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CT和彩超在肝脏微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和临床体会。 方法:
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CT和彩超诊断6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
论。 结果:两组在病灶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但在定性诊断
率方面,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CT组明显优于彩超组。结论:彩超在肝脏微小
血管瘤的病灶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门诊普查;CT在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均
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肝微小血管瘤;CT;彩超;诊断价值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肝脏血管先天性畸形,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腹部检查时发现;虽然一般不会转为恶性,有时与肝脏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特别是微小血管瘤,在病灶诊断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相对较低。现对近几年来我院分别采用CT和彩超诊断6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中的病例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超声诊断科和放射科检查的肝脏微小血管瘤患者,共60例;为先经过彩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脏微小血管瘤后,在分别行另外方法的检查。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8y,平均43.6y;52例无临床不适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感5例,肝区胀痛3例;47例是常规健康体检或其他非肝胆相关疾病检查时发现,3例是胆囊结石就诊发现,2例是外伤检查时发现。
1.2 检查方法①彩超组:采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X300全新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CH5-2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②CT组:使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螺旋CT和GE公司16排螺旋CT诊断仪,扫描参数为120KV,220mA;螺距1.1,层厚7.5mm、间距7.5mm。一般行上腹部平扫,检查前空腹,检查前20min口服1%~1.5%泛影葡胺300~500ml,扫描前再口服相同浓度的造影剂250ml,使肠道充盈,并训练患者做好呼吸运动配合;然后取仰卧位,行上腹部连续扫描。需要时行增强扫描,将造影剂欧乃派克100ml,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肘静脉以2.8~3.5ml/s的速度快速注入,分别在注射后25~30s、50~70s、2~5min左右时,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期肝复扫的三期扫描。
1.3统计处理 本文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χ2进行比较,代入SPSS16.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组60例患者经过彩超和CT检查,全部确诊。单发病灶56例,多发病灶4例,
6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67个;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37例,全肝2例。直径0.6~
1.5cm,类圆形59个,不规则形8个。彩超检查中强回声51例,低回声9例;CT检
查中动脉期病灶呈均匀性强化32例,静脉期密度增高24例,延迟期密度改变4例。
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在病灶检出率方面,P>0.05,无显著差异;但在定性
诊断率方面,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CT组明显优于彩超组。(见表1)
表1:两组的检查结果的比较
n 病灶检出数 病灶检出率 定性诊断数 定性诊断率
彩超组 6057 95.0%5388.3%
C T 组 6058 96.7%60100%
P值>0.05>0.05 <0.05<0.05
3讨论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呈团状所致,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1】。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小不等的、扩张的血窦组成,血窦内衬有内皮细胞,充满了血液,部分由血栓形成,有纤维组织分隔,纤维隔内可有残留胆管和小血管。其发育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与正常肝实质同步生长,发育成熟后生长速度较慢或停止生长,但有少部分血管瘤呈膨胀性生长,且质地较硬。血管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腹部检查时发现;当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腹部包块、肿块压迫症状、胃肠道症状、破裂出血、急性扭转、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微小血管瘤是指直径小于1.5cm的肝血管瘤,在病灶诊断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相对较低,有时超声或者CT较难发现,与肝脏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肝脏血管瘤的超声典型表现为均匀的强回声,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周围无声晕,后壁声影增强;少数呈低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部分为晒网状不均匀回声,病灶周围可有声晕,类似“牛眼征”,难以作出定性诊断,易与肝癌相混淆。CT的典型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边缘清楚;较小的血管瘤中央无明显的代表疤痕组长、血栓形成或出血等更低密度影,一般无钙化灶【2】。增强CT扫描的典型表现为“渐进性、向心性”或者“早出晚归”的征象,动脉期时瘤内血液内含有造影剂,交换速度较慢,早期一般只见于病灶边缘部分,出现结节状、斑片状或“C”型等不规则的、明显强化的高密度影;静脉期时血管瘤的强化范围逐渐向病灶中央部位扩散和延伸,呈典型的向心性特征,由于病灶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被迅速完全强化;延迟期时病灶呈等密度充填,一般为3min左右。
当CT平扫出现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影时,对定性诊断
不明确,需行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的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在动脉期强化、静
脉期造影剂退出较快,病灶周围可见低密度假包膜影,延迟期病灶强化退出较早【3】;
转移瘤因血供较差,动脉期讲话很少,静脉期表现为边缘强化而中心不强化的“牛眼
征”;肝细胞瘤平素为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强化后逐渐下降只等密度,延迟期恢复
为低密度。超声对肝血管瘤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易行,无损伤,是目前最常用的检
查方法,特别适用于门诊普查和筛查;但其特异性较低,易导致误诊。CT平扫或者增
强CT在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均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赖智敏,温书泉.B超与CT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7):105-106.
[2]刘维,等.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与CT影像对比分析[J].甘肃医药,2010,29(6):643-645.
[3]余琴,等.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现代临床医学,2008,34(6):445-446.
对近几年来分别采用CT和彩超诊断6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
论。 结果:两组在病灶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但在定性诊断
率方面,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CT组明显优于彩超组。结论:彩超在肝脏微小
血管瘤的病灶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门诊普查;CT在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均
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肝微小血管瘤;CT;彩超;诊断价值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肝脏血管先天性畸形,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在体检或腹部检查时发现;虽然一般不会转为恶性,有时与肝脏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特别是微小血管瘤,在病灶诊断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相对较低。现对近几年来我院分别采用CT和彩超诊断6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中的病例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我院超声诊断科和放射科检查的肝脏微小血管瘤患者,共60例;为先经过彩超或者CT检查发现肝脏微小血管瘤后,在分别行另外方法的检查。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8y,平均43.6y;52例无临床不适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感5例,肝区胀痛3例;47例是常规健康体检或其他非肝胆相关疾病检查时发现,3例是胆囊结石就诊发现,2例是外伤检查时发现。
1.2 检查方法①彩超组:采用德国西门子Acuson X300全新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CH5-2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②CT组:使用Siemens Somatom Emotion 螺旋CT和GE公司16排螺旋CT诊断仪,扫描参数为120KV,220mA;螺距1.1,层厚7.5mm、间距7.5mm。一般行上腹部平扫,检查前空腹,检查前20min口服1%~1.5%泛影葡胺300~500ml,扫描前再口服相同浓度的造影剂250ml,使肠道充盈,并训练患者做好呼吸运动配合;然后取仰卧位,行上腹部连续扫描。需要时行增强扫描,将造影剂欧乃派克100ml,用高压注射器经上肢肘静脉以2.8~3.5ml/s的速度快速注入,分别在注射后25~30s、50~70s、2~5min左右时,分别行动脉期、静脉期及延时期肝复扫的三期扫描。
1.3统计处理 本文中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用t检验及χ2进行比较,代入SPSS16.0软件统计中处理,当P<0.05时,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全组60例患者经过彩超和CT检查,全部确诊。单发病灶56例,多发病灶4例,
60例患者共发现病灶67个;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37例,全肝2例。直径0.6~
1.5cm,类圆形59个,不规则形8个。彩超检查中强回声51例,低回声9例;CT检
查中动脉期病灶呈均匀性强化32例,静脉期密度增高24例,延迟期密度改变4例。
将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在病灶检出率方面,P>0.05,无显著差异;但在定性
诊断率方面,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CT组明显优于彩超组。(见表1)
表1:两组的检查结果的比较
n 病灶检出数 病灶检出率 定性诊断数 定性诊断率
彩超组 6057 95.0%5388.3%
C T 组 6058 96.7%60100%
P值>0.05>0.05 <0.05<0.05
3讨论
肝脏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呈团状所致,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1】。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小不等的、扩张的血窦组成,血窦内衬有内皮细胞,充满了血液,部分由血栓形成,有纤维组织分隔,纤维隔内可有残留胆管和小血管。其发育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与正常肝实质同步生长,发育成熟后生长速度较慢或停止生长,但有少部分血管瘤呈膨胀性生长,且质地较硬。血管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常在体检或腹部检查时发现;当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腹部包块、肿块压迫症状、胃肠道症状、破裂出血、急性扭转、Kasabach-Merritt综合征等。微小血管瘤是指直径小于1.5cm的肝血管瘤,在病灶诊断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相对较低,有时超声或者CT较难发现,与肝脏其他良性或恶性肿瘤难以鉴别。
肝脏血管瘤的超声典型表现为均匀的强回声,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内部回声均匀,周围无声晕,后壁声影增强;少数呈低回声、等回声或混合回声,部分为晒网状不均匀回声,病灶周围可有声晕,类似“牛眼征”,难以作出定性诊断,易与肝癌相混淆。CT的典型表现为类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的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形态规则、边缘清楚;较小的血管瘤中央无明显的代表疤痕组长、血栓形成或出血等更低密度影,一般无钙化灶【2】。增强CT扫描的典型表现为“渐进性、向心性”或者“早出晚归”的征象,动脉期时瘤内血液内含有造影剂,交换速度较慢,早期一般只见于病灶边缘部分,出现结节状、斑片状或“C”型等不规则的、明显强化的高密度影;静脉期时血管瘤的强化范围逐渐向病灶中央部位扩散和延伸,呈典型的向心性特征,由于病灶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被迅速完全强化;延迟期时病灶呈等密度充填,一般为3min左右。
当CT平扫出现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边缘不清的低密度影时,对定性诊断
不明确,需行增强扫描。原发性肝癌的典型表现为“快进快出”,在动脉期强化、静
脉期造影剂退出较快,病灶周围可见低密度假包膜影,延迟期病灶强化退出较早【3】;
转移瘤因血供较差,动脉期讲话很少,静脉期表现为边缘强化而中心不强化的“牛眼
征”;肝细胞瘤平素为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强化后逐渐下降只等密度,延迟期恢复
为低密度。超声对肝血管瘤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易行,无损伤,是目前最常用的检
查方法,特别适用于门诊普查和筛查;但其特异性较低,易导致误诊。CT平扫或者增
强CT在病灶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率方面均较高,可以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赖智敏,温书泉.B超与CT对肝脏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7):105-106.
[2]刘维,等.微小肝血管瘤的超声与CT影像对比分析[J].甘肃医药,2010,29(6):643-645.
[3]余琴,等.肝血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现代临床医学,2008,34(6):44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