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83例接受D2根治术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发生的部位及其与原发病灶的关系;比较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差异;对本组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83例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第1站淋巴结转移者64例(77%),直接发生第2站淋巴结转移(跳跃性转移)者19例(23%),胃上、中、下部癌分别以No.3(40%)、No.3(42%)、No.6组(33%)淋巴结转移最为常见.本组77例(93%)患者获得随访,时间5~14年,其中位生存期为77.0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为63%;跳跃性与非跳跃性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52%和6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本组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是浆膜是否受侵和肿瘤病理类型,其中浆膜是否受侵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第1站淋巴结是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主要部位,可以作为胃癌前哨淋巴结导航外科中淋巴绘图的主要目标;肿瘤侵犯浆膜层的胃癌孤立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空心钉经矩立体交叉构型治疗高龄高危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新鲜青年尸体股骨和老年防腐尸体股骨标本各6对,建立31-A1.3型粗隆间骨折模型,经矩立体交叉
目的 探讨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 贫血的发牛机制.方法 用62只SD大鼠筛查血红蛋白(Hb),求正常值.随机选择24只Hb正常的大鼠,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各12只,后者予关木通浸膏水
加强科研质量管理是新形势下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地方农业院校应从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注重科研团队培养、建立管理协作网络、提高经济社会
目的 将人骨保护蛋白(OPG)基因转入体外培养的人成骨细胞,研究OPG基因在转染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OPG基因转染对成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首先行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绿色荧光蛋白基因(Ad-GFP-hBMP-2)转染对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日本大耳白兔4只自双侧股骨远端抽取骨髓培养bM
已知目前脓毒症仍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尽管早期积极抗感染、液体复苏及相关器官功能支持,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其中有一少部分脓毒症患者可发展成严重脓
郑敏是中国一位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但至今为止,对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的研究还涉足不深,因此本文将结合她的诗歌文本,从三个方面对其现代主义文学思想做一个粗略的论述,旨在
目的 探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平扫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确诊的 19例超急性脑梗死病例,所有病例发病后1~6 h内进行第1次M
目的 探讨~1H-MRS和DWI在反映海马硬化病理结构改变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2例伴有单侧海马硬化的发作间期颞叶癫痫(TLE)患者及12例正常对照者行单体素~1H-MR
目的 探讨累及气管支气管的复杂幼年型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juvenile on-set recurrent respiratory papillomatosis,JORRP)手术策略,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方法 选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