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置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392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卡夫卡的创作中不确定性的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其中并置手法的使用是原因之一。
  [关键词]不确定性 并置 改写神话
  
  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英国文论家戴维·洛奇认为后现代主义奉行无等级秩序和非中心原则,这就意味着后现代作者在创作本文的过程中,一切都是无选择的偶然行为,甚至是一种“自动写作”。同样,对于接受者来说,无等级秩序原则就意味着避免形成一种作者读者首尾一致的解释。据此,后现代主义文学理论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本文创作和接受的唯一原则是不确定性。去寻找意义是既无可能又无必要,阅读行为和写作行为的“不确定性”本身即“意义”。
  而对于卡夫卡的研究,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批评家们开始关注其作品中那些难以确定的东西。他们指出:卡夫卡经常有意回避任何的明确性,甚至把清楚的东西弄模糊,一切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因此,海因茨·波里策断言:“任何想得到结论或解释谜底的企图必然归于徒劳”。(P88)在卡夫卡的随笔和日记中,处处可见这种不确定的表达:“一切都是无限的,或者是不确定的”,(p112)“一切是多么地靠不住”,(p436)“我从未听说常规是什么”,(p115)“实际上没有一点东西是肯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什么”,(p415)可见,卡夫卡已经感受到了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难以捉摸的,世界没有确定性只有可能性。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卡夫卡的创作表现出了鲜明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并置手法的使用是重要原因之一。
  并置指“后现代主义作家写作时,并不给出一种结局,相反,往往将多种可能性结局组合并置起来,每一个结局指示一个层面,若干个结局组成若干个层面,既是这样,又是那样,既可作如是解l也可作如彼解”。(p194)因为事物的中心已经不再存在,也就没有什么必然性,有的就是可能性。后现代小说经常以多结局的并置来指示多层面的后现代生活现实,从而使小说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
  而卡夫卡在创作中,或随意地把几个不同的事情联系到一起,或把多种情况并列起来,从而给人一种不确定的感觉。如:“故事有个新的标题。《女歌唱家约瑟菲妮——或——耗子民族》。此类‘或者’一标题虽不很好看,但在这里也许具有特殊意义。它有点像个天平称”,(p78)“对于原罪有三种惩罚可能:最轻的是事实上那种,即逐出天堂,第二种是:摧毁天堂,第三种(这应该是最严厉的一种)是封锁永恒生命的道路,而保留其他一切”,(p61)“他们生活在三种不可能性中间;不写之不可能、用德语写之不可能、用其它语言写之不可能。几乎可以加上第四种不可能性,即写之不可能”,(p421)“契西克先生正在过道房屋的另一端抽打一条浑身黄毛乱蓬蓬的瑞士雪山救人犬,这条犬用后爪立在他的对面。这情景很不清楚,是不是契西克只是跟狗逗着玩,并由于它而丢下老婆:或者,是不是他自己被这条狗狠狠地攻击了:或者,是不是他最终想阻止这条狗靠近我们”。(p149)诸如此类的句子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是随处可见的。
  在卡夫卡的几个改写神话的短篇中更突出运用了这种并置的手法。卡夫卡认为“神话只有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才变得真实,产生效用,否则它只能是让人跟花缭乱的幻想游戏”。(p442)他怀疑神话的真实性,并对神话进行了改写,从而解构了神话的确切性。如关于普罗米修斯神话的改写就用了并置的手法,从而使神话从确定不疑到出现了四个可能性:“关于普罗米修斯有四个神话传说。第一个说:由于他把诸神出卖给了人。于是被牢牢地拴在高加索,诸神派老鹰去啄食他那源源不绝长出来的肝。第二个说:啄食的鸟嘴给他带来的疼痛使普罗米修斯越来越深地挤压入岩石,最终与岩石成了一体。第三个说:几千年后,他的背叛被遗忘了,诸神忘了,老鹰忘了,他自己也忘了。第四个说:人们对这变得没完没了的事厌倦了。诸神厌倦了,老鹰厌倦了,伤口厌倦地合拢了。剩下的只有那无法解释的岩石山脉。——传说试图解释这不可解释的。可是由于传说来自一个真实的基础,所以它本身也结束于不可解释之中”。(p57)卡夫卡打破了神话中对于普罗米修斯解释的唯一确定性,表现出一种对神话理解的不确定性。米勒指出,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在于由小说提供的多种可能的、不相一致的解释,同时也在于缺少说明一种选择优于其他选择的证据。后现代主义一切都成为语言问题,纯粹是能指符号的游戏,可以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解释。神话也不例外。
  总之,并置手法的使用,体现了卡夫卡创作的不确定性,而正是这一点,使卡夫卡走向了后现代。启示我们从后现代的角度来审视、关照卡夫卡及其创作。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此。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业的发达、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对动画片音乐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具有多种音乐元素的接受程度和期待值也日益提高。动画片《狮子王》中的音乐运用了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顺应了广大观众的需求并得到广泛流传,这种创作思路已经成为迪斯尼电影长盛不衰、风靡全球的一个重要法宝。本文就多元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在《狮子王》中的运用将做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 演唱风格 演唱形式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是国内青春伤痛文学作家籽月的系列小说,现已出版三部,均由长沙大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从第一部开始就凭借其曲折起伏的情节、真实细腻的情感、纯粹清新的青春、流畅浅淡的文字获得众多90后的热烈追捧,到现在这部系列小说累计销量已达百万册,拥趸众多。而近期这部由吴亦凡、卢杉、韩庚、周元等中韩明星共同合作演绎的同名影片《夏有乔木雅望天堂》,便由其改编而来。不同于大
歌舞片与追求艺术真实的其他好莱坞电影所形成的拍摄规范不同,其特点是以歌舞的形式讲述故事,诉诸于美轮美奂的场面效果和镜头语言。歌舞片这种以音乐和舞蹈为主的表达形式,恰恰间离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虽然将电影造梦的机制表现得十分明显,却也脱离了真实的要求,无法表达过于深刻厚重的主题。因此,虽然歌舞片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辉煌时期,出现了大批脍炙人口的歌舞电影,例如《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西区故事》《
大热银幕的《前任3》让作为导演以及编剧的田羽生和他带领的圣堂工作室走到了大众面前。这个年轻的导演和他的团队在近几年频频发力,从2010年的票房黑马到今年的《前任3》,他们带给观众的不仅是泪中带笑的情感释放,更多的是对现代社会一些热点话题的深度思考。田羽生擅长通过塑造一类典型性群体人物和使用平淡而生活化的克制型诙谐,在作品中融入当代中国社会中的普遍情感问题,从而阐释一些打破理想、通往现实的哲理。同样
越想  越不明白  为何一无所获者手上尽是老茧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①[1]  当一时的荒诞变成常态的“存在”,让人“越想越不明白”的时候,当某些所谓的“电影”变成爆米花和可乐的伴侣,让人“越想越不明白”的时候,也许正是重读阿巴斯的时候。在旁观者看来严苛的拍片环境下,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自己则转身没入人群之中,隐藏了智慧锋芒,以“半生产”的电影诠释着日常生活的诗意
烟花,一种人工造作的花朵,这黑暗中的植物,只有在黑夜里盛开,才能绽放出它那一树绚烂的银花。然而,日光之下,烟花也有它的美,只不过美得隐晦,美得生涩,美得旁若无人。《白日焰火》这部名字听起来让人颇感困惑的电影,也正像一场绚烂的晚间焰火表演,它的光焰所及,引得观赏者无不驻足仰望,为之倾心。但是,这部影片的真正内容,却又像它的名字所传达的,是一场场令人眩惑的绽放在日光之下的焰火表演。这样的表演在整部影片
2017年,张杨的两部作品《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先后在6-8月上映。《冈仁波齐》更是成为话题性电影,票房过亿。两部作品均在西藏拍摄,更有意思的是,两部作品以分组的方式,先后拍摄(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同一年的时间里,诞生了两部风格迥异,甚至是两极化的作品。本文试图从两部作品的视听、叙事以及主题内核来寻找一个走在自己电影朝圣之路上的张杨。  一、 视听  《冈仁波齐》用客观纪
与传统式大众认知下的声音技术和视效技术同步发展,有所不同的是,二者的发展事实上并不同步。音响类的同期与后期创制,经历了一个与视效完全不同的发展历程,音响类创制经历了一个由单声道时代的堪称简易的强弱控制与声音剪拼而立体声,由立体声而5.1、环绕、全景声时代的更加复杂化专业分工序化的大数据声音存储,以及此后的声音距离方位定位、声道具体分布及其强弱音感、功能性声与表现性声的创制表达等一系列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李仕芬,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讲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当代小说研究。  【基金项目】一、男性英雄的白日梦──从《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小说原著说起1939年,詹姆士·瑟伯(James Thurber)在《纽约客》(The New Yorker)发表短篇小说《沃尔特·米蒂的秘密生活》[1],内容讲述男主角沃尔特·米蒂(Walt
在2016年略显低迷的暑期国内电影市场,《绝地逃亡》4天狂揽4亿票房的佳绩相当突出。在此之前,成龙曾先后拍摄了《警察故事2013》及《天将雄狮》,突出的主旋律风范和说教意味使电影饱受诟病,也让成龙团队意识到,家庭悲情牌和抓主旋律并非自我所长,成就“龙氏电影”的核心依然是功夫喜剧。《绝地逃亡》是成龙的第104部电影,尽管电影口碑较之成龙巅峰时期的作品有所下降,套路化的剧情设定以及主角动作能力的退化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