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真正认识创新驱动的内涵,明晰如何通过协同创新、自主创新的有效实现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同时从市场、政府角度提供建议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
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动企业创新。这些举措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已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弥补我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内涵界定
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针对此,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驱动内涵做了相应的阐释。刘刚将创新驱动与创新型创业活动相对应,认为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生产型创业活动向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彪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将“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对立起来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资需求的减少,反之,即使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环境下,高密度的资金支持与要素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以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的作用下更加高效、集约地进行融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出。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学者们将中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主要归结为“要素逆转”或“外因倒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试用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求从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增长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依靠创新驱动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增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吴敬琏指出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仍面临巨大困难。陈波通过分析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影响作用得出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极有可能催生投机主义逻辑,导致创新驱动“市场失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克服这些阻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关系
(一)协同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从技术多元化角度而言,企业无法仅仅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多元化,而必须利用外部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高校也在这种合作中缓解了自身研发经费紧张、创新成果搁置的状况。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内、联盟内甚至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协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等全要素的协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二)自主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相似的概念为内生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它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在我国,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我国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驱动战略的推动实现
(一)充分肯定市场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导向作用。陈波通过辩证地分析市场经济促进创新驱动的功能强点与弱点,充分肯定了市场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首先是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非常重要。当然,仅有专利制度远远不够,对中国而言,能否创建一个能诞生大量创新的市场经济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力度,加大企业创新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根本的帮助还是帮助健全市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来引领发展经济。其次,政府通过健全创新制度,为企业创新制度保障和支持。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的建设也是这样,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再者,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资,真正通过创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我国目前无论是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较国外都有较大差距。新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投在科技创新上比直接投在生产上更有效益,要求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资源被用于创新后,其效益更高。投资结构也是创新投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是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创新投资更多的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投资结构的保证,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最后,政府要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网络信息通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环境建设,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创新文化建设等。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知识创新,又涉及技术创新,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涉及相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政府的积极介入。需要各个系统形成合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 创新型经济: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关键词: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方式
自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推动企业创新。这些举措将创新驱动放在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更进一步地提升了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熊彼特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已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百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其观点的正确性。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以弥补我国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新驱动内涵界定
迈克尔·波特创造性地将经济发展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财富驱动四个阶段,创新驱动即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针对此,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创新驱动内涵做了相应的阐释。刘刚将创新驱动与创新型创业活动相对应,认为从以知识利用为主导的生产型创业活动向以知识创造为主导的创新型创业活动转变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刘志彪充分肯定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将“创新驱动”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对立起来的思想进行了批评,创新驱动并不意味着要素、投资需求的减少,反之,即使在创新驱动型经济环境下,高密度的资金支持与要素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创新驱动更加强调以创新为推动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创新的作用下更加高效、集约地进行融合,实现更加合理的产出。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学者们将中国既有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可持续主要归结为“要素逆转”或“外因倒逼”。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中,数量型人口红利正在缩减,生产要素成本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出现了很多突出问题。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试用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求从后发优势转向先发优势,创新驱动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加快增长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依靠创新驱动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增加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高中国产品的品牌价值,避免使发展过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在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进程中也存在许多阻碍。吴敬琏指出虽然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仍面临巨大困难。陈波通过分析市场对创新驱动的影响作用得出过度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极有可能催生投机主义逻辑,导致创新驱动“市场失灵”。如何在转型升级中克服这些阻碍,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创新驱动与协同创新、自主创新关系
(一)协同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从技术多元化角度而言,企业无法仅仅通过内部自主研发实现技术多元化,而必须利用外部资源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高校也在这种合作中缓解了自身研发经费紧张、创新成果搁置的状况。协同创新要求企业内、联盟内甚至与企业相关的其他人员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协同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创新过程中的战略、组织、资源、文化等全要素的协同。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二)自主创新对创新驱动战略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的产物。在国外的研究成果中,相似的概念为内生创新。国外学者认为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它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在我国,陈劲(1994)最早提出了自主创新概念,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面对我国目前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等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已是大势所趋。现阶段就要以自主创新为依托寻找新的突破口,在关键环节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四、驱动战略的推动实现
(一)充分肯定市场在创新驱动战略中的导向作用。陈波通过辩证地分析市场经济促进创新驱动的功能强点与弱点,充分肯定了市场的利益激励机制对创新驱动的引导作用。创新驱动的制度基础首先是健全的创新利益保护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激励创新非常重要。当然,仅有专利制度远远不够,对中国而言,能否创建一个能诞生大量创新的市场经济至关重要。
(二)正确认识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强化市场竞争力度,加大企业创新动力,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失灵”。政府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为根本的帮助还是帮助健全市场。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仍需要强有力的统一的政府来引领发展经济。其次,政府通过健全创新制度,为企业创新制度保障和支持。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的建设也是这样,既要尊重市场规律,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创新成果具有外溢性和公共性的特征。政府必须提供自主创新的引导性和公益性投资。同时为创新成果的采用提供必要的鼓励和强制措施。再者,政府通过加大创新投资,真正通过创新将投入转化为产出。我国目前无论是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还是研发人员占总员工的比重较国外都有较大差距。新增长理论认为投资投在科技创新上比直接投在生产上更有效益,要求资源向创新领域流动和集聚,资源被用于创新后,其效益更高。投资结构也是创新投资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投资的重点,尤其是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和研发新技术是创新驱动的重点环节,创新投资更多的投向孵化和研发环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新技术。从这两个方面提供投资结构的保证,才能更好的促进创新驱动。最后,政府要深化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包括网络信息通道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硬件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宜居环境建设,活跃的风险和创新投资,创新文化建设等。
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知识创新,又涉及技术创新,既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也涉及相应的经济体制的重大改革。既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要政府的积极介入。需要各个系统形成合力,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转化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 创新型经济: 经济发展的新阶段[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OECD.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