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打造高效益课堂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设计,好的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导入有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使课堂教学赢在起跑线上。本文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对导入的方法、作用及原则进行了一些思考,仅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入设计 方法 作用 原则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识准备,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①。导入就如影视作品的“片花”,短短几分钟尽显精华,导入又如演讲的“开场白”,寥寥数语吊足胃口。导入环节设计得合理精彩、引人入胜,教学就能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导入的方法、作用及原则。
一、“温故知新式”导入
温故式导入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主要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然后过渡到讲授新知识。我在教授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还记得这场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它所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说:“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美国人民期盼一位新总统,带领美国走出危机困境。”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导语的前两个问题既是上一课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新课的背景。
如果说“温故式”导入侧重于复习的话,那么“知新式”导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我在教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前,布置了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1)关于当时的国际背景;(2)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情况;(3)重要的战役;(4)日军的暴行。学生们普遍都完成了,有些完成的质量还很高。如对“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情况”的收集,有一位同学制作了一张表格,从工业生产总值、生铁产量、钢产量、石油产量、兵力兵源、军舰数军舰吨位、飞机数对中日两国来了个全面对比。还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对教材做了有益的例证补充。
导入有呈现知识的作用,无论是“温故”导入,还是“知新”导入(或是两者兼而有之),都如同“任务指南”呈现学生已掌握的或是需掌握的知识点,从学习内容及形式方面为教学过程的展开作总结、提示及任务布置,使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激情式导入
所谓激情式导入就是指结合实际,创设情境,适时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求知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我在教授必修三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韩国学者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经书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强调韩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对此你有何看法?”在学生一片愤怒地声讨之后,我说:“光愤怒是没有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实来说话……”适时导入新课。
导入有聚人心、激情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s·S·Bruner)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②”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等,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悬念式导入
所谓“悬念”是指对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式导入就是根据授课内容,利用一定历史素材,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创设出对学生探求知识有利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我在教授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伴随着《国际歌》的背景音乐,我提出问题:“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了一句名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23年后,这个‘幽灵’在法国巴黎让世人真正认识到了她的力量,想知道这个‘幽灵’是什么?这个‘幽灵’在巴黎显示出力量的事件又是什么吗?”以此在导入新课的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
导入有启发思维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设疑引思的导入设计就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让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使其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能力提高的喜悦。
四、材料式导入
所谓材料式导入,就是通过利用与所授新课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历史素材,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通过呈现文字材料、陈列实物(图片)、播放音像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手段,我在教授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呈现了四则材料,请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的新航路。
材料三: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四: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这一切都有利于保障基督徒的安全……同时它还给基督教带来发扬光大的希望……”。
导入有培养学习能力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讨论交流观点,最终概括出答案,不仅比单纯记忆该知识点更为牢固,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主阅读、分析、探究等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
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技巧,方法灵活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糅合共用。导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导入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是科学性原则,违背科学的导入,不论多么生动和精彩,只能是以辞害义,画蛇添足。
三是简短性原则,导入设计应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之嫌。
四是灵活性原则,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化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有学者把有效课堂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有效果,这个课堂能完成整个预定的教学任务;二是有效率,这个课堂投入少,产出多;三是两者综合——有效益,这个课堂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能力提高③。要打造高效益课堂,这就要求历史教育工作者勤思善学、积极探索,首先是在导入这个环节上多下功夫,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注释】
①《吉林教育》,2011年02期.
② 布鲁纳. 教育过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
③ 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 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 导入设计 方法 作用 原则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识准备,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①。导入就如影视作品的“片花”,短短几分钟尽显精华,导入又如演讲的“开场白”,寥寥数语吊足胃口。导入环节设计得合理精彩、引人入胜,教学就能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下面结合我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导入的方法、作用及原则。
一、“温故知新式”导入
温故式导入是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它主要通过复习巩固旧知识然后过渡到讲授新知识。我在教授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经济危机,还记得这场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它所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说:“在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后,美国人民期盼一位新总统,带领美国走出危机困境。”从而引出“罗斯福新政”。导语的前两个问题既是上一课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新课的背景。
如果说“温故式”导入侧重于复习的话,那么“知新式”导入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课前布置学生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我在教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前,布置了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1)关于当时的国际背景;(2)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情况;(3)重要的战役;(4)日军的暴行。学生们普遍都完成了,有些完成的质量还很高。如对“中日两国国力军力情况”的收集,有一位同学制作了一张表格,从工业生产总值、生铁产量、钢产量、石油产量、兵力兵源、军舰数军舰吨位、飞机数对中日两国来了个全面对比。还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对教材做了有益的例证补充。
导入有呈现知识的作用,无论是“温故”导入,还是“知新”导入(或是两者兼而有之),都如同“任务指南”呈现学生已掌握的或是需掌握的知识点,从学习内容及形式方面为教学过程的展开作总结、提示及任务布置,使学生有目标有重点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激情式导入
所谓激情式导入就是指结合实际,创设情境,适时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求知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我在教授必修三第8课《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韩国学者以韩国庆州的佛国释迦塔发现的雕版印刷经书为据,提出雕版印刷和金属活字印刷是韩国人的‘发明’,强调韩国是雕版印刷的发源地。对此你有何看法?”在学生一片愤怒地声讨之后,我说:“光愤怒是没有用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实来说话……”适时导入新课。
导入有聚人心、激情趣的作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s·S·Bruner)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②”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等,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历史课和历史教师应当而且必须承担的责任。
三、悬念式导入
所谓“悬念”是指对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式导入就是根据授课内容,利用一定历史素材,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创设出对学生探求知识有利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我在教授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时,伴随着《国际歌》的背景音乐,我提出问题:“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了一句名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23年后,这个‘幽灵’在法国巴黎让世人真正认识到了她的力量,想知道这个‘幽灵’是什么?这个‘幽灵’在巴黎显示出力量的事件又是什么吗?”以此在导入新课的同时也点出了本课的两个重要知识点——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巴黎公社。
导入有启发思维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设疑引思的导入设计就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让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思考,探究方法、解决问题,使其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受能力提高的喜悦。
四、材料式导入
所谓材料式导入,就是通过利用与所授新课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历史素材,创设课堂教学情景,引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例如通过呈现文字材料、陈列实物(图片)、播放音像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手段,我在教授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呈现了四则材料,请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的一些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的新航路。
材料三: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
材料四:哥伦布在《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中写道:“这一切都有利于保障基督徒的安全……同时它还给基督教带来发扬光大的希望……”。
导入有培养学习能力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讨论交流观点,最终概括出答案,不仅比单纯记忆该知识点更为牢固,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主阅读、分析、探究等学习的能力。
五、总结
导入作为一种教学技巧,方法灵活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糅合共用。导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内容和形式,导入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二是科学性原则,违背科学的导入,不论多么生动和精彩,只能是以辞害义,画蛇添足。
三是简短性原则,导入设计应短小精悍,时间过长就会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之嫌。
四是灵活性原则,课堂是一个动态的、充满变化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一成不变。
有学者把有效课堂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有效果,这个课堂能完成整个预定的教学任务;二是有效率,这个课堂投入少,产出多;三是两者综合——有效益,这个课堂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能力提高③。要打造高效益课堂,这就要求历史教育工作者勤思善学、积极探索,首先是在导入这个环节上多下功夫,精心设计,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注释】
①《吉林教育》,2011年02期.
② 布鲁纳. 教育过程[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
③ 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 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