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现状和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结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探讨了适合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就其改革思路与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符合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旅游等文科专业除了专业技能外,也很看重员工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主动创新等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专业技能在保障学生在技术起点上获得先机,而软技能则是在硬技能基础上竞争力的体现,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发展空间。软技能越强的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越强,将来的发展空间越广,《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上应该体现出对学生软、硬技能的培养。
1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点
首先,教材体系内容过于理论化,有的知识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符合。目前,该课程的教材版本内容一基本是旅游学、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然后是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成因,旅游地理区划,最后各个旅游区。教材的这种体系造成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较多,如有关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在《旅游学概论》等其它课程中都有介绍,人文旅游资源在《导游基础知识》等其他课程中也都有介绍;教材内容如旅游地理学、地理区划和区域旅游开发过于理论化,与本科的教材内容比较接近,没有反应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没能体现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其次,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知识点多,且琐碎难记,面面俱到,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课程过多地传授常识性内容,如太多的景点描述,仅是人文旅游资源类已经很难记得住了,且每个省(市)、自治区还有那么多的旅游景区要记忆,学生没有一定时间、兴趣是很难记忆的。
第三,太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传授系统知识,而忽视了行业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基本以教材为中心。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单向粗放的教学模式,必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实践环节缺失,使理论部分更加空洞,难以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职教学要加强实践和应用环节,重视同外界的交流与协作,从而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取舍,对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可以简化处理或者只用结论性的语句,重点放在新内容上,避免过多和重复。对教材前后内容进行融合,选择部分内容让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自学。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取舍,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主要讲述旅游地理资源概述和旅游交通,使学生了解其成因,了解旅游资源、景区的级别,课外增加旅游路线设计原则和全陪导游讲解知识。第二部分为中国旅游地理分区部分,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按照任务引领式教学分别讲授各区的旅游环境特征,根据旅游资源进行路线设计和讲解目的地概况,培养旅游路线设计能力和即景导游讲解能力。
其次,进行任务引领教学,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中国旅游地理》高职课程所能培养的能力主要有:讲解能力和旅游线路设计能力,其对应的行业岗位是导游和计调,地图使用能力、旅游线路设计能力、区域地理知识等内容,在旅行社计调工作中都有现实的意义。以交通线路为基础,景点知识为背景,将区域内重要景点串成旅游线路。要求学生以区域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知识为背景,设计出在主题上最能体现本区域旅游资源特征的旅游路线,并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向游客讲解该路线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这两大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这些工作任务符合高职学生当前心理特征。
同时,课题设计具体化,任务应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了解学生,要设计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感兴趣的一些任务。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如学生的服务意识、学生的肢体语言等。比如,在东北旅游区里,我们首先设计一个情景,某地的一个旅游团将去东北旅游七天,旅行社计调接到这个要求后根据旅游团的情况、本区的旅游景区情况、出发的时间、旅游团的目的等因素,结合旅游路线设计的原则,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如滑雪之旅,避暑狩猎之旅,少数民族风情之旅等主题路线。当各小组完成任务后要求解说景点和线路设计理由,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而且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活动、解决问题中学习。而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之间交流、争议,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建构,而且发展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三,革新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强化记忆。首先教学上有声有色、亲切感人、动态逼真的,要灵活运用多媒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涉及大量旅游景区景点,立体感强,相关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多媒体材料。课件要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应该有一本全国的旅游交通地图作为课外参考书,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名川、名城及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看似繁杂、难记忆,但结合地图学习,就非常直观、准确,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多次地图教学的刺激,使地图深入学生脑海中,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感与方位感,使繁杂、零散的地理知识由机械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理解记忆。比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所在省、相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重要的交通干线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多查找、多观察,以便形成牢固的记忆。对比、列表分析教学法,通过对比列表分析,把各地区,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
对比有助于鉴别,避免混淆相似知识点,可强化记忆。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还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知识面。
最后,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动口能力,注重模拟实训手段的应用,与旅游景区、旅行社相关单位合作。在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讲解机会,除了小组内讨论外,每个学生都应有上台机会,通过上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东北旅游区——哈尔滨市”中,给学生布置“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的任务,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资料,准备导游词。让学生担任小导游进行讲解,如我去过的一个旅游景区,我喜欢的某个美食等与旅游六大要素有关的话题都可以。还可以到社会或景区进行导游实训、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高职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翼平等.高师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结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
2 黄秋兰.中国旅游地理[J].教学实践初探,旅游职业教育与研究,2003
(责任编辑 杜和)
关键词: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集趣味性、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基础学科。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培养目标是符合企业所需求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旅游等文科专业除了专业技能外,也很看重员工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主动创新等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专业技能在保障学生在技术起点上获得先机,而软技能则是在硬技能基础上竞争力的体现,它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就业发展空间。软技能越强的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越强,将来的发展空间越广,《中国旅游地理》的课程教学目标上应该体现出对学生软、硬技能的培养。
1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的不足点
首先,教材体系内容过于理论化,有的知识与相关课程重复较多,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符合。目前,该课程的教材版本内容一基本是旅游学、旅游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然后是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其成因,旅游地理区划,最后各个旅游区。教材的这种体系造成与其他课程重复内容较多,如有关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方面的概念和知识在《旅游学概论》等其它课程中都有介绍,人文旅游资源在《导游基础知识》等其他课程中也都有介绍;教材内容如旅游地理学、地理区划和区域旅游开发过于理论化,与本科的教材内容比较接近,没有反应出高职教育的特点,没能体现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其次,教材内容过于庞杂,知识点多,且琐碎难记,面面俱到,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重点不够突出,针对性不强;课程过多地传授常识性内容,如太多的景点描述,仅是人文旅游资源类已经很难记得住了,且每个省(市)、自治区还有那么多的旅游景区要记忆,学生没有一定时间、兴趣是很难记忆的。
第三,太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传授系统知识,而忽视了行业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活动大多以课堂讲解为中心,教师讲解基本以教材为中心。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单向粗放的教学模式,必然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实践环节缺失,使理论部分更加空洞,难以巩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高职教学要加强实践和应用环节,重视同外界的交流与协作,从而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和取舍,对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可以简化处理或者只用结论性的语句,重点放在新内容上,避免过多和重复。对教材前后内容进行融合,选择部分内容让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自学。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下重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取舍,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主要讲述旅游地理资源概述和旅游交通,使学生了解其成因,了解旅游资源、景区的级别,课外增加旅游路线设计原则和全陪导游讲解知识。第二部分为中国旅游地理分区部分,这是本门课程的重点,按照任务引领式教学分别讲授各区的旅游环境特征,根据旅游资源进行路线设计和讲解目的地概况,培养旅游路线设计能力和即景导游讲解能力。
其次,进行任务引领教学,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中国旅游地理》高职课程所能培养的能力主要有:讲解能力和旅游线路设计能力,其对应的行业岗位是导游和计调,地图使用能力、旅游线路设计能力、区域地理知识等内容,在旅行社计调工作中都有现实的意义。以交通线路为基础,景点知识为背景,将区域内重要景点串成旅游线路。要求学生以区域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知识为背景,设计出在主题上最能体现本区域旅游资源特征的旅游路线,并要求学生以导游身份向游客讲解该路线内容。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这两大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采用任务引领教学模式。这些工作任务符合高职学生当前心理特征。
同时,课题设计具体化,任务应贴近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此外,在设计任务时,要尽量了解学生,要设计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感兴趣的一些任务。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如学生的服务意识、学生的肢体语言等。比如,在东北旅游区里,我们首先设计一个情景,某地的一个旅游团将去东北旅游七天,旅行社计调接到这个要求后根据旅游团的情况、本区的旅游景区情况、出发的时间、旅游团的目的等因素,结合旅游路线设计的原则,设计不同的旅游路线,如滑雪之旅,避暑狩猎之旅,少数民族风情之旅等主题路线。当各小组完成任务后要求解说景点和线路设计理由,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而且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活动、解决问题中学习。而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学生之间交流、争议,不仅使学生对知识有更高层次的建构,而且发展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三,革新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和多种教学方法,强化记忆。首先教学上有声有色、亲切感人、动态逼真的,要灵活运用多媒体。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涉及大量旅游景区景点,立体感强,相关知识的讲授需要大量多媒体材料。课件要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应该有一本全国的旅游交通地图作为课外参考书,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有大量的名山、名川、名城及各地的气候类型、地理位置等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看似繁杂、难记忆,但结合地图学习,就非常直观、准确,一目了然。并且通过多次地图教学的刺激,使地图深入学生脑海中,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空间感与方位感,使繁杂、零散的地理知识由机械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理解记忆。比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及所在省、相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重要的交通干线等。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地图上多查找、多观察,以便形成牢固的记忆。对比、列表分析教学法,通过对比列表分析,把各地区,各景区景点的特点加以鉴别,也是一种强化记忆的好方法。
对比有助于鉴别,避免混淆相似知识点,可强化记忆。针对课堂讲授法的不足,我们还可以引进课堂讨论法、提问法、自学指导法等一些其它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针对课时较少,许多领域的知识不能在课堂上系统讲授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和提问法,给学生介绍相关方面的书籍、杂志,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或熟悉的旅游资源状况,促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收集资料,提高表达能力和知识面。
最后,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动口能力,注重模拟实训手段的应用,与旅游景区、旅行社相关单位合作。在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讲解机会,除了小组内讨论外,每个学生都应有上台机会,通过上台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在“东北旅游区——哈尔滨市”中,给学生布置“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的任务,学生课后自己去收集资料,准备导游词。让学生担任小导游进行讲解,如我去过的一个旅游景区,我喜欢的某个美食等与旅游六大要素有关的话题都可以。还可以到社会或景区进行导游实训、研究性学习、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也可利用周末及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一些旅游景点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对高职的《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的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翼平等.高师院校创新教育与课程结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5)
2 黄秋兰.中国旅游地理[J].教学实践初探,旅游职业教育与研究,2003
(责任编辑 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