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授课前的“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实际教学时,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一堂课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台戏先要演好序幕。它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授课前的“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从而使新课导入成为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导入新课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平常教学中的粗浅做法和见解。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教学同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章节的第一课时常常用到。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导入方法的特点是简洁明快,接触新课主题迅速。例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的数都是整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看谁学得好。又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期《9的乘法口诀》时的导入:“孩子们,我们这堂课学习《9的乘法口诀》,在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本堂课要求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然后老师再检查自学情况。这样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巧用旧知,复习导入
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很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新旧知识间总是有互相联系的支点。复习导入有利于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成为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作了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完成以旧引新的任务。例如: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以旧带新导入法。由于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比万大的数,如五位数、六位数、七位数、八位数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以旧带新导入法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一)生活情境导入法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所以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就能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导入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贴近实际生活,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
如:“多位数的认识”。首先设计一组万以内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的旧知识,学生很快准确地读写。接着出示:我国已有1300000000人口,领土面积9600000平方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只的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多位数的认识”;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有棱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导入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能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经历接近、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深刻理解数学与现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二)直观感知导入
直观感知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或投影等演示,创造出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地观察和思维,进而学习新的知识。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运用实物、教具或投影等,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堂课时,就可以运用直观感知来设计导入环节。
(教师先在桌子上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的实物或模型)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教师表演在白纸上印出圆形。)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的实物、模型来发现魔术中的奥秘。(原来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了。)
以上案例主要是通过解决“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积极地观察、研究,以达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最终目的。假如没有实物或模型的介入,凭空进行想象教学,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讲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这一块内容的学习需要像以上案例一样,经常要借助于实物与模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实物演示。但在实际教学时,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最后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都要把握住时间,控制住课堂节奏,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教授新的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要体现“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首先必须从导入教学开始。一堂课有好的开头,如同一台戏先要演好序幕。它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授课前的“导入”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导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从而使新课导入成为一把钥匙,开启学生求知的心扉,为整堂课的进行做好铺垫。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导入新课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平常教学中的粗浅做法和见解。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在教学同旧知识联系较少的新章节的第一课时常常用到。教师用三言两语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导入方法的特点是简洁明快,接触新课主题迅速。例如:“分数的意义”的教学导入:同学们,以前我们学的数都是整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看谁学得好。又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期《9的乘法口诀》时的导入:“孩子们,我们这堂课学习《9的乘法口诀》,在前面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本堂课要求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然后老师再检查自学情况。这样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巧用旧知,复习导入
数学知识的连续性很强,新知是旧知的发展和深入,新旧知识间总是有互相联系的支点。复习导入有利于学生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成为联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作了铺垫,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完成以旧引新的任务。例如:在四年级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时,就可采用以旧带新导入法。由于已教学过万以内数的读法,很显然,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建立在万内数的读法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一组万以内的数,让学生读完后,说出万以内数的读法法则,这时教师可以问:“刚才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那么比万大的数,如五位数、六位数、七位数、八位数等这些较大的数怎么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以旧带新导入法从学生原有知识出发,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一)生活情境导入法
数学是和人们生活生产实际联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许多数学知识都直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所以在课堂创设生活情境就能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导入时的情境创设要巧妙精当,贴近实际生活,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启发他们的情绪想象。
如:“多位数的认识”。首先设计一组万以内的读写练习。由于是已学的旧知识,学生很快准确地读写。接着出示:我国已有1300000000人口,领土面积9600000平方米……学生由于只接触到万以内的数,因而读不出来。教师指出: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需要的数的范围往往是非常大的,只的万以内的数是不够的,这节课我们学习“多位数的认识”;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也是没有棱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的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又能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导入密切地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能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经历接近、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深刻理解数学与现实是结合在一起的。增强了学习的实效性。
(二)直观感知导入
直观感知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教具或投影等演示,创造出有意义的语言情境,使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有效地观察和思维,进而学习新的知识。实物、教具或投影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运用实物、教具或投影等,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关系,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的感受。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这堂课时,就可以运用直观感知来设计导入环节。
(教师先在桌子上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的实物或模型)
师:你们喜欢玩魔术吗?(教师表演在白纸上印出圆形。)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的实物、模型来发现魔术中的奥秘。(原来老师是拿圆柱体往印泥上一按,再在白纸上印一下,白纸上就有圆了。)
以上案例主要是通过解决“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变出圆的吗?”这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三棱柱的实物或模型进行积极地观察、研究,以达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最终目的。假如没有实物或模型的介入,凭空进行想象教学,对于初入学的孩子来讲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的。数学教学中“空间与图形”这一块内容的学习需要像以上案例一样,经常要借助于实物与模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猜谜语、做游戏、听音乐、实物演示。但在实际教学时,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方法,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最后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都要把握住时间,控制住课堂节奏,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教授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