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工作亟待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在培养学生情操、人格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各高校对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还未给予足够重视。为了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工作,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更加重视,在课程设置、教师选任、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订等方面加强工作,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组织工作,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工作 教学思考
引言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则其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势必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校的教书育人中既担负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又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和高校中的文科专业普遍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受到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就业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得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差,道德素养急需培养,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吸引不了学生。
比如某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心态逆转,人生信念庸俗。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极端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不予考虑;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于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有些同学在价值观上甚至存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些同学道德观念弱化,等等。
大部分学生确不知道如何塑造自我性格,不知道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精华部分所在,一味沉浸在浮躁的世俗娱乐文化中,从而更加迷茫,不知所措。在上《中国传统文化》课时,不少学生开小差,逃课,玩手机等,消磨时光,糊弄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手段单一,流于空泛,不能很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
学生对课堂的无兴趣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配、课堂教学效果监督等方面要求低,着力少。任课教师授课缺乏足够重视,或者囿于自身素质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采取课堂教学技巧,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严重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材编写模式陈旧,格式单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地承载教学任务。
目前市场存在的几套教材,编写思路偏于陈旧,重理论知识,轻教育手段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引领广大任课教师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是要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和反思,自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新型文化,成长为具有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时能够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它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价值已经被不少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实业金融家、未来学家和汉学家们看好,他们纷纷预测,在21世纪能够主导世界文明的将是中国文明或东亚文明,他们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或“中国的世纪”。中国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人类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是各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抢占未来世界文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和重大历史任务。
三、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从小就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首先,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课时量,对于以理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普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同时要尝试编写分类的传统文化讲义或教材,要把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教材分开编写,突出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各层次教材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其次,各高校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团队,选配在不同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要把那些在音乐、美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有研究的学者老师聚合起来,共同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各章节涉及的不同领域的内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从学术角度考虑是不现实的,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训教学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实训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
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开发自身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高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努力改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
[3]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工作 教学思考
引言
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如果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则其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势必难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课在高校的教书育人中既担负着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又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开始得到高度重视,一些地区和高校中的文科专业普遍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但相当一部分高校受到教育理念、专业设置、就业压力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人文环境营造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够得力,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乐观。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促进高校德育教学工作。
一、高校《中国传统文化》课教育现状
(一)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偏差,道德素养急需培养,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吸引不了学生。
比如某些同学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心态逆转,人生信念庸俗。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一些学生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极端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不予考虑;在物质和精神关系上,过于关注眼前的机会和发展,忽视远大理想和目标,不少人把实现较高经济收入和安稳生活放在人生追求的首位,重实惠、求实用,从而淡化社会责任感,甚至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在索取与奉献关系上,则一味强调索取,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部分学生在价值观取向上过于急功近利,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有些同学在价值观上甚至存在贪图享乐、拜金主义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些同学道德观念弱化,等等。
大部分学生确不知道如何塑造自我性格,不知道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吸取有价值的文化,甚至不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中诸多精华部分所在,一味沉浸在浮躁的世俗娱乐文化中,从而更加迷茫,不知所措。在上《中国传统文化》课时,不少学生开小差,逃课,玩手机等,消磨时光,糊弄老师,学习态度不端正。
(二)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手段单一,流于空泛,不能很好地展现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
学生对课堂的无兴趣和老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设置、任课教师选配、课堂教学效果监督等方面要求低,着力少。任课教师授课缺乏足够重视,或者囿于自身素质的不足,不能很好地采取课堂教学技巧,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严重制约了优秀传统文化教书育人的效果。
(三)《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材编写模式陈旧,格式单调,不能很好地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好地承载教学任务。
目前市场存在的几套教材,编写思路偏于陈旧,重理论知识,轻教育手段创新,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利于引领广大任课教师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法开展这门课的教学工作。
二、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连接古代、现代、未来中国人的时间之流、生命之流,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的精神生命。我们在高校中开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获得一些可有可无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是要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和反思,自觉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建设和发展现代的新型文化,成长为具有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适应时代要求的青年人。
中国传统文化在解决目前人类面临的各种矛盾冲突时能够产生和发挥重要作用,它所具有的丰富资源和潜在价值已经被不少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实业金融家、未来学家和汉学家们看好,他们纷纷预测,在21世纪能够主导世界文明的将是中国文明或东亚文明,他们称21世纪是“亚太时代”或“中国的世纪”。中国文化必将在新世纪的人类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是各高校培养合格人才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抢占未来世界文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和重大历史任务。
三、如何强化《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从小就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接受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民族精神的教育却很不够,造成思想上的传统文化断层,这是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
首先,各高校及教育行政部门要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设置与教学工作。对于以文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课的课时量,对于以理科专业为主的院校要普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同时要尝试编写分类的传统文化讲义或教材,要把本科生、专科生、中专生的教材分开编写,突出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各层次教材要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其次,各高校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团队,选配在不同传统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学生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要把那些在音乐、美术、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领域有研究的学者老师聚合起来,共同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课各章节涉及的不同领域的内容。教师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从学术角度考虑是不现实的,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课的实训教学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实训教学,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途径。
结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包含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个人只要按照修身的原则和方法,自强不息,进德修业,开发自身潜能,就一定会锻造成理想人格。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高校教育更应植根于富有底蕴的传统文化之中,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质的高级人才。因此,当代高等教育应坚持把促进社会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核心,努力改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和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蔡炎武,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1996,1(1):45-47.
[2]刘绿丝.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之管见[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18)22-24.
[3]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