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机制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31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取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并配合鼓膜穿刺抽脓、鼓膜切开术治疗。 结果 经过治疗,患儿病情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为93.5%。结论 我科的治疗方法,简单易行,病人痛苦较小,费用低,疗效肯定。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26-0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位于鼓室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好发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耳痛、耳堵、听力减退及耳鸣,在鼓膜穿孔后耳痛减轻,出现耳漏,初为血水,后为粘脓或纯脓,可合并畏寒、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个别小儿伴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进一步发展可为急性乳突炎、慢性中耳炎。由于小儿咽鼓管解剖特点(较成人短、平而宽,咽口位置较低)、小儿机体抵抗力差、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肥大,腺样体和扁桃体可隐藏细菌,中耳与之邻近,易受感染,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全,防御能力差,哺乳位置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故本病多见于小儿。自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了31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局部、全身应用抗生素、并配合鼓膜穿刺抽脓及切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有26例为儿童患者,5例为成人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为1岁—45岁,平均年龄为9.6岁,发病天数为1—6天,经耳镜检查,发现14例存在鼓膜弥漫性充血,增厚,膨出,正常标志不清,12例患者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鼓膜表面有点状脓或搏动性闪光,发热者为26例,体温为37.2-38.9摄氏度,3例患儿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15例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例有哺乳不当、溢奶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部分增多,而中性粒细胞总值均偏高,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使用1%麻黄碱等减充血剂滴鼻以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利于引流,注意休息和饮食,疏通大便,症状重者,予以支持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的石碳酸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穿孔后应以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中耳内脓液后以抗生素滴耳剂滴耳。鼓膜明显膨出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可行鼓膜穿刺抽脓及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抽脓时应先用酒精消毒外耳道,用地卡因贴敷鼓膜表面3—5分钟而止痛,取粗长12号针头由鼓膜前下象限刺入,将脓慢慢抽净,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并注射庆大霉素等冲洗并注入其内,1日1次,适用于外耳道狭小的小儿,如反复穿刺多次不愈,可行鼓膜切开。以鼓膜麻醉剂作鼓膜切开部涂布麻醉,儿童可在全麻下施术。常规消毒后,将耳镜置入外耳道内,在鼓膜后下象限及前下象限与鼓膜边缘平行、距鼓膜边缘约2—3mm作一弧形切口,切开鼓膜后用吸引器抽吸脓液,吸净脓液后外耳道口塞以消毒棉球。
1.3 治疗评定标准
治愈:听力恢复,耳痛消失,鼓膜正常,鼓室声导抗图为A型。
有效;听力有效提高,耳痛减轻,有时有耳闷、堵、耳鸣,鼓膜轻度内陷,鼓室声导抗图为As型。
无效:听力无明显提高,仍有耳痛、闷、堵、耳鸣,鼓膜内陷,色泽异常,鼓室声导抗图为B型或C型。
2 结果
在治疗期间,对患儿进行定期耳镜检查、听力检测、鼓室声导抗检测、症状询问,两周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治愈2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9%。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有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及血行感染。咽鼓管途径最常见,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跳水或疑错误的方法擤鼻、婴幼儿喂哺方式不当、先天性唇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等均可使致病菌经咽鼓管途径侵入鼓室。而当外伤、鼓膜穿刺等手术操作不当,过去遗留的穿孔也可导致感染,而血行感染极少见。
本病治疗早期咽鼓管阻塞时,应用氯麻液滴鼻收敛咽口,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以使咽口张开通气,忌行捏鼻吹张。耳痛者可给予止痛药,及时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更换药物,必要时作药物敏感试验。如鼓膜外凸明显,则脓液积蓄过多,高热剧痛,可滴1%-2%的石碳酸甘油以消炎止痛,除继续采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保持足量的血药浓度外,应考虑鼓膜穿刺抽脓,必要时行鼓膜切开术,应严格无菌操作,急性炎症治愈、鼓膜穿孔闭合后2周,开始行咽鼓管吹张及鼓膜按摩术,以防止鼓室粘连发生,并清除鼻咽部病灶,以防复发。同时应注意锻炼身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杜绝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五官科学 第二版 廖树森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45-247.
【关键词】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5-0126-02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主要位于鼓室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好发于儿童。主要表现为:耳痛、耳堵、听力减退及耳鸣,在鼓膜穿孔后耳痛减轻,出现耳漏,初为血水,后为粘脓或纯脓,可合并畏寒、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个别小儿伴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进一步发展可为急性乳突炎、慢性中耳炎。由于小儿咽鼓管解剖特点(较成人短、平而宽,咽口位置较低)、小儿机体抵抗力差、咽部淋巴组织丰富、肥大,腺样体和扁桃体可隐藏细菌,中耳与之邻近,易受感染,中耳局部免疫功能发育不全,防御能力差,哺乳位置不当,或乳汁流出过急,可经咽鼓管进入中耳,故本病多见于小儿。自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我科收治了31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采用局部、全身应用抗生素、并配合鼓膜穿刺抽脓及切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例患者有26例为儿童患者,5例为成人患者,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分布为1岁—45岁,平均年龄为9.6岁,发病天数为1—6天,经耳镜检查,发现14例存在鼓膜弥漫性充血,增厚,膨出,正常标志不清,12例患者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鼓膜表面有点状脓或搏动性闪光,发热者为26例,体温为37.2-38.9摄氏度,3例患儿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15例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例有哺乳不当、溢奶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部分增多,而中性粒细胞总值均偏高,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全身、局部应用抗生素,及早使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使用1%麻黄碱等减充血剂滴鼻以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利于引流,注意休息和饮食,疏通大便,症状重者,予以支持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的石碳酸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穿孔后应以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及中耳内脓液后以抗生素滴耳剂滴耳。鼓膜明显膨出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可行鼓膜穿刺抽脓及鼓膜切开术。鼓膜穿刺抽脓时应先用酒精消毒外耳道,用地卡因贴敷鼓膜表面3—5分钟而止痛,取粗长12号针头由鼓膜前下象限刺入,将脓慢慢抽净,可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并注射庆大霉素等冲洗并注入其内,1日1次,适用于外耳道狭小的小儿,如反复穿刺多次不愈,可行鼓膜切开。以鼓膜麻醉剂作鼓膜切开部涂布麻醉,儿童可在全麻下施术。常规消毒后,将耳镜置入外耳道内,在鼓膜后下象限及前下象限与鼓膜边缘平行、距鼓膜边缘约2—3mm作一弧形切口,切开鼓膜后用吸引器抽吸脓液,吸净脓液后外耳道口塞以消毒棉球。
1.3 治疗评定标准
治愈:听力恢复,耳痛消失,鼓膜正常,鼓室声导抗图为A型。
有效;听力有效提高,耳痛减轻,有时有耳闷、堵、耳鸣,鼓膜轻度内陷,鼓室声导抗图为As型。
无效:听力无明显提高,仍有耳痛、闷、堵、耳鸣,鼓膜内陷,色泽异常,鼓室声导抗图为B型或C型。
2 结果
在治疗期间,对患儿进行定期耳镜检查、听力检测、鼓室声导抗检测、症状询问,两周后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治愈22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29%。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有咽鼓管途径,外耳道鼓膜途径及血行感染。咽鼓管途径最常见,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跳水或疑错误的方法擤鼻、婴幼儿喂哺方式不当、先天性唇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等均可使致病菌经咽鼓管途径侵入鼓室。而当外伤、鼓膜穿刺等手术操作不当,过去遗留的穿孔也可导致感染,而血行感染极少见。
本病治疗早期咽鼓管阻塞时,应用氯麻液滴鼻收敛咽口,并令患者作吞咽动作以使咽口张开通气,忌行捏鼻吹张。耳痛者可给予止痛药,及时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及时更换药物,必要时作药物敏感试验。如鼓膜外凸明显,则脓液积蓄过多,高热剧痛,可滴1%-2%的石碳酸甘油以消炎止痛,除继续采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保持足量的血药浓度外,应考虑鼓膜穿刺抽脓,必要时行鼓膜切开术,应严格无菌操作,急性炎症治愈、鼓膜穿孔闭合后2周,开始行咽鼓管吹张及鼓膜按摩术,以防止鼓室粘连发生,并清除鼻咽部病灶,以防复发。同时应注意锻炼身体,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杜绝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五官科学 第二版 廖树森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