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讲方式”课堂的关键要素是优等生和学困生的团结协作和讨论探究,这就需要教师适时运用好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本文从教学方式分层、学习能力分层、作业练习分层和教学评价分层方面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分层 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因材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拥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层,从而制定符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学讲教学模式主张学生的自主先学和合作促学,这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学力水平和不同成绩的学生之间能够优劣互补,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一、设计好教学方式的分层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有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设计为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此,教师要根据分层教学法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师教学目标后,学生同样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制定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求学生制定具体学习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来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整理进步和提升。比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高、学习能力高三个层次,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需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举例以及推论即可,通过简单的习题练习即可;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运用和证明法则;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还需掌握同一题目的不同证明方法,以此增强不同阶层学生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研判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
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数学课程作为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为学生以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跟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層,通过分层管理,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会因不同模块内容的学习也会产生优势和弱势,同样也需要进行分层管理,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降低劣势学生所占比例。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试着去挑战更有难度的问题。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分别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即可,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定义、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外,还要针对同样的求解方法得到不同的解题方式,并加以灵活运用;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需要其在充分掌握课本内容后,给予他们课外形式更为复杂的习题。要做好培优补差的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保证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会丧失学习性,而学习能力较高和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在鼓励下会向更高难度的知识挑战。尤其对要对学困生进行专门的辅导,让其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规划好作业练习的分层
教师除了要利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要借助课后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若教师统一布置作业,针对部分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来说太过简单且没压力性,达不到所要求的学习效果;若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题目太难会使学生无法自主完成作业,进而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丧失了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课下作业的布置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比如在布置“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作业内容时,可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先布置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题目,在充分掌握后布置简单的不等式组的题目;部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在增加一些能力拓展题;教师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可增加拓展能力题的数量。
四、构建好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教学评价的分层具体表现为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但要注意的是该评价方式不把考试分数和相关评语作为具体考核内容,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教师在教学和辅导功课时要用微笑的表情、和蔼的语气以及赞扬的方式来与学生相处,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压力。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首先要肯定其学习成绩的优异,对其赞赏,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要让其反思自己在日常学习中的不足,积极改进,加大提升空间;对部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需要继续保持这一现状,并通过向更高难度的知识的挑战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式教育,不断肯定其优点和进步,让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争取用点滴进步来日积月累,争取一步步接近和赶超中等生和优秀生。
总之,注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利的途径。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内涵,认识到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真正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引导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轩.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12).
[2]秦爱东.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2).
[3]陈曦.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
【关键词】初中 数学 分层 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因材施教为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拥有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层,从而制定符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学讲教学模式主张学生的自主先学和合作促学,这就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让不同学力水平和不同成绩的学生之间能够优劣互补,促进他们的共同发展。
一、设计好教学方式的分层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有引导和督促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设计为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对此,教师要根据分层教学法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教师教学目标后,学生同样完成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制定适合不同水平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求学生制定具体学习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实现来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整理进步和提升。比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学习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高、学习能力高三个层次,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只需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举例以及推论即可,通过简单的习题练习即可;而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运用和证明法则;学习能力高的学生还需掌握同一题目的不同证明方法,以此增强不同阶层学生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二、研判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
初中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数学课程作为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动脑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为学生以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初中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跟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基础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層,通过分层管理,制定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会因不同模块内容的学习也会产生优势和弱势,同样也需要进行分层管理,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降低劣势学生所占比例。教师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试着去挑战更有难度的问题。比如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性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求其分别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即可,通过反复的习题练习,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针对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来说除了要求其掌握基本的定义、一般形式和求解方法外,还要针对同样的求解方法得到不同的解题方式,并加以灵活运用;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需要其在充分掌握课本内容后,给予他们课外形式更为复杂的习题。要做好培优补差的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保证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会丧失学习性,而学习能力较高和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在鼓励下会向更高难度的知识挑战。尤其对要对学困生进行专门的辅导,让其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规划好作业练习的分层
教师除了要利用课上时间对学生进行教学,还要借助课后作业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若教师统一布置作业,针对部分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来说太过简单且没压力性,达不到所要求的学习效果;若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题目太难会使学生无法自主完成作业,进而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丧失了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由此可以看出课下作业的布置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层布置作业。比如在布置“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作业内容时,可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先布置一些简单的不等式题目,在充分掌握后布置简单的不等式组的题目;部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可在增加一些能力拓展题;教师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可增加拓展能力题的数量。
四、构建好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估。教学评价的分层具体表现为教师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和表现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但要注意的是该评价方式不把考试分数和相关评语作为具体考核内容,教师要对表现优异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教师在教学和辅导功课时要用微笑的表情、和蔼的语气以及赞扬的方式来与学生相处,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的压力。对学习能力高的学生首先要肯定其学习成绩的优异,对其赞赏,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要让其反思自己在日常学习中的不足,积极改进,加大提升空间;对部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需要继续保持这一现状,并通过向更高难度的知识的挑战来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式教育,不断肯定其优点和进步,让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争取用点滴进步来日积月累,争取一步步接近和赶超中等生和优秀生。
总之,注重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利的途径。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分层教学法的具体内涵,认识到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学模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在教学中真正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引导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轩.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下),2017(12).
[2]秦爱东.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2).
[3]陈曦.试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