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har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创伤救治作为部队保存和提升战斗力、降低战斗减员率的重要卫勤保障内容,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现代化战争对战创伤救治训练的针对性、实用性、高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日益增长的现代化战争卫勤保障需求同相对落后的战创伤救治训练模式的矛盾越发凸显。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用技术,可以全情全景模拟战创伤救治要素,使受训者在高仿真的四维空间内产生身临其境的战场真实感,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通过实战检验,取得了可喜的训练效果。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在战创伤救治训练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升我军战创伤救治训练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烧伤患者换药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以"burns、dexmedetomidine、ketamine、dressing"为检索词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Embase》《Web of 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以"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烧伤、烫伤、热力伤、换药"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期刊
目的探讨会阴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之皮瓣/肌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和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31例会阴肿瘤患者,采用多种形式皮瓣/肌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创面。患者中男5例、女26例,年龄39~76岁,原发病因中外阴癌27例、Paget病4例。会阴肿瘤根治性切除后继发缺损面积为8.0 cm×4.5 cm~27.5 cm×24.0 cm。结合缺损所在具体会阴及腹股沟区域及面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部分COVID-19患者在疾病后期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这一病情转变潜在的重要机制就是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目前,白细胞介素6抗体阻断剂、干细胞疗法和回输康复患者血清等方法缓解细胞因子风暴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细胞因子风暴对COVID-19的影响及抵抗细胞因子风暴的免疫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带蒂胸背动脉穿支(TDAP)皮瓣整复腋窝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7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29例腋窝中重度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14~42岁,双侧腋窝瘢痕挛缩畸形3例、单侧腋窝瘢痕挛缩畸形26例。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控制基础疾病后,在气管插管麻醉下行腋窝瘢痕切除松解,瘢痕切除松解后创面面积为7.5 cm×5.0 cm~21.0 cm
磨痂术在处理早期深Ⅱ度烧伤创面时,具有定位准确、几乎不伤及正常组织、保留间生态组织、简便易行、不受烧伤部位和面积限制、创面愈合快、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瘢痕轻、适应证广泛等优点,对深Ⅱ度创面的早期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下称笔者单位)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腕部高压电烧伤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笔者单位200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腕部高压电烧伤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人群类别、受伤情境、受伤季节、烧伤总面积、患肢腕部电烧伤分型、伤后至首次皮瓣/肌皮瓣移植时间,患肢血管重建及皮瓣/肌皮瓣移植情况,患肢总截肢率、Ⅲ型腕部高压电烧伤截肢率
期刊
2014年1月—2018年6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收治28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5例不同类型深部软组织损伤或感染患者,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18~89(40±20)岁。笔者将一次性吸痰管侧壁开孔自制引流管,分别放置于清创后深部不同软组织层面和创面表层,创面表层引流管有效引流段使用银离子抗菌功能性敷料包裹,应用生物透性薄膜封闭术区,将创面深层和浅层所有引流管用三通管并联后接壁式医用负
2014年5月—2018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6例相邻2指或3指掌侧瘢痕增生造成的严重屈曲挛缩畸形,其中男4例8指、女2例5指,年龄13~51岁。患指近侧指间关节屈曲60~90°,掌指关节屈曲60~80°,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的被动伸指度数之和为-180~-120°。瘢痕切除、肌腱松解伸直患指后均存在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面积4.0 cm×2.0 cm~8.5 c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