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2015年初冬,午时,周末,凤湖巷陌的紫荆花一树一树开得正艳,时光静好。路人甲推门进入“在咖啡”,接着是路人乙丙丁,然后孙绍振。我瞧见时,正值他从车里猫身出来,拿两手理顺头上迎风作乱的发丝,两脚自顾轻盈地跃上台阶,身后尾随一家三代。换成其他人,定然要上前搀扶来着。但是,孙绍振?我双手抱向两臂,迎面候着,只有欣赏。
旷野的风景每每吹乱了灵魂的发梢,形象还是要的:差异和谐,左一个梳理,右一个提炼,合二为一,最后覆盖精神的高地!
——孙绍振
相跟着进入“在咖啡”, 落座,宾主不分,一人一杯柠檬水。他表示不解:不给咖啡来你这儿干吗?咖啡端上来,他又从容不迫问:糖呢?
糖?初时我以为听错了,无论按照普通定义,还是较为严谨的定义,孙绍振都算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了吧?我眨巴眼睛,礼貌性地启发:孙老今年高寿?
他答36。一脸坏笑,而那份天真,或只有3岁6岁。对的,这正是我们熟悉的孙氏幽默:自我调侃法。我读懂那意思是1936年,民国生人,今年80周岁。那么,好吧,即便按照现在60岁中年,80岁开始进入老年的划分法,也是到了应该讲究饮食结构的年龄了吧?见我犹豫,他补充一句:喝咖啡我是一定要加糖的,在德国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说话间接过糖包,撕开,仔细地抖落到杯里,然后拿汤匙搅搅,端起来先啜一口,又品一品。开喝时则专注,不说话,只让你景仰。
是啊,人生事贵在快意,何况加糖?
2
但从前没有咖啡。
1982年夏天,《福建文学》在马尾海员俱乐部举办小说创作改稿班。那时,孙绍振虽因“朦胧诗在崛起”臭名昭著,实则名声大振。北大中文才子,师大年轻讲师,文创理论从头武装到了脚,诗不让写了,写散文,评论不给发了,那就来“平生第一回尝试写小说”。在院里见到他,他手上就总捂着一个飘着绿茶的搪瓷杯子,编辑与作者都愿意围在他周围,喊“孙老师”,听他侃理论。
那是真的侃:说的比想得快,一个意思没说完,另一个意思已经脱口而出。在他那厢,嘴巴似乎赶不上思绪,而我们的听力是真的跟不上思考。其时我二十才一,从莆田小县城过来,在一堆拥趸中听他狂轰滥炸,竟被打到无形,走向了自我否定的崩溃边缘。
而你们长据长条桌子
故意高声谈笑
胸前的白绒球一直在摇、在响
而你们的身边,阳光走动
让我的孤独有了异乡人的借口
让门廊上的枯萎藤蔓也微微抖动
——马永波
在那里,对照孙氏理论标准,心中自定义为无论是“书本泽溉”,抑或是“生活滋养”,都太欠缺,稿子也面目可憎,羞于见人,索性一字不改,束之高阁,回单位老老实实上班扫地打开水。而孙绍振改好的小说稿则被《福建文学》采用,且一炮打响,几成经典(当年度获奖的呼声很高,终因同样的原因没了结果)。这更坚定了我的自我否定,就此搁笔,告诫自己:等未来老了再写。
当我说出“未来”一词
第一个音节便已成为过去
——辛波丝卡
人生倥偬,33年过去。从前与现在,中间的距离仿佛也就是我们围坐的“在咖啡”用老门板打造的长条桌这么长、这么宽。孙绍振与夫人坐在长桌一头,《暮雨中的自行车》上的小姑娘(如今也是小孙教授)与她的小棉袄坐在另一头,还有良婿在侧。放眼望去,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这一切如此美好,当然又绝不只是罅隙倥偬。
当年的“孙老师”已当了文学院的博士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著作等身。当年的文艺女青年也已然生长成慈祥的大妈。大妈我不由自主联想起刚刚放开的人口国策,并以此为大,冲小孙夫妻说:你们现在可以要二胎了呢!是呵,孙绍振马上说要。小孙教授不满于他的抢答,笑笑道:那还是您老先要吧,我们还年轻,不着急。孙绍振耸耸肩:这个还得你妈说了算,我嘛,都行。说罢侧身用眼神请示夫人。那夫人既不是旧式夫人,也不像新潮太太,盈脸如月,温柔敦厚。见问不置可否,只轻轻地把自己喝剩的半杯咖啡推给他,莞尔一笑,如契约一般。这事于他们孙家,大概就这么定了。
但这显然不是孙绍振的话题,仿佛“在咖啡”户外的风动、云卷、树摇,又像咖啡店里的豆香、木香、人影绰绰,其时不谈诗歌都不合适。 孙绍振于是站了起来,把“在咖啡”当成讲堂,左手撩开马夹,叉腰,右手在桌案上空比画开,说:最近,我看了几十首“在咖啡”同题诗,还真是赏心乐事!
是吗?此处有惊喜。
是的。古诗人有同题同韵唱和之习,如苏轼和章质夫之《小龙吟》,咏杨花,二者皆为杰作,其中苏氏和作尤胜。亦有诗人同题自作者,以余涉猎,多不过丘甲,一二十首。其才良可叹也,然其语殊异,其情则大同。《在咖啡同题诗》则有数十才子才女一起来吟唱,同题而异趣、异言,其神思飞越,其情绪激荡,其超越时空之想象,其深入内心之层次,竞未有一语、一意、一境趋同者,以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颂之,以金圣叹评点《水浒》“人有其面目,人有其性情,各不相装”评之,不为过也……
是吗?!我用双手紧紧捂住咖啡杯,两眼放空,虽滴水未沾,已醍醐灌顶。从前,从前,从前……亲爱的孙老师,从前在马尾,我们也是这么听讲来着!断裂的时间经由浓缩咖啡的缝补,仿佛游子就这样归来。
恍惚中,我甚至从头到尾连一声“谢谢”都没有。没有,只是静听,包括他语毕的静谧,以及于静谧中体验到了的类宗教的魔力。“在咖啡”,给了我们一个同桌和同题的理由,以及享用和抒怀的快意,是文学和诗歌让我们依旧感动,从来不曾放弃。
在这忽然沉默的世界中
大地升起了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
——加缪
3
曾经,我以为孙老会问,这几十年你为何疏于创作了?何等智慧,他没问。我想说我当年就是被端着茶杯的您吓跑了的,这于小说界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是损失。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这既是因为他一脸的严肃认真,更是因为我等不才,那种语境应该只有孙氏能够驾轻就熟,而不是吾辈可以驾驭。我甚至也羞于介绍这几十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凡孙绍振必读。 凡孙绍振必读并非刻意而为,也从未加以搜索和研究,书店、图书馆、《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福州晚报》《诗刊》《福建文学》《文学报》以及后来的网络世界……孙绍振像本土恣意生长的榕须,只要你在阅读的东南西北中行走,不经意都会遇到,碰到,绕不开。曾几何时,只是在谈到或看到朦胧诗时想到孙绍振、舒婷、北岛。后来,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关注到他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孙氏名著解读法。终于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孙绍振不只是在诗歌散文小说各种创作形式上驾轻就熟,还在文学创作理论与教育学术上开宗立派,如错位论与审美审丑审智说等等,尚嫌文学不济,且不忘关怀天下。这种种教导,早已不限于文学。在读到孙绍振纪念项南的文章后,于文学艺术之外,又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弥漫于文本的爱戴之情和所折射出来的对于时代和人生命运的深切思考,以及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掩卷深思,感悟到这几十年来杂七杂八读了这么多年的孙绍振,也并非徒劳。我们同处一座城市,一直共饮闽江水。
在泰国,秀实是我的队长
不在泰国,秀实也是我的队长
我们之间有道距离
像河流对仗工整
——小衣
最终,我只对他纪念项南文章的款款深情表示十分深入人心,且记忆犹新。我说时至今日,我至今还记得您纪念项南的文章,并推介给机关的其他同仁。里面有一段话:
“天道无常,有作为的人往往比庸人更容易受伤。他是福建省解放以来最得民心的一位书记,然而却在离任的时候,受了党内的处分。当历史错误地对待一个人物的时候,这是很残酷的,但是,当时间证明这是不公平的时候,历史却并不对他道歉。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写过:早发的真理之花,往往孤独地凋零。然而项南并不孤独,福建人民早在心中,替他平反了。”
我说我甚至还记得更加悲壮的另一种说法,那是在2000年记者采访时您说过的话:“真正的改革家往往是要作出牺牲,而历史前进了以后,当年反对改革的人,最后不得不走上先驱者的道路,这时候,人们有时会想起先驱者,有时,先驱者被遗忘了。历史往往并不向先驱者道歉。而真正意义上的先驱者,也不需要道歉。”
我还坦白地说,作为一个老读者,三十几年来虽凡孙绍振必读,但个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实是以上这两段话,我个人把它称为“历史道歉说”。
是吗?他坐直了身子,端了端格子衬衫外的西式马夹,一口喝光杯里的咖啡,俯仰之间,回到了从前那个“三崛起”年代:
在那场朦胧诗大辩论中,先是我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引起广泛批判,两年后,又把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一起遭到批判。此时周围的压力更加严酷起来。徐敬亚被强迫检讨,还登在《人民日报》上,弄得在吉林待不下去,跑到深圳却长期不能落户口。北大校刊上,也对谢冕施加压力。有人闻风而动,把谢冕和他的通信,向上报告。口不言人过的谢冕,静悄悄地从书屋墙壁上,把曾经引以为荣的名家条幅取了下来。漳州一中学教师在抚顺的《故事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由于抚顺《故事报》被批判,这位教师就被隔离审查了。这时对我压力变得大了起来,学校为了保护我,建议采用周扬模式,发表一个答记者问。并不要求检讨,而是谈谈自己新的体会,发在《福建日报》上。后来不知为何却不了了之。直至2010年,我从当时的教委主任那里得知,当年汇报到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那里,项南表示不同意,说,清除精神污染是我们党内的事,孙绍振并不是党员,再说,他的地位怎能和周扬的相比。不久,政协常委会上又有人对“崛起”派发表专题讲话,严加声讨。讲话稿发到我们学校,那也就是意味着发到了厅级单位。我的处境变得微妙了起来。福建省不能按兵不动,也做了一些安排。过了好些年,我才知道,省委书记项南听说在开批判我的会,大发雷霆,说:“我还没有调走呢,你们就开会批判孙绍振啦。”于是宣传部赶紧收兵。因为他们知道,项南在一些会议上,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文艺界煽风点火者的不敬。有一次,他在一个青年作者的会议上,讲了这样一句话:老实说,青年人也不怕那些个张牙舞爪。正是因为这样,我在“三个崛起”挨整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最为轻松的。过了一年,福建省文联的一些人士可能觉得我在“三个崛起”中,太便宜了,又派了一个人来问我,对于批评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一听,就知道,又来让我作检讨了。我干脆说我的文章,是在北京发表的,如果我要消除流毒,也不会在福建,福建省文联的领导何必操这么多心呢?他一看苗头不对,满脸赔笑,走了……
回忆及此,孙绍振挥挥手,老神定定,只捋捋头发,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幽默家有心灵的余裕,自由地选择奇妙的评价态度和表达方法”。(《孙绍振幽默文集》)
后来的时间证明,孙绍振对于朦胧诗的论述成为当代新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在文学史上落锤定音。他对项南的评价不但勇敢表达,也恰如其分,为群众所认同,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杨慎
4
从回忆的思绪中回到眼下,我为自己要了杯水洗。水洗的咖啡柔和而又积极,洗涤中分泌出的果子中间有骄傲,好比眼前他如银的白发,也是智慧的结晶。他瞥一眼我杯里的水洗蓝山,又回到咖啡话题:我个人认为还是我这甜拿铁好喝。这里面有奶油的丝滑口感、与鲜香浓郁的咖啡、甜蜜的砂糖一起碰撞,由此而产生的味觉肯定比你那杯单品来得美妙。
我笑说萝卜青菜……
他又说:我对咖啡馆有一种陌生的熟悉。1990年我去德国讲学,所见大人小孩都很友善,但想找个人吹吹牛聊聊天,却真如李白所说的“难于上青天”那怎么办?找一个附近的咖啡店凉拌。在美国,一样。在北京,那也是我爱去的地方。在福州,在这里,“在咖啡”,从你们的同题诗中就可以看出:一个咖啡馆,一杯咖啡,每一个诗人都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绪进行空间延伸、时间延伸、个性延伸和表达。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2015年初冬,午时,周末,凤湖巷陌的紫荆花一树一树开得正艳,时光静好。路人甲推门进入“在咖啡”,接着是路人乙丙丁,然后孙绍振。我瞧见时,正值他从车里猫身出来,拿两手理顺头上迎风作乱的发丝,两脚自顾轻盈地跃上台阶,身后尾随一家三代。换成其他人,定然要上前搀扶来着。但是,孙绍振?我双手抱向两臂,迎面候着,只有欣赏。
旷野的风景每每吹乱了灵魂的发梢,形象还是要的:差异和谐,左一个梳理,右一个提炼,合二为一,最后覆盖精神的高地!
——孙绍振
相跟着进入“在咖啡”, 落座,宾主不分,一人一杯柠檬水。他表示不解:不给咖啡来你这儿干吗?咖啡端上来,他又从容不迫问:糖呢?
糖?初时我以为听错了,无论按照普通定义,还是较为严谨的定义,孙绍振都算是一位上了年纪的人了吧?我眨巴眼睛,礼貌性地启发:孙老今年高寿?
他答36。一脸坏笑,而那份天真,或只有3岁6岁。对的,这正是我们熟悉的孙氏幽默:自我调侃法。我读懂那意思是1936年,民国生人,今年80周岁。那么,好吧,即便按照现在60岁中年,80岁开始进入老年的划分法,也是到了应该讲究饮食结构的年龄了吧?见我犹豫,他补充一句:喝咖啡我是一定要加糖的,在德国的时候就养成了这个习惯。说话间接过糖包,撕开,仔细地抖落到杯里,然后拿汤匙搅搅,端起来先啜一口,又品一品。开喝时则专注,不说话,只让你景仰。
是啊,人生事贵在快意,何况加糖?
2
但从前没有咖啡。
1982年夏天,《福建文学》在马尾海员俱乐部举办小说创作改稿班。那时,孙绍振虽因“朦胧诗在崛起”臭名昭著,实则名声大振。北大中文才子,师大年轻讲师,文创理论从头武装到了脚,诗不让写了,写散文,评论不给发了,那就来“平生第一回尝试写小说”。在院里见到他,他手上就总捂着一个飘着绿茶的搪瓷杯子,编辑与作者都愿意围在他周围,喊“孙老师”,听他侃理论。
那是真的侃:说的比想得快,一个意思没说完,另一个意思已经脱口而出。在他那厢,嘴巴似乎赶不上思绪,而我们的听力是真的跟不上思考。其时我二十才一,从莆田小县城过来,在一堆拥趸中听他狂轰滥炸,竟被打到无形,走向了自我否定的崩溃边缘。
而你们长据长条桌子
故意高声谈笑
胸前的白绒球一直在摇、在响
而你们的身边,阳光走动
让我的孤独有了异乡人的借口
让门廊上的枯萎藤蔓也微微抖动
——马永波
在那里,对照孙氏理论标准,心中自定义为无论是“书本泽溉”,抑或是“生活滋养”,都太欠缺,稿子也面目可憎,羞于见人,索性一字不改,束之高阁,回单位老老实实上班扫地打开水。而孙绍振改好的小说稿则被《福建文学》采用,且一炮打响,几成经典(当年度获奖的呼声很高,终因同样的原因没了结果)。这更坚定了我的自我否定,就此搁笔,告诫自己:等未来老了再写。
当我说出“未来”一词
第一个音节便已成为过去
——辛波丝卡
人生倥偬,33年过去。从前与现在,中间的距离仿佛也就是我们围坐的“在咖啡”用老门板打造的长条桌这么长、这么宽。孙绍振与夫人坐在长桌一头,《暮雨中的自行车》上的小姑娘(如今也是小孙教授)与她的小棉袄坐在另一头,还有良婿在侧。放眼望去,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这一切如此美好,当然又绝不只是罅隙倥偬。
当年的“孙老师”已当了文学院的博士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著作等身。当年的文艺女青年也已然生长成慈祥的大妈。大妈我不由自主联想起刚刚放开的人口国策,并以此为大,冲小孙夫妻说:你们现在可以要二胎了呢!是呵,孙绍振马上说要。小孙教授不满于他的抢答,笑笑道:那还是您老先要吧,我们还年轻,不着急。孙绍振耸耸肩:这个还得你妈说了算,我嘛,都行。说罢侧身用眼神请示夫人。那夫人既不是旧式夫人,也不像新潮太太,盈脸如月,温柔敦厚。见问不置可否,只轻轻地把自己喝剩的半杯咖啡推给他,莞尔一笑,如契约一般。这事于他们孙家,大概就这么定了。
但这显然不是孙绍振的话题,仿佛“在咖啡”户外的风动、云卷、树摇,又像咖啡店里的豆香、木香、人影绰绰,其时不谈诗歌都不合适。 孙绍振于是站了起来,把“在咖啡”当成讲堂,左手撩开马夹,叉腰,右手在桌案上空比画开,说:最近,我看了几十首“在咖啡”同题诗,还真是赏心乐事!
是吗?此处有惊喜。
是的。古诗人有同题同韵唱和之习,如苏轼和章质夫之《小龙吟》,咏杨花,二者皆为杰作,其中苏氏和作尤胜。亦有诗人同题自作者,以余涉猎,多不过丘甲,一二十首。其才良可叹也,然其语殊异,其情则大同。《在咖啡同题诗》则有数十才子才女一起来吟唱,同题而异趣、异言,其神思飞越,其情绪激荡,其超越时空之想象,其深入内心之层次,竞未有一语、一意、一境趋同者,以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颂之,以金圣叹评点《水浒》“人有其面目,人有其性情,各不相装”评之,不为过也……
是吗?!我用双手紧紧捂住咖啡杯,两眼放空,虽滴水未沾,已醍醐灌顶。从前,从前,从前……亲爱的孙老师,从前在马尾,我们也是这么听讲来着!断裂的时间经由浓缩咖啡的缝补,仿佛游子就这样归来。
恍惚中,我甚至从头到尾连一声“谢谢”都没有。没有,只是静听,包括他语毕的静谧,以及于静谧中体验到了的类宗教的魔力。“在咖啡”,给了我们一个同桌和同题的理由,以及享用和抒怀的快意,是文学和诗歌让我们依旧感动,从来不曾放弃。
在这忽然沉默的世界中
大地升起了千万个美妙细小的声音
——加缪
3
曾经,我以为孙老会问,这几十年你为何疏于创作了?何等智慧,他没问。我想说我当年就是被端着茶杯的您吓跑了的,这于小说界现在还不能确定是否是损失。但最终我还是放弃了,这既是因为他一脸的严肃认真,更是因为我等不才,那种语境应该只有孙氏能够驾轻就熟,而不是吾辈可以驾驭。我甚至也羞于介绍这几十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凡孙绍振必读。 凡孙绍振必读并非刻意而为,也从未加以搜索和研究,书店、图书馆、《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福州晚报》《诗刊》《福建文学》《文学报》以及后来的网络世界……孙绍振像本土恣意生长的榕须,只要你在阅读的东南西北中行走,不经意都会遇到,碰到,绕不开。曾几何时,只是在谈到或看到朦胧诗时想到孙绍振、舒婷、北岛。后来,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又关注到他的教育改革思路和孙氏名著解读法。终于有一天,我惊讶地发现,这个孙绍振不只是在诗歌散文小说各种创作形式上驾轻就熟,还在文学创作理论与教育学术上开宗立派,如错位论与审美审丑审智说等等,尚嫌文学不济,且不忘关怀天下。这种种教导,早已不限于文学。在读到孙绍振纪念项南的文章后,于文学艺术之外,又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弥漫于文本的爱戴之情和所折射出来的对于时代和人生命运的深切思考,以及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掩卷深思,感悟到这几十年来杂七杂八读了这么多年的孙绍振,也并非徒劳。我们同处一座城市,一直共饮闽江水。
在泰国,秀实是我的队长
不在泰国,秀实也是我的队长
我们之间有道距离
像河流对仗工整
——小衣
最终,我只对他纪念项南文章的款款深情表示十分深入人心,且记忆犹新。我说时至今日,我至今还记得您纪念项南的文章,并推介给机关的其他同仁。里面有一段话:
“天道无常,有作为的人往往比庸人更容易受伤。他是福建省解放以来最得民心的一位书记,然而却在离任的时候,受了党内的处分。当历史错误地对待一个人物的时候,这是很残酷的,但是,当时间证明这是不公平的时候,历史却并不对他道歉。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写过:早发的真理之花,往往孤独地凋零。然而项南并不孤独,福建人民早在心中,替他平反了。”
我说我甚至还记得更加悲壮的另一种说法,那是在2000年记者采访时您说过的话:“真正的改革家往往是要作出牺牲,而历史前进了以后,当年反对改革的人,最后不得不走上先驱者的道路,这时候,人们有时会想起先驱者,有时,先驱者被遗忘了。历史往往并不向先驱者道歉。而真正意义上的先驱者,也不需要道歉。”
我还坦白地说,作为一个老读者,三十几年来虽凡孙绍振必读,但个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实是以上这两段话,我个人把它称为“历史道歉说”。
是吗?他坐直了身子,端了端格子衬衫外的西式马夹,一口喝光杯里的咖啡,俯仰之间,回到了从前那个“三崛起”年代:
在那场朦胧诗大辩论中,先是我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引起广泛批判,两年后,又把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一起遭到批判。此时周围的压力更加严酷起来。徐敬亚被强迫检讨,还登在《人民日报》上,弄得在吉林待不下去,跑到深圳却长期不能落户口。北大校刊上,也对谢冕施加压力。有人闻风而动,把谢冕和他的通信,向上报告。口不言人过的谢冕,静悄悄地从书屋墙壁上,把曾经引以为荣的名家条幅取了下来。漳州一中学教师在抚顺的《故事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由于抚顺《故事报》被批判,这位教师就被隔离审查了。这时对我压力变得大了起来,学校为了保护我,建议采用周扬模式,发表一个答记者问。并不要求检讨,而是谈谈自己新的体会,发在《福建日报》上。后来不知为何却不了了之。直至2010年,我从当时的教委主任那里得知,当年汇报到省委书记项南同志那里,项南表示不同意,说,清除精神污染是我们党内的事,孙绍振并不是党员,再说,他的地位怎能和周扬的相比。不久,政协常委会上又有人对“崛起”派发表专题讲话,严加声讨。讲话稿发到我们学校,那也就是意味着发到了厅级单位。我的处境变得微妙了起来。福建省不能按兵不动,也做了一些安排。过了好些年,我才知道,省委书记项南听说在开批判我的会,大发雷霆,说:“我还没有调走呢,你们就开会批判孙绍振啦。”于是宣传部赶紧收兵。因为他们知道,项南在一些会议上,不止一次地表现出对文艺界煽风点火者的不敬。有一次,他在一个青年作者的会议上,讲了这样一句话:老实说,青年人也不怕那些个张牙舞爪。正是因为这样,我在“三个崛起”挨整的过程中,其实还是最为轻松的。过了一年,福建省文联的一些人士可能觉得我在“三个崛起”中,太便宜了,又派了一个人来问我,对于批评有什么新的想法?我一听,就知道,又来让我作检讨了。我干脆说我的文章,是在北京发表的,如果我要消除流毒,也不会在福建,福建省文联的领导何必操这么多心呢?他一看苗头不对,满脸赔笑,走了……
回忆及此,孙绍振挥挥手,老神定定,只捋捋头发,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幽默家有心灵的余裕,自由地选择奇妙的评价态度和表达方法”。(《孙绍振幽默文集》)
后来的时间证明,孙绍振对于朦胧诗的论述成为当代新诗发展史的重要文献,在文学史上落锤定音。他对项南的评价不但勇敢表达,也恰如其分,为群众所认同,并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杨慎
4
从回忆的思绪中回到眼下,我为自己要了杯水洗。水洗的咖啡柔和而又积极,洗涤中分泌出的果子中间有骄傲,好比眼前他如银的白发,也是智慧的结晶。他瞥一眼我杯里的水洗蓝山,又回到咖啡话题:我个人认为还是我这甜拿铁好喝。这里面有奶油的丝滑口感、与鲜香浓郁的咖啡、甜蜜的砂糖一起碰撞,由此而产生的味觉肯定比你那杯单品来得美妙。
我笑说萝卜青菜……
他又说:我对咖啡馆有一种陌生的熟悉。1990年我去德国讲学,所见大人小孩都很友善,但想找个人吹吹牛聊聊天,却真如李白所说的“难于上青天”那怎么办?找一个附近的咖啡店凉拌。在美国,一样。在北京,那也是我爱去的地方。在福州,在这里,“在咖啡”,从你们的同题诗中就可以看出:一个咖啡馆,一杯咖啡,每一个诗人都可以任由自己的思绪进行空间延伸、时间延伸、个性延伸和表达。笛卡尔“我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