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采取优质化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产科共接诊孕产妇533名,从中随机选取174名孕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针对观察组孕产妇采取优质化护理,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产程进展情况、产后健康状况。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可以发现观察组分娩产程进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采取优质化护理有助于接生,快速推进分娩时产程进展,易于家属接受,有效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了产妇家属不满意而引起的医患纠纷,值得在产科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 产科 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孕产妇家属更加注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对医院产科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助产人员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对产妇进行优质化护理尤为重要。医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旨,提供优质化护理,让产妇早日康复出院,让家属安心。为探讨产科临床护理采取优质化护理的成效,对研究进行分析回顾,记录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产科共接诊孕产妇533名,从中随机选取174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孕产妇进行产前全面体检,排除其他疾病干扰。研究前先向孕产妇及家属详细的解释此研究,待其理解同意后将所有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7例,年龄分布在20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7±3.6岁。对照组87例,年龄分布21到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4±4.1岁。孕周均分布在37到41周。两组医生技术水平、手术环境及设备仪器均为同等情况,并且均为分娩过程。两组孕产妇在身体素质、家庭状况、身高、体重、生育史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优质化护理。①首先从护理人员进行优质化培训做起,充分了解孕妇的孕期情况,护理过程中要充满激情,助产时要多用鼓励性语言与孕产妇交流,消除孕妇焦虑,紧张情绪。②加强病房管理,病房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册,内容是分娩的全过程,使孕妇及时了解分娩时的注意亊项和充分了解分娩的认知度。注重病房卫生,定期打扫,定期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为孕产妇产后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③加强孕产妇营养,合理饮食。④加强护理人员和孕产妇家属的交流,琢磨孕产妇家属的内心,以优质的护理方式使家属放心。⑤定期开展孕妇孕期保健教育主题讲座,传播相关的孕产妇护理知识,并将一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技巧传授给家属,注意一些常规的护理事项。
对照组: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检查孕产妇产后身体各项指标,将健康状况分为健康,基本健康,虚弱。②通过临床观察孕产妇的分娩产程进展情况,分为顺利生产,产程较长,剖腹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u检验和t检验;P<0.05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两组产妇健康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健康状况的比较
2.2 通过对两组产妇分娩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观察组正常生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产科接诊的产妇分娩是个动态过程,生理产科易转变为病理产科,由此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且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让护理人员很难入手处理。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属更加注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产妇分娩过程中情绪比较激动,难以控制,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家属基于对产妇及婴儿的心疼就会责怪护理人员,医患纠纷也就产生。因此强化护理过程,为产妇提供优质化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满足家属内心的需求,做到以上几点任重而道远。
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临床护理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应对助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另外,院方在产后应当按期对产妇调查随访,记录产后症状。产妇家属也要积极配合院方工作,定期带产妇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做到常陪伴在她身边。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科更是重中之重。针对这种现象,优质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优质化护理对产科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病情,获得家属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优质化护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旨,以改善病情、获得认可为最终目标。医院及护理人员都應为此目标积极奋斗。基于产科的特点,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常用鼓励性语言,交流通俗易懂,动作轻盈熟练,消除孕妇焦虑紧张的情绪,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产妇的症状,一旦出现意外,便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此研究通过比较优质化护理及常规护理组产妇的健康情况及分娩产程进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正常生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对产科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化护理效果更好,主要表现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提高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治疗过程中大多积极配合。说明此法有利于生产进程的快速推进;产妇产后自身及婴儿健康状况良好,使家属放心满意,说明此法对生产具有有效的推进作用。此法也减少了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医患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延着. 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9-18(5):142-143.
[2] 樊俊梅. 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7-18(19):141-142.
[3] 姚晓玉.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护理,2015,7:167-168.
【关键词】 优质护理 产科 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孕产妇家属更加注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对医院产科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助产人员稍有不慎,便会引起医患纠纷,因此对产妇进行优质化护理尤为重要。医院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旨,提供优质化护理,让产妇早日康复出院,让家属安心。为探讨产科临床护理采取优质化护理的成效,对研究进行分析回顾,记录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产科共接诊孕产妇533名,从中随机选取174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孕产妇进行产前全面体检,排除其他疾病干扰。研究前先向孕产妇及家属详细的解释此研究,待其理解同意后将所有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7例,年龄分布在20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7±3.6岁。对照组87例,年龄分布21到3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4±4.1岁。孕周均分布在37到41周。两组医生技术水平、手术环境及设备仪器均为同等情况,并且均为分娩过程。两组孕产妇在身体素质、家庭状况、身高、体重、生育史等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进行优质化护理。①首先从护理人员进行优质化培训做起,充分了解孕妇的孕期情况,护理过程中要充满激情,助产时要多用鼓励性语言与孕产妇交流,消除孕妇焦虑,紧张情绪。②加强病房管理,病房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册,内容是分娩的全过程,使孕妇及时了解分娩时的注意亊项和充分了解分娩的认知度。注重病房卫生,定期打扫,定期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为孕产妇产后提供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③加强孕产妇营养,合理饮食。④加强护理人员和孕产妇家属的交流,琢磨孕产妇家属的内心,以优质的护理方式使家属放心。⑤定期开展孕妇孕期保健教育主题讲座,传播相关的孕产妇护理知识,并将一些简单易行的护理技巧传授给家属,注意一些常规的护理事项。
对照组: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通过检查孕产妇产后身体各项指标,将健康状况分为健康,基本健康,虚弱。②通过临床观察孕产妇的分娩产程进展情况,分为顺利生产,产程较长,剖腹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u检验和t检验;P<0.05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两组产妇健康情况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l。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健康状况的比较
2.2 通过对两组产妇分娩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到观察组正常生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分娩产程进展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产科接诊的产妇分娩是个动态过程,生理产科易转变为病理产科,由此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且护理过程中存在较多风险,让护理人员很难入手处理。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属更加注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产妇分娩过程中情绪比较激动,难以控制,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家属基于对产妇及婴儿的心疼就会责怪护理人员,医患纠纷也就产生。因此强化护理过程,为产妇提供优质化护理,提高护理工作,满足家属内心的需求,做到以上几点任重而道远。
产科护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临床护理技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技能应对助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另外,院方在产后应当按期对产妇调查随访,记录产后症状。产妇家属也要积极配合院方工作,定期带产妇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并且做到常陪伴在她身边。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常规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科更是重中之重。针对这种现象,优质化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优质化护理对产科临床应用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病情,获得家属及社会的一致认可。
优质化护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的主旨,以改善病情、获得认可为最终目标。医院及护理人员都應为此目标积极奋斗。基于产科的特点,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常用鼓励性语言,交流通俗易懂,动作轻盈熟练,消除孕妇焦虑紧张的情绪,确保分娩的顺利进行。同时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产妇的症状,一旦出现意外,便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此研究通过比较优质化护理及常规护理组产妇的健康情况及分娩产程进展情况,我们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观察组正常生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在对产科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优质化护理效果更好,主要表现在实施优质护理后提高了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治疗过程中大多积极配合。说明此法有利于生产进程的快速推进;产妇产后自身及婴儿健康状况良好,使家属放心满意,说明此法对生产具有有效的推进作用。此法也减少了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医患纠纷,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延着. 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管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9-18(5):142-143.
[2] 樊俊梅. 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产科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2-7-18(19):141-142.
[3] 姚晓玉. 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护理,2015,7: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