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衰弱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衰弱作为老年领域热点研究问题,近年来其异质性得到越来越多的探索。本文聚焦于心力衰竭患者,从衰弱概念模型、衰弱水平、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展望,为今后研究提出方向。

其他文献
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是一种主要累及儿童运动协调能力的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儿童中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学龄期儿童的身心健康。目前,该病在国内尚未得到广泛关注,缺乏规范、统一的诊断标准,相关临床评估工具的标准化和常模建立亦尚不完善;此外,对于临床干预的有效性探讨不足且缺乏实践经验。现根据欧洲儿童残疾学会在2019年发布的DCD国际临床诊治指南,结合国内的临床实践和研究现状,对指南中与DCD诊断、评估
解脲脲原体(UU)属于机会致病微生物,广泛定植于育龄期女性生殖道,可通过垂直传播造成胎儿感染。新生儿UU感染后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如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颅内出血、脑膜炎及早产儿视网膜病等。因此,了解UU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特点及与UU感染相关的新生儿疾病,重视UU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对避免新生儿期UU感染的严重后果和改善远期不良预后有重要意义。
结节性硬化症(TSC)是一种遗传性多系统疾病,由TSC1或TSC2基因突变引起,发病率为1/14 000~1/6 000。TSC的神经系统表现包括癫痫、发育迟滞、精神异常和神经功能缺损等,其中癫痫最为常见,占80%~90%,其中55%~62%为药物难治性癫痫。TSC相关癫痫严重影响TSC患者的临床预后及生活质量。目前,TSC相关癫痫的治疗可采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抗癫痫药物、
目的评估新生儿危重症肺动脉瓣狭窄(NCPS)患儿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总结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的12例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PBPV)NCPS患儿病例资料。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经胸心脏超声(TTE)、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介入手术相关数据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12例NCPS患儿行PBPV术均取得成功。术后导管测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差为8~35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