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号称啸聚6000画家的宋庄,从街面上是看不出眉眼高低的。走在画家村小堡的大街面上放眼一照量,红花绿叶正盛的买卖当推来自天南海北南腔北调的饭馆子,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南边的馆子多以川滇湘黔的口味为招牌,北方的馆子大漠孤烟的,差强人意,不外乎新疆的炒片、兰州的拉面、东北的乱炖、西安的泡馍之类的以面食为主的营生。面目生猛有滋有味,但少有南方菜品的秀气丰盈。山西刀削面虽然别有风味,但是在宋庄,始终上不了台面,不过是几个农民兄弟伙在那不甚惹眼的地界打理的下等饭铺子,油渍麻花的三元五角一碗,给下力气的人果腹而已。
民以食为天,画家亦不例外。画家靠什么手段谋食?画画,卖画而已,在宋庄混世界,到哪里卖得了画儿?画廊、美术馆、街头地摊,还是私人勾搭,端的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宋庄的画廊,大大小小够百十来号,这些个画廊,大多是格局拘谨的屋子,里面可以容纳的画作着实有限。一间画廊里,若是放置一个画家的作品,尚嫌局促,几千个画家的画要是都装在这些屋子里,门儿都没有。所以,在宋庄混的画画儿的,80%攀不上画廊这样的门脸儿。能够攀上画廊这样的门脸,一要画得上道儿,二要人头子熟络,板眼得合辙押韵、入巷对路。即便是如此,能够在画廊里烧香拜佛,也不一定能花开结果呢,多数时候,不过望梅止渴,自娱自乐而已。
按照西方舶来的美术品交易方式,沿袭多年中规中矩的套路,应该是画家——画廊——买家,这样一个销售链。可是这种交易链一旦到了中国,便离了辙跑了调儿,多数的画廊玩儿起这套来老不灵光。所因者何?一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根本没有时间培育美术品的健康消费市场,国民在这方面的素质极为低下。我一个堂弟,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毕业,专业学历可谓不低。他结婚时,装修完房子以后,墙上想挂一些画儿。他们夫妻财力不缺,但是对艺术品全无品位,买了几张小画,全是那种极低劣的小风景行画,自己挂在客厅里,笑眉笑眼地瞅着,以为自家的品位也高雅了起来。
中国社会的畸形发展,派生了许许多多旁门左道无厘头的交易方式,这些个交易方式,几乎无一不是破坏了“画家——画廊——买家”这样的交易链条。在中国美术品交易的一派乱象之中,画廊的日子,十之八九都不大好过,多数是有一口没一口地撑着混着,尽量把往里搭钱撑门面的成本降到最低。一些画廊老板,时不时眼冒金星、臭棋乱飞象,两手空空生出些幺蛾子蒙事儿混钱。
前些日子,宋庄万盛园美术馆外面一个小画廊女老板在自己博客上信口开河。该女老板原是一画家老婆,离婚后把自家在小堡买的农民院翻盖成了一个家庭式画廊,画廊的牌子是亮出去了,可买卖却有一搭没一搭地熬着。老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可是不开张的画廊在宋庄何止一家。女老板画廊的招牌亮着,渐渐地便有了些独立寒秋的滋味浮涌上来。在直投美术杂志上买版面做个广告,她舍不得银子,便在艺术网站博客上经营自己的盘丝洞。她在博客上称自家的画廊几多韵致,内里的家具陈设多是民国老家具,参观者如果看上了,也可以连画带家具买上拿走。不几日,没见动静,女老板又放出风来,冒充行家称近来版画收藏成了热门,某某版画如何如何的,每幅值银数千。这些艺人的作品,她这里都有,然后在网上放出些版画勾人眼目。其实所谓版画收藏热纯属子虚乌有,岂止火热,连温热都没有,中国人认版画的更其稀少。女老板这些个烟雾弹,不过惦记着把自家的版画趁势脱手而已。
过了数日,版画无人关注,女老板又在网上放风说,她的朋友、摄影家某某图片真好、真便宜,每幅才5000多块钱云云。笔者上网看了此人的照片,不过是去各地旅游拍的一些风光照而已,水平极为一般,笔者留言指出这样的照片便是在业余的里头,水平也是一般的,何来著名一说?女老板一见内行砸了她的场子,立马删了帖子。做买卖的给自己的东西吆喝吆喝,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昧着良心为那些不上道的玩意儿胡乱吹捧,便不厚道了。该女老板自称是作家,声称正在写一本书,她写的书靠不靠谱,笔者不知,但其作为一个画廊老板,关于美术品的言行,是极不靠谱、极没有品位的,她的作派完全是蒙一个算一个。
一个健康的商业社会,画廊是一肩挑两家的角色,它不但要靠卖画谋取生活,它还要靠卖画输出一种真正的文化理念。而在一个不大健康的商业社会中,画廊有时却充当了一头骗两家的角色。
除了画廊这种美术品交易机构之外,拍卖行则是另一个艺术品交易的中间机构。按照西式的艺术品交易模式,把画廊称为艺术品一级市场,拍卖称为艺术品交易二级市场。似乎合乎市场交易规则的玩儿法,艺术品应该是先在画廊交易,然后再进入拍卖行交易,但是这些规矩一到宋庄,便全部失灵。去年年末,某文化公司在宋庄原创艺术博览中心举行了一次拍卖活动,该活动宗旨设立得很好,说是为了广大画家能够有个机会卖掉自己的画作,200多个画家送来了400多幅画作,作品大多是一些不盈尺的小画儿。
拍卖的日子近了,众画家翘首以盼。等到拍卖前两天,文化公司贴出了广告:拍卖推迟若干天,画家那厢又提心吊胆地等。等到了拍卖前二天,又被告知拍卖推迟若干天,如是者三,最后,文化公司通知,由于没有买家前来参拍,本次拍卖活动取消。
文化公司策划的一次创意秀就此流产。像这种有卖无买的拍卖交易,在宋庄亦不多见。宋庄这块地界,交易量最多的,当数地摊书画市场。该市场属自发性质,位于小堡文化广场南侧马路边上,举凡油画、国画、书法、陶瓷、旧书、工艺品应有尽有。能到这个自由市场进行交易的,大概有两类人,一类是类似于深圳大芬村那样的画行画的画手,另一类是到宋庄混的没有其他门路的走投无路放下身段的画家。但凡对艺术尚怀有几分进取之心的人,宁肯清水煮挂面,找点儿零活儿干干,也不肯把自己精神结晶的画作拿到地摊儿上吆喝。在宋庄混到地摊儿的份儿上,将来还怎么登上大雅之堂啊。
地摊儿上以油画居多,这些油画多是以模仿各种风景、静物、人物的居多,技术手法匠气十足。像在当代艺术领域里走红的一些画家的画作,也有人稍加改头换面,整出些龇牙咧嘴的形象摆在地上,等着换钱。
地摊上的油画,多数是百八十块钱,小幅的有几十块钱一张的,这个地摊市场,存在了大约两年之久。原来是在周六周日两天上街,近来笔者发现,只要不刮风下雨,每日里市场都会开张。从这势头看上去,这种交易方式能够维持一部分人的生活。虽然这样的方式让那些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或是准备成为艺术家的人所不齿或者不屑。
除了这种地摊交易,另外一种交易方式就是工作室交易。这种交易多数买卖双方都是由熟人引荐,买家也大多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交易的画作,每幅数千乃至数万不等,交易甫一完成,画家照例要给介绍人提成,提成从15%到20%不等,所谓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倘若有某个画家的画卖了上10万块钱,那此事便会不胫而走,越传越神,跟中了六合彩似的,点燃起了一干画家心中的小火苗儿。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
民以食为天,画家亦不例外。画家靠什么手段谋食?画画,卖画而已,在宋庄混世界,到哪里卖得了画儿?画廊、美术馆、街头地摊,还是私人勾搭,端的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宋庄的画廊,大大小小够百十来号,这些个画廊,大多是格局拘谨的屋子,里面可以容纳的画作着实有限。一间画廊里,若是放置一个画家的作品,尚嫌局促,几千个画家的画要是都装在这些屋子里,门儿都没有。所以,在宋庄混的画画儿的,80%攀不上画廊这样的门脸儿。能够攀上画廊这样的门脸,一要画得上道儿,二要人头子熟络,板眼得合辙押韵、入巷对路。即便是如此,能够在画廊里烧香拜佛,也不一定能花开结果呢,多数时候,不过望梅止渴,自娱自乐而已。
按照西方舶来的美术品交易方式,沿袭多年中规中矩的套路,应该是画家——画廊——买家,这样一个销售链。可是这种交易链一旦到了中国,便离了辙跑了调儿,多数的画廊玩儿起这套来老不灵光。所因者何?一是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根本没有时间培育美术品的健康消费市场,国民在这方面的素质极为低下。我一个堂弟,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生毕业,专业学历可谓不低。他结婚时,装修完房子以后,墙上想挂一些画儿。他们夫妻财力不缺,但是对艺术品全无品位,买了几张小画,全是那种极低劣的小风景行画,自己挂在客厅里,笑眉笑眼地瞅着,以为自家的品位也高雅了起来。
中国社会的畸形发展,派生了许许多多旁门左道无厘头的交易方式,这些个交易方式,几乎无一不是破坏了“画家——画廊——买家”这样的交易链条。在中国美术品交易的一派乱象之中,画廊的日子,十之八九都不大好过,多数是有一口没一口地撑着混着,尽量把往里搭钱撑门面的成本降到最低。一些画廊老板,时不时眼冒金星、臭棋乱飞象,两手空空生出些幺蛾子蒙事儿混钱。
前些日子,宋庄万盛园美术馆外面一个小画廊女老板在自己博客上信口开河。该女老板原是一画家老婆,离婚后把自家在小堡买的农民院翻盖成了一个家庭式画廊,画廊的牌子是亮出去了,可买卖却有一搭没一搭地熬着。老话说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可是不开张的画廊在宋庄何止一家。女老板画廊的招牌亮着,渐渐地便有了些独立寒秋的滋味浮涌上来。在直投美术杂志上买版面做个广告,她舍不得银子,便在艺术网站博客上经营自己的盘丝洞。她在博客上称自家的画廊几多韵致,内里的家具陈设多是民国老家具,参观者如果看上了,也可以连画带家具买上拿走。不几日,没见动静,女老板又放出风来,冒充行家称近来版画收藏成了热门,某某版画如何如何的,每幅值银数千。这些艺人的作品,她这里都有,然后在网上放出些版画勾人眼目。其实所谓版画收藏热纯属子虚乌有,岂止火热,连温热都没有,中国人认版画的更其稀少。女老板这些个烟雾弹,不过惦记着把自家的版画趁势脱手而已。
过了数日,版画无人关注,女老板又在网上放风说,她的朋友、摄影家某某图片真好、真便宜,每幅才5000多块钱云云。笔者上网看了此人的照片,不过是去各地旅游拍的一些风光照而已,水平极为一般,笔者留言指出这样的照片便是在业余的里头,水平也是一般的,何来著名一说?女老板一见内行砸了她的场子,立马删了帖子。做买卖的给自己的东西吆喝吆喝,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昧着良心为那些不上道的玩意儿胡乱吹捧,便不厚道了。该女老板自称是作家,声称正在写一本书,她写的书靠不靠谱,笔者不知,但其作为一个画廊老板,关于美术品的言行,是极不靠谱、极没有品位的,她的作派完全是蒙一个算一个。
一个健康的商业社会,画廊是一肩挑两家的角色,它不但要靠卖画谋取生活,它还要靠卖画输出一种真正的文化理念。而在一个不大健康的商业社会中,画廊有时却充当了一头骗两家的角色。
除了画廊这种美术品交易机构之外,拍卖行则是另一个艺术品交易的中间机构。按照西式的艺术品交易模式,把画廊称为艺术品一级市场,拍卖称为艺术品交易二级市场。似乎合乎市场交易规则的玩儿法,艺术品应该是先在画廊交易,然后再进入拍卖行交易,但是这些规矩一到宋庄,便全部失灵。去年年末,某文化公司在宋庄原创艺术博览中心举行了一次拍卖活动,该活动宗旨设立得很好,说是为了广大画家能够有个机会卖掉自己的画作,200多个画家送来了400多幅画作,作品大多是一些不盈尺的小画儿。
拍卖的日子近了,众画家翘首以盼。等到拍卖前两天,文化公司贴出了广告:拍卖推迟若干天,画家那厢又提心吊胆地等。等到了拍卖前二天,又被告知拍卖推迟若干天,如是者三,最后,文化公司通知,由于没有买家前来参拍,本次拍卖活动取消。
文化公司策划的一次创意秀就此流产。像这种有卖无买的拍卖交易,在宋庄亦不多见。宋庄这块地界,交易量最多的,当数地摊书画市场。该市场属自发性质,位于小堡文化广场南侧马路边上,举凡油画、国画、书法、陶瓷、旧书、工艺品应有尽有。能到这个自由市场进行交易的,大概有两类人,一类是类似于深圳大芬村那样的画行画的画手,另一类是到宋庄混的没有其他门路的走投无路放下身段的画家。但凡对艺术尚怀有几分进取之心的人,宁肯清水煮挂面,找点儿零活儿干干,也不肯把自己精神结晶的画作拿到地摊儿上吆喝。在宋庄混到地摊儿的份儿上,将来还怎么登上大雅之堂啊。
地摊儿上以油画居多,这些油画多是以模仿各种风景、静物、人物的居多,技术手法匠气十足。像在当代艺术领域里走红的一些画家的画作,也有人稍加改头换面,整出些龇牙咧嘴的形象摆在地上,等着换钱。
地摊上的油画,多数是百八十块钱,小幅的有几十块钱一张的,这个地摊市场,存在了大约两年之久。原来是在周六周日两天上街,近来笔者发现,只要不刮风下雨,每日里市场都会开张。从这势头看上去,这种交易方式能够维持一部分人的生活。虽然这样的方式让那些认为自己是艺术家或是准备成为艺术家的人所不齿或者不屑。
除了这种地摊交易,另外一种交易方式就是工作室交易。这种交易多数买卖双方都是由熟人引荐,买家也大多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交易的画作,每幅数千乃至数万不等,交易甫一完成,画家照例要给介绍人提成,提成从15%到20%不等,所谓资源共享利益均沾。
倘若有某个画家的画卖了上10万块钱,那此事便会不胫而走,越传越神,跟中了六合彩似的,点燃起了一干画家心中的小火苗儿。
编辑/麻 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