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下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

来源 :名师在线·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itas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教师除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需注重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和成长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改进。传统的学业质量评价较为单一,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教师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影响评价质量。引入大数据思维分析和评价学生学业质量,能较好地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能动态化地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能让教育决策者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便于做出科学的决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關键词: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0-0010-02
  引  言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发展最为显著的标志,各领域都处于“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其中,学校管理与教学也无一例外地应用大数据构建以生为本的全面化学业质量评价体系。所谓学业质量评价即评价者运用系统化与科学化的方式搜集与学生学习紧密相关的信息,并在已获取信息的前提下判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而提升教育质量[1]。但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中无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均有不足之处,而引入大数据能较好地加以改善。通过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及优化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对学生学业质量评价的影响
  大数据的出现,既是科学技术上的革新,也是人类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大数据已逐渐被运用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学生逐渐成为创造教育大数据的主体。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能使学校管理、资源配置、学生学业评价更加有效、科学、合理。借助大数据技术,教育工作者能实时地动态追踪学生学习行为、学业进步、身心数据、成长体验等,构建学业质量指标体系,将学生的现实数据和学习领域相融合,再以数据可视化的方式为学生、家长、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呈现学生个体的数据,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加速了微课、翻转课堂、移动课程等教学方式的应用,借助第三方评价机构实现从客观角度跟踪评价学生,做好学业质量评价,从整体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学业质量作出评价。除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外,基于大数据的学业质量评价还能提高评价过程的形成性。当前,教育领域极力倡导以生为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越来越倾向于过程性,蓬勃发展的智能终端技术能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自动化评价。与此同时,搜集和整理过程性学习数据,还有利于促进形成性评价,采用多种方式采集到的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通过展示、分析与预测,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为开展形成性评价做好铺垫。
  二、大数据下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策略
  (一)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在评价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评价方式的选择者,也是整个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实施及发布人员,并且评价主体的行为对整个评价结果有着直接影响,能够影响其可信度和有效性。结合整个中学教学评价现状来看,学校、教师及教育主管部门是评价主体,教育部门和学校更是评价主体中的主体。评价主体既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者,也是学业质量评价的对象与主体,在具体评价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主观性偏见,因而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与客观性。同时,由于评价主体的特定化,导致评价对象和主体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将一些教育专家、学生和家长排除在评价主体之外,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针对上述情况,相关工作者需要加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设。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如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及报告分析等,这些是主观因素,个人经验和主观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因此,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加上主观因素的影响,对评价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能最大限度消除单个评价主体形成的主观性偏见,大数据的出现无疑为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带来了良好契机。大数据专家借助计算机算法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自动分析,在整个过程中,数据信息虽是隐藏的,但从中可以发现新的规律和知识。与传统评价方式不同的是,随着社会分工细致化,基于大数据背景的政治学业质量评价需要分析大量数据,需要大数据专家与教育专家相结合,使他们在教育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种新的评价主体。在大数据背景下,政治学业质量评价除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外,还需要做好学生家庭和教育方面信息的搜集,其中,家长要评价家庭教育情况后才能为学校提供评价数据,因此家长也逐渐成为评价主体。如此一来,评价主体多元化逐渐形成。
  (二)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
  综观政治学业质量评价现状,我们可以发现,政治学业质量评价偏重于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和个性评价不够重视。虽然终结性评价可以对学生某一阶段或者时期的学业质量进行反映,表现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但终结性评价终究是一种静态评价方式,主要对学生静态和阶段学业情况进行反映,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对此,教师和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学业质量评价方式。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不断产生大量如网络行为、互动反馈、在线学习、课程选择等相关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在不断变化,相应地,学生学业质量也在不断变化。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可能会因为评价时间过长而丧失作用,基于大数据政治学业质量评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在学习中会得到先进化数据搜集、存储、技术处理等一系列数据支持,自然能够记录产生的相关数据,最重要的是,上述数据能随着学习过程而随时更新。分析和处理上述数据不但能有效评价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业质量情况,而且能基于此绘制动态化学业质量评价曲线,便于教师、学校、学生等不同主体根据动态曲线变化图对学业质量变化进行形成性评价。对这些数据的利用将为改进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上述评价方式对师生的教与学及学校管理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从终结性评价转为形成性与过程性评价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学生评价的深层认识。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最为显著的特征即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业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回归学业质量评价本真。
  (三)实现评价结果多元化
  高效运用评价结果要远远优于评价过程,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促使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业质量评价较为复杂,在评价过程中,如果不能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利用,必然会浪费在评价过程中消耗的各种资源。但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没有从思想意识层面重视对学业质量评价结果的运用,只是习惯将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与排名的参考依据,从而影响了学业质量评价效果。
  当前社会最为显著的标志就是大数据,为了优化学生学习活动,创新教师教学活动,加强学校管理,相关工作者需要有效利用学业质量评价结果。评价结果不仅能真实反映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业质量情况,还能用于解决突发问题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预测。同时,大数据具有非常好的预测能力,能够让学校和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以便学生调整学习态度、教师调整教学方式,同步提高学习与教学的质量。
  结  语
  总之,学业质量评价是推动教育质量综合改革不可或缺的途径,更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目标与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大数据的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能科学且全面地评价学生,形成以生为本的、全面的学业质量评价,弥补传统评价方式存在的不足,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特质,从而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高政治学科教育质量,实现预期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刘大春,叶剑,曹艳.基于学业质量评价大数据实施教学改进的区域实践[J].四川教育,2019(02):28-3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  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学政治学业质量评价的研究”(课题编号:FQ2020ZX008)的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翁家韶(1971.7-),男,福建福清人,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學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实现其全面发展。批判反思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审辩式思维的形成,基于此,本文从审辩式思维的概念入手展开深入分析,明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意义,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从思维目标、问题探讨、课堂评价三个维度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由此可见,学生需要作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组织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巧妙依托支架式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支架自主攀登,使学生在递进中逐步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学习习惯,形成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要素也随之落地生根。  【关键词】统编教材;支架式教学;语文要素;探索  统编教材五年级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强调社会责任在生物教育中的地位,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生物课堂;社会责任;生态化;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
一部理想的历史作品,应当达到真与美的统一。  求真是历史学的最终目标和本质。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虽然在自己的作品中记载了不少荒诞不经的传闻,但他明确表示自己并不信以为真,由此显示出其作为一名历史学者的本性未泯。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首次将考证的方法引入历史领域,他因而也便成了将求真当作历史撰述目的的第一位历史学家。即使早期的教会历史学者,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也并没有忘记史学的求真本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