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越发的激烈,传媒行业也是如此。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与便捷,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闻记者的工作压力。所以,对新闻记者来讲,就必须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高超的应变能力,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里稳步发展。故在本文中主要对应变能力在采访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字:应变能力;采访;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应变力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1、灵活应变随时调整采访方向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积极抓准被采访者回答内容里的线索,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提问。因此,记者不仅要知道如何随机应变,还应掌握每一次的对话时机。哪怕采访的对象相同,也要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找到新的信息,从新的兔度为新闻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并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在进行人物访谈时,有些属于情感部分的内容,甚至还会涉及到裤采访者的隐私问题,这对于采访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重对话策略,掌握好谈话的尺度,尽可能多照顾被采访者的状态,或循序渐进、或看准时机一语点破。总之,一定要灵活,要及时调整采访的方向,让对方打开心扉,实现采访目的。
2、应变能力能最大化体现新闻价值
记者必须要通过具体的状况给出相应的反应,这完全依靠记者的职业特征所决定。因为记者的身份是独立的脑力工作者,且工作的方式属于独自为战,在问题面前只能一个人进行思考并给出判断。因为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采访的过程里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反复斟酌、权衡,尤其是在遭遇到紧急状况时没有做出正确判断,错过机遇,就无法挽救。
记者在采访时因为场地、时间都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在最快的时间里给出准确的反应。这并非为了体现灵敏性,而是为了在最快的时间里体现新闻的价值最大化。那么,此时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归根结底,应变就是为了体现出活动的主体以及思维的外在模式。
3、从情感应变中获取丰富、细腻的感受
从采访学来讲,记者直接面对面对被采访者进行采访的形式可以叫做体验式采访。这样的采访形式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但这个过程并非由演员来扮演,而是由记者暂时取代相应的角色。如果说演员是通过导演给出的剧本来进行角色的演绎,那么记者就是在完全没有剧本的状态下随机进行演绎。由于事件本身毫无逻辑性,所以记者只能通过临时的状况灵活表现,通过逐步了解来进行角色的塑造。但是,这种方式并非像演员为了一个角色而进行的体验,而是为了真实的将事件反映给社会、反映给群众而进行的角色扮演,让人们可以了解到事件的本身面貌。因此,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不只是在角色扮演的形式上與演员有所区别,就连工作也同其他记者有所不同。那么,体验式采访的记者如何在采访的过程里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是记者需要认真学习的。角色互换要以情感的转换为标准,只有真正将自己融人到角色当中,才能够提供更细腻、更丰富、更深刻的新闻,更好的完成任务。在这样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只是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了起来,而不是完全失去了记者的本质。因此,在整个采访过程里就只能持续进行情感的转换,既能进,也能出。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体验,并向大众较好的传达自己的感受。
二、新闻采访中对遇到的问题通过应变能力解决的重要性
笔者在采访中就遇到不少问题。以下就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通过应变能力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开口就被打断
因为当前的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很多人不愿意被人肉搜索,再加上提问方式不能给被采访者内心的共识。因此,在“事不关己”心理作用下,被采访者的表现就是记者的提问,直接被打断再无下文。
解决方法:采访前事先拟定好草案,提问方式要更加的具有实时性和针对性,让被采访者感觉到是关系自身利益的,从而对该事件进行观点的表达。例如,当前城市在做创卫工作,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以及饮食都被控制,买早点和买夜宵都成为想想就发愁的问题,可以和市民进行亲近的联系,提问方式可以循序渐渐,最近喜欢天气炎热防暑准备要做好,平时的饮食和娱乐规律,对城市的创卫工作有什么看法,进而逐渐的跟市民进行亲近的交流,得到城市创卫工作的真实新闻信息。
2、回答语言次序混乱
由于每个人受到的文化教育层次不同,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也不够,甚至在主要的新闻当时人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的问题模糊不清,对新闻的及时性播出质量带来影响,还需要记者进行当场的语言总结和询问,得到新闻当事人点头认可,才能将实际的新闻消息传播。
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提问,一句话问到点上,就会使新闻当事人滔滔不绝的对事件进行讲述,同时新闻的真实性才能被保障。因此,在采访中新闻记者要认真倾听,善于观察,从当事人的细小表情中分析自己下一步的提问和有效信息的获取方式,针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被采访者和观众的角度对采访的新闻事件以及更深一层的含义进行深挖,给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增加更多的联系,而且记者要知道观众需要什么、当事人需要什么,对于语言表达不清楚、事件讲述不连贯的新闻当事人要情理兼顾,让当事人放下心里的负担,还原事情的真相促使新闻采访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3、语言偏激
因为新闻事件的出现都是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些事情形成观众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有些观众会不知道事件真实情况下进行言语的表达,甚至会导致新闻事件的社会舆论集体演变甚至形成对新闻当事人的恶意伤害,因此语言偏激被采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都无法控制,新闻采访也可能面临中断。
解决措施:在采访中记者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并清除的指导自身工作性质,是为了给社会传播新闻,而不是制造麻烦,对于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要足够强大,有序有效地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都要具备,语言偏激者甚至行为过激者要利用心理学在语言上加以引导,杜绝激将法,采用抚顺的心理战术。例如,城管对于摊贩的强制性管理,摊贩就是以此为生,不免产生对创卫工作的负面评价,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怜悯,又会造成对该事件扩大,导致城管形象又一次被损坏,社会大众的有色眼镜会齐整整的看向城管人员。
因此,要求记者对敏感的问题要进行讲解和直白,避免谣言以及恶语中伤的语言进行传播,所以记者要具有除作为一个基本记者掌握的新闻采访能力之外,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也要加强学习和积累。针对城管执法、城市创卫、摊贩无奈的现象,最具体有效地新闻解释应该是肯定城市创卫的积极性和正确性,对城管的执法有效性也要认可,对摊贩的行为要予以讲述当前的形势,暂时的创卫管理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将来会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加分,作为小经济商户会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安抚摊贩的心理,尽快地推进城市创卫,尽快缩短城市创卫的时间,给广大市民和个体商户更多的帮助。毕竟记者是新闻问题的主要制造者,最终解决还是要求记者进行妥善的处理,针对当前的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见解点明。
4、不予配合恶意阻挠
有些新闻采访面对较多的就是新闻当事人的不配合,再加上记者的采访节奏能力较差,采访被中断屡见不鲜,还有的一看到记者和摄像头就会直接的走开,被采访者心理素质较差,有意无意地避开敏感问题,采访无法进入核心主题,得不到核心问题的解决,采访就是失败,新闻工作也无法继续。
解决措施:新闻采访是为了给社会大众的观点带来正确的指引,减少不良事件的扩散,还社会一个真相。因此,在采访之前新闻记者要对整个采访活动有总体的思考和换位意识的认识,适当的引导新闻被采访者,并且摆明新闻采访的立场,不是片面地帮谁,而是事实的真相要被还原。同时在采访中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不要一开口就呛人,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嘴毒和话狠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新闻记者要保持平常心,在自身职业意识端正和思想态度积极的情况下进行采访,减少采访问题的出现,直至得到最有价值的社会新闻。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采访到更具新闻价值的素材,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薇薇. 论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140-141.
[2]刘莎. 采访中的“随机应变”[J]. 记者摇篮,2010,02:30-31.
[3]周灿华. 新闻采访中的应变思维[J]. 当代传播,2003,02:89-91.
[4]单小勇. 浅析采访技巧[J]. 才智,2013,19:215-216.
关键字:应变能力;采访;应用;
中图分类号:O434文献标识码: A
一、应变力在新闻采访中的重要作用
1、灵活应变随时调整采访方向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积极抓准被采访者回答内容里的线索,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提问。因此,记者不仅要知道如何随机应变,还应掌握每一次的对话时机。哪怕采访的对象相同,也要在每一次的采访中找到新的信息,从新的兔度为新闻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并随时调整采访方向。在进行人物访谈时,有些属于情感部分的内容,甚至还会涉及到裤采访者的隐私问题,这对于采访者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重对话策略,掌握好谈话的尺度,尽可能多照顾被采访者的状态,或循序渐进、或看准时机一语点破。总之,一定要灵活,要及时调整采访的方向,让对方打开心扉,实现采访目的。
2、应变能力能最大化体现新闻价值
记者必须要通过具体的状况给出相应的反应,这完全依靠记者的职业特征所决定。因为记者的身份是独立的脑力工作者,且工作的方式属于独自为战,在问题面前只能一个人进行思考并给出判断。因为新闻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所以在采访的过程里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循序渐进的反复斟酌、权衡,尤其是在遭遇到紧急状况时没有做出正确判断,错过机遇,就无法挽救。
记者在采访时因为场地、时间都各不相同,所以必须在最快的时间里给出准确的反应。这并非为了体现灵敏性,而是为了在最快的时间里体现新闻的价值最大化。那么,此时就必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归根结底,应变就是为了体现出活动的主体以及思维的外在模式。
3、从情感应变中获取丰富、细腻的感受
从采访学来讲,记者直接面对面对被采访者进行采访的形式可以叫做体验式采访。这样的采访形式具有一定的戏剧性,但这个过程并非由演员来扮演,而是由记者暂时取代相应的角色。如果说演员是通过导演给出的剧本来进行角色的演绎,那么记者就是在完全没有剧本的状态下随机进行演绎。由于事件本身毫无逻辑性,所以记者只能通过临时的状况灵活表现,通过逐步了解来进行角色的塑造。但是,这种方式并非像演员为了一个角色而进行的体验,而是为了真实的将事件反映给社会、反映给群众而进行的角色扮演,让人们可以了解到事件的本身面貌。因此,在体验式采访中,记者不只是在角色扮演的形式上與演员有所区别,就连工作也同其他记者有所不同。那么,体验式采访的记者如何在采访的过程里把握好自己的位置,是记者需要认真学习的。角色互换要以情感的转换为标准,只有真正将自己融人到角色当中,才能够提供更细腻、更丰富、更深刻的新闻,更好的完成任务。在这样的采访过程中,记者只是将自己的真实身份隐藏了起来,而不是完全失去了记者的本质。因此,在整个采访过程里就只能持续进行情感的转换,既能进,也能出。只有如此,才可以更好地进行体验,并向大众较好的传达自己的感受。
二、新闻采访中对遇到的问题通过应变能力解决的重要性
笔者在采访中就遇到不少问题。以下就对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通过应变能力有效的对新闻事件进行采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开口就被打断
因为当前的网络技术发展较快,很多人不愿意被人肉搜索,再加上提问方式不能给被采访者内心的共识。因此,在“事不关己”心理作用下,被采访者的表现就是记者的提问,直接被打断再无下文。
解决方法:采访前事先拟定好草案,提问方式要更加的具有实时性和针对性,让被采访者感觉到是关系自身利益的,从而对该事件进行观点的表达。例如,当前城市在做创卫工作,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以及饮食都被控制,买早点和买夜宵都成为想想就发愁的问题,可以和市民进行亲近的联系,提问方式可以循序渐渐,最近喜欢天气炎热防暑准备要做好,平时的饮食和娱乐规律,对城市的创卫工作有什么看法,进而逐渐的跟市民进行亲近的交流,得到城市创卫工作的真实新闻信息。
2、回答语言次序混乱
由于每个人受到的文化教育层次不同,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表达也不够,甚至在主要的新闻当时人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的问题模糊不清,对新闻的及时性播出质量带来影响,还需要记者进行当场的语言总结和询问,得到新闻当事人点头认可,才能将实际的新闻消息传播。
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问题提问,一句话问到点上,就会使新闻当事人滔滔不绝的对事件进行讲述,同时新闻的真实性才能被保障。因此,在采访中新闻记者要认真倾听,善于观察,从当事人的细小表情中分析自己下一步的提问和有效信息的获取方式,针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被采访者和观众的角度对采访的新闻事件以及更深一层的含义进行深挖,给新闻事件的连贯性增加更多的联系,而且记者要知道观众需要什么、当事人需要什么,对于语言表达不清楚、事件讲述不连贯的新闻当事人要情理兼顾,让当事人放下心里的负担,还原事情的真相促使新闻采访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3、语言偏激
因为新闻事件的出现都是针对当前的社会现象,有些事情形成观众的看法不一致的情况,有些观众会不知道事件真实情况下进行言语的表达,甚至会导致新闻事件的社会舆论集体演变甚至形成对新闻当事人的恶意伤害,因此语言偏激被采访者的心理和行为都无法控制,新闻采访也可能面临中断。
解决措施:在采访中记者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并清除的指导自身工作性质,是为了给社会传播新闻,而不是制造麻烦,对于采访现场的控制能力要足够强大,有序有效地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都要具备,语言偏激者甚至行为过激者要利用心理学在语言上加以引导,杜绝激将法,采用抚顺的心理战术。例如,城管对于摊贩的强制性管理,摊贩就是以此为生,不免产生对创卫工作的负面评价,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怜悯,又会造成对该事件扩大,导致城管形象又一次被损坏,社会大众的有色眼镜会齐整整的看向城管人员。
因此,要求记者对敏感的问题要进行讲解和直白,避免谣言以及恶语中伤的语言进行传播,所以记者要具有除作为一个基本记者掌握的新闻采访能力之外,心理学、语言学等方面也要加强学习和积累。针对城管执法、城市创卫、摊贩无奈的现象,最具体有效地新闻解释应该是肯定城市创卫的积极性和正确性,对城管的执法有效性也要认可,对摊贩的行为要予以讲述当前的形势,暂时的创卫管理要求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将来会给城市的整体形象加分,作为小经济商户会在将来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安抚摊贩的心理,尽快地推进城市创卫,尽快缩短城市创卫的时间,给广大市民和个体商户更多的帮助。毕竟记者是新闻问题的主要制造者,最终解决还是要求记者进行妥善的处理,针对当前的新闻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见解点明。
4、不予配合恶意阻挠
有些新闻采访面对较多的就是新闻当事人的不配合,再加上记者的采访节奏能力较差,采访被中断屡见不鲜,还有的一看到记者和摄像头就会直接的走开,被采访者心理素质较差,有意无意地避开敏感问题,采访无法进入核心主题,得不到核心问题的解决,采访就是失败,新闻工作也无法继续。
解决措施:新闻采访是为了给社会大众的观点带来正确的指引,减少不良事件的扩散,还社会一个真相。因此,在采访之前新闻记者要对整个采访活动有总体的思考和换位意识的认识,适当的引导新闻被采访者,并且摆明新闻采访的立场,不是片面地帮谁,而是事实的真相要被还原。同时在采访中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不要一开口就呛人,作为新闻工作人员嘴毒和话狠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所具有的能力,要求新闻记者要保持平常心,在自身职业意识端正和思想态度积极的情况下进行采访,减少采访问题的出现,直至得到最有价值的社会新闻。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竞争的日趋激烈,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应变能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采访到更具新闻价值的素材,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薇薇. 论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1:140-141.
[2]刘莎. 采访中的“随机应变”[J]. 记者摇篮,2010,02:30-31.
[3]周灿华. 新闻采访中的应变思维[J]. 当代传播,2003,02:89-91.
[4]单小勇. 浅析采访技巧[J]. 才智,2013,19: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