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封,一睡千年。坚守的是梦想,积蓄的是力量。
力量的显现,从苏醒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引资解困局
上世纪90年代初,七朝古都的开封,经历了一场比水漫开封城更加残酷的考验。
当时河南人形容开封是一个穷娘带着五个穷孩子。当遇到困难时,谁都没有能力自我救赎。无法自救与发展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梦魇般持续多年。
开封市炭素项目就是在这个考验中跌宕起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封就有意向要建设炭素项目填补中部地区的多项空白。199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因为开封迟迟没有开工建设该项目,决定要撤掉开封的炭素项目。经过当时省政府的努力,算是保下来了,但是开封根本没有能力来运作这样一个大项目。于是开封市政府选择了引资来盘活开封炭素项目。
“当时,拯救这些厂子就像赶鸭子上架,开封市财政紧张,政府也没有办法,不过还好,平煤来了。”一位熟知内幕的人回忆说。通过省政府的要求,平煤集团投产开封炭素项目。2002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平煤集团开封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2.2万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5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系列生产高标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
炭素项目的重新开工,让开封市看到了引进资金改变整个开封经济状况的愿景。
开封市化肥厂更具典型意义。开封化肥集团在企业改革中无法生存下去,一度近乎破产,上万名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多次发生封堵陇海铁路、围堵市政府的事件。开封经济的问题迅速演变成整个开封社会的剧痛。政府只能将开化集团分拆进行资产出售。但是到最后,合成氨这块最大的蛋糕,无人敢动,这才迫使开封市政府寻找新的战略投资。当时的晋煤正在考虑向煤炭产业链的下游延伸,而晋煤的无烟煤正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最佳原料。
被晋煤集团完全控股后,开化集团的面貌立刻焕然一新。晋煤投资了5亿元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换代。整个厂子开始重新开工并快速运转起来。正是因为外部资金的引入,不单使老厂子被救活了,而且几万名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更加重要的是,开封在救活老企业的过程中,嗅到了一种新的气味。
2007年,原开封空分设备厂也加入永煤集团的怀抱,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因为外部资金的引入而盘活了整个产业项目。
老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让开封渐渐看清了自身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清晰了脚下的路途。
布局先行
打开开封市经济规划图,我们看到了清晰的布局理念。开封市政府的角色转变,已经不是简单地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他们要用具有战略的眼光,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进而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开封已经形成以汴西新区为主的汽车制造空分项目基地,以新材料单晶硅光伏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以兰考为主的木材加工基地,以开封县为主的食品、农副产品物流的产业园区。一区多元,产业明晰的产业园区,已经在开封的经济版图上遍地开花。
“我们看重的不只是产业园区有多少企业,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产业集聚区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且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开封的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开封市市长周以忠说。
从开发产业集聚区到培育产业集聚区,一词之差,廓清了开封市政府对于开封经济理念的改变。发展什么样的企业,孕育什么样的产业集聚地带,已经在开封决策者的脑子里有了清晰的规划。让开封变成全国最大的空分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新材料开发制造基地等,这些宏伟的蓝图正在逐步地变成现实。产业链的初步形成和完善已经让开封形成了一条集研发、制造、物流、销售一条龙的经济产业链。
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的形成,不仅仅体现在几个只有制造能力企业的加入,开封市的决策者们看得比这些更长远。
展翅的开封
开封已经在郑汴一体化的大潮下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飞跃,将是跨越式的。
郑州向东,开封向西,重要的是产业的联动。
开封新区东起金明大道、西至中牟东边界、南至规划建设的郑民高速、北至黄河大堤,面积287平方公里。随着郑州制造物流业向东的不断布局,加上开封新区上的工业、高新技术制造等产业,与郑州新区形成了紧密的产业联合。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加强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并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新型工业新区。围绕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
目前开封新区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空分设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已经在新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预计到2012年,开封新区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通过郑汴一体化的新契机,开封使自己找到了更清晰的发展定位,将自身的发展潜力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
从2003年郑汴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到郑汴新区布局的初步确定,近十年时间,开封明确了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文化、旅游、教育中心,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机械设备制造基地,中部地区旅游休闲城市”。
开封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仅2009年,园区启动开工的项目有20多个,较大的项目有:计划投资近4亿元的《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元代延庆观景区》、《繁塔禹王台开发项目》,拆迁已基本完成;计划投资10多亿元的《元代城墙维修保护项目》三期建设完成,累计投入6.3亿元。2010年伊始,又一批项目列入计划:《刘青霞故居历史街区开发改造项目》、《大梁门景区改造项目》、《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区动漫城项目》以及《城墙维修保护项目》四期工程等都将在2010年开工建设;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被列入开封市八大行动计划,汴西新区《大河动漫城》,又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园区已完成规划。加上开封原有旅游项目如龙亭、清明上河园、铁塔景区、古吹台景区、大相国寺景区的立体支撑,届时,再来开封,汴梁城的气息已经不许你再细细寻找,而是真实地展现在你眼前。让人梦回大宋。
力量的显现,从苏醒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力量的显现,从苏醒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
引资解困局
上世纪90年代初,七朝古都的开封,经历了一场比水漫开封城更加残酷的考验。
当时河南人形容开封是一个穷娘带着五个穷孩子。当遇到困难时,谁都没有能力自我救赎。无法自救与发展困境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梦魇般持续多年。
开封市炭素项目就是在这个考验中跌宕起伏。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开封就有意向要建设炭素项目填补中部地区的多项空白。1996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因为开封迟迟没有开工建设该项目,决定要撤掉开封的炭素项目。经过当时省政府的努力,算是保下来了,但是开封根本没有能力来运作这样一个大项目。于是开封市政府选择了引资来盘活开封炭素项目。
“当时,拯救这些厂子就像赶鸭子上架,开封市财政紧张,政府也没有办法,不过还好,平煤来了。”一位熟知内幕的人回忆说。通过省政府的要求,平煤集团投产开封炭素项目。2002年8月正式注册成立平煤集团开封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2.2万吨,二期工程建成后将年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5万吨。项目建成后,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系列生产高标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
炭素项目的重新开工,让开封市看到了引进资金改变整个开封经济状况的愿景。
开封市化肥厂更具典型意义。开封化肥集团在企业改革中无法生存下去,一度近乎破产,上万名职工生活得不到保障,多次发生封堵陇海铁路、围堵市政府的事件。开封经济的问题迅速演变成整个开封社会的剧痛。政府只能将开化集团分拆进行资产出售。但是到最后,合成氨这块最大的蛋糕,无人敢动,这才迫使开封市政府寻找新的战略投资。当时的晋煤正在考虑向煤炭产业链的下游延伸,而晋煤的无烟煤正是发展煤化工产业的最佳原料。
被晋煤集团完全控股后,开化集团的面貌立刻焕然一新。晋煤投资了5亿元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更新换代。整个厂子开始重新开工并快速运转起来。正是因为外部资金的引入,不单使老厂子被救活了,而且几万名工人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更加重要的是,开封在救活老企业的过程中,嗅到了一种新的气味。
2007年,原开封空分设备厂也加入永煤集团的怀抱,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因为外部资金的引入而盘活了整个产业项目。
老企业重新焕发活力,让开封渐渐看清了自身经济发展的方向,也清晰了脚下的路途。
布局先行
打开开封市经济规划图,我们看到了清晰的布局理念。开封市政府的角色转变,已经不是简单地从管理者变成服务者,他们要用具有战略的眼光,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思路,进而打造出适合自己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开封已经形成以汴西新区为主的汽车制造空分项目基地,以新材料单晶硅光伏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以兰考为主的木材加工基地,以开封县为主的食品、农副产品物流的产业园区。一区多元,产业明晰的产业园区,已经在开封的经济版图上遍地开花。
“我们看重的不只是产业园区有多少企业,我们需要的是每个产业集聚区都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并且都有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开封的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开封市市长周以忠说。
从开发产业集聚区到培育产业集聚区,一词之差,廓清了开封市政府对于开封经济理念的改变。发展什么样的企业,孕育什么样的产业集聚地带,已经在开封决策者的脑子里有了清晰的规划。让开封变成全国最大的空分产业基地、精细化工基地、新材料开发制造基地等,这些宏伟的蓝图正在逐步地变成现实。产业链的初步形成和完善已经让开封形成了一条集研发、制造、物流、销售一条龙的经济产业链。
一个城市的支柱产业的形成,不仅仅体现在几个只有制造能力企业的加入,开封市的决策者们看得比这些更长远。
展翅的开封
开封已经在郑汴一体化的大潮下找准了自己的位置。
这个飞跃,将是跨越式的。
郑州向东,开封向西,重要的是产业的联动。
开封新区东起金明大道、西至中牟东边界、南至规划建设的郑民高速、北至黄河大堤,面积287平方公里。随着郑州制造物流业向东的不断布局,加上开封新区上的工业、高新技术制造等产业,与郑州新区形成了紧密的产业联合。统筹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对接;率先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推进服务对接。加强两市间生态共建,推进生态对接。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并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新型工业新区。围绕建设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加快工业区建设步伐。
目前开封新区逐步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等为支柱的工业生产体系,空分设备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已经在新区初步形成产业集聚。预计到2012年,开封新区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将达到500亿元,其中工业企业产值将突破300亿元。
通过郑汴一体化的新契机,开封使自己找到了更清晰的发展定位,将自身的发展潜力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
从2003年郑汴一体化概念的提出,到郑汴新区布局的初步确定,近十年时间,开封明确了在中原城市群中的定位,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文化、旅游、教育中心,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化工、医药、机械设备制造基地,中部地区旅游休闲城市”。
开封市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如火如荼。仅2009年,园区启动开工的项目有20多个,较大的项目有:计划投资近4亿元的《大宋文化博物馆·开封城摞城新郑门遗址》、《元代延庆观景区》、《繁塔禹王台开发项目》,拆迁已基本完成;计划投资10多亿元的《元代城墙维修保护项目》三期建设完成,累计投入6.3亿元。2010年伊始,又一批项目列入计划:《刘青霞故居历史街区开发改造项目》、《大梁门景区改造项目》、《新兴文化产业集聚区动漫城项目》以及《城墙维修保护项目》四期工程等都将在2010年开工建设;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开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被列入开封市八大行动计划,汴西新区《大河动漫城》,又一个新的文化产业园区已完成规划。加上开封原有旅游项目如龙亭、清明上河园、铁塔景区、古吹台景区、大相国寺景区的立体支撑,届时,再来开封,汴梁城的气息已经不许你再细细寻找,而是真实地展现在你眼前。让人梦回大宋。
力量的显现,从苏醒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