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刊登在《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六版“河南新闻”中的《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一文,在第2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荣获消息一等奖。这篇消息反映的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地方经济发展的变迁及百姓所享受的政策“福利”的新鲜事。报道刊出后,由于它的主题鲜明重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内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易、大河网等重要网站及时予以转载,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新闻采写上来看,这篇获奖消息有以下两点特色值得学习和赞赏:
一、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角度选得好,可以以一当十;角度雷同,就会浪费题材,影响传播效果。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园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墙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花朵之多。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抓住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景象的特点,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绝唱。这对于我们采写新闻、选取报道角度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所主张的:“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立意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其次,要竭力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
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类的最高奖,以小见大、角度新颖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材料介绍,201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专题汇报进行批示。批示说,“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为落实批示精神,作者以2012年兰考最后一批采棉工返乡的日子为新闻由头、新闻根据,为新闻时效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消息把视角放到因焦裕禄精神而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以火车站为切入点,穿越50年时空,突出变迁主题,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城(镇)互动”这一宏大主题。作者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把时间拉回50年前焦裕禄初到兰考第一天,其间穿插不同时间的新闻事实,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件件前后对比的变化,看到文中写的:“按照规划,未来5年,兰考企业将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2011年,兰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76%,由2008年的全省排名第103位上升到第4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亿元,增长30.7%,增幅居全省10个直管县的第一位。”兰考的这些变化,无疑是很鼓舞人心的,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起着示范作用。
二、妙用引语,价值倍增
写新闻报道为何要使用引语?西方新闻界认为,使用引语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一书中指出:“即便是初出茅庐的记者也会很快地认识到,引语是不可缺少的。它使新闻具有真实感。引语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读者同人物发生直接联系。没有引语的新闻,不论篇幅长短,都像月球的表面一样贫瘠荒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编著的《新闻写作教程》一书中指出:“引用直接引语,能为报道增添色彩,使其读来更为可信。记者通过使用直接引语,使读者和采访对象直接接触。一段引语好比一封信,发自其本人。报道中引号的出现,等于向读者宣布:请注意,下面将有些特别的东西出现。记者在报道中想改变一下步调,停下来吸一口气时,可以插几句引语,作为缓冲。几句引语也可以在一大堆内容密集的叙述之后,给读者松一口气的机会。”
从上面有关引语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新闻中使用引语,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增强报道的真实感,使人读来更为可信;2.增强报道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使读者通过引语同人物发生直接联系;3.增强报道的深度,因为引语往往是特点鲜明、富有思想性的点睛之笔,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核心和事物的本质;4.适当减缓新闻报道的节奏,使报道显得有张有弛,急缓相宜,“在一大堆内容密集的叙述之后,给读者松一口气的机会”;5.可以使消息的新闻来源更为明确。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新闻来源。一旦因引语内容产生诸如诽谤官司之类的麻烦时,记者只要引述无误,就可把责任推给说话人,减轻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
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促使有经验的记者下气力研究如何使用引语,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引语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在使用引语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引语的内容应是比较重要的话;2.在讲话人的讲话含义不清或过于冗长时,要尽量使用间接引语;3.间接引语必须符合讲话人的谈话原意,不能走样;4.间接引语要简洁明快,言简意明;5.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要穿插使用,交叉出现,互为补充和映衬。
这篇消息的获奖,文中引语的巧妙运用,使新闻的价值得到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全文894个字中,有8句运用了直接引语,如文中写的:
△“今年全国涌到新疆摘棉的人有70多万人,比去年又多了10万。”李麦花说。
△“今年兰考到新疆摘棉的明显减少。”兰考县火车站总支书记何金峰说,“从火车站出发摘棉的约为1.8万人,比去年少了8000人。”
△“兰考的劳务经济,已从劳务输出进入到回乡创业和带动就业层面。”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留书说,“劳务经济的变化和本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公司已促使2500亩土地实现流转。”古顺风说,“1亩地2万元的效益,完全可以让村民不出村就挣钱。”
△“在家门口就能养家,还能顾家,俺咋还会舍近求远外出打工呢?”村民齐庆竹说。
△“兰考火车站虽然是陇海铁路线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县城车站。但却见证了兰考人民生存的几次改变。”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董亚娜说,“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
△“17年共介绍了2万多人外出打工。”作为兰考最早从事劳务输出的游富田说,“因为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今年我就不再介绍劳务外出了。”
△“随着当地企业用工越来越多,企业用工空岗、用工备案在我局频率越来越快,从2010年的一年4次,发展到现在的一月一报。”孔留书说。
以上用直接引语烘托的新闻事实,既有“镜头感”,又富有说服力,让人读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有力地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此外,这篇消息的段落短小,承上启下灵活跳跃,也是值得称道的。但也有点瑕疵,那就是文中的“说”字使用频率太高,全文前后一共使用了8个“说”字,一说到底。让人看了有点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生动性、可读性和感染力。有的“说”字可考虑用“讲”“解释”“认为”来取代,并不影响报道的真实性和效果。但还是那句老话,瑕不掩瑜,这篇消息仍不失为一篇佳作,它的获奖是情理中之事。
附:原文请见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新闻奖”一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赵 亮
一、以小见大,角度新颖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角度选得好,可以以一当十;角度雷同,就会浪费题材,影响传播效果。
古人作诗很注意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如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一诗中写道:“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大好春光之时,诗人为何不去直接描写园内百花齐放的盛景,却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一枝出墙的红杏呢?妙就妙在凝笔写一枝,却能让人想象出园内花朵之多。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抓住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景象的特点,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绝唱。这对于我们采写新闻、选取报道角度无疑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在《致赖少麒》一文中所主张的:“太伟大的变动,我们会无力表现的,不过这也无须悲观,我们即使不能表现他的全盘,我们可以表现他的一角,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
关于新闻角度,甘惜分教授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一般包括:选题角度;立意角度;表现角度等。新闻角度可以精心选择,但不能脱离客观事实而随心所欲地编造或强扭。选择新闻角度,首先要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的,体现事物所固有的内涵;其次,要竭力突出事物的个性特点;第三要力求新颖巧妙。”
这篇消息之所以能获得“中国新闻奖”消息类的最高奖,以小见大、角度新颖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据“中国新闻奖”参评推荐材料介绍,2012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兰考工作专题汇报进行批示。批示说,“焦裕禄同志当年在兰考工作时提出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宏伟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为落实批示精神,作者以2012年兰考最后一批采棉工返乡的日子为新闻由头、新闻根据,为新闻时效的时间节点,进行了深入采访和精心写作。消息把视角放到因焦裕禄精神而闻名全国的河南兰考。以火车站为切入点,穿越50年时空,突出变迁主题,举重若轻地展现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城(镇)互动”这一宏大主题。作者通过采访对象的回忆,把时间拉回50年前焦裕禄初到兰考第一天,其间穿插不同时间的新闻事实,使读者从一个个具体的数字、一件件前后对比的变化,看到文中写的:“按照规划,未来5年,兰考企业将全部消化本地富余劳动力。2011年,兰考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76%,由2008年的全省排名第103位上升到第42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5亿元,增长30.7%,增幅居全省10个直管县的第一位。”兰考的这些变化,无疑是很鼓舞人心的,对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起着示范作用。
二、妙用引语,价值倍增
写新闻报道为何要使用引语?西方新闻界认为,使用引语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美联社新闻写作指南》一书中指出:“即便是初出茅庐的记者也会很快地认识到,引语是不可缺少的。它使新闻具有真实感。引语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读者同人物发生直接联系。没有引语的新闻,不论篇幅长短,都像月球的表面一样贫瘠荒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编著的《新闻写作教程》一书中指出:“引用直接引语,能为报道增添色彩,使其读来更为可信。记者通过使用直接引语,使读者和采访对象直接接触。一段引语好比一封信,发自其本人。报道中引号的出现,等于向读者宣布:请注意,下面将有些特别的东西出现。记者在报道中想改变一下步调,停下来吸一口气时,可以插几句引语,作为缓冲。几句引语也可以在一大堆内容密集的叙述之后,给读者松一口气的机会。”
从上面有关引语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在新闻中使用引语,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作用:1.增强报道的真实感,使人读来更为可信;2.增强报道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使读者通过引语同人物发生直接联系;3.增强报道的深度,因为引语往往是特点鲜明、富有思想性的点睛之笔,有助于揭示问题的核心和事物的本质;4.适当减缓新闻报道的节奏,使报道显得有张有弛,急缓相宜,“在一大堆内容密集的叙述之后,给读者松一口气的机会”;5.可以使消息的新闻来源更为明确。引语一般都有出处,即新闻来源。一旦因引语内容产生诸如诽谤官司之类的麻烦时,记者只要引述无误,就可把责任推给说话人,减轻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
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促使有经验的记者下气力研究如何使用引语,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使用引语的方法和技巧,这就是,在使用引语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引语的内容应是比较重要的话;2.在讲话人的讲话含义不清或过于冗长时,要尽量使用间接引语;3.间接引语必须符合讲话人的谈话原意,不能走样;4.间接引语要简洁明快,言简意明;5.间接引语和直接引语要穿插使用,交叉出现,互为补充和映衬。
这篇消息的获奖,文中引语的巧妙运用,使新闻的价值得到提升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全文894个字中,有8句运用了直接引语,如文中写的:
△“今年全国涌到新疆摘棉的人有70多万人,比去年又多了10万。”李麦花说。
△“今年兰考到新疆摘棉的明显减少。”兰考县火车站总支书记何金峰说,“从火车站出发摘棉的约为1.8万人,比去年少了8000人。”
△“兰考的劳务经济,已从劳务输出进入到回乡创业和带动就业层面。”兰考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留书说,“劳务经济的变化和本地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公司已促使2500亩土地实现流转。”古顺风说,“1亩地2万元的效益,完全可以让村民不出村就挣钱。”
△“在家门口就能养家,还能顾家,俺咋还会舍近求远外出打工呢?”村民齐庆竹说。
△“兰考火车站虽然是陇海铁路线上一座普普通通的县城车站。但却见证了兰考人民生存的几次改变。”焦裕禄纪念园管理处副主任董亚娜说,“1962年焦裕禄来兰考的第一天,在火车站看到外出逃荒的群众直流泪。上世纪90年代,百姓又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兰考,兰考进入劳务输出时代。”
△“17年共介绍了2万多人外出打工。”作为兰考最早从事劳务输出的游富田说,“因为本地企业发展快,群众都坐着火车又回来了。今年我就不再介绍劳务外出了。”
△“随着当地企业用工越来越多,企业用工空岗、用工备案在我局频率越来越快,从2010年的一年4次,发展到现在的一月一报。”孔留书说。
以上用直接引语烘托的新闻事实,既有“镜头感”,又富有说服力,让人读来亲切自然,真实可信,有力地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
此外,这篇消息的段落短小,承上启下灵活跳跃,也是值得称道的。但也有点瑕疵,那就是文中的“说”字使用频率太高,全文前后一共使用了8个“说”字,一说到底。让人看了有点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报道的生动性、可读性和感染力。有的“说”字可考虑用“讲”“解释”“认为”来取代,并不影响报道的真实性和效果。但还是那句老话,瑕不掩瑜,这篇消息仍不失为一篇佳作,它的获奖是情理中之事。
附:原文请见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新闻奖”一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
编校: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