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农村的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我深刻的体会到农村数学的教学现状让人担忧,一方面是学生基础弱,学习兴趣不浓厚。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依然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放弃了督促管教责任。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社会各界对教师的评价仍将教学成绩作为最重要的一条,家长们认准的往往也是分数,班级学生成绩好,老师就是个会教书的好老师,否则就不是。受这一导向影响,数学教师们是尽其所有本领,尽其所有时间,坚持“题海战术”,而对新课改教学望而却步,生怕误了学生成绩。在这样情况下,数学新理念的推进就很缓慢。因此,农村的教育需要家长及社会各界的配合。作为教师,本人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农村教育必须按照农村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我们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其次,要优化教学手段,注重概念的教学,注重基础的训练,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做到促进农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进步。
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认为“兴趣”对教育非常重要。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由于生长在农村,很多家长没接受过多少教育,教育观念不强,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如果孩子学习差,不会帮孩子寻找原因。而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更多的家长则是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所以导致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培养其主观学习的兴趣,这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只有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教学。而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课前设疑,激发学生热情
有些数学知识很枯燥,抽象。如: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提供一幅图画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把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一堂课的正式进行作好全员准备。
2、课中实践,促进新知吸收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练习课上,教师就可以安排以下多种学习形式:(1)移动,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不按顺序),让全班口答。(3)按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夺红旗比赛。
而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本人认为,首先要注重概念的教学,注重基础的训练。在灵活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要做到以上几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明确教学目标,钻研教村,挖掘教材的实质
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老师在上课时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从而让一节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实质,找到科学的适合与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2、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到教育公平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而数学教学更强调要人人学习要价值的数学,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教育公平。每个学生由于认知,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具有层次性,特别是农村学生,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要做到教育公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体差异,比如学习意志、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囿于各种成见或思维定势,一方面如性别刻板印象及个子、相貌等的偏见,另一方面如学困生、捣蛋鬼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口无遮拦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冒出一些自以为是的“逆耳忠言”,有时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研究表明,被接纳和受尊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情感体验,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没有受到尊重的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更加敏感。因此,教师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不仅要与正常同伴“一碗水端平”,而且还应该考虑另起炉灶,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集体中的一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态
要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就必须要求教师做到在什么时间都要对学生和颜悦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也必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课堂评价,多表扬,如果不“刺激使奋发”,学生就会原地踏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表扬,则是对既成事实的肯定。也就是说,当学生与目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时,需要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当学生取得成績时,更需要我们的“公开赞美”。从学生心理角度来看,学生一点都不喜欢教师的训诫和说教。从教师职业层面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启疑乃为师之道,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就要善于肯定他们的微小成就,允许他们体验错误而不求全责备,多一些诙谐与幽默。善意风趣的话语,沁人心脾,更能体现教师的风度。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很好的接受知识。
三、三学会肯定和欣赏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肯定和欣赏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够找到自我展现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设计课堂问题着手。在教学中教师力求设计出具有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便会极大的调动起学习的积极心,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则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肯定。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农村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是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要为之去研究并且要努力解决的,这只是一点点个人的看法和教学建议,希望得到同行的认可。
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认为“兴趣”对教育非常重要。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由于生长在农村,很多家长没接受过多少教育,教育观念不强,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如果孩子学习差,不会帮孩子寻找原因。而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更多的家长则是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所以导致孩子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培养其主观学习的兴趣,这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只有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才能更好的教学。而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多年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课前设疑,激发学生热情
有些数学知识很枯燥,抽象。如: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提供一幅图画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把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去,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为一堂课的正式进行作好全员准备。
2、课中实践,促进新知吸收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练习课上,教师就可以安排以下多种学习形式:(1)移动,全班口答。(2)双人抢答比赛,优胜者当小老师上台前移动(不按顺序),让全班口答。(3)按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对又快。(4)夺红旗比赛。
而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本人认为,首先要注重概念的教学,注重基础的训练。在灵活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要做到以上几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明确教学目标,钻研教村,挖掘教材的实质
教学目标不明确会导致老师在上课时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从而让一节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只注重文化知识的教学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所以教师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而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实质,找到科学的适合与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2、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到教育公平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而数学教学更强调要人人学习要价值的数学,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教育公平。每个学生由于认知,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出具有层次性,特别是农村学生,这一方面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要做到教育公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体差异,比如学习意志、兴趣爱好、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智力发展、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等。,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囿于各种成见或思维定势,一方面如性别刻板印象及个子、相貌等的偏见,另一方面如学困生、捣蛋鬼等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口无遮拦的情况下或多或少冒出一些自以为是的“逆耳忠言”,有时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研究表明,被接纳和受尊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基本情感体验,智障儿童也不例外。没有受到尊重的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更加敏感。因此,教师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不仅要与正常同伴“一碗水端平”,而且还应该考虑另起炉灶,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集体中的一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轻松愉悦的心态
要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就必须要求教师做到在什么时间都要对学生和颜悦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也必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课堂评价,多表扬,如果不“刺激使奋发”,学生就会原地踏步,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表扬,则是对既成事实的肯定。也就是说,当学生与目标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时,需要我们的鼓励和鞭策;当学生取得成績时,更需要我们的“公开赞美”。从学生心理角度来看,学生一点都不喜欢教师的训诫和说教。从教师职业层面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启疑乃为师之道,要与学生“平等对话”,就要善于肯定他们的微小成就,允许他们体验错误而不求全责备,多一些诙谐与幽默。善意风趣的话语,沁人心脾,更能体现教师的风度。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很好的接受知识。
三、三学会肯定和欣赏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肯定和欣赏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能够找到自我展现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设计课堂问题着手。在教学中教师力求设计出具有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这样便会极大的调动起学习的积极心,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则要不失时机的进行肯定。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自我的成长与进步。
总之,农村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是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要为之去研究并且要努力解决的,这只是一点点个人的看法和教学建议,希望得到同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