组和CI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罗库溴铵总用量、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起效时间、T1最大抑制程度和各期肌松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松效应监测图显示Ⅳ组各期罗库溴铵肌松效应波动较大,TCI组和CI组各期肌松效应较为平稳.结论 采用Ⅳ、CI和TCI给药时,肝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起效和恢复情况无差异,而采用TCI或CI给药时,肌松效应较Ⅳ更加平稳.
其他文献
将系统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区域综合货运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定量分析中,通过分析货运供需系统因果关系,研究货运需求、货运缺口、经济发展、运输投资等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上好这门课程的注意点,即认清教学对象、完善或改进实验教学条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注意总结和归纳.
患儿,女,10个月,以误吞别针6h为主诉入院。6h前患儿误吞别针,当时出现剧烈呕吐。入院后,患儿烦躁、哭闹、间断干呕,无明显声嘶和呼吸困难。急作胸部正侧位片:于平颈椎4~6水平
线圈放电电流是影响铆接质量的主要参数,而放电电流由众多参数所决定。利用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的电磁铆接电磁场耦合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各参数对线圈放电电流的影响。研究结果
运用实验的方法,对由大量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规律性公式——Darcy公式进行改进。Darcy公式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常规油藏来说。用其描述渗流规律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GJB/Z 377A-1994《感度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升降法标准差计算方法—传统法和修正法的估值精度,并研究了传统法和修正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中心驻体式驻涡燃烧室而言,适当的前驻体后端面几何变形可以为驻体间驻涡提供更加良好的遮蔽条件,有利于驻涡形成和稳定,弱化旋涡之间干扰,增强旋涡分布的均匀性。采用数值
在分析管线渗漏诱发地铁工程事故原因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技术措施体系。在这个措施体系中,共包括给排水管线现状调查、给排水管线安全评估、管线渗漏地层饱和范围分析、监控
试验旨在分析研究乌珠穆沁草原饲养澳大利亚黑安格斯肉牛肌内脂肪酸含量和组成,为今后该品种的饲养改良、杂交繁育及肉品质的提高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试验采集7头体重为(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