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使实验课发挥提高教学质量、造就开拓性人才的作用,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
1.2 实验方案不周密。无论进行什么实验,必须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依据对问题的判断,设计出详细的实验方案,制订出具体进行实验的计划,以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是实验的前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少数教师在这方面准备不足。学生进入实验室往往情绪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由于好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实验的器材上,许多学生急于观察、摆弄器材,甚至动手安装,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步骤混乱,应该观察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都不清楚,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叫停,临时强调、补充说明,最终延缓了实验时间,学生也由于心理紧张,就主观拼凑,编造数据。以上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教师实验教学方案的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1.3 仪器准备不充分。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准备。部分教师课前轻视实验的准备工作,有的以为实验内容熟悉、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有的怕麻烦,导致实验时出现缺少仪器、仪器损坏不能用、实验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等现象发生,造成课堂上手忙脚乱,实验结果“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
1.4 不容乐观的实验课开出率。在教学中,我们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实验课开出率不高,总有部分演示或学生实验开不起来。以下从自己体会较深的几点作原因分析。
首先,可能是仪器客观上不配套,教学服务人员没有及时到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实验课未开或只能以讲代做。
其次,中考中无法直接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试卷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中考实验题的命题对教学有导向作用,少数教师误以为即使没有认真做过实验,只要记住实验内容,甚至背实验仍可以抵挡一阵,而且考分不一定低。另外,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评估尚不健全,这对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化及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不利,因而实验教学达标的情况评价没有依据。同样的实验,不同教师的要求不同,有的侧重实验原理,有的侧重操作过程,有的侧重仪器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还有的就可能“纸上谈兵”了。
2 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2.1 转变观念。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2.2 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实效。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认为做实验太耽误时间,不如讲实验,黑板成了做实验的“战场”,这种局限于黑板上的实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科学创新素养,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和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2.3 更新实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受应试教育束缚的实验教学,是为考实验而被迫做实验的被动教学,其目的是应付考试,按照大纲要求,照方抓药,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一一背熟。因此,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不要局限于课本上实验的条条框框,要能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大胆改革与探索。教师可以适时随机的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等等,让学生保持盎然的兴趣,自主、自愿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4 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5 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物理实验。因为物理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实验是归纳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的基础,为此该做的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对于那些比较抽象,难以用实验的方法再现的物理情景,则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例如,进行“宇宙和微观的世界”教学时,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如果用课件展示,能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模型更加形象、直观。
2.6 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并没有排斥更没有否定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演示性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小实验这样一种基本的学生体验模式,相反,新课程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体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在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背景下理解科学的本质、意义、功用和局限,形成一种关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将更有利于发挥多层次的物理教学体验模式的教育功能。
1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
1.2 实验方案不周密。无论进行什么实验,必须建立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依据对问题的判断,设计出详细的实验方案,制订出具体进行实验的计划,以及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是实验的前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少数教师在这方面准备不足。学生进入实验室往往情绪高涨,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由于好奇,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实验的器材上,许多学生急于观察、摆弄器材,甚至动手安装,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步骤混乱,应该观察什么现象,记录哪些数据都不清楚,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叫停,临时强调、补充说明,最终延缓了实验时间,学生也由于心理紧张,就主观拼凑,编造数据。以上问题的存在,都是由于教师实验教学方案的准备不充分造成的。
1.3 仪器准备不充分。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准备。部分教师课前轻视实验的准备工作,有的以为实验内容熟悉、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有的怕麻烦,导致实验时出现缺少仪器、仪器损坏不能用、实验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等现象发生,造成课堂上手忙脚乱,实验结果“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
1.4 不容乐观的实验课开出率。在教学中,我们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实验课开出率不高,总有部分演示或学生实验开不起来。以下从自己体会较深的几点作原因分析。
首先,可能是仪器客观上不配套,教学服务人员没有及时到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致使实验课未开或只能以讲代做。
其次,中考中无法直接考查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试卷题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
中考实验题的命题对教学有导向作用,少数教师误以为即使没有认真做过实验,只要记住实验内容,甚至背实验仍可以抵挡一阵,而且考分不一定低。另外,实验教学目标的分类、测量、评估尚不健全,这对实验教学目的明确化及实验能力培养的具体化不利,因而实验教学达标的情况评价没有依据。同样的实验,不同教师的要求不同,有的侧重实验原理,有的侧重操作过程,有的侧重仪器使用规则、读数方法,还有的就可能“纸上谈兵”了。
2 在新课标下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
2.1 转变观念。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2.2 教师要大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实效。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在主观上并不重视实验教学,认为做实验太耽误时间,不如讲实验,黑板成了做实验的“战场”,这种局限于黑板上的实验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想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不断学习,了解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及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科学创新素养,教师对物理实验的满腔热忱的态度和在实验中表现出的创新精神,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激发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
2.3 更新实验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受应试教育束缚的实验教学,是为考实验而被迫做实验的被动教学,其目的是应付考试,按照大纲要求,照方抓药,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等让学生一一背熟。因此,要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更新实验思路,不要局限于课本上实验的条条框框,要能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大胆改革与探索。教师可以适时随机的把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等等,让学生保持盎然的兴趣,自主、自愿探求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4 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5 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动静结合等诸多优点。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能取代物理实验。因为物理实验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好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实验是归纳物理概念、总结物理规律的基础,为此该做的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对于那些比较抽象,难以用实验的方法再现的物理情景,则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展现。例如,进行“宇宙和微观的世界”教学时,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微观模型,如果用课件展示,能将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模型更加形象、直观。
2.6 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程标准并没有排斥更没有否定在改革开放后形成的演示性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小实验这样一种基本的学生体验模式,相反,新课程强调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学习,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渗透,体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在更为广阔和深刻的背景下理解科学的本质、意义、功用和局限,形成一种关注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将更有利于发挥多层次的物理教学体验模式的教育功能。